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王婶,刘桂兰又去厨房忙活晚饭,林晓棠跟着进去打下手。灶台上摆着半袋玉米面、几个红薯,还有一小把蔫了的青菜,这就是全家今晚的口粮。
“晓棠,你去把红薯洗了,我来烧火煮糊糊。”刘桂兰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吩咐道。她煮玉米糊糊的手艺是跟厂里老姐妹学的,可每次煮出来要么结块,要么稀得能照见人影,味道更是寡淡得难以下咽。
林晓棠应了声,拿着红薯去院子里的水龙头下冲洗。看着手里表皮坑洼的红薯,她突然想起现代超市里那些又甜又糯的烤红薯,心里泛起一阵酸楚——在这个年代,能吃饱就不错了,哪还敢挑味道。
可酸楚归酸楚,日子总得过。林晓棠洗好红薯,切成小块放进锅里,又看着刘桂兰往沸水里撒玉米面。果然,没一会儿,锅里就起了不少疙瘩。
“妈,我来试试吧。”林晓棠突然开口。她在现代虽然不常做饭,但跟着美食博主学过不少小技巧,煮个玉米糊糊还是没问题的。
刘桂兰愣了一下,疑惑地看着她:“你会煮?以前也没见你做过啊。”
“我看您煮过好几次,大概知道怎么弄。”林晓棠接过刘桂兰手里的勺子,一边搅动锅里的糊糊,一边说,“妈,您火再调小点儿,火太旺容易结块。”
刘桂兰半信半疑地把灶膛里的柴火往外扒了些。林晓棠则顺着一个方向快速搅拌,锅里的疙瘩渐渐被搅散,糊糊变得越来越细腻。她又往锅里加了点切碎的青菜叶和少许盐,还悄悄从口袋里摸出一小撮晒干的葱花——这是她昨天在菜园子里摘的,晒干了藏在身上,就想着能给饭菜提提味。
葱花一撒进锅里,立刻飘出一股淡淡的香味。刘桂兰凑过来闻了闻,惊讶地说:“咦,怎么这么香?你加了啥啊?”
“就是点葱花,昨天在菜园子里摘的,晒干了留着调味。”林晓棠笑着说,继续搅拌糊糊,“妈,咱们平时煮糊糊只放玉米面,太单调了,加点青菜和葱花,不仅好吃,还能补充点营养。”
刘桂兰点点头,看着锅里金黄的糊糊,里面还点缀着绿色的青菜叶,比平时好看多了,心里不禁有些期待。
这时,林晓梅从屋里跑出来,闻到香味,凑到灶台边:“妈,姐,好香啊,今天煮的啥呀?”
“是你姐煮的玉米糊糊,一会儿你尝尝,看好不好吃。”刘桂兰笑着说。
林晓梅好奇地看着锅里的糊糊,又看了看林晓棠,眼神里带着几分惊讶——以前姐姐连厨房都很少进,怎么突然会煮糊糊了?
很快,玉米糊糊煮好了。林晓棠把糊糊盛进三个粗瓷碗里,又把蒸好的红薯摆到桌上。金黄的糊糊冒着热气,撒着葱花,闻着就让人有食欲。
刘桂兰先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好吃!比我煮的好吃多了!细腻不结块,还有股葱花的香味,太香了!”
林晓梅也赶紧尝了一口,连连点头:“姐,你煮的糊糊真好吃!比以前的好吃一百倍!”她说着,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还不忘拿起一个红薯啃着。
看着母女俩吃得香甜,林晓棠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一顿好吃的饭菜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慰藉人心。而且,这也让她找到了一个改善处境的办法——靠厨艺。
“妈,以后做饭的活儿就交给我吧。”林晓棠放下碗,认真地说,“我还能琢磨点新做法,让咱们家的饭菜好吃点,也能省点粮食。”
刘桂兰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又想起今天在工厂里女儿帮自己解围的样子,心里一阵欣慰:“好,以后做饭就靠你了。不过你也别太累,要是忙不过来,妈就帮你。”
“放心吧妈,我不累。”林晓棠笑了笑,心里却在盘算着。今天只是改良了玉米糊糊,以后她还可以试试做红薯饼、玉米面馒头,甚至可以用攒下来的钱买点鸡蛋、猪油,给家人改善伙食。而且,要是做得好,说不定还能给邻居家做些吃的,换点粮票、布票之类的东西,补贴家用。
晚饭过后,林晓棠主动收拾碗筷,刘桂兰坐在院子里纳鞋底,林晓梅则在一旁帮忙穿针。月光洒在院子里,显得格外宁静。
“对了晓棠,”刘桂兰突然开口,“明天厂里要组织家属院的人去车间帮忙打扫卫生,你也一起去吧,顺便跟厂里的人多认识认识,以后说不定能找个临时工的活儿。”
林晓棠眼睛一亮:“真的吗?太好了!我明天一定去!”她正想找机会多去工厂看看,了解更多情况,这个机会正好。
“不过你可得注意,车间里机器多,别到处乱逛,还有,见到张副厂长他们,一定要客气点,别惹他们不高兴。”刘桂兰叮嘱道。
“我知道了妈,您放心吧。”林晓棠点点头,心里却在想——明天去车间,说不定能见到沈廷舟,也能再看看那些技术图纸,要是能跟技术科的人搭上话,那就更好了。
第二天一早,林晓棠跟着刘桂兰来到工厂车间。车间里到处都是机器和零件,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轰鸣声震耳欲聋。家属院的人被分成几组,负责打扫车间的角落和清理废弃的零件。
林晓棠被分到了技术科附近的区域打扫。她一边扫地,一边偷偷观察技术科的情况。只见沈廷舟正和几个技术人员围着一台机床讨论着什么,神情专注。他偶尔会抬头看向窗外,目光扫过林晓棠时,停顿了一下,然后又移开了。
林晓棠的心怦怦直跳,赶紧低下头,假装认真扫地。她知道,现在还不是跟沈廷舟接触的时候,她得先做好自己的事,慢慢积累实力。
就在这时,一个技术人员拿着一张图纸从技术科里走出来,不小心把图纸掉在了地上。林晓棠眼疾手快,赶紧跑过去捡起来,递给那个技术人员:“同志,您的图纸掉了。”
技术人员愣了一下,接过图纸,笑着说:“谢谢你啊,小姑娘。”
“不客气。”林晓棠笑了笑,目光快速扫了一眼图纸上的内容——是机床的零件设计图,上面的符号和数据她虽然不完全懂,但大概能看明白是什么意思。
技术人员看她盯着图纸看,好奇地问:“你也懂这个?”
林晓棠连忙摇摇头:“不懂,就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技术人员笑了笑,没再多说,拿着图纸走回了技术科。
林晓棠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多学些技术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她继续扫地,眼神却更加坚定了。她知道,靠厨艺只能改善一时的生活,想要真正在这个年代立足,还得有更硬的本事。而工厂的技术,或许就是她最好的机会。
“晓棠,你去把红薯洗了,我来烧火煮糊糊。”刘桂兰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吩咐道。她煮玉米糊糊的手艺是跟厂里老姐妹学的,可每次煮出来要么结块,要么稀得能照见人影,味道更是寡淡得难以下咽。
林晓棠应了声,拿着红薯去院子里的水龙头下冲洗。看着手里表皮坑洼的红薯,她突然想起现代超市里那些又甜又糯的烤红薯,心里泛起一阵酸楚——在这个年代,能吃饱就不错了,哪还敢挑味道。
可酸楚归酸楚,日子总得过。林晓棠洗好红薯,切成小块放进锅里,又看着刘桂兰往沸水里撒玉米面。果然,没一会儿,锅里就起了不少疙瘩。
“妈,我来试试吧。”林晓棠突然开口。她在现代虽然不常做饭,但跟着美食博主学过不少小技巧,煮个玉米糊糊还是没问题的。
刘桂兰愣了一下,疑惑地看着她:“你会煮?以前也没见你做过啊。”
“我看您煮过好几次,大概知道怎么弄。”林晓棠接过刘桂兰手里的勺子,一边搅动锅里的糊糊,一边说,“妈,您火再调小点儿,火太旺容易结块。”
刘桂兰半信半疑地把灶膛里的柴火往外扒了些。林晓棠则顺着一个方向快速搅拌,锅里的疙瘩渐渐被搅散,糊糊变得越来越细腻。她又往锅里加了点切碎的青菜叶和少许盐,还悄悄从口袋里摸出一小撮晒干的葱花——这是她昨天在菜园子里摘的,晒干了藏在身上,就想着能给饭菜提提味。
葱花一撒进锅里,立刻飘出一股淡淡的香味。刘桂兰凑过来闻了闻,惊讶地说:“咦,怎么这么香?你加了啥啊?”
“就是点葱花,昨天在菜园子里摘的,晒干了留着调味。”林晓棠笑着说,继续搅拌糊糊,“妈,咱们平时煮糊糊只放玉米面,太单调了,加点青菜和葱花,不仅好吃,还能补充点营养。”
刘桂兰点点头,看着锅里金黄的糊糊,里面还点缀着绿色的青菜叶,比平时好看多了,心里不禁有些期待。
这时,林晓梅从屋里跑出来,闻到香味,凑到灶台边:“妈,姐,好香啊,今天煮的啥呀?”
“是你姐煮的玉米糊糊,一会儿你尝尝,看好不好吃。”刘桂兰笑着说。
林晓梅好奇地看着锅里的糊糊,又看了看林晓棠,眼神里带着几分惊讶——以前姐姐连厨房都很少进,怎么突然会煮糊糊了?
很快,玉米糊糊煮好了。林晓棠把糊糊盛进三个粗瓷碗里,又把蒸好的红薯摆到桌上。金黄的糊糊冒着热气,撒着葱花,闻着就让人有食欲。
刘桂兰先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好吃!比我煮的好吃多了!细腻不结块,还有股葱花的香味,太香了!”
林晓梅也赶紧尝了一口,连连点头:“姐,你煮的糊糊真好吃!比以前的好吃一百倍!”她说着,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还不忘拿起一个红薯啃着。
看着母女俩吃得香甜,林晓棠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一顿好吃的饭菜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慰藉人心。而且,这也让她找到了一个改善处境的办法——靠厨艺。
“妈,以后做饭的活儿就交给我吧。”林晓棠放下碗,认真地说,“我还能琢磨点新做法,让咱们家的饭菜好吃点,也能省点粮食。”
刘桂兰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又想起今天在工厂里女儿帮自己解围的样子,心里一阵欣慰:“好,以后做饭就靠你了。不过你也别太累,要是忙不过来,妈就帮你。”
“放心吧妈,我不累。”林晓棠笑了笑,心里却在盘算着。今天只是改良了玉米糊糊,以后她还可以试试做红薯饼、玉米面馒头,甚至可以用攒下来的钱买点鸡蛋、猪油,给家人改善伙食。而且,要是做得好,说不定还能给邻居家做些吃的,换点粮票、布票之类的东西,补贴家用。
晚饭过后,林晓棠主动收拾碗筷,刘桂兰坐在院子里纳鞋底,林晓梅则在一旁帮忙穿针。月光洒在院子里,显得格外宁静。
“对了晓棠,”刘桂兰突然开口,“明天厂里要组织家属院的人去车间帮忙打扫卫生,你也一起去吧,顺便跟厂里的人多认识认识,以后说不定能找个临时工的活儿。”
林晓棠眼睛一亮:“真的吗?太好了!我明天一定去!”她正想找机会多去工厂看看,了解更多情况,这个机会正好。
“不过你可得注意,车间里机器多,别到处乱逛,还有,见到张副厂长他们,一定要客气点,别惹他们不高兴。”刘桂兰叮嘱道。
“我知道了妈,您放心吧。”林晓棠点点头,心里却在想——明天去车间,说不定能见到沈廷舟,也能再看看那些技术图纸,要是能跟技术科的人搭上话,那就更好了。
第二天一早,林晓棠跟着刘桂兰来到工厂车间。车间里到处都是机器和零件,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轰鸣声震耳欲聋。家属院的人被分成几组,负责打扫车间的角落和清理废弃的零件。
林晓棠被分到了技术科附近的区域打扫。她一边扫地,一边偷偷观察技术科的情况。只见沈廷舟正和几个技术人员围着一台机床讨论着什么,神情专注。他偶尔会抬头看向窗外,目光扫过林晓棠时,停顿了一下,然后又移开了。
林晓棠的心怦怦直跳,赶紧低下头,假装认真扫地。她知道,现在还不是跟沈廷舟接触的时候,她得先做好自己的事,慢慢积累实力。
就在这时,一个技术人员拿着一张图纸从技术科里走出来,不小心把图纸掉在了地上。林晓棠眼疾手快,赶紧跑过去捡起来,递给那个技术人员:“同志,您的图纸掉了。”
技术人员愣了一下,接过图纸,笑着说:“谢谢你啊,小姑娘。”
“不客气。”林晓棠笑了笑,目光快速扫了一眼图纸上的内容——是机床的零件设计图,上面的符号和数据她虽然不完全懂,但大概能看明白是什么意思。
技术人员看她盯着图纸看,好奇地问:“你也懂这个?”
林晓棠连忙摇摇头:“不懂,就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技术人员笑了笑,没再多说,拿着图纸走回了技术科。
林晓棠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多学些技术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她继续扫地,眼神却更加坚定了。她知道,靠厨艺只能改善一时的生活,想要真正在这个年代立足,还得有更硬的本事。而工厂的技术,或许就是她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