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无命就默默地跟上她的脚步,两人再次汇入傍晚归家的人流阴影里,沉默地朝着城隍庙的方向飘去。
夕阳公平的照在他们身上,却没有影子投映在地上。
回到阴冷的城隍庙,交了差,她磨蹭到最后,等庙内生人鬼差都走了,才低着头对着王砚的金身泥塑说话,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哼:“城...城隍爷哥哥,能...能借我些钱吗?活人的钱。”
王砚正在看卷宗,听到呼唤,这才从金身内抬头看了她一眼,没问她做什么,只从旁边一个破旧的书箱里拿出钱袋子数出一小串铜板,抛到她面前的香案上。
“早些回来当值。”
他的声音很平静。
秦小福抓起铜钱,飞快地道了谢,一溜烟跑了出去,直奔城里那家她白天早就看好的布店。
夜晚,鬼差便没有白天那么多的禁忌,可以适当现身。
店里的老板娘是个爽利的中年妇人,看到秦小福递过来的铜钱,也没多问,手脚麻利地裁了布,又推荐了厚实暖和的棉花芯。
抱着那卷厚厚的红底黄花布和雪白的棉花,秦小福的心跳得飞快。
她飘过热闹的街市,无心再看任何风景,只想快点找个地方把棉袄做好。
她想到了南婆婆,是老庙祝大人的结发妻子。
她总是坐在庙里角落,眯着眼穿针引线,负责缝制庙内道士的道袍和阴差皂隶们的差服,同样也负责清扫香灰和收拢功德箱之类的杂务。
平时虽然看着严厉,但针线活是庙里公认最好的。
她抱着东西找到南婆婆时,婆婆正就着昏暗的长明灯油光缝补一件破损的鬼差服。
看到秦小福手里的东西,婆婆布满皱纹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抬了抬眼皮。
“南婆婆......”秦小福怯生生地开口,“能......能请您帮我......做件棉袄吗?给我奶奶的......”
南婆婆放下手里的活计,枯槁手指接过秦小福手里的布料和棉花,仔细摸了摸厚度和质地,又抖开那块红底黄花的布看了看。
她浑浊的眼睛扫过秦小福满是恳求和紧张的小脸。
“样子?”婆婆的声音沙哑低沉。
秦小福连忙比划起来:“就......就是最普通的女式棉袄,立领,盘扣......盘扣要布条盘的那种,不要铁的......领口和袖口......最好能滚个边......” 她努力回忆着奶奶以前给她做衣服的样子。
南婆婆一直没说话,只是拿起一块硬纸板,用一块炭条在上面飞快地勾勒起来。
她的动作异常熟练,寥寥几笔,一件样式简单大方、带着滚边和布盘扣的女式棉袄轮廓就跃然纸上。
秦小福看得眼睛发亮,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样!”
“等着。”南婆婆收起纸样,拿起剪刀和布料,不再看秦小福。
她的手指虽然干枯,却异常灵巧,剪刀在布匹上游走,发出干脆利落的“嚓嚓”声。穿针引线,飞针走线,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秦小福就安静地蹲在一旁,屏息凝神地看着。
昏黄的灯光下,那块鲜艳的红布在婆婆手中渐渐有了形状。
时间一点点过去。
庙里其他鬼差来来往往,对角落里的这一幕似乎习以为常。
当南婆婆咬断最后一根线头,将那件厚实簇新、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的花棉袄抖开时,秦小福的眼睛亮得像是盛满了星星。
“谢...谢谢婆婆!太谢谢您了!”她小心翼翼地接过棉袄,抱在怀里,感受着那份厚实的温暖和柔软,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
南婆婆却只是摆摆手,想要将她打发走,然后就重新拿起那件没补完的鬼差服,不再看她,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月光清冷,泼洒在宁京城高低错落的屋顶和狭窄的巷弄里。
城隍庙巨大的影子投在地上,秦小福的身影就在这庙门边缘悄然凝聚成形。
她此时不再是白天那个跟在别人身后、努力绷着小脸的“秦差役”,此刻她只是一个想奶奶想得心口发紧的普通女孩,秦小福。
她怀里抱着一个用蓝布仔细包好的包裹,抱得很紧。里面就是那件崭新的花棉袄,红底子,上面撒着细碎的鹅黄色小花。
她飘过寂静无人的巷子,熟门熟路地停在了城南自家那扇门环都生了锈的木门前。
门缝里没有透出一丝光亮。
她心念微动,身影便毫无阻碍地穿过了门板。
小小的院落被月光照得半明半暗。
角落那张磨得油亮的矮竹凳上,奶奶背对着门坐着,面朝着空荡荡的院墙。
她的背似乎佝偻得更加厉害了。
原本花白的头发,也变成了满头稀疏的银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她只是那么坐着,浑浊的眼睛空洞地望着前方,没有焦点。
秦小福的鼻子立刻酸了,眼眶发热。
她轻手轻脚地,几乎是飘着过去,生怕带起一丝风惊扰了奶奶。
然后把怀里那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花棉袄,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奶奶脚边一块干净平整的青石板上。
红底黄花的鲜艳布料,在惨白的月光下,像一块小小的补丁,突兀地贴在这清冷的院子里。
她想现身,也可以现身,并没有规矩阻隔。
但,她不得不远远的站着,不敢现身。
“阴差索命”,不只是锁死去的魂魄,若是现身,仅仅是靠近,阴差便会被动的吸收生人的精气神,而奶奶她,这个年纪已经不能承受秦小福的靠近。
所以她只能保持魂魄状态,这样,起码还能靠近奶奶一点点。
但奶奶似乎还是感觉到了什么,头一点点地低了下来。
浑浊的眼睛费力地聚焦在那团鲜艳的红色上。
她枯瘦的手,带着迟疑,颤巍巍地伸了过去。
指尖触碰到厚实柔软的棉布的瞬间就停住了。
然后,那只手变得很小心,带着珍重,细细地摩挲起来,从领口那颗用同色布条盘成的精巧盘扣,到袖口细密紧实的针脚,再到那些细碎活泼的鹅黄色小花。
夕阳公平的照在他们身上,却没有影子投映在地上。
回到阴冷的城隍庙,交了差,她磨蹭到最后,等庙内生人鬼差都走了,才低着头对着王砚的金身泥塑说话,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哼:“城...城隍爷哥哥,能...能借我些钱吗?活人的钱。”
王砚正在看卷宗,听到呼唤,这才从金身内抬头看了她一眼,没问她做什么,只从旁边一个破旧的书箱里拿出钱袋子数出一小串铜板,抛到她面前的香案上。
“早些回来当值。”
他的声音很平静。
秦小福抓起铜钱,飞快地道了谢,一溜烟跑了出去,直奔城里那家她白天早就看好的布店。
夜晚,鬼差便没有白天那么多的禁忌,可以适当现身。
店里的老板娘是个爽利的中年妇人,看到秦小福递过来的铜钱,也没多问,手脚麻利地裁了布,又推荐了厚实暖和的棉花芯。
抱着那卷厚厚的红底黄花布和雪白的棉花,秦小福的心跳得飞快。
她飘过热闹的街市,无心再看任何风景,只想快点找个地方把棉袄做好。
她想到了南婆婆,是老庙祝大人的结发妻子。
她总是坐在庙里角落,眯着眼穿针引线,负责缝制庙内道士的道袍和阴差皂隶们的差服,同样也负责清扫香灰和收拢功德箱之类的杂务。
平时虽然看着严厉,但针线活是庙里公认最好的。
她抱着东西找到南婆婆时,婆婆正就着昏暗的长明灯油光缝补一件破损的鬼差服。
看到秦小福手里的东西,婆婆布满皱纹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抬了抬眼皮。
“南婆婆......”秦小福怯生生地开口,“能......能请您帮我......做件棉袄吗?给我奶奶的......”
南婆婆放下手里的活计,枯槁手指接过秦小福手里的布料和棉花,仔细摸了摸厚度和质地,又抖开那块红底黄花的布看了看。
她浑浊的眼睛扫过秦小福满是恳求和紧张的小脸。
“样子?”婆婆的声音沙哑低沉。
秦小福连忙比划起来:“就......就是最普通的女式棉袄,立领,盘扣......盘扣要布条盘的那种,不要铁的......领口和袖口......最好能滚个边......” 她努力回忆着奶奶以前给她做衣服的样子。
南婆婆一直没说话,只是拿起一块硬纸板,用一块炭条在上面飞快地勾勒起来。
她的动作异常熟练,寥寥几笔,一件样式简单大方、带着滚边和布盘扣的女式棉袄轮廓就跃然纸上。
秦小福看得眼睛发亮,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样!”
“等着。”南婆婆收起纸样,拿起剪刀和布料,不再看秦小福。
她的手指虽然干枯,却异常灵巧,剪刀在布匹上游走,发出干脆利落的“嚓嚓”声。穿针引线,飞针走线,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秦小福就安静地蹲在一旁,屏息凝神地看着。
昏黄的灯光下,那块鲜艳的红布在婆婆手中渐渐有了形状。
时间一点点过去。
庙里其他鬼差来来往往,对角落里的这一幕似乎习以为常。
当南婆婆咬断最后一根线头,将那件厚实簇新、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的花棉袄抖开时,秦小福的眼睛亮得像是盛满了星星。
“谢...谢谢婆婆!太谢谢您了!”她小心翼翼地接过棉袄,抱在怀里,感受着那份厚实的温暖和柔软,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
南婆婆却只是摆摆手,想要将她打发走,然后就重新拿起那件没补完的鬼差服,不再看她,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月光清冷,泼洒在宁京城高低错落的屋顶和狭窄的巷弄里。
城隍庙巨大的影子投在地上,秦小福的身影就在这庙门边缘悄然凝聚成形。
她此时不再是白天那个跟在别人身后、努力绷着小脸的“秦差役”,此刻她只是一个想奶奶想得心口发紧的普通女孩,秦小福。
她怀里抱着一个用蓝布仔细包好的包裹,抱得很紧。里面就是那件崭新的花棉袄,红底子,上面撒着细碎的鹅黄色小花。
她飘过寂静无人的巷子,熟门熟路地停在了城南自家那扇门环都生了锈的木门前。
门缝里没有透出一丝光亮。
她心念微动,身影便毫无阻碍地穿过了门板。
小小的院落被月光照得半明半暗。
角落那张磨得油亮的矮竹凳上,奶奶背对着门坐着,面朝着空荡荡的院墙。
她的背似乎佝偻得更加厉害了。
原本花白的头发,也变成了满头稀疏的银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她只是那么坐着,浑浊的眼睛空洞地望着前方,没有焦点。
秦小福的鼻子立刻酸了,眼眶发热。
她轻手轻脚地,几乎是飘着过去,生怕带起一丝风惊扰了奶奶。
然后把怀里那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花棉袄,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奶奶脚边一块干净平整的青石板上。
红底黄花的鲜艳布料,在惨白的月光下,像一块小小的补丁,突兀地贴在这清冷的院子里。
她想现身,也可以现身,并没有规矩阻隔。
但,她不得不远远的站着,不敢现身。
“阴差索命”,不只是锁死去的魂魄,若是现身,仅仅是靠近,阴差便会被动的吸收生人的精气神,而奶奶她,这个年纪已经不能承受秦小福的靠近。
所以她只能保持魂魄状态,这样,起码还能靠近奶奶一点点。
但奶奶似乎还是感觉到了什么,头一点点地低了下来。
浑浊的眼睛费力地聚焦在那团鲜艳的红色上。
她枯瘦的手,带着迟疑,颤巍巍地伸了过去。
指尖触碰到厚实柔软的棉布的瞬间就停住了。
然后,那只手变得很小心,带着珍重,细细地摩挲起来,从领口那颗用同色布条盘成的精巧盘扣,到袖口细密紧实的针脚,再到那些细碎活泼的鹅黄色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