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谈判结束后的二十四小时,对魏友泉而言,不再是时间流逝的概念,而是一场缓慢而精准的凌迟。每一分,每一秒,都被绝望和屈辱拉得无比漫长。沈念卿抛出的那个天文数字——“一万亿美元”,像一颗陨石砸进他的人生,留下深不见底的焦土坑洞,而随之而来的那些证据,则是萦绕在坑底、腐蚀灵魂的毒瘴,让他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痛和恐惧。
他被困在魏氏集团顶楼、那间可以俯瞰半个香港的奢华办公室里,却感觉如同身处最幽暗的囚笼。厚重的窗帘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光线与喧嚣,也隔绝了他最后一点体面。名贵的红木办公桌上,散乱着各种文件、财务报告和法律意见书,像一堆堆嘲讽的废纸。空气中弥漫着昂贵的雪茄与顶级威士忌混合的味道,但这往日象征权力与享受的气息,此刻只加剧了他胃里的翻江倒海。
他没有回家,那个曾经象征着成功与圆满的深水湾大宅,如今只让他想起沈念卿的决绝和苏晚的虎视眈眈。他像一头受伤的困兽,在宽阔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时而颓然跌坐在真皮沙发上,双手插入已然灰白大半的头发,发出压抑如困兽般的低吼。
“一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在他脑中疯狂回荡,撞击着他的理智。即使以魏氏帝国的庞大根基,这也是足以抽筋剥髓的代价。这不仅仅是金钱,这是对他毕生心血的宣判,是沈念卿对他最彻底、最残忍的报复。他仿佛能看到自己亲手建立的商业版图,在未来十年里,像被一群贪婪的鬣狗分食般,一块块被剥离、变现,汇入那个他曾经不屑一顾的女人的账户。
而比金钱更让他恐惧的,是沈念卿手中那些“证据”。他聘请的、香港最顶尖的刑事律师团队,在初步评估了沈念卿透露的部分信息后,脸色一个比一个凝重。那些关于早期资本积累的灰色手段、与某些势力见不得光的交易、以及为苏晚处理麻烦时留下的蛛丝马迹……任何一项被坐实,都足以让他在赤柱监狱度过余生,甚至面临更严重的后果。沈念卿不是虚张声势,她蛰伏多年,手中掌握的,是能将他彻底打入地狱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苏晚呢?那个女人,此刻更像一个冷静的刽子手,在阴影里擦拭着刀刃,等待他咽下最后一口气,或者……屈服。她切断了大部分直接联系,只通过她的代言人李铮,传递着冰冷而精准的信息:要么接受条件,她可以暂时稳住局面,共同维系魏氏这艘即将倾覆的巨轮;要么,她将毫不犹豫地抛售所有股份,带着足够的资本抽身而去,留下他和魏氏集团在挤兑和诉讼的浪潮中彻底毁灭。
权衡?他还有权衡的资格吗?愤怒和不甘如同岩浆在胸中奔腾,他无数次想抓起电话,动用所有残存的力量,与这两个女人鱼死网破。但理智,或者说求生本能,像一盆冰水,一次次浇熄这危险的火焰。律师团提供的风险评估报告残酷而清晰:拒绝妥协,魏氏集团破产清算的概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他个人面临多项严重刑事指控且几乎无胜算,最终结局是财富归零、身败名裂、老死狱中。接受条件,虽元气大伤,权力被大幅削弱,但至少还能保住魏氏集团的控制权(哪怕是名义上的),留下一点东山再起的微末火种——尽管这火种在狂风中摇曳,似乎随时都会熄灭。
生存,丑陋的生存,压倒了一切。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是魏友泉的律师团队与沈念卿、苏晚双方代表之间,一场昼夜不眠、激烈异常的拉锯战。会议地点换了几次,从隐秘的私人会所到律师事务所的隔音会议室,气氛一次比一次凝重。魏友泉没有亲自参与,他像个等待判决的囚徒,守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话听取汇报。每一次铃声响起,都让他心惊肉跳。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补偿金的支付方式、抵押资产的范围、以及苏晚所要股份的具体比例上。魏友泉如同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在每一个条款上挣扎、撕扯,试图减少损失。他咆哮过,威胁过,甚至一度推翻了之前的让步。但沈念卿那边寸步不让,那个数字如同铁板一块。而苏晚,则通过李铮不断施压,暗示市场的耐心正在耗尽,魏氏股价的每一次下跌,都在吞噬他们仅存的本钱。
最终,在魏友泉身心俱疲、几近崩溃的边缘,一份修改了数稿、字里行间都充斥着苛刻与屈辱的最终协议,被律师团队首席律师张振业面色沉重地送到了他的面前。张律师的声音干涩而疲惫:“魏生,这是我们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沈小姐和苏小姐那边……态度非常坚决。”
魏友泉颤抖着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件。纸张冰冷的感觉透过指尖传来,让他打了个寒颤。他逐字逐句地阅读着那些法律条文,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刀,在他心口凌迟。
核心条款如下:
1. 对沈念卿: 魏友泉同意支付总额一万亿美元的“补偿金”,分期十年付清,前五年每年支付一千五百亿美元,后五年每年支付五百亿美元。这笔巨款将以魏友泉个人及魏氏集团旗下多处核心优质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位于中环的魏氏集团总部大楼、持有的多项关键专利和品牌所有权、以及数个重要子公司的控股权)的未来收益权作为抵押担保。魏念安的抚养权完全、永久归沈念卿所有,魏友泉放弃一切探视权及未来可能的主张权利。沈念卿承诺在协议生效并收到首笔款项后,销毁所有涉及魏友泉及苏晚刑事犯罪的证据原件(但明确保留所有证据的复制件,以备“监督协议履行”之用)。
2. 对苏晚: 魏友泉将其个人持有的魏氏集团15%的股份(这是他经过极限挣扎、在律师计算了股权结构临界点后,能接受的、不至于立刻失去控股股东地位的最大份额),以及之前已被苏晚通过复杂手段实际控制、但法律手续尚未完全厘清的部分海外优质资产(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开曼群岛),正式、合法地无偿转让至苏晚或其指定名下。作为交换,苏晚承诺立即停止在二级市场出售其持有的剩余魏氏集团股份,并利用其影响力,在董事会和公开场合支持魏友泉,共同稳定公司管理团队和市场情绪。
3. 三方关系: 魏友泉与沈念卿基于上述条件,协议离婚,相关法律程序将尽快办理。而魏友泉与苏晚……需在离婚后,尽快登记结婚。
最后一条,如同最后一道丧钟,在魏友泉耳边轰然敲响。这是苏晚在最终回合谈判中,以极其强硬甚至可以说是羞辱性的态度,强行追加的条件。当时,通过视频连线,苏晚那张妆容完美的脸出现在屏幕上,看着憔悴欲死的魏友泉,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一桩普通的商业并购:
“友泉,事到如今,我们之间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男女之情,捆绑我们的是更实际的利益和共同的命运。”她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眼神锐利如刀,“外界舆论早已将我们定义为挑战世俗的‘真爱’,而沈念卿的婚姻,在世人眼中始于欺骗,现在真相大白于天下。如果我们能在此时正式结合,不仅能巧妙平息之前所有的负面舆论,将公众的注意力从丑闻转移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戏码上,更能向市场、向投资者传递一个强烈信号:魏氏集团内部最大的权力纷争已经解决,新的、稳定的权力结构已经形成。这是目前挽救股价、重塑信心的最佳方式,代价最小,效果最快。为了公司,为了你我共同的心血不至于付诸东流,我们需要这场婚姻。这是必要的商业策略。”
魏友泉听着这赤裸裸的、将最后一点感情遮羞布也撕得粉碎的说辞,胃里一阵剧烈的痉挛,他几乎要呕吐出来。他清楚地知道,苏晚要的从来不是什么婚姻的神圣外壳,她是要通过“魏太太”这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彻底将她窃取来的庞大股份和资产合法化、固化,并将自己与她牢牢绑定在同一条随时可能倾覆的破船上,防止他日后缓过气来反扑清算。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一场用法律文书精心粉饰的权力交割和人身绑架。
他想拒绝,想对着屏幕里那张冷漠的脸咆哮,想将手中的协议撕得粉碎,扔进垃圾桶。但就在他怒火升腾的瞬间,张律师默默地将一份最新的紧急报告推到他面前。报告上显示,又一家重要的合作银行正式发出了催款函,两家海外基金正在大规模抛售魏氏债券,股价再次暴跌百分之八,创下历史新低……如果不立刻采取行动稳定局面,连锁反应将在四十八小时内彻底爆发。
所有的愤怒和屈辱,都被这冰冷的现实碾得粉碎。他就像被抽走了所有骨头的软体动物,瘫坐在椅子上,汗水浸湿了昂贵的衬衫。他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自己从底层摸爬滚打、创立魏氏帝国的艰辛岁月,闪过曾经的意气风发,最终都化为了眼前这令人窒息的绝望。
他失去了儿子,失去了大部分财富,失去了尊严,现在,连婚姻自主权也要作为筹码拱手送出。
良久,他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死寂的灰败。他伸出不停颤抖的手,拿起那支象征着权力的镶金钢笔,这支笔曾经签署过无数价值亿万的合同,此刻却重如千钧。笔尖落在协议末尾的签名处,他停顿了几秒,仿佛在进行最后的、无谓的挣扎。最终,他还是用力地、几乎是刻印般,在那份象征着彻底失败和屈辱的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魏友泉。
三个字,写尽了他一生的兴衰荣辱。笔放下的一刻,他仿佛瞬间老了二十岁。
协议签署后的一周,香港笼罩在一种黏湿闷热的氛围中,天空灰蒙蒙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婚姻登记处,选择了一个偏僻的分处,时间定在工作日的清晨,最大限度地避开了媒体和公众的视线。没有鲜花装扮,没有亲友的祝福,更没有镁光灯的追逐。整个流程简陋、匆忙,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冷漠。
到场的人寥寥无几。魏友泉穿着一身深色西装,却丝毫掩盖不住他的憔悴和佝偻,他面无表情,眼神空洞,仿佛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全程几乎一言不发。苏晚则是一身剪裁利落的象牙白色套装,妆容一如既往的精致完美,每一根发丝都打理得一丝不苟,但她的眼神里没有丝毫新嫁娘应有的喜悦或羞涩,只有一片冰封的冷静,甚至隐隐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厌倦。她身边站着同样西装革履的李铮,神色严肃,作为这场怪异仪式的证婚人。双方律师分列两旁,更像是来完成一项法律手续的监督者。
登记室内,灯光苍白,气氛压抑。工作人员大概是见多了形形色色的婚姻组合,对眼前这对年龄、状态都极不协调、气氛诡异的新人并未表现出任何异样,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流程化的询问和指引。
“魏友泉先生,你是否自愿与苏晚女士结为夫妻?”
“……”魏友泉的嘴唇翕动了一下,发出一个几不可闻的“嗯”声。
“苏晚女士,你是否自愿与魏友泉先生结为夫妻?”
“是。”苏晚的回答清晰、干脆,没有任何情绪起伏。
宣誓词如同小学生在背诵不感兴趣的课文,交换戒指的动作僵硬、迅速,指尖的触碰一瞬即分,带着明显的疏离和抗拒,更像是在完成一项合同规定的交接仪式。连负责拍照登记的快照师傅,似乎都感受到了这诡异的气氛,按下快门的动作都带着几分迟疑。相机定格的那一瞬间,照片上留下的,绝非幸福的模样,而是两个各怀鬼胎、内心充满刻骨恨意与精密算计的灵魂,被一纸法律文书强行捆绑在一起的、令人极度不适的画面。
拿到那张薄薄的、却重若千斤的结婚证书,苏晚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确认信息无误后,便随手塞进了她的爱马仕手包深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仿佛只是收好了一张普通的收据。魏友泉则根本看都没看,仿佛那是什么污秽之物,在工作人员表示程序结束后,他立刻转身,几乎是逃离般地快步走出了登记处,将苏晚和李铮等人甩在身后。清晨微凉的空气涌入肺中,却带不来丝毫清醒,只有更深的窒息感。
当晚,深水湾魏宅。
这座曾经象征着家族圆满与顶级奢华的宅邸,在短短数日内已然彻底变样。沈念卿居住时期留下的所有痕迹,无论是她
他被困在魏氏集团顶楼、那间可以俯瞰半个香港的奢华办公室里,却感觉如同身处最幽暗的囚笼。厚重的窗帘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光线与喧嚣,也隔绝了他最后一点体面。名贵的红木办公桌上,散乱着各种文件、财务报告和法律意见书,像一堆堆嘲讽的废纸。空气中弥漫着昂贵的雪茄与顶级威士忌混合的味道,但这往日象征权力与享受的气息,此刻只加剧了他胃里的翻江倒海。
他没有回家,那个曾经象征着成功与圆满的深水湾大宅,如今只让他想起沈念卿的决绝和苏晚的虎视眈眈。他像一头受伤的困兽,在宽阔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时而颓然跌坐在真皮沙发上,双手插入已然灰白大半的头发,发出压抑如困兽般的低吼。
“一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在他脑中疯狂回荡,撞击着他的理智。即使以魏氏帝国的庞大根基,这也是足以抽筋剥髓的代价。这不仅仅是金钱,这是对他毕生心血的宣判,是沈念卿对他最彻底、最残忍的报复。他仿佛能看到自己亲手建立的商业版图,在未来十年里,像被一群贪婪的鬣狗分食般,一块块被剥离、变现,汇入那个他曾经不屑一顾的女人的账户。
而比金钱更让他恐惧的,是沈念卿手中那些“证据”。他聘请的、香港最顶尖的刑事律师团队,在初步评估了沈念卿透露的部分信息后,脸色一个比一个凝重。那些关于早期资本积累的灰色手段、与某些势力见不得光的交易、以及为苏晚处理麻烦时留下的蛛丝马迹……任何一项被坐实,都足以让他在赤柱监狱度过余生,甚至面临更严重的后果。沈念卿不是虚张声势,她蛰伏多年,手中掌握的,是能将他彻底打入地狱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苏晚呢?那个女人,此刻更像一个冷静的刽子手,在阴影里擦拭着刀刃,等待他咽下最后一口气,或者……屈服。她切断了大部分直接联系,只通过她的代言人李铮,传递着冰冷而精准的信息:要么接受条件,她可以暂时稳住局面,共同维系魏氏这艘即将倾覆的巨轮;要么,她将毫不犹豫地抛售所有股份,带着足够的资本抽身而去,留下他和魏氏集团在挤兑和诉讼的浪潮中彻底毁灭。
权衡?他还有权衡的资格吗?愤怒和不甘如同岩浆在胸中奔腾,他无数次想抓起电话,动用所有残存的力量,与这两个女人鱼死网破。但理智,或者说求生本能,像一盆冰水,一次次浇熄这危险的火焰。律师团提供的风险评估报告残酷而清晰:拒绝妥协,魏氏集团破产清算的概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他个人面临多项严重刑事指控且几乎无胜算,最终结局是财富归零、身败名裂、老死狱中。接受条件,虽元气大伤,权力被大幅削弱,但至少还能保住魏氏集团的控制权(哪怕是名义上的),留下一点东山再起的微末火种——尽管这火种在狂风中摇曳,似乎随时都会熄灭。
生存,丑陋的生存,压倒了一切。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是魏友泉的律师团队与沈念卿、苏晚双方代表之间,一场昼夜不眠、激烈异常的拉锯战。会议地点换了几次,从隐秘的私人会所到律师事务所的隔音会议室,气氛一次比一次凝重。魏友泉没有亲自参与,他像个等待判决的囚徒,守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话听取汇报。每一次铃声响起,都让他心惊肉跳。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补偿金的支付方式、抵押资产的范围、以及苏晚所要股份的具体比例上。魏友泉如同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在每一个条款上挣扎、撕扯,试图减少损失。他咆哮过,威胁过,甚至一度推翻了之前的让步。但沈念卿那边寸步不让,那个数字如同铁板一块。而苏晚,则通过李铮不断施压,暗示市场的耐心正在耗尽,魏氏股价的每一次下跌,都在吞噬他们仅存的本钱。
最终,在魏友泉身心俱疲、几近崩溃的边缘,一份修改了数稿、字里行间都充斥着苛刻与屈辱的最终协议,被律师团队首席律师张振业面色沉重地送到了他的面前。张律师的声音干涩而疲惫:“魏生,这是我们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沈小姐和苏小姐那边……态度非常坚决。”
魏友泉颤抖着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件。纸张冰冷的感觉透过指尖传来,让他打了个寒颤。他逐字逐句地阅读着那些法律条文,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刀,在他心口凌迟。
核心条款如下:
1. 对沈念卿: 魏友泉同意支付总额一万亿美元的“补偿金”,分期十年付清,前五年每年支付一千五百亿美元,后五年每年支付五百亿美元。这笔巨款将以魏友泉个人及魏氏集团旗下多处核心优质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位于中环的魏氏集团总部大楼、持有的多项关键专利和品牌所有权、以及数个重要子公司的控股权)的未来收益权作为抵押担保。魏念安的抚养权完全、永久归沈念卿所有,魏友泉放弃一切探视权及未来可能的主张权利。沈念卿承诺在协议生效并收到首笔款项后,销毁所有涉及魏友泉及苏晚刑事犯罪的证据原件(但明确保留所有证据的复制件,以备“监督协议履行”之用)。
2. 对苏晚: 魏友泉将其个人持有的魏氏集团15%的股份(这是他经过极限挣扎、在律师计算了股权结构临界点后,能接受的、不至于立刻失去控股股东地位的最大份额),以及之前已被苏晚通过复杂手段实际控制、但法律手续尚未完全厘清的部分海外优质资产(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开曼群岛),正式、合法地无偿转让至苏晚或其指定名下。作为交换,苏晚承诺立即停止在二级市场出售其持有的剩余魏氏集团股份,并利用其影响力,在董事会和公开场合支持魏友泉,共同稳定公司管理团队和市场情绪。
3. 三方关系: 魏友泉与沈念卿基于上述条件,协议离婚,相关法律程序将尽快办理。而魏友泉与苏晚……需在离婚后,尽快登记结婚。
最后一条,如同最后一道丧钟,在魏友泉耳边轰然敲响。这是苏晚在最终回合谈判中,以极其强硬甚至可以说是羞辱性的态度,强行追加的条件。当时,通过视频连线,苏晚那张妆容完美的脸出现在屏幕上,看着憔悴欲死的魏友泉,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一桩普通的商业并购:
“友泉,事到如今,我们之间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男女之情,捆绑我们的是更实际的利益和共同的命运。”她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眼神锐利如刀,“外界舆论早已将我们定义为挑战世俗的‘真爱’,而沈念卿的婚姻,在世人眼中始于欺骗,现在真相大白于天下。如果我们能在此时正式结合,不仅能巧妙平息之前所有的负面舆论,将公众的注意力从丑闻转移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戏码上,更能向市场、向投资者传递一个强烈信号:魏氏集团内部最大的权力纷争已经解决,新的、稳定的权力结构已经形成。这是目前挽救股价、重塑信心的最佳方式,代价最小,效果最快。为了公司,为了你我共同的心血不至于付诸东流,我们需要这场婚姻。这是必要的商业策略。”
魏友泉听着这赤裸裸的、将最后一点感情遮羞布也撕得粉碎的说辞,胃里一阵剧烈的痉挛,他几乎要呕吐出来。他清楚地知道,苏晚要的从来不是什么婚姻的神圣外壳,她是要通过“魏太太”这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彻底将她窃取来的庞大股份和资产合法化、固化,并将自己与她牢牢绑定在同一条随时可能倾覆的破船上,防止他日后缓过气来反扑清算。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一场用法律文书精心粉饰的权力交割和人身绑架。
他想拒绝,想对着屏幕里那张冷漠的脸咆哮,想将手中的协议撕得粉碎,扔进垃圾桶。但就在他怒火升腾的瞬间,张律师默默地将一份最新的紧急报告推到他面前。报告上显示,又一家重要的合作银行正式发出了催款函,两家海外基金正在大规模抛售魏氏债券,股价再次暴跌百分之八,创下历史新低……如果不立刻采取行动稳定局面,连锁反应将在四十八小时内彻底爆发。
所有的愤怒和屈辱,都被这冰冷的现实碾得粉碎。他就像被抽走了所有骨头的软体动物,瘫坐在椅子上,汗水浸湿了昂贵的衬衫。他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自己从底层摸爬滚打、创立魏氏帝国的艰辛岁月,闪过曾经的意气风发,最终都化为了眼前这令人窒息的绝望。
他失去了儿子,失去了大部分财富,失去了尊严,现在,连婚姻自主权也要作为筹码拱手送出。
良久,他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死寂的灰败。他伸出不停颤抖的手,拿起那支象征着权力的镶金钢笔,这支笔曾经签署过无数价值亿万的合同,此刻却重如千钧。笔尖落在协议末尾的签名处,他停顿了几秒,仿佛在进行最后的、无谓的挣扎。最终,他还是用力地、几乎是刻印般,在那份象征着彻底失败和屈辱的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魏友泉。
三个字,写尽了他一生的兴衰荣辱。笔放下的一刻,他仿佛瞬间老了二十岁。
协议签署后的一周,香港笼罩在一种黏湿闷热的氛围中,天空灰蒙蒙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婚姻登记处,选择了一个偏僻的分处,时间定在工作日的清晨,最大限度地避开了媒体和公众的视线。没有鲜花装扮,没有亲友的祝福,更没有镁光灯的追逐。整个流程简陋、匆忙,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冷漠。
到场的人寥寥无几。魏友泉穿着一身深色西装,却丝毫掩盖不住他的憔悴和佝偻,他面无表情,眼神空洞,仿佛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全程几乎一言不发。苏晚则是一身剪裁利落的象牙白色套装,妆容一如既往的精致完美,每一根发丝都打理得一丝不苟,但她的眼神里没有丝毫新嫁娘应有的喜悦或羞涩,只有一片冰封的冷静,甚至隐隐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厌倦。她身边站着同样西装革履的李铮,神色严肃,作为这场怪异仪式的证婚人。双方律师分列两旁,更像是来完成一项法律手续的监督者。
登记室内,灯光苍白,气氛压抑。工作人员大概是见多了形形色色的婚姻组合,对眼前这对年龄、状态都极不协调、气氛诡异的新人并未表现出任何异样,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流程化的询问和指引。
“魏友泉先生,你是否自愿与苏晚女士结为夫妻?”
“……”魏友泉的嘴唇翕动了一下,发出一个几不可闻的“嗯”声。
“苏晚女士,你是否自愿与魏友泉先生结为夫妻?”
“是。”苏晚的回答清晰、干脆,没有任何情绪起伏。
宣誓词如同小学生在背诵不感兴趣的课文,交换戒指的动作僵硬、迅速,指尖的触碰一瞬即分,带着明显的疏离和抗拒,更像是在完成一项合同规定的交接仪式。连负责拍照登记的快照师傅,似乎都感受到了这诡异的气氛,按下快门的动作都带着几分迟疑。相机定格的那一瞬间,照片上留下的,绝非幸福的模样,而是两个各怀鬼胎、内心充满刻骨恨意与精密算计的灵魂,被一纸法律文书强行捆绑在一起的、令人极度不适的画面。
拿到那张薄薄的、却重若千斤的结婚证书,苏晚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确认信息无误后,便随手塞进了她的爱马仕手包深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仿佛只是收好了一张普通的收据。魏友泉则根本看都没看,仿佛那是什么污秽之物,在工作人员表示程序结束后,他立刻转身,几乎是逃离般地快步走出了登记处,将苏晚和李铮等人甩在身后。清晨微凉的空气涌入肺中,却带不来丝毫清醒,只有更深的窒息感。
当晚,深水湾魏宅。
这座曾经象征着家族圆满与顶级奢华的宅邸,在短短数日内已然彻底变样。沈念卿居住时期留下的所有痕迹,无论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