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精心筹备,皇宫林苑内张灯结彩,一场与众不同的宴会如期举行。
赵祯与曹皇后端坐主位,受邀的三品及以上朝中重臣们依序而坐,目光中都带着几分好奇与期待,他们都听闻,此次宴会由新晋回京、圣眷正浓的宗正少卿盛长梧一手操办,且与寻常宫宴大不相同。
宴会开始,内侍们奉上的菜肴便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那金黄喷香的烤红薯和各种土豆的做法、还有玉米等等,皆是在座诸公前所未见之物。盛长梧事先已安排妥当,每道菜旁都有小牌简要说明食材名称。
赵祯率先动筷,品尝之后,眼中闪过惊喜,连连点头,对身旁的曹皇后低声道:“皇后也尝尝,此物味道甚是新奇好吃。” 曹皇后尝过亦是大加赞赏。众臣见官家如此,纷纷尝试,一时间,席间充满了对这般新奇美味食物的低声惊叹与议论。
酒过三巡,表演正式开始,盛长梧向帝后及众臣介绍,接下来的表演皆是来自岭南地区的民间风情。
首先上场的是一群身着靛蓝布衣、头戴斗笠的“采茶女”,她们手持茶篮,步履轻盈,模仿着采茶的动作,口中唱起了悠扬婉转的《采茶歌》,歌声清新活泼,带着山野间的气息。
紧接着,鼓声一变,浑厚有力,几名穿着短褂、皮肤黝黑的“渔夫”登场,他们手持渔网,动作矫健,演绎着撒网、拉网的劳动场景,口中哼唱起节奏明朗、气势磅礴的《渔歌》,充满了力量与对收获的期盼。
最后,一群身着色彩斑斓、极具民族特色服饰的少男少女欢快登场,男女对唱,歌声高亢嘹亮,情意绵绵,正是那首着名的《弥渡山歌》,欢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岭南地区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原生态的歌舞,与宫廷惯常欣赏的雅乐曼舞风格迥异,却别有一番生动朴拙的韵味,赵祯和众大臣们都觉得十分稀奇,看得津津有味,他们通过这些表演,直观地感受到泉州地区的民俗风貌。
然而,宴会的高潮,乃是最后的舞狮表演!
随着一阵激昂铿锵的锣鼓声,六只色彩绚丽、造型威武的“狮子”奔腾而出!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六只狮子,竟有三只是由英姿勃发的少年舞动,另外三只则由身形灵巧的少女操控!此举再次打破了常规,引得席间一阵低呼。
只见这六只狮子随着鼓点,将狮子的喜、怒、醉、睡、醒、动、静、惊、疑等各种神态演绎得惟妙惟肖,时而亲昵嬉戏,时而威武巡视,配合默契,灵动非凡。
最终,鼓点骤急,表演进入了最惊险的环节——跳桩! 六只狮子在高低错落的梅花桩上闪转腾挪,飞跃穿梭,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引得席间惊呼阵阵,尤其是那少女舞动的狮子,其灵巧与胆识丝毫不逊于男队,更是赢得了不少赞赏的目光。
表演在狮子于最高桩上昂首挺立、吐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吉祥对联中达到顶峰,随即戛然而止。
片刻的寂静后,赵祯率先抚掌大笑,连声道:“好!好!好! 舞得好!演得也好!”
满座大臣亦纷纷由衷赞叹,掌声雷动。
赵祯心情大悦,不仅重赏了舞狮队和表演队,更是当着众臣的面,对侍立在旁的盛长梧赞不绝口:“盛卿果然未曾让朕失望!此宴别开生面,让朕与诸位爱卿既尝到了海外嘉禾之美味,又见识了岭南百姓之风貌,更看到了我大宋少年之英气!”
盛长梧躬身谦谢。
席间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抚着胡须,回味着口中残留的香甜,忍不住向盛长梧询问道:“盛大人,方才我等所品尝之美味,莫非便是大人此次寻回的海外新粮?” 他们虽隐约听闻盛长梧觅得新作物,但未亲眼见到。
赵祯心情极佳,代为答道:“爱卿所言不错,此物名为土豆、红薯、玉米,皆是盛卿远渡重洋寻回之嘉禾。”
那老臣赞叹道:“实乃美味!饱腹感亦足。只是不知……此等作物的产量……” 这才是所有大臣最关心的问题,味道再好,若产量低下,于国也无大用。
盛长梧早有准备,向赵祯微一颔首,随即示意内侍将早已备好的册子分发给在座的每一位重臣,册子上清晰地绘制着作物图形,并附有在泉州试种的详细记录与亩产数据。
当那些远超他们认知的产量数字映入眼帘时,原本还带着些许品鉴美食悠闲心态的大臣们,顿时脸色大变,纷纷露出了极度震惊的神色!
“这……这亩产竟能高达……”
“天啊!若此数据属实,我大宋何愁粮荒?!”
“祥瑞!此乃天降祥瑞啊!”
“盛大人真乃社稷之臣!”
一时间,惊叹之声此起彼伏。他们都是历经宦海、熟知民生的重臣,太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那将是活民无数、江山永固的基石!
赵祯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欣慰的笑容,朗声道:“众卿如今可明白了?有了这些高产新粮,我大宋百姓,将再无饥馑之忧!此乃天佑大宋,亦是我等臣工之幸!”
“天佑大宋!陛下圣明!”群臣激动,齐声高呼,这一次的呼喊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真心实意。
待激动的声浪稍平,赵祯目光转向盛长梧,神色变得庄重而肃穆,他清了清嗓子,用整个林苑都能听清的声音宣告:
“新粮之功,利在千秋!宗正少卿盛长梧,寻粮、试种、献策有功,于泉州任上亦政绩斐然,朕心甚慰。特擢升盛长梧为正四品司农寺少卿,总管新粮推广事宜,望尔再接再厉,使我大宋仓廪实,百姓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继续道:“盛卿之母林氏,虽为女流,然教子有方,其子福泽万民,功不可没。且闻其在福县、泉州时,常恤贫苦,助益良多。朕特旨,册封林氏为四品诰命夫人,以彰其德!”
“臣,盛长梧,叩谢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盛长梧撩袍跪地,行大礼谢恩。声音沉稳,内心却澎湃不已。
在场众臣听闻此言,虽有些许惊讶于对一介已脱离家族的女子如此厚赏,但想到那足以改变国运的新粮,想到盛长梧简在帝心,无人提出异议,反而纷纷附和:“陛下圣明!盛大人实至名归!”
宴会圆满结束,众臣怀着震撼与感慨陆续离去。
待林苑安静下来,赵祯却单独将盛长梧留了下来,他取出一个有些年头的锦盒,递给盛长梧,语气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与感慨:“怀瑾,打开看看。”
盛长梧依言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张泛黄的地契,上面的地址和名字,正是他母亲林噙霜出嫁前的林府老宅!
赵祯看着他,缓缓道:“这是你母亲当年的娘家府邸,后来林家……此宅便一直由朝廷代管。如今,你母亲已是自由身,又得封诰命,这房子,也该物归原主了。朕将它赐还于你,望你母亲……能安享晚年。”
握着那张轻薄却重若千钧的地契,想到母亲得知消息后可能出现的表情,饶是盛长梧心志坚定,此刻也不禁鼻尖微酸,深深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陛下……臣,代母亲,叩谢陛下隆恩!”
赵祯与曹皇后端坐主位,受邀的三品及以上朝中重臣们依序而坐,目光中都带着几分好奇与期待,他们都听闻,此次宴会由新晋回京、圣眷正浓的宗正少卿盛长梧一手操办,且与寻常宫宴大不相同。
宴会开始,内侍们奉上的菜肴便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那金黄喷香的烤红薯和各种土豆的做法、还有玉米等等,皆是在座诸公前所未见之物。盛长梧事先已安排妥当,每道菜旁都有小牌简要说明食材名称。
赵祯率先动筷,品尝之后,眼中闪过惊喜,连连点头,对身旁的曹皇后低声道:“皇后也尝尝,此物味道甚是新奇好吃。” 曹皇后尝过亦是大加赞赏。众臣见官家如此,纷纷尝试,一时间,席间充满了对这般新奇美味食物的低声惊叹与议论。
酒过三巡,表演正式开始,盛长梧向帝后及众臣介绍,接下来的表演皆是来自岭南地区的民间风情。
首先上场的是一群身着靛蓝布衣、头戴斗笠的“采茶女”,她们手持茶篮,步履轻盈,模仿着采茶的动作,口中唱起了悠扬婉转的《采茶歌》,歌声清新活泼,带着山野间的气息。
紧接着,鼓声一变,浑厚有力,几名穿着短褂、皮肤黝黑的“渔夫”登场,他们手持渔网,动作矫健,演绎着撒网、拉网的劳动场景,口中哼唱起节奏明朗、气势磅礴的《渔歌》,充满了力量与对收获的期盼。
最后,一群身着色彩斑斓、极具民族特色服饰的少男少女欢快登场,男女对唱,歌声高亢嘹亮,情意绵绵,正是那首着名的《弥渡山歌》,欢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岭南地区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原生态的歌舞,与宫廷惯常欣赏的雅乐曼舞风格迥异,却别有一番生动朴拙的韵味,赵祯和众大臣们都觉得十分稀奇,看得津津有味,他们通过这些表演,直观地感受到泉州地区的民俗风貌。
然而,宴会的高潮,乃是最后的舞狮表演!
随着一阵激昂铿锵的锣鼓声,六只色彩绚丽、造型威武的“狮子”奔腾而出!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六只狮子,竟有三只是由英姿勃发的少年舞动,另外三只则由身形灵巧的少女操控!此举再次打破了常规,引得席间一阵低呼。
只见这六只狮子随着鼓点,将狮子的喜、怒、醉、睡、醒、动、静、惊、疑等各种神态演绎得惟妙惟肖,时而亲昵嬉戏,时而威武巡视,配合默契,灵动非凡。
最终,鼓点骤急,表演进入了最惊险的环节——跳桩! 六只狮子在高低错落的梅花桩上闪转腾挪,飞跃穿梭,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引得席间惊呼阵阵,尤其是那少女舞动的狮子,其灵巧与胆识丝毫不逊于男队,更是赢得了不少赞赏的目光。
表演在狮子于最高桩上昂首挺立、吐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吉祥对联中达到顶峰,随即戛然而止。
片刻的寂静后,赵祯率先抚掌大笑,连声道:“好!好!好! 舞得好!演得也好!”
满座大臣亦纷纷由衷赞叹,掌声雷动。
赵祯心情大悦,不仅重赏了舞狮队和表演队,更是当着众臣的面,对侍立在旁的盛长梧赞不绝口:“盛卿果然未曾让朕失望!此宴别开生面,让朕与诸位爱卿既尝到了海外嘉禾之美味,又见识了岭南百姓之风貌,更看到了我大宋少年之英气!”
盛长梧躬身谦谢。
席间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抚着胡须,回味着口中残留的香甜,忍不住向盛长梧询问道:“盛大人,方才我等所品尝之美味,莫非便是大人此次寻回的海外新粮?” 他们虽隐约听闻盛长梧觅得新作物,但未亲眼见到。
赵祯心情极佳,代为答道:“爱卿所言不错,此物名为土豆、红薯、玉米,皆是盛卿远渡重洋寻回之嘉禾。”
那老臣赞叹道:“实乃美味!饱腹感亦足。只是不知……此等作物的产量……” 这才是所有大臣最关心的问题,味道再好,若产量低下,于国也无大用。
盛长梧早有准备,向赵祯微一颔首,随即示意内侍将早已备好的册子分发给在座的每一位重臣,册子上清晰地绘制着作物图形,并附有在泉州试种的详细记录与亩产数据。
当那些远超他们认知的产量数字映入眼帘时,原本还带着些许品鉴美食悠闲心态的大臣们,顿时脸色大变,纷纷露出了极度震惊的神色!
“这……这亩产竟能高达……”
“天啊!若此数据属实,我大宋何愁粮荒?!”
“祥瑞!此乃天降祥瑞啊!”
“盛大人真乃社稷之臣!”
一时间,惊叹之声此起彼伏。他们都是历经宦海、熟知民生的重臣,太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那将是活民无数、江山永固的基石!
赵祯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欣慰的笑容,朗声道:“众卿如今可明白了?有了这些高产新粮,我大宋百姓,将再无饥馑之忧!此乃天佑大宋,亦是我等臣工之幸!”
“天佑大宋!陛下圣明!”群臣激动,齐声高呼,这一次的呼喊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真心实意。
待激动的声浪稍平,赵祯目光转向盛长梧,神色变得庄重而肃穆,他清了清嗓子,用整个林苑都能听清的声音宣告:
“新粮之功,利在千秋!宗正少卿盛长梧,寻粮、试种、献策有功,于泉州任上亦政绩斐然,朕心甚慰。特擢升盛长梧为正四品司农寺少卿,总管新粮推广事宜,望尔再接再厉,使我大宋仓廪实,百姓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继续道:“盛卿之母林氏,虽为女流,然教子有方,其子福泽万民,功不可没。且闻其在福县、泉州时,常恤贫苦,助益良多。朕特旨,册封林氏为四品诰命夫人,以彰其德!”
“臣,盛长梧,叩谢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盛长梧撩袍跪地,行大礼谢恩。声音沉稳,内心却澎湃不已。
在场众臣听闻此言,虽有些许惊讶于对一介已脱离家族的女子如此厚赏,但想到那足以改变国运的新粮,想到盛长梧简在帝心,无人提出异议,反而纷纷附和:“陛下圣明!盛大人实至名归!”
宴会圆满结束,众臣怀着震撼与感慨陆续离去。
待林苑安静下来,赵祯却单独将盛长梧留了下来,他取出一个有些年头的锦盒,递给盛长梧,语气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与感慨:“怀瑾,打开看看。”
盛长梧依言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张泛黄的地契,上面的地址和名字,正是他母亲林噙霜出嫁前的林府老宅!
赵祯看着他,缓缓道:“这是你母亲当年的娘家府邸,后来林家……此宅便一直由朝廷代管。如今,你母亲已是自由身,又得封诰命,这房子,也该物归原主了。朕将它赐还于你,望你母亲……能安享晚年。”
握着那张轻薄却重若千钧的地契,想到母亲得知消息后可能出现的表情,饶是盛长梧心志坚定,此刻也不禁鼻尖微酸,深深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陛下……臣,代母亲,叩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