“卷王”的终极内卷
新秦历万年庆典的荣光渐次沉淀,化为仙秦教育集团砥砺前行的新基石。然而,一种根植于仙秦骨血深处的特质,在万载秩序与相对“安逸”的催化下,非但没有消弭,反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态,在帝国疆域内蓬勃迸发——那便是 “内卷”。
当生命的尺度被近乎永恒地拉长,当基本的生存与安全需求被强大的帝国秩序所保障,仙秦的臣民们——从核心的华夏族裔到后来归附的万界精英——那曾经用于开疆拓土、钻研大道、乃至争权夺利的精力与智慧,急需寻找新的宣泄口与价值实现途径。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陛下最为重视、帝国资源最为倾斜的领域——教化。
一场无声却激烈到极致的“赛道转换”,在仙秦内部悄然完成。新的攀比标准,不再是个人修为的惊天动地(那太古老了),也不是官职爵位的高低(在李斯的法度下相对固化),更非财富的积累(在近乎按需分配的大框架下意义有限),而是:
比谁带的班级升学率高!
比谁发明的教具好用、受欢迎!
比谁辅导的文明在各类评比、竞赛中拿的奖多!
这股风潮,始于教育体系内部,迅速席卷了整个仙秦社会。
一位曾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老将,退役后毅然投身幼教事业,将自己统领军阵的经验融入幼儿团体操编排,所带班级连续三百届在蒙恬将军的体能考核中保持百分之百优秀率,被尊称为“操场杀神”。
一位原本身居闲职的宗室子弟,潜心研究教具改良,结合阵法与炼器原理,发明了“自适应能量描红板”,能根据幼体认知水平自动调整临摹难度,极大提升了“息壤文明”等手部(或类似器官)不灵活幼体的美术课及格率,产品供不应求,本人荣获“教具之父”美誉。
更有甚者,几位原本在各自领域已是泰山北斗的大能,联手成立“文明冲刺辅导班”,专攻“三好文明”评选,他们深入研究评选标准,为目标文明量身定制提升方案,从愿望报告撰写规范到军阵表演创意,无所不包,经他们辅导的文明,获奖概率飙升,辅导费堪称天价,却依旧门庭若市。
这股“卷”劲,甚至蔓延到了帝国高层。
蒙恬麾下的将领们,私下较劲谁训练出的“幼儿护卫队”分队在年度演练中表现更佳;
扶苏门下的“文明成长顾问”们,比拼谁的客户文明“幸福指数”和“发展速度”提升更快;
连胡亥艺术派系内部,都开始争论谁的“混沌创作”更能激发幼体潜能而非单纯制造混乱;
徐福的玄学育儿流派下,各种改良版“安神符”、“开智风水局”层出不穷,卷起了效果数据和用户好评率;
就连赵高的“赵高保洁”,都推出了“升学季特惠套餐”,号称用独家清洁符箓净化学习环境,能提升能量专注度,引得家长纷纷下单。
整个仙秦,仿佛一个巨大的、高速运转的、以“教化成果”为 KPI 的超级工厂。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那百分之零点一的提升率、那多一个的获奖名额、那更高一点的升学率,绞尽脑汁,殚精竭虑。
起初,这种蓬勃的进取心让李斯颇为满意,这正是法家追求的“有功必赏,争相为上”的理想状态。然而,很快,事情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他收到了报告:
有教师为了提升班级成绩,私下给幼体进行“能量灌顶”,拔苗助长,导致根基不稳;
有教具研发者为了追求效果,加入了未经充分测试的规则碎片,引发小范围认知混乱;
有辅导班为了确保获奖,开始研究评选规则的漏洞,甚至出现恶意打压竞争对手辅导文明的情况;
更有甚者,部分家长(监护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开始给尚在幼儿园的幼体报名各种“超前辅导班”,导致幼体压力过大,出现了类似“能量厌食”、“规则恐惧”等新型心理问题……
这已经不是健康的竞争,这是内卷过度!已然背离了教化的本意,甚至开始侵蚀仙秦秩序的根基!
嬴政在一次巡园中,敏锐地察觉到了几个幼体身上那不正常的、被过度催化的能量波动,以及眼神中不属于他们年龄的疲惫。祂虽未言语,但那目光扫过陪同的李斯时,已然说明了一切。
李斯悚然一惊,立刻召集智囊,连夜分析数据,研判局势。他意识到,必须给这股失控的“卷”风套上缰绳。
很快,由丞相府牵头,联合教育部、安全部(蒙恬)、文化部(胡亥挂名)等多部门,颁布了《防止内卷过度,促进教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实施纲要》。
《纲要》详细规定了:
· 禁止任何形式的、对未成年个体进行拔苗助长式的潜能透支行为。
· 严格教具、教材的准入审核,确保安全性与教育性优先。
· 规范各类竞赛、评比流程,确保公平公正,严厉打击投机取巧与恶意竞争。
· 明确各学段学业负担标准,保障幼体休息与自由探索时间。
· 限制课外辅导机构收费与教学内容,不得超纲、超前。
《纲要》颁布之时,声势浩大,万界瞩目。李斯试图以严密的法条,将这脱缰的野马拉回正轨。
然而,收效甚微。
仙秦臣民那被点燃的、近乎本能的“卷王”之魂,岂是一纸《纲要》所能轻易浇灭?
明面上的违规行为确实减少了,但“内卷”以更隐蔽、更精细化的方式继续存在。
不能能量灌顶?那就研究更高效的“能量引导冥想术”;
教具审核严格?那就把心思花在用户体验和“家校沟通”上;
竞赛公平?那就比拼谁更能精准把握评选标准的“精神内核”,进行“素养浸润式”培养;
限制辅导?那就推出“亲子共修营”、“文明发展伙伴计划”,换个名目,内容依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仙秦臣民的智慧,在“如何更卷”这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有人将应对《纲要》本身,变成了一门新的学问,开设了“《纲要》背景下教化效能提升策略”培训班,居然也火爆异常。
李斯看着监察部门报上来的、各种打着擦边球的新式“内卷”案例,那万年不变的冷静面容上,第一次出现了一种近乎无奈的情绪。他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种源自文明底层驱动力的、野火烧不尽般的惯性。
咸阳宫中,嬴政听着李斯关于《纲要》执行情况的汇报,目光掠过那浩瀚星图,最终落在那依旧如火如荼进行着各类“教化竞赛”的万界疆域上。
祂的手指,在御座的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堵,不如疏。”
李斯躬身:“陛下圣明。然,此‘疏’之道,何在?”
嬴政并未直接回答,目光悠远,仿佛已看到了下一个万年的图景。
带娃、搞事、知识付费、玄学咨询、艺术副作用、立法禁躺平、助学金逼锻炼、园长巡视……如今,又加上了这轰轰烈烈、屡禁不止的 “终极内卷”。
仙秦的日常,在追求极致教化的道路上,似乎陷入了一场与自身基因的永恒博弈。而这博弈本身,或许,也正是其生机勃勃的另一种体现。
新秦历万年庆典的荣光渐次沉淀,化为仙秦教育集团砥砺前行的新基石。然而,一种根植于仙秦骨血深处的特质,在万载秩序与相对“安逸”的催化下,非但没有消弭,反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态,在帝国疆域内蓬勃迸发——那便是 “内卷”。
当生命的尺度被近乎永恒地拉长,当基本的生存与安全需求被强大的帝国秩序所保障,仙秦的臣民们——从核心的华夏族裔到后来归附的万界精英——那曾经用于开疆拓土、钻研大道、乃至争权夺利的精力与智慧,急需寻找新的宣泄口与价值实现途径。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陛下最为重视、帝国资源最为倾斜的领域——教化。
一场无声却激烈到极致的“赛道转换”,在仙秦内部悄然完成。新的攀比标准,不再是个人修为的惊天动地(那太古老了),也不是官职爵位的高低(在李斯的法度下相对固化),更非财富的积累(在近乎按需分配的大框架下意义有限),而是:
比谁带的班级升学率高!
比谁发明的教具好用、受欢迎!
比谁辅导的文明在各类评比、竞赛中拿的奖多!
这股风潮,始于教育体系内部,迅速席卷了整个仙秦社会。
一位曾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老将,退役后毅然投身幼教事业,将自己统领军阵的经验融入幼儿团体操编排,所带班级连续三百届在蒙恬将军的体能考核中保持百分之百优秀率,被尊称为“操场杀神”。
一位原本身居闲职的宗室子弟,潜心研究教具改良,结合阵法与炼器原理,发明了“自适应能量描红板”,能根据幼体认知水平自动调整临摹难度,极大提升了“息壤文明”等手部(或类似器官)不灵活幼体的美术课及格率,产品供不应求,本人荣获“教具之父”美誉。
更有甚者,几位原本在各自领域已是泰山北斗的大能,联手成立“文明冲刺辅导班”,专攻“三好文明”评选,他们深入研究评选标准,为目标文明量身定制提升方案,从愿望报告撰写规范到军阵表演创意,无所不包,经他们辅导的文明,获奖概率飙升,辅导费堪称天价,却依旧门庭若市。
这股“卷”劲,甚至蔓延到了帝国高层。
蒙恬麾下的将领们,私下较劲谁训练出的“幼儿护卫队”分队在年度演练中表现更佳;
扶苏门下的“文明成长顾问”们,比拼谁的客户文明“幸福指数”和“发展速度”提升更快;
连胡亥艺术派系内部,都开始争论谁的“混沌创作”更能激发幼体潜能而非单纯制造混乱;
徐福的玄学育儿流派下,各种改良版“安神符”、“开智风水局”层出不穷,卷起了效果数据和用户好评率;
就连赵高的“赵高保洁”,都推出了“升学季特惠套餐”,号称用独家清洁符箓净化学习环境,能提升能量专注度,引得家长纷纷下单。
整个仙秦,仿佛一个巨大的、高速运转的、以“教化成果”为 KPI 的超级工厂。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那百分之零点一的提升率、那多一个的获奖名额、那更高一点的升学率,绞尽脑汁,殚精竭虑。
起初,这种蓬勃的进取心让李斯颇为满意,这正是法家追求的“有功必赏,争相为上”的理想状态。然而,很快,事情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他收到了报告:
有教师为了提升班级成绩,私下给幼体进行“能量灌顶”,拔苗助长,导致根基不稳;
有教具研发者为了追求效果,加入了未经充分测试的规则碎片,引发小范围认知混乱;
有辅导班为了确保获奖,开始研究评选规则的漏洞,甚至出现恶意打压竞争对手辅导文明的情况;
更有甚者,部分家长(监护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开始给尚在幼儿园的幼体报名各种“超前辅导班”,导致幼体压力过大,出现了类似“能量厌食”、“规则恐惧”等新型心理问题……
这已经不是健康的竞争,这是内卷过度!已然背离了教化的本意,甚至开始侵蚀仙秦秩序的根基!
嬴政在一次巡园中,敏锐地察觉到了几个幼体身上那不正常的、被过度催化的能量波动,以及眼神中不属于他们年龄的疲惫。祂虽未言语,但那目光扫过陪同的李斯时,已然说明了一切。
李斯悚然一惊,立刻召集智囊,连夜分析数据,研判局势。他意识到,必须给这股失控的“卷”风套上缰绳。
很快,由丞相府牵头,联合教育部、安全部(蒙恬)、文化部(胡亥挂名)等多部门,颁布了《防止内卷过度,促进教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实施纲要》。
《纲要》详细规定了:
· 禁止任何形式的、对未成年个体进行拔苗助长式的潜能透支行为。
· 严格教具、教材的准入审核,确保安全性与教育性优先。
· 规范各类竞赛、评比流程,确保公平公正,严厉打击投机取巧与恶意竞争。
· 明确各学段学业负担标准,保障幼体休息与自由探索时间。
· 限制课外辅导机构收费与教学内容,不得超纲、超前。
《纲要》颁布之时,声势浩大,万界瞩目。李斯试图以严密的法条,将这脱缰的野马拉回正轨。
然而,收效甚微。
仙秦臣民那被点燃的、近乎本能的“卷王”之魂,岂是一纸《纲要》所能轻易浇灭?
明面上的违规行为确实减少了,但“内卷”以更隐蔽、更精细化的方式继续存在。
不能能量灌顶?那就研究更高效的“能量引导冥想术”;
教具审核严格?那就把心思花在用户体验和“家校沟通”上;
竞赛公平?那就比拼谁更能精准把握评选标准的“精神内核”,进行“素养浸润式”培养;
限制辅导?那就推出“亲子共修营”、“文明发展伙伴计划”,换个名目,内容依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仙秦臣民的智慧,在“如何更卷”这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有人将应对《纲要》本身,变成了一门新的学问,开设了“《纲要》背景下教化效能提升策略”培训班,居然也火爆异常。
李斯看着监察部门报上来的、各种打着擦边球的新式“内卷”案例,那万年不变的冷静面容上,第一次出现了一种近乎无奈的情绪。他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种源自文明底层驱动力的、野火烧不尽般的惯性。
咸阳宫中,嬴政听着李斯关于《纲要》执行情况的汇报,目光掠过那浩瀚星图,最终落在那依旧如火如荼进行着各类“教化竞赛”的万界疆域上。
祂的手指,在御座的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堵,不如疏。”
李斯躬身:“陛下圣明。然,此‘疏’之道,何在?”
嬴政并未直接回答,目光悠远,仿佛已看到了下一个万年的图景。
带娃、搞事、知识付费、玄学咨询、艺术副作用、立法禁躺平、助学金逼锻炼、园长巡视……如今,又加上了这轰轰烈烈、屡禁不止的 “终极内卷”。
仙秦的日常,在追求极致教化的道路上,似乎陷入了一场与自身基因的永恒博弈。而这博弈本身,或许,也正是其生机勃勃的另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