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父子选择-《墨兰穿成纯元后,一路得宠当太后》

  雍亲王府内,年侧福晋压过福晋的风头,比所有人预想的还要久。

  三个月过去,年世兰的伤势已渐愈,但胤禛对她的偏宠与对墨兰的冷待,却未见丝毫改变。

  府中上下都已习惯,如今是琪华阁风光无限,秋月居门庭冷落。

  终于,宫内的德妃也坐不住了。

  她寻了个由头,召胤禛进宫说话。

  永和宫内,檀香袅袅。

  德妃看着下首恭敬而坐的儿子,叹了口气:

  “老四,如今距年氏救你,已过去整整三个月了。她的伤,额娘听说,也好的七七八八了。”

  “这些时日的面子、恩宠,你也给得足够足了,任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来。”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胤禛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继续道:

  “柔则那边,你也不该再如此冷落下去。”

  “她毕竟是你的嫡福晋,是你当初亲自求到额娘面前,信誓旦旦非要娶回家的发妻。十余年相伴,生儿育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你这样晾着她,叫府里下人如何看待?叫外人如何看待?终究是不像话。”

  德妃苦口婆心地劝说,然而胤禛只是垂眸听着,脸上并无波澜,显然并未听进去。

  沉默在母子间弥漫了片刻,胤禛忽然开口,话题转得生硬而突兀:

  “额娘,如今西北策妄阿拉布坦部安稳了没两年,如今又生异动,边关不稳,正是用人之际。”

  “儿臣想向皇阿玛进言,让十四弟领兵出征,平定边患,也好建功立业。”

  德妃闻言,先是愣了愣,没想到胤禛会突然将话题引到朝政和十四身上,显然是不愿与她谈论柔则之事。

  但她很快反应过来,心思急转。

  让老十四在这个夺嫡的紧要关头领兵出征?

  若能成,便是将他调离了京城这个权力中心,几乎是变相地将他从储位竞争中先一步踢了出去。

  德妃脸上闪过一丝犹豫。

  那是她从小疼到大的小儿子。

  胤禛看着德妃的神色,声音低沉了几分:

  “额娘,十四弟着实是太糊涂了。他一门心思跟着老八,唯胤禩马首是瞻。可老八身后,还站着老九、老十,哪一个不是虎视眈眈?”

  “即便将来十四弟立了军功,侥幸在皇阿玛跟前立了足,可以他那直愣的性子,焉知不会被胤禩他们摆一道,卸磨杀驴?”

  “届时,他怕是连自保都难。”

  胤禛略一停顿,声音更沉:

  “若最终是胤禩登基,那我们母子三人,往后当如何自处?”

  胤禛的话并未完全说透,但德妃已经听明白了那未尽的寒意。

  她想起小儿子如今与老八胤禩几乎称得上是沆瀣一气了。

  若真是十四登基那还好说,终究是自己的儿子,有自己在一日,老四这个哥哥,她也还能保全。

  可若胤禵那个傻小子被胤禩利用,为他人做了嫁衣,最终让老八胤禩登基,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他们母子三人,恐怕都不会有好下场。

  两相权衡,终究还是眼前这个心思深沉、手段老辣的老四更稳妥一些,至少他能护住他自己,或许……也能护住他弟弟。

  德妃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决断的清明。

  她终究是,缓缓点了点头。

  母子二人在永和宫内,秘密商议了许久。

  直到天色渐晚,胤禛起身告退。

  临出宫门前,德妃却叫住了他。

  “老四,等等。”

  德妃语气恢复了平常的温和:

  “将这两碟点心带回去。一碟是枣泥山药糕,一碟是奶饽饽,弘昐和宜两个孩子都爱吃。”

  她说着,示意竹息将早已准备好的食盒端上来。

  胤禛看着那精致的食盒,沉默着,没有立刻去接。

  他明白额娘的意思——

  带着点心,去秋月居看看孩子,也看看他们的母亲。

  德妃看着他迟疑的样子,轻轻叹了口气,随后劝诫:

  “老四,柔则那孩子,并没有做错什么。母亲爱子,护犊情深,那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她在你和弘昐之间,下意识护住了更年幼的孩子,这是不假。”

  她话锋一转,目光深邃地看向胤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可额娘,如今不也是在你和你皇阿玛之间,选择了你吗?”

  德妃的眼神平静,却带着几分不容回避的审视。

  胤禛在她的目光下,竟有些承受不住,微微低下了头。

  德妃的声音放缓:

  “人心如秤,自有衡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既受得了额娘的偏私,又何必苛责她的本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你非完璧,她岂能无瑕?”

  “只要非是存了歹念要害你,些许私心,不过是人之常情,何不宽宥一分?”

  “若事事较真,锱铢必较,这漫漫人生路,你独自一人,该如何走下去?”

  这番话,说得含蓄而深刻,仿佛在说母子,又在说夫妻,更像是在点醒他为人处世的道理。

  胤禛站在原地,沉默了许久。

  殿内只闻更漏滴答之声。

  他终于缓缓伸出手,接过了那个沉甸甸的食盒。

  “儿臣……明白了。”

  胤禛的声音有些低沉,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提着食盒,他转身走出了永和宫。

  宫门外,夜色初降。

  到了王府,下了马车,他脚步顿了顿,方向却不是回澹宁居,

  而是朝着秋月居那条许久未曾踏足的路走去。

  秋月居内,墨兰刚用过晚膳,正坐在灯下检查弘昐的功课。

  和宜趴在一旁的小几上,摆弄着几个布偶。

  屋内烛火温暖,却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冷清。

  守门的小太监进来通报时,声音惊喜得都变了调:

  “福晋!王爷往咱们这儿来了!”

  墨兰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她抬起眼,眸中闪过一丝极快的诧异。

  不等墨兰吩咐人出去迎候,胤禛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门口。

  他手里提着食盒走进来。

  “给阿玛请安!”

  弘昐和和宜立刻规规矩矩地行礼。

  墨兰也放下笔,起身,福了一礼,声音平和无波:

  “王爷。”

  胤禛“嗯”了一声,目光在墨兰沉静的脸上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开,落在一双儿女身上。

  他将食盒放在桌上,语气尽量如常:

  “你们祖母宫里新做的点心,想着你们爱吃,阿玛便带了些回来。”

  和宜年纪小,藏不住欢喜,立刻凑到桌边,眼巴巴地看着食盒。

  弘昐则更沉稳些,谢了恩,悄悄看了母亲一眼。

  墨兰对芳若示意:

  “带阿哥和格格去偏厅用点心吧。”

  芳若会意,连忙领着和宜和弘昐出去了。

  屋内顿时只剩下胤禛与墨兰二人。

  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