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疯狂地抽打着翠湖苑七栋的玻璃幕墙,整栋楼在惨白的闪电映照下,如同一柄插入阴沉天幕的利剑。顶楼,那扇诡异自毁的门户后方,没有预想中的激烈抵抗,也没有匆忙逃窜的身影。只有一片令人心悸的、布满整个空间的幽光。
通过突击队员头盔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指挥中心和分析室内的人们看到了一幅超现实的景象——近三百平米的宽阔空间内,没有任何家具隔断,光滑的地板、墙壁、乃至天花板,都被密密麻麻、闪烁着幽蓝色微光的复杂符号所覆盖。这些符号与监测站发现的类似,但更加繁复、古老,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在缓缓地流动、重组,如同拥有生命的电路,又像是某种庞大仪式的现场。空气在画面中微微扭曲,弥漫着一种肉眼可见的能量氤氲。
没有吴镜玄的踪影。只有这片无声流淌的符号之海。
“能量读数稳定在极高值,但性质……无法解析!”李静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试图建立分析模型,“它不像攻击性武器,更像是一个……**正在运行的大型程序**,或者一个……**信息接口**!”
王刚的声音从现场传来,压抑着紧张:“房间中央有个东西……像是个石台?”
镜头推进。在符号之海的中央,的确有一个低矮的、看似粗糙的黑色石台,与周围充满科技感的幽光符号格格不入。石台上,静静地放置着一本……**笔记本**。
一本陈旧的、皮革封面的笔记本,与陈启之前得到的那本一模一样。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本笔记本吸引时,陈启猛地捂住了失明的左眼,发出一声压抑的痛哼!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的信息洪流,并非攻击,而是如同温和却不容抗拒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的感知。左眼的黑暗被驱散了一瞬,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璀璨而冰冷的“星图”——由无数流动的幽蓝符号构成的、庞大无比的立体结构图,而他的意识,正被强行拉入其中一条特定的“符号流”!
“陈启!”李静第一时间发现他的异常。
陈启抬起手,示意自己没事,但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呼吸急促。他闭上右眼,全部心神都沉入那片强加于他的意识图景中。这不是攻击,这是……**引导**。
在他的“眼前”,幽蓝的符号流汇聚,构成了一条无限延伸、两侧布满镜面的长廊。长廊的光源不知来自何处,冰冷而均匀。他“走”在这条镜廊中,两侧的镜面里,映照出的却不是他的倒影,而是无数破碎、扭曲、飞速闪过的画面——冰冷的实验室数据、绝望的呐喊、坠落的悬崖、还有那本兽皮上的规与矩符号……最终,所有的画面汇聚,定格在一个背对着他、站在镜廊尽头的身影上。
那个身影缓缓转过身。依旧是模糊的,看不清面容,但那股冰冷的、如同绝对零度般的意识,清晰无误——吴镜玄。
没有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但一段信息,如同直接在陈启的脑海深处响起,平静,冰冷,带着一种阐述真理般的笃定:
“你看到了,‘规与矩’的痕迹。”
“你感受到了,‘执矩’的微光。”
“但你可知,这份力量的代价?”
镜廊两侧的镜面再次波动,映照出新的景象——不再是破碎的片段,而是一段相对连贯的“记忆”:一个隐居在山林中的、穿着朴素的老者(正是那位坠崖的学者),正在一间堆满古籍和奇怪仪器的屋子里,对着虚空勾勒着什么,他手指划过之处,空气中会短暂地留下稳定而温和的、类似于规与矩符号的金色光痕。他在梳理着什么,修复着什么,脸上带着疲惫,却目光坚定。
“他称之为‘守护’,称之为‘平衡’。”吴镜玄的意识信息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用自身的精神,去弥合这个世界规则偶然出现的‘磨损’。愚不可及。”
景象突变。老者在一次试图“梳理”一片区域剧烈的能量紊乱(似乎是某种自然灾害的前兆)时,精神遭受重创,口鼻溢血,形容枯槁地倒在仪器旁。
“看,代价。微不足道的修补,换来自身的崩坏。这是违背熵增定律的螳臂当车。”
紧接着,景象再次变化。吴镜玄的身影出现在老者的居所外,他站在那里,没有物理上的接触,只是“注视”着。而屋内,正在艰难恢复的老者,身体周围的那些代表“生命稳定”的、微弱而有序的“线”,开始出现诡异的、违反其自身规律的扭曲和断裂。
“他固执地守着陈旧的知识,不肯分享‘执矩’的真正核心。他不懂,唯有理解规则的全面,才能进行彻底的……‘重构’。”
画面最终定格在老者失足坠崖的那一瞬间,其身上几条关键的、代表“身体平衡”和“环境安全”的死线,在坠落前已然呈现出被外力强行修改过的、不自然的断裂状态。
“我拿走了必要的‘钥匙’。”吴镜玄的信息冰冷地宣告,“摒弃了无用的‘枷锁’。他将‘执矩’视为修复,而我,让它成为了……**编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镜廊开始晃动,景象变得不稳定。
“观察者,你体内的光很微弱,但本质与他同源。是选择继承他那套注定消亡的、徒劳的‘守护’?还是……”
信息流在此戛然而止。
那股庞大的意识如潮水般退去,镜廊破碎,左眼的剧痛和黑暗再次将陈启吞没。他猛地睁开眼睛(右眼),剧烈地咳嗽起来,浑身被冷汗浸透,仿佛刚从一场溺水的噩梦中挣脱。
“陈启!你怎么样?”李静和王刚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陈启大口喘着气,右眼因充血而布满血丝,他看向屏幕上那个依旧静静躺在石台上的笔记本,声音嘶哑而颤抖:
“他……他给我看了一些……‘记忆’。”
“那个老学者……是他杀的。他不仅拿走了知识,他……他扭曲了‘执矩’的力量本质。”
“他把那本笔记留给我……是一个选择。”
分析室内一片死寂。
吴镜玄没有设置物理陷阱,他设置了一个更加凶险的——**理念的陷阱**。他将一段被扭曲的“历史”和一个关乎力量本质的“选择”,赤裸裸地摆在了陈启面前。
那本笔记,是传承,也是诱惑,更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未知风险的问号。
王刚看着屏幕上的笔记本,又看了看虚脱的陈启,眉头拧成了死结:“妈的,这疯子到底想干什么?”
李静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他在试图引导陈启,或者说……在催化他。就像他之前用‘低语之树’和‘熵增校验’所做的一样。”
林瑶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笔记本……必须回收。但如何接触,需要极端谨慎。陈启,你的意见?”
陈启靠在椅背上,感受着左眼空洞的痛楚和脑海中回荡的、吴镜玄那冰冷的“选择”。他想起自己那笨拙的、流着血的“编织”,想起地铁站里那千钧一发的稳定。
守护?还是重构?
他看着屏幕上的笔记本,仿佛能感觉到它正散发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温度——一种是老者留下的、温和而坚韧的余烬;另一种,是吴镜玄注入的、冰冷而充满诱惑的寒冰。
镜像的交锋,在这一刻,从能力的碰撞,彻底转向了理念与道路的争夺。而那本躺在符号之海中央的笔记本,就是这场无形战争的核心。
通过突击队员头盔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指挥中心和分析室内的人们看到了一幅超现实的景象——近三百平米的宽阔空间内,没有任何家具隔断,光滑的地板、墙壁、乃至天花板,都被密密麻麻、闪烁着幽蓝色微光的复杂符号所覆盖。这些符号与监测站发现的类似,但更加繁复、古老,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在缓缓地流动、重组,如同拥有生命的电路,又像是某种庞大仪式的现场。空气在画面中微微扭曲,弥漫着一种肉眼可见的能量氤氲。
没有吴镜玄的踪影。只有这片无声流淌的符号之海。
“能量读数稳定在极高值,但性质……无法解析!”李静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试图建立分析模型,“它不像攻击性武器,更像是一个……**正在运行的大型程序**,或者一个……**信息接口**!”
王刚的声音从现场传来,压抑着紧张:“房间中央有个东西……像是个石台?”
镜头推进。在符号之海的中央,的确有一个低矮的、看似粗糙的黑色石台,与周围充满科技感的幽光符号格格不入。石台上,静静地放置着一本……**笔记本**。
一本陈旧的、皮革封面的笔记本,与陈启之前得到的那本一模一样。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本笔记本吸引时,陈启猛地捂住了失明的左眼,发出一声压抑的痛哼!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的信息洪流,并非攻击,而是如同温和却不容抗拒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的感知。左眼的黑暗被驱散了一瞬,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璀璨而冰冷的“星图”——由无数流动的幽蓝符号构成的、庞大无比的立体结构图,而他的意识,正被强行拉入其中一条特定的“符号流”!
“陈启!”李静第一时间发现他的异常。
陈启抬起手,示意自己没事,但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呼吸急促。他闭上右眼,全部心神都沉入那片强加于他的意识图景中。这不是攻击,这是……**引导**。
在他的“眼前”,幽蓝的符号流汇聚,构成了一条无限延伸、两侧布满镜面的长廊。长廊的光源不知来自何处,冰冷而均匀。他“走”在这条镜廊中,两侧的镜面里,映照出的却不是他的倒影,而是无数破碎、扭曲、飞速闪过的画面——冰冷的实验室数据、绝望的呐喊、坠落的悬崖、还有那本兽皮上的规与矩符号……最终,所有的画面汇聚,定格在一个背对着他、站在镜廊尽头的身影上。
那个身影缓缓转过身。依旧是模糊的,看不清面容,但那股冰冷的、如同绝对零度般的意识,清晰无误——吴镜玄。
没有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但一段信息,如同直接在陈启的脑海深处响起,平静,冰冷,带着一种阐述真理般的笃定:
“你看到了,‘规与矩’的痕迹。”
“你感受到了,‘执矩’的微光。”
“但你可知,这份力量的代价?”
镜廊两侧的镜面再次波动,映照出新的景象——不再是破碎的片段,而是一段相对连贯的“记忆”:一个隐居在山林中的、穿着朴素的老者(正是那位坠崖的学者),正在一间堆满古籍和奇怪仪器的屋子里,对着虚空勾勒着什么,他手指划过之处,空气中会短暂地留下稳定而温和的、类似于规与矩符号的金色光痕。他在梳理着什么,修复着什么,脸上带着疲惫,却目光坚定。
“他称之为‘守护’,称之为‘平衡’。”吴镜玄的意识信息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用自身的精神,去弥合这个世界规则偶然出现的‘磨损’。愚不可及。”
景象突变。老者在一次试图“梳理”一片区域剧烈的能量紊乱(似乎是某种自然灾害的前兆)时,精神遭受重创,口鼻溢血,形容枯槁地倒在仪器旁。
“看,代价。微不足道的修补,换来自身的崩坏。这是违背熵增定律的螳臂当车。”
紧接着,景象再次变化。吴镜玄的身影出现在老者的居所外,他站在那里,没有物理上的接触,只是“注视”着。而屋内,正在艰难恢复的老者,身体周围的那些代表“生命稳定”的、微弱而有序的“线”,开始出现诡异的、违反其自身规律的扭曲和断裂。
“他固执地守着陈旧的知识,不肯分享‘执矩’的真正核心。他不懂,唯有理解规则的全面,才能进行彻底的……‘重构’。”
画面最终定格在老者失足坠崖的那一瞬间,其身上几条关键的、代表“身体平衡”和“环境安全”的死线,在坠落前已然呈现出被外力强行修改过的、不自然的断裂状态。
“我拿走了必要的‘钥匙’。”吴镜玄的信息冰冷地宣告,“摒弃了无用的‘枷锁’。他将‘执矩’视为修复,而我,让它成为了……**编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镜廊开始晃动,景象变得不稳定。
“观察者,你体内的光很微弱,但本质与他同源。是选择继承他那套注定消亡的、徒劳的‘守护’?还是……”
信息流在此戛然而止。
那股庞大的意识如潮水般退去,镜廊破碎,左眼的剧痛和黑暗再次将陈启吞没。他猛地睁开眼睛(右眼),剧烈地咳嗽起来,浑身被冷汗浸透,仿佛刚从一场溺水的噩梦中挣脱。
“陈启!你怎么样?”李静和王刚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陈启大口喘着气,右眼因充血而布满血丝,他看向屏幕上那个依旧静静躺在石台上的笔记本,声音嘶哑而颤抖:
“他……他给我看了一些……‘记忆’。”
“那个老学者……是他杀的。他不仅拿走了知识,他……他扭曲了‘执矩’的力量本质。”
“他把那本笔记留给我……是一个选择。”
分析室内一片死寂。
吴镜玄没有设置物理陷阱,他设置了一个更加凶险的——**理念的陷阱**。他将一段被扭曲的“历史”和一个关乎力量本质的“选择”,赤裸裸地摆在了陈启面前。
那本笔记,是传承,也是诱惑,更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未知风险的问号。
王刚看着屏幕上的笔记本,又看了看虚脱的陈启,眉头拧成了死结:“妈的,这疯子到底想干什么?”
李静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他在试图引导陈启,或者说……在催化他。就像他之前用‘低语之树’和‘熵增校验’所做的一样。”
林瑶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笔记本……必须回收。但如何接触,需要极端谨慎。陈启,你的意见?”
陈启靠在椅背上,感受着左眼空洞的痛楚和脑海中回荡的、吴镜玄那冰冷的“选择”。他想起自己那笨拙的、流着血的“编织”,想起地铁站里那千钧一发的稳定。
守护?还是重构?
他看着屏幕上的笔记本,仿佛能感觉到它正散发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温度——一种是老者留下的、温和而坚韧的余烬;另一种,是吴镜玄注入的、冰冷而充满诱惑的寒冰。
镜像的交锋,在这一刻,从能力的碰撞,彻底转向了理念与道路的争夺。而那本躺在符号之海中央的笔记本,就是这场无形战争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