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线索分析,暗流涌动-《情绪主宰:主播的超维进化》

  电脑右下角的提示消失了,屏幕变黑了。张峰的手还抓着鼠标,没松开。

  苏然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呼吸很轻。他没动,也没说话,只是把手里拿着的铁丝慢慢放在地上。

  “他们查到了什么?”他问。

  “不清楚。”张峰一边操作一边回答,“缓存被清了,删得很干净。但他们查的是联网记录,不是直接找人。我们现在没上网,最多只能知道附近有设备用过。”

  “那就是说,他们还不知道我们在哪儿。”

  “现在还不知道。”

  苏然站起来,走到旧电脑前,低头看屏幕。文档还开着,那篇《多异能协同机制初探》停在最后一页。

  “这东西……”他指着标题,“来得太巧了。”

  张峰点头:“我也觉得不对劲。这种研究资料,怎么会留在一个废弃工厂的电脑里?还是能打开的。”

  “是不是有人故意留下的?”

  “也可能是以前项目结束时,有人偷偷存下来的,后来没人管,就一直在这台机器上。”

  苏然蹲下来,翻看主机后面的接口。灰尘很多,但他发现其中一个网口有点磨损。

  “这机器最近被人用过。”他说,“不是我们上次开机就能磨成这样的。”

  张峰凑过来一看,也皱眉:“至少三个月内连过外网。”

  两人对视一眼,都没说话。

  苏然坐回角落,靠着墙。“不管是不是陷阱,这文档里的内容是真的。我刚才试过了。”

  “你是说那个‘空档’?”

  “对。隐身完成那一秒,身体特别轻松。就在那时候用瞬移,几乎不费力。”

  “说明这文档是真实测试的结果,不是瞎写的。”

  “那就意味着……”苏然抬头,“真有一群人在系统地研究异能组合。”

  张峰打开另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一些实验日志的碎片。他快速翻了几页,挑出还能看清的内容:

  “第七次测试,受试者意识模糊。”

  “神经适配失败,能量倒流导致短暂失明。”

  “建议暂停高阶融合,等身体恢复。”

  他停下来说:“你看,他们不是乱来。有问题就停,每一步都有记录。这不是个人摸索,是有组织的实验。”

  苏然点头:“而且他们敢拿人做实验,说明不怕出事。”

  “也不怕死人。”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

  苏然摸了摸脖子上的伤疤,那是上次逃跑时留下的。他想起那些追他们的人——动作一致,装备统一,命令清楚。不像普通人,像训练过的队伍。

  “如果他们已经有标准流程……”他说,“说不定已经造出能同时用好几个异能的人了。”

  “那种人打你一个,你得跑十条街。”

  “问题是,我们才刚学会怎么连两个技能。”

  张峰合上笔记本,靠在椅子上:“他们领先不止一点。我们靠感觉找节奏,他们有数据、有模型、有资源。我们现在这点进步,在他们眼里可能只是入门。”

  苏然没反驳。他知道这是事实。

  但他也知道,不能停。

  “那我们就快点学。”他说,“他们有体系,我们有实战经验。他们写的东西再准,也没见过我边直播边打架的打法。”

  张峰看他一眼:“你是说,观众越多,你越强?”

  “人气越高,打赏越多,流量点就越多。系统给的能力就越稳。”苏然笑了笑,“他们在实验室研究,我是全网看着现学现卖。谁更实在?”

  张峰也笑了:“你这是走群众路线。”

  “所以我得抓紧。”苏然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先把这篇文档看完。知道敌人怎么练的,我们才能反过来破局。”

  张峰重新打开文档结构图,开始整理重点。

  “第一,前置充能。意思是发动第一个异能之前,身体就要准备好接第二个的能量通道。”

  “就像跑步前热身?”

  “差不多。第二,神经适配窗口期。就是你说的那个‘空档’,大概持续0.3到0.8秒,必须在这个时间点触发下一个能力。”

  “太早会冲突,太晚就断掉。”

  “第三,能量波形匹配。”张峰指了指一段图表,“不同异能的能量波动不一样,强行叠加会炸。要让它们像齿轮一样咬合。”

  苏然听得很认真,一边听一边回想自己刚才的试验过程。

  “我那次成功,是因为隐身稳定后,能量平稳了,刚好是个低点。这时候加瞬移,等于顺势推一把。”

  “他们叫这个‘顺轨注入’。”

  “听着像修水管。”

  “差不多。”张峰关掉图表,“关键是,这套方法可以复制。只要掌握节奏和时机,别人也能练出来。”

  苏然眼神变了。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靠天赋,而是靠训练手册批量培养融合型异能者。”

  “很有可能。”

  “那我们就麻烦了。”苏然低声说,“一个人强不可怕,一群人都强,才是真的危险。”

  屋里安静了一会儿。

  外面风吹着铁皮屋顶,发出响声。远处传来狗叫,接着是金属桶倒地的声音。

  苏然猛地转头看向门口。

  张峰立刻关掉屏幕,屋里黑了。

  两人屏住呼吸,仔细听外面动静。

  几秒后,一只瘦狗从窗边跑过,嘴里叼着半块面包,尾巴夹着,飞快跑了。

  苏然松了口气,擦了擦脸。

  “是只狗。”他说。

  “吓我一跳。”张峰重新点亮屏幕,“但现在连狗都能让我们紧张,说明这地方不能待了。”

  苏然没马上回应。他走到墙边,捡起刚才画节奏表的铁丝,轻轻敲了敲地。

  “我不想走。”他说,“刚找到方法,现在走,下次不一定有机会。”

  “可刚才的扫描不是假的。”

  “我知道。”苏然看着电脑,“但我更怕的是,我们逃了,却还是不懂这些。下次遇到更强的对手,照样被打垮。”

  张峰沉默了。

  他知道苏然说得对。

  逃跑能活一阵子,但变强才能活得久。

  “那你打算怎么办?”他问。

  “把文档看完,搞懂他们的训练逻辑。”苏然坐回原位,“然后我们照着练,但换种方式。他们靠仪器测数据,我们靠感觉找点。他们讲精确,我们讲灵活。”

  “你打算用直播当训练场?”

  “为什么不?”苏然笑了,“每次开播都是实战。观众越多,压力越大,反而更容易逼出极限反应。”

  张峰摇头:“你这是拿命在涨粉。”

  “我已经习惯了。”苏然打开系统界面,人气值显示三万二,还在涨。弹幕偶尔跳出几条:“主播还在吗?”“张哥醒了吗?”

  他对着手机说:“还在,别刷了,等我好消息。”

  说完,他把手机固定在胸前支架上,保持直播开着。

  张峰继续翻资料,把关键段落截图存到本地。虽然不能上传,但至少能带走。

  苏然闭上眼,回忆刚才成功的那次瞬移全过程。

  隐身启动,三秒稳定,轻盈感出现,立刻触发瞬移。

  整个过程像踩台阶,一级接一级。

  他睁开眼,拿起铁丝在地上画了个简单流程:启动→稳定→窗口→注入。

  “要是能把这个做成通用模板就好了。”他说,“以后学新技能也能用。”

  “你现在才两个异能,就想标准化?”

  “提前准备。”苏然咧嘴一笑,“等我粉丝破百万,系统送体质改造,到时候一身本事,不得早点规划?”

  张峰笑骂:“你就做梦吧。”

  话音刚落,电脑屏幕闪了一下。

  张峰立刻看日志界面。

  一条新的扫描记录刚生成,来源IP还是加密跳转,但协议特征和十分钟前一样。

  “又来了。”他压低声音,“同一拨人,二次确认。”

  苏然站起身,走到窗边往外看。

  天很黑,厂区外杂草多,围墙有个缺口,影影绰绰。

  没有灯光,没有人影,一切安静。

  但他知道,有人在找他们。

  “两小时。”他说,“我只要两小时,把这套方法理顺。之后随时可以走。”

  张峰看他:“你真打算在这练?”

  “就现在,趁还记得感觉。”苏然活动手腕,“我不放大招,只练衔接节奏。五分力,稳着来。”

  张峰没拦他。他知道劝不动。

  他转回头,继续监控后台,同时把重要文件打包进U盘。

  苏然走到屋子中间,站定。

  深吸一口气。

  启动隐身术。

  身体慢慢变淡,光线穿过他的轮廓。

  三秒后,那种熟悉的轻盈感再次出现。

  他等了半秒,确认状态稳定,立刻用瞬移。

  人影一闪,出现在五米外的机器背后,落地平稳,没中断。

  成功。

  他走回来,脸色比之前轻松。

  “第二次。”他说。

  再次启动。

  隐身完成,等待窗口,瞬移触发。

  又成。

  第三次,他试着缩短间隔,几乎在轻盈感出现的瞬间就出手。

  这一次有点晃,但没现形。

  “节奏可以更快。”他自语,“只要控制好输出强度。”

  张峰在旁边记下每次的时间节点和反应状态。

  屋外风大了些,吹得铁皮哐当作响。

  苏然准备第四次练习。

  他站回原位,调整呼吸。

  刚抬起手,准备发动隐身术——

  屋顶一块铁皮突然掉下来,哗啦一声砸在地上。

  那只流浪狗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在墙根翻垃圾桶,碰倒了一堆废料。

  苏然的手停在半空。

  张峰迅速关屏,屋里黑了。

  两人站着不动,听着外面动静。

  狗叫了一声,飞快跑远。

  过了十几秒,张峰小声说:“又是它。”

  苏然没应。

  他站在原地,手还举着,但没放下。

  他知道,刚才那一瞬间,他已经进入战斗状态。

  一块铁皮都能让他这么紧张,说明这里真的不安全了。

  他慢慢把手收回来,走到墙边,开始收拾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