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市的空气里,似乎比记忆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滞重。明明是初夏晴朗的天气,阳光却仿佛无法完全驱散弥漫在城市上空的、无形的薄纱。陈启站在地下安全点的观察窗前,即使隔着厚厚的强化玻璃和数十米的岩层,他左眼窝那沉寂的“寂静漩涡”依旧持续传来微弱却清晰的悸动,如同心脏起搏器般,一下,又一下,提醒着他此地潜藏的不同寻常。
这感觉与之前在“月亮湾”遭遇的冰冷死寂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种……沉睡中的、带着某种规律性脉动的庞大存在,如同蛰伏在地底深处的巨兽的心脏。
“节点的感应很强烈。”陈启对身旁的林瑶和高岚说道,右眼微微眯起,试图捕捉那悸动的源头方向,“大致在……城市的西北方向,和我们之前推测的、‘听雨居’及周边区域基本吻合。”
高岚立刻在电子地图上标记出范围,与星图模型推算出的节点区域高度重叠。“果然在这里!王刚,加大对这个区域的侦查力度,尤其是地下结构和非正常能量流动。”
王刚的侦查小队早已像一张无形的网,撒向了目标区域。他们动用了地质雷达、次声波探测以及伪装成市政检修车辆的移动能量扫描设备,对“听雨居”及其周边数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地毯式的秘密勘查。
初步反馈很快传来。地表并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建筑或活动,但地下探测却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这片区域的地下深处,大约百米左右的位置,存在一个规模不小的、非自然形成的空洞结构!结构边缘规则,有明显的加固痕迹,其材质反射波显示并非现代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更像是……某种古老的石质或金属复合材料!
而且,能量扫描显示,这个空洞内部持续散发着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能量场,其波动频率,与陈启左眼感应到的悸动,以及星图模型中该节点的特征参数,完全吻合!
“找到了!节点就在那个地下空洞里!”高岚激动地一拍桌子,“这个空洞的建造年代恐怕非常久远,很可能与守拙、陆明远他们活跃的年代,甚至更早的时期有关!”
线索一下子清晰起来。守拙隐居于此,留下“观死镜”;陆明远也选择此地潜修,留下充满恶意的手札;那位神秘的守夜人世代守护……这一切,似乎都围绕着这个深藏地下的古老节点!
“我们需要进入那个空洞。”林瑶做出了决断,“必须亲眼确认里面的情况,了解这个节点的具体作用,寻找破坏或控制它的方法。”
但如何进入,成了一个难题。地质雷达显示,通往空洞的已知垂直通道似乎都被刻意封堵或隐藏了,强行掘进不仅工程量大、耗时长,而且动静太大,必然打草惊蛇。
就在这时,陈启忽然想起了守夜人曾经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宅子,这镇子,水比你们想的要深。”以及吴镜玄的警告:“镜非独照,影非独行。”
水……影……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划过他的脑海。
“或许……不需要从地面下去。”陈启看向林瑶和高岚,“还记得‘听雨居’的名字吗?‘听雨’……还有守夜人提到的‘水很深’……会不会有某种……地下暗河或者水道,可以通往那个节点空洞?”
这个推测极具想象力,但也并非毫无根据。清河市本身就有河流穿过,地下水系丰富。一些古老的建筑或设施,利用地下水源进行隐藏或运输,并非没有先例。
“查!立刻调取清河市所有的历史水文地质档案,尤其是关于‘听雨居’所在区域的地下河道记载!”林瑶立刻下令。
李静在后方调动了庞大的历史数据库,很快就有了发现。在一份民国时期的地方志勘测图中,隐约标注了一条从西北方向山区流出、流经“听雨居”所在区域下方、最终汇入主城区清河的地下暗河!而这条暗河的其中一段支流,其推测的流向,正好经过那个地下空洞所在的位置附近!
“就是它!”高岚兴奋不已,“这条暗河,很可能就是通往节点的秘密路径!”
目标锁定。王刚的小队立刻调整侦查重点,开始寻找这条暗河可能存在的、隐蔽的入口或通风口。与此同时,一支由地质学家和水文专家组成的支援小组也被紧急调往清河市,协助分析暗河结构,制定潜入方案。
陈启则利用这段时间,继续温养左眼的伤势,并尝试着更加细致地去感应那个地下节点的“脉动”。他发现,当自己静下心来,将一丝微弱的精神力与“观死镜”连接,再去感受那悸动时,能够捕捉到一些更加细微的信息。
那脉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着极其缓慢的、如同呼吸般的起伏。在“呼吸”的间隙,他偶尔能“听”到一些极其古老、模糊的“声音”碎片,并非语言,而更像是……规则的低吟,仿佛那个节点本身,就是某个庞大系统的一个“发声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还感觉到,在那节点散发的能量场中,除了与“观死镜”同源的、温和的秩序之力外,似乎还混杂着一丝极其隐晦的、与陆明远手札上那个扭曲独眼符号同源的、冰冷而充满侵略性的波动!
这印证了守夜人和吴镜玄关于“影子”的说法!陆明远一脉的力量,果然也早已渗透到了这个节点!或许,当年陆明远与守拙的理念之争,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是围绕着这个实际存在的节点展开的!
三天后,王刚的小队终于在距离“听雨居”约两公里外的一处废弃砖窑的深处,找到了一个被碎石和植被半掩的、通往地下的狭窄洞口。洞内阴风阵阵,带着浓郁的水汽和泥土的气息,探测设备确认,下面连接着的,正是那条历史记载中的地下暗河!
入口找到了,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暗河内部情况不明,可能存在各种未知的危险。而且,节点空洞附近,极有可能设有“烛龙”或者那个“影子”留下的警戒或防御措施。
“我下去。”陈启在作战会议上主动请缨。他的理由很充分:“我的感知能提前发现能量层面的陷阱和异常。而且,‘观死镜’对节点能量有亲和性,或许能帮助我们安全通过某些区域。”
林瑶看着他还未完全恢复的脸色和覆盖着纱布的左眼,眉头紧锁。
“我的身体撑得住。”陈启坚持道,“这是最快也是最稳妥的方法。我们不能等,星图不会等我们。”
最终,林瑶被说服了。一支由王刚带领的精锐行动小队,以及陈启和一名水文地质专家,组成了这次地下探索的队伍。他们配备了最先进的潜水设备、水下推进器、强光照明、武器以及应对各种超自然情况的特殊装备。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探索队悄然进入了那个阴冷的洞口,顺着陡峭湿滑的岩壁,向着未知的地底深处,向着那个脉动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古老节点,潜行而去。
暗河的水流冰冷刺骨,头顶是压抑的岩层,只有头盔上的灯光切开前方无尽的黑暗。陈启感受着左眼那随着深入而逐渐加强的悸动,握紧了手中的“观死镜”。
他知道,这一次,他们将要直面的,可能不仅仅是“烛龙”的阴谋,更是跨越了漫长时光、纠缠了两位“守望者”理念的古老秘密本身。
地脉微光已现,真相的轮廓,就在那黑暗水道的尽头,等待着被照亮。
这感觉与之前在“月亮湾”遭遇的冰冷死寂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种……沉睡中的、带着某种规律性脉动的庞大存在,如同蛰伏在地底深处的巨兽的心脏。
“节点的感应很强烈。”陈启对身旁的林瑶和高岚说道,右眼微微眯起,试图捕捉那悸动的源头方向,“大致在……城市的西北方向,和我们之前推测的、‘听雨居’及周边区域基本吻合。”
高岚立刻在电子地图上标记出范围,与星图模型推算出的节点区域高度重叠。“果然在这里!王刚,加大对这个区域的侦查力度,尤其是地下结构和非正常能量流动。”
王刚的侦查小队早已像一张无形的网,撒向了目标区域。他们动用了地质雷达、次声波探测以及伪装成市政检修车辆的移动能量扫描设备,对“听雨居”及其周边数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地毯式的秘密勘查。
初步反馈很快传来。地表并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建筑或活动,但地下探测却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这片区域的地下深处,大约百米左右的位置,存在一个规模不小的、非自然形成的空洞结构!结构边缘规则,有明显的加固痕迹,其材质反射波显示并非现代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更像是……某种古老的石质或金属复合材料!
而且,能量扫描显示,这个空洞内部持续散发着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能量场,其波动频率,与陈启左眼感应到的悸动,以及星图模型中该节点的特征参数,完全吻合!
“找到了!节点就在那个地下空洞里!”高岚激动地一拍桌子,“这个空洞的建造年代恐怕非常久远,很可能与守拙、陆明远他们活跃的年代,甚至更早的时期有关!”
线索一下子清晰起来。守拙隐居于此,留下“观死镜”;陆明远也选择此地潜修,留下充满恶意的手札;那位神秘的守夜人世代守护……这一切,似乎都围绕着这个深藏地下的古老节点!
“我们需要进入那个空洞。”林瑶做出了决断,“必须亲眼确认里面的情况,了解这个节点的具体作用,寻找破坏或控制它的方法。”
但如何进入,成了一个难题。地质雷达显示,通往空洞的已知垂直通道似乎都被刻意封堵或隐藏了,强行掘进不仅工程量大、耗时长,而且动静太大,必然打草惊蛇。
就在这时,陈启忽然想起了守夜人曾经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宅子,这镇子,水比你们想的要深。”以及吴镜玄的警告:“镜非独照,影非独行。”
水……影……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划过他的脑海。
“或许……不需要从地面下去。”陈启看向林瑶和高岚,“还记得‘听雨居’的名字吗?‘听雨’……还有守夜人提到的‘水很深’……会不会有某种……地下暗河或者水道,可以通往那个节点空洞?”
这个推测极具想象力,但也并非毫无根据。清河市本身就有河流穿过,地下水系丰富。一些古老的建筑或设施,利用地下水源进行隐藏或运输,并非没有先例。
“查!立刻调取清河市所有的历史水文地质档案,尤其是关于‘听雨居’所在区域的地下河道记载!”林瑶立刻下令。
李静在后方调动了庞大的历史数据库,很快就有了发现。在一份民国时期的地方志勘测图中,隐约标注了一条从西北方向山区流出、流经“听雨居”所在区域下方、最终汇入主城区清河的地下暗河!而这条暗河的其中一段支流,其推测的流向,正好经过那个地下空洞所在的位置附近!
“就是它!”高岚兴奋不已,“这条暗河,很可能就是通往节点的秘密路径!”
目标锁定。王刚的小队立刻调整侦查重点,开始寻找这条暗河可能存在的、隐蔽的入口或通风口。与此同时,一支由地质学家和水文专家组成的支援小组也被紧急调往清河市,协助分析暗河结构,制定潜入方案。
陈启则利用这段时间,继续温养左眼的伤势,并尝试着更加细致地去感应那个地下节点的“脉动”。他发现,当自己静下心来,将一丝微弱的精神力与“观死镜”连接,再去感受那悸动时,能够捕捉到一些更加细微的信息。
那脉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着极其缓慢的、如同呼吸般的起伏。在“呼吸”的间隙,他偶尔能“听”到一些极其古老、模糊的“声音”碎片,并非语言,而更像是……规则的低吟,仿佛那个节点本身,就是某个庞大系统的一个“发声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还感觉到,在那节点散发的能量场中,除了与“观死镜”同源的、温和的秩序之力外,似乎还混杂着一丝极其隐晦的、与陆明远手札上那个扭曲独眼符号同源的、冰冷而充满侵略性的波动!
这印证了守夜人和吴镜玄关于“影子”的说法!陆明远一脉的力量,果然也早已渗透到了这个节点!或许,当年陆明远与守拙的理念之争,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是围绕着这个实际存在的节点展开的!
三天后,王刚的小队终于在距离“听雨居”约两公里外的一处废弃砖窑的深处,找到了一个被碎石和植被半掩的、通往地下的狭窄洞口。洞内阴风阵阵,带着浓郁的水汽和泥土的气息,探测设备确认,下面连接着的,正是那条历史记载中的地下暗河!
入口找到了,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暗河内部情况不明,可能存在各种未知的危险。而且,节点空洞附近,极有可能设有“烛龙”或者那个“影子”留下的警戒或防御措施。
“我下去。”陈启在作战会议上主动请缨。他的理由很充分:“我的感知能提前发现能量层面的陷阱和异常。而且,‘观死镜’对节点能量有亲和性,或许能帮助我们安全通过某些区域。”
林瑶看着他还未完全恢复的脸色和覆盖着纱布的左眼,眉头紧锁。
“我的身体撑得住。”陈启坚持道,“这是最快也是最稳妥的方法。我们不能等,星图不会等我们。”
最终,林瑶被说服了。一支由王刚带领的精锐行动小队,以及陈启和一名水文地质专家,组成了这次地下探索的队伍。他们配备了最先进的潜水设备、水下推进器、强光照明、武器以及应对各种超自然情况的特殊装备。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探索队悄然进入了那个阴冷的洞口,顺着陡峭湿滑的岩壁,向着未知的地底深处,向着那个脉动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古老节点,潜行而去。
暗河的水流冰冷刺骨,头顶是压抑的岩层,只有头盔上的灯光切开前方无尽的黑暗。陈启感受着左眼那随着深入而逐渐加强的悸动,握紧了手中的“观死镜”。
他知道,这一次,他们将要直面的,可能不仅仅是“烛龙”的阴谋,更是跨越了漫长时光、纠缠了两位“守望者”理念的古老秘密本身。
地脉微光已现,真相的轮廓,就在那黑暗水道的尽头,等待着被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