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炼制养仙剑-《灵气枯竭,我能往返仙界!》

  从太虚归返元央界的那一瞬,路无尘整个人仿佛从狂风暴雨的深海中,踏入了静谧温润的港湾。

  太虚之中,处处潜藏杀机,虚空风暴、无迹可寻的虚空兽、骤然塌陷的灵力乱流……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可一旦回到元央界,山河稳固,天地灵机环绕,宗门大阵笼罩,连空气都显得柔和宁静。

  那种对比,宛如从血与火的炼狱,骤然坠入安逸舒适的人间。

  路无尘忍不住在心底叹息:“像是从大学回到小学一般。”

  在太虚,哪怕是金丹、元婴都随时可能陨落。

  而在元央界,哪怕只是炼气弟子,也能在宗门庇护下安然修炼。

  这就是差距。

  太虚,是淬炼钢铁的火炉。

  元央界,却更像是一座巨大的温室。

  温室里生长的修士,灵根未必出众,悟性未必非凡,可他们依旧能在丰富的资源浇灌下茁壮成长。

  正是这些修士,构成了元央界庞大的修行基座。

  路无尘心中暗暗明悟:他们,是未来的花朵,是元央界延续希望的根本。

  “怪不得底层修士会有这么优渥的待遇。”他心念一转,神色微沉。

  那些高层修士心知肚明,一旦真相揭露,若让这些温室中的花朵知晓太虚的凶险,知晓元央界正随时在风雨飘摇之中挣扎,那无数心志未稳之辈,怕是会当场崩溃,修道之心从此动摇。

  “有时候……不知道,或许真的是一种福气。”路无尘低声喃喃。

  他抬头望向天穹,那片曾经熟悉的苍穹,此刻看起来竟带着几分陌生。

  在这片看似安宁的天地之下,真正的暗流,却早已在太虚深处汹涌翻滚。

  “灵气枯竭对于元央界来说,已经迫在眉睫了!”

  同批传送而来的修士与物资,很快被宗门执事接走,沿着各自的道路消散在天地间。

  路无尘却没有多言,只默默驾驭遁光,向着青梧山洞府而去。

  青梧山,数年前不过是一片荒岭,如今却已初具仙山气象。

  山脉间,灵脉汇聚,氤氲之气盘旋不散,溪流如玉带蜿蜒,植被在灵机滋润下苍翠繁茂。

  数十里范围,皆被阵法庇护,灵禽飞舞,灵兽出没,宛如一方小洞天。

  一路落入山门,山中弟子见到路无尘归来,纷纷行礼,却被他抬手示意退下。

  他只取出传讯玉简,给赵云轩传去一道讯息:“我已归来,欲闭关炼器。若非要事,不必来扰。”

  做完这一切,路无尘才放下心头的紧迫。

  他先去灵泉边洗去风尘,沐浴更衣,换上一身素净道袍。

  之后在青梧山静静休憩了一日,将心神调养至圆满通透,才终于在第二日清晨,推开炼器室的石门。

  炼制法宝!

  这一次,他要炼制的,便是拘拿大手印中记载的重宝,养仙剑。

  此剑以拘拿大手印为基石锻造,剑身铭刻无上玄纹,既能开天裂地,锋锐无匹,又能与主人心神相契,反馈灵机,潜移默化地助修为精进。

  世间法宝,多是攻伐凶器,杀伐之间染尽血腥。

  所谓“兵者,不祥之器”。

  但这柄养仙剑,却走的是另一条道路,杀伐中蕴生机,剑锋即是护生。

  杀,是为了护。

  伐,是为了守。

  路无尘盘膝而坐,双手摊开,拘拿大手印的法诀缓缓运转,心口生出一缕剑意,如春雷破晓,贯穿天地。

  四周灵气顷刻间被引动,化为无形风暴,在炼器室中呼啸。

  “养仙剑……”

  他目光炯炯,低声喃喃。

  “若能将此剑炼成,我的剑道与修行,便可更进一步!”

  他深吸一口气,运转拘拿大手印,法诀翻转之间,周身气机骤然沉凝,仿佛大道回响。

  将虚空精铁投入手印幻化而成的炉鼎之中,掌心一推,真火轰然燃起。

  那是真元火焰,内里夹杂着气血精华的炽烈之力,火光映照洞府壁面,犹如赤日悬空。

  随着炉鼎嗡鸣,各种渐渐熔化、混合,发出“滋滋”声响。

  路无尘双目一凝,印诀一落,,将质去除杂,只留最纯粹的本源金属。

  指尖一弹,一滴精血飞出,落入炉鼎。

  轰的一声,火焰陡然暴涨,那滴血中蕴含的气血之力顿时与金属液相融合。

  随后,他取出在太虚炼制的灵力精粹,这是纯化至极的灵能,小心翼翼地将灵粹投入炉鼎,灵粹在火焰中化作一道道纯白光华,宛若星河倾落,与剑胚之中的血与铁交织,逐渐凝聚出完整的剑形。

  炉中剑胚此刻隐隐流转剑意,锋锐之势甚至透过炉壁,令虚空微微颤抖。

  路无尘双手齐动,拘拿大手印演化至极致。

  那金色巨印骤然收缩,化作万千符文,缠绕剑胚。

  符文与剑意交织,剑体震鸣不止,仿佛在反抗、在咆哮。

  “养仙剑,不只是杀伐,更是养生护道。”路无尘双目精光如电。

  剑意化作一道虚影,似有万剑齐鸣,与拘拿大手印的符文重合。

  然后又投入小山一般的气血精华,随着气血丹的融入。

  剑体陡然一颤,发出震耳欲聋的龙吟,锋芒破开炉顶,直射九天。

  路无尘盘膝而坐,以心神贯注,灵识如江河奔涌般注入剑体。

  剑体在火焰中悬浮,不断旋转,灵光愈发炽盛。

  须臾间,剑上浮现一道道古老的符篆,仿佛天地大道亲自铭刻。

  片刻后,剑鸣如潮,剑意浩荡,整个青梧山都能听见那震动山河的剑吟。

  路无尘长身而起,伸手一引,炉中剑体破火而出,落入他掌心。

  那是一柄长三尺七的宝剑,剑身莹白透亮,却在剑脊刻着金色符文,犹如掌印烙痕。

  剑锋森寒,寒光吞吐间,似乎能切裂虚空。

  此剑一出,天地灵气竟自主汇聚,围绕剑身旋转,宛若朝拜。

  “养仙剑,终成!”

  路无尘端坐在青梧山洞府,养天剑横陈于膝前,剑身晶莹如秋水,剑意若隐若现地与他心神呼应。

  才不过几日功夫,他已能略微驾驭此剑,虽尚未尽窥全貌,却已感受到其中潜藏的无尽锋锐。

  忽然,储物袋中微微一震。

  随身佩戴的麒麟社玉牌自行浮出,化作一枚古拙玉璧,光芒闪耀。

  玉牌之上符文流转,麒麟虚影若隐若现,随即一道清越的灵音透入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