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北伐大捷-《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

  一行老泪,从他的眼眶中,猛然涌出。

  他伏在地上,额头重重地磕在青石板上,发出了声响。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这哭声,像是一个信号。

  吱呀呀——

  一扇扇紧闭的门,被推开了。

  一个又一个身影,从阴暗的角落里走了出来。

  他们看着长街中央,与一个老者平视的年轻王爷。

  扑通。

  成百上千的人,跪了下来。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流着泪,重重地磕头。

  “大明万岁!”

  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

  “大明万岁!!”

  “万岁!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冲天而起。

  朱棡站起身,看着眼前这片跪倒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这,就是民心。

  他转过身,对身后的将领下令。

  “传令下去。”

  “开仓,放粮!”

  “让全城的百姓,都吃上一顿饱饭!”

  “是!”

  ……

  民心安稳,大局已定。

  朱棡没有在城中过多停留。

  他将安抚百姓,清丈田亩的政务交给了随军的文官。

  自己则亲率大军,继续北上。

  目标,燕云十六州!

  那片被割让了四百多年的故土,是所有汉人心中永远的痛。

  如今,收复它的时机,终于到了。

  明军的兵锋,势如破竹。

  失去了大都这个核心。

  散落在燕云各地的元军残部,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明军的旗帜,插上了居庸关,插上了古北口,插上了山海关。

  然而,当大军的兵锋抵达辽东时,却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凛冬已至。

  他们大多来自南方,从未见过如此酷寒的天气。

  拉得过长的补给线,在冰天雪地中变得举步维艰。

  粮草开始短缺。

  将士水土不服,非战斗减员日益增多。

  朱棡站在冰封的辽河岸边,眺望着白茫茫的远方。

  他知道,不能再前进了。

  “传令。”

  “全军就地休整,安营扎寨,巩固防线。”

  “待来年开春,再图进取。”

  虽然没能一鼓作气将蒙元残余势力彻底扫清,但战略目标已经达成。

  燕云十六州,这片牵动了无数人魂魄的土地。

  时隔四百余年,终于完整地回到了怀抱。

  天下,一统。

  ……

  金陵,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

  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知道,北伐大军已经兵临大都城下数日。

  决战,一触即发。

  可前线的战报,却迟迟没有传来。

  等待,是最熬人的。

  就在这时。

  “报——”

  一声拉得极长的嘶喊,从殿外传来。

  一名传讯士卒,跌跌撞撞地冲进了奉天殿。

  他满身尘土,嘴唇干裂,脸上带着一种极度的亢奋。

  “启禀陛下!”

  “北伐……北伐大捷!”

  轰!

  整个奉天殿,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大臣都伸长了脖子,脸上写满了急切。

  朱元璋那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肌肉猛地一紧。

  他甚至没有让太监去接。

  他霍然起身,亲自走下了九层丹陛,快步来到了那名士卒面前。

  这一个举动,让所有大臣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自大明开国以来,他们何曾见过陛下如此失态。

  朱元璋一把从士卒手中夺过那封用火漆密封的战报。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

  他撕开封口,抽出里面的信纸,目光一扫而下。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死死地盯着他们皇帝的脸。

  只见朱元璋的眼睛,越睁越大。

  他的呼吸,变得粗重。

  然后。

  “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狂笑声,从朱元璋的口中爆发出来。

  他仰着头,笑着。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心中骇然。

  “众卿!”

  朱元璋高高举起手中的战报,状若疯魔。

  他的声音,响彻殿宇。

  “咱的棡儿,咱的晋王!”

  “他拿下了元大都!”

  “元顺帝那个孬种,卷着金银细软,跑了!”

  “我三十万大军,兵不血刃,光复故都!”

  “燕云十六州,尽数收复!”

  “自今日起,胡虏百年之患,尽除!”

  “大元……亡了!”

  每一个字,都狠狠砸在所有人的心头。

  短暂的死寂之后。

  整个奉天殿,彻底沸腾了。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苍天佑我大明!!”

  无数的老臣,涕泪横流,跪倒在地。

  朝着龙椅的方向,拼命地磕头。

  金陵城外。

  从城门口开始,官道两侧,黑压压的全是人头。

  百姓们自发地走出家门,将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他们伸长了脖子,朝着北方的地平线,翘首以盼。

  人群的最前方,一道身影伫立如松。

  朱元璋。

  他就那么站着。

  “陛下。”

  大明丞相李善长,端着一碗姜茶,走了上来。

  “天寒地冻,您龙体要紧,喝口姜茶暖暖身子吧。”

  朱元璋的目光,依旧死死地盯着北方,头也未回。

  “不必了。”

  他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有些沙哑。

  “咱的儿子,打了几个月的仗,风餐露宿。”

  “咱这个当爹的,在这里站一会儿,吹吹风,算得了什么?”

  “咱不冷。”

  “咱心里,热乎着呢。”

  李善长捧着姜茶的手,僵在了半空。

  他看着皇帝那并不算高大,此刻却无比伟岸的背影,心中一阵酸楚。

  在这一刻,他只是一个等待着儿子凯旋的父亲。

  只想用最隆重,最盛大的方式,迎接自己的英雄。

  就在这时。

  人群中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惊呼。

  “看!”

  “那是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朝着北方天际投去。

  只见那白茫茫一片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黑线。

  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率先闯入了所有人的视野。

  那是一个大大的“明”字。

  那是属于晋王朱棡的,玄鸟黑龙旗。

  “父皇!”

  太子朱标的声音,带着激动。

  “是三弟!”

  “是三弟他们回来了!”

  朱元璋的身子,猛地一颤。

  他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瞬间迸发出了万丈光芒。

  他甚至等不及大军靠近。

  他抬起手臂,用力地挥舞起来。

  没有半点皇帝的架子。

  只有一个父亲,最热烈的欢迎。

  “驾!”

  大军阵前,一道身影猛然催动战马,朝着朱元璋的方向疾驰而来。

  正是晋王,朱棡。

  战马在朱元璋面前数步之遥,被他猛地勒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