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如影随行-《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

  “祖龙舰”在元宇宙荒凉的边陲地带挣扎求存,像一叶试图隐匿于暴风雨海洋中的孤舟。幸存者们利用这片区域规则混乱、时空褶皱众多的特性,不断变换航向,潜入维度夹缝,甚至短暂关闭所有非必要系统,伪装成宇宙尘埃。每一次转向,每一次潜入,都凝聚着他们对生存的最后渴望,对那最终寂静的极致恐惧。

  短暂的喘息期,有时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期间,只有舰体金属因应力发出的轻微呻吟,以及那来自沦陷区的、如同幽灵低语般的情感回响,提醒着他们过去的存在与现在的危机。他们会利用这宝贵的时间,竭尽所能地修复“祖龙舰”的创伤,从稀薄的星际物质中提取能量,甚至尝试在舰内模拟出微型的生态循环,试图维系这脆弱的文明火种不灭。扶苏在精心的照料下,偶尔会短暂地恢复意识,眼神空洞而疲惫,很快又会在沉重的精神负担下陷入沉睡。

  然而,安宁总是短暂的。

  无论他们逃到哪里,无论他们如何隐藏,仿佛有一个无形的、绝对精准的时钟在滴答作响。当那预设的“清理周期”到来时,灰色的阴影便会如期而至。

  起初,通常是舰载传感器探测到远方星域的背景辐射出现极其细微的、规律性的衰减,或者某个方向的物理常数开始出现难以察觉的、向着“标准化静默”靠拢的偏移。紧接着,在视野的尽头,那令人心悸的灰色,会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滴,开始缓慢而坚定地晕染开来。

  “缄默者”舰队的身影,在其中若隐若现。它们从不疾驰,从不包围,只是如同执行固定程序的背景进程,不紧不慢地展开它们的“静默区”。那灰色的边缘稳定地推进,所过之处,无论是不稳定的星云、混乱的规则场,还是偶尔遇到的、未被记录的原始生命迹象,皆被无声无息地抚平、纳入那片绝对的死寂。

  没有愤怒,没有急切,甚至没有一丝“发现目标”的波动。它们的出现,并非针对“祖龙舰”的追猎,而仅仅是因为这片区域,连同区域内尚未被“归零”的“祖龙舰”及其乘员,被标记为了需要被处理的“数据”。仙秦残部,在这些“终末管理员”的判定中,不过是一段较为顽固、移动速度稍快的“冗余数据包”,需要被定位、锁定,并最终纳入那永恒的“静默区”中。

  “它们又来了。” 观测员的声音干涩而平静,早已没有了最初的惊恐,只剩下一种认命般的疲惫。

  控制室内,气氛瞬间凝固。幸存者们默默放下手中的工作,目光投向中央那个依旧挺立的身影。

  嬴政的目光穿透观测窗,落在那片逐渐扩大的灰色上。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眼底深处,那历经无数次类似场景后积累下的、冰冷刺骨的寒意,又加深了一层。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不是追杀,这是清理。一种基于更高层级规则的、无情的、无法以个体意志转移的系统性流程。

  “启动跃迁引擎,目标区域,β-7混沌云团。” 他的命令简洁而冰冷,不带丝毫犹豫。

  “祖龙舰”再次发出低沉的轰鸣,残存的能量被疯狂注入跃迁引擎,舰体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在灰色静默的边缘即将触碰到舰体的前一刻,巨大的舰船化作一道流光,撕裂了脆弱的时空结构,再次遁入未知的深空。

  逃亡,再次开始。

  这样的循环,已经重复了不知多少次。每一次跃迁,都消耗着“祖龙舰”本就不多的储备,磨损着它早已不堪重负的结构。每一次发现灰色如影随形地再次出现,都在消磨着幸存者们本就微弱的希望。

  他们如同在一条无限长的传送带上奔跑,而传送带的尽头,就是那不断扩张的灰色静默。他们可以暂时跑在静默的前面,却永远无法真正逃离,因为那传送带本身,就是“终末管理员”所维护的、宇宙秩序的一部分。

  他们是系统眼中的错误代码,而系统,正在以它那无情的、按部就班的效率,执行着最终的删除命令。这如影随形的灰色,不是仇恨,不是敌意,而是比任何恶意都更令人绝望的——绝对的、程序化的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