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电!光!新世界的啼哭!-《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

  “亮了!“

  ”亮了!!”

  “天呐!这是什么光!比白天还亮!”

  短暂的死寂之后。

  整个主控室,乃至整个地下厂房。

  都爆发出一阵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狂热的山崩海啸般的欢呼!

  李云龙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此刻仰着头,张着嘴,呆呆地看着头顶那如同小太阳一般的白炽灯泡。

  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被刺得生疼,泪水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

  他活了三十多年,就没见过这么亮堂的光!

  这光,干净,纯粹,充满了稳定而磅礴的力量,仿佛能把人心里头那点阴霾、那点霉气都给照得一干二净!

  “他娘的……他娘的……”

  他嘴里翻来覆去就这么两个字,想找点别的词来形容,可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想去摸一摸那道光,仿佛那是某种实质性的、温热的东西。

  他感觉自己那点从土里刨出来的词汇,在这代表着工业文明的奇迹之光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周平顾问和钱秉文老先生,两位加起来超过一百岁的老人,此刻像孩子一样,激动得抱在一起,老泪纵横。

  “亮了……我们自己造的电,亮了!”

  周平顾问扶着自己的金丝边眼镜,镜片后面,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他这辈子,在德国西门子,见过比这大几百倍的发电机,见过能照亮整个柏林的电网。

  但没有一次,能像今天这样,让他激动到浑身颤抖。

  因为,这光,是他们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贫瘠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用最简陋的设备,用无数人的血汗,从无到有,硬生生创造出来的!

  这是希望之光!

  是新中国的第一缕工业曙光!

  陈更旅长站在原地,他没有欢呼,也没有流泪。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刺眼的灯光,看着身边那些激动到无以复加的战士和专家,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成了!

  林川这小子,真的把天给捅了个窟窿,然后从那窟窿里,给三八六旅,给整个八路军,偷来了一片天!

  一片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新世界!

  几乎在同一时间,这股光明的洪流,顺着粗大的电缆,涌向了几十公里外的兵工厂和根据地生活区。

  地下兵工厂,“一号厅”。

  正在用钻床给一个零件打孔的老师傅,突然感觉头顶一亮。

  他下意识地抬头,那盏用了好几年的昏暗马灯,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

  “哎哟我滴娘!这是咋了?!”

  老师傅吓了一跳。

  紧接着,他身旁那台一直需要几个人合力摇动飞轮才能启动的老旧车床,突然发出了一阵从沉重到轻快的嗡鸣。

  连接着车床的电动机,在沉寂了数月之后,第一次自主地、平稳地转动起来!

  那声音不再是过去人力驱动时断时续的呻吟,而是一种充满力量的、持续不断的咆哮!

  “动了!动了!老伙计,你他娘的活过来了!”

  操作车床的师傅看着平稳转动的卡盘,激动得热泪盈眶,像抚摸情人一样抚摸着冰冷的机器。

  “二号厅”里,那台巨大的八百吨冲压机,在苏联专家的调试下,控制台上的指示灯一盏盏亮起,巨大的液压泵开始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心跳声。

  “我的上帝……这电力……太稳定了!”

  彼得罗夫看着仪表盘上纹丝不动的指针,喃喃自语,眼中充满震撼和一丝恐惧。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座隐藏在太行山腹地的地下工厂,才算真正拥有了灵魂!

  根据地的生活区,更是瞬间沸腾。

  无数正在昏暗油灯下缝补衣服、纳着鞋底的军属和老乡,被窗外突然亮起的、如同白昼般的光芒惊动。

  他们纷纷冲出屋子,仰着头,看着那一排排新装上的、亮得晃眼的电灯泡,发出了不敢相信的惊呼。

  “亮了!电灯亮了!”

  “娘!快看!天上多了好多月亮!”

  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指着电灯,兴奋地又蹦又跳。

  “傻孩子,那不是月亮,那是林总工给咱们带来的光啊!”

  一位正在灯下纳鞋底的大娘,看着自己清晰可见的针脚,眼眶湿润了。

  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扎到手,再也不用省那点灯油了。

  政委刘振华和赵刚,正带着扫盲班的战士们在露天广场上就着篝火上课。

  当那耀眼的光芒将整个广场照亮时,所有人都停下了笔。

  赵刚看着那稳定而明亮的光源,再看看战士们被照亮的、充满渴望的脸庞,他深吸一口气,转头对刘振华说。

  “老刘,我好像明白林总工说的那句话了。”

  “什么话?”

  刘振华也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赵刚轻声说道。

  “以前我以为,这火是思想,是信仰。现在我才知道,它还可以是电,是光,是钢铁,是咱们自己造出来的枪和炮!”

  刘振华重重地点头,眼眶湿润。

  ……

  地下厂房的主控室里,欢呼声渐渐平息。

  林川没有和众人一起庆祝,他独自走到主控室的观察窗前,静静地看着下方灯火通明的巨大厂房。

  明亮的光线勾勒出他清瘦而坚毅的侧脸。

  前世摩天大楼的璀璨灯火,与眼前这初生的工业之光,在脑海中交错重叠。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口气,仿佛吐尽了穿越以来所有的压抑与彷徨。

  “林总工……”

  周平顾问的声音将他从思绪中拉回。

  “这台机组……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

  林川回过神,想了想,说道:“就叫‘太行一号’吧。”

  简单,直接。

  “好!太行一号!”

  众人齐声附和。

  “同志们,”

  陈更旅长笑着走过来,拍了拍林川的肩膀。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我做主,晚上全员加餐,猪肉炖粉条管够!大家好好……”

  “旅长,等等。”

  林川却打断了他,神情无比严肃。

  他环视了一圈在场的所有核心干部——陈更、李云龙、丁伟、周平、王建业……

  “庆祝,不急于一时。

  林川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请大家跟我来。”

  他没有多做解释,转身大步走向指挥室那巨大的沙盘。

  众人怀着疑惑,跟了过去。

  当所有人都围在沙盘前,林川拿起一根指挥杆,重重地敲在一个被标记为“三号厅”的空白区域。

  “‘太行一号’的落成,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他的目光如电,扫过每一个人。

  “它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力量,一股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力量。但是,这股力量用在何处,才是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凝而狂热。

  “其他项目都可以按部就班地来,但这个项目,从今天起,列为根据地最高优先级,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完成!”

  众人凑上前去,只见那片区域的旁边,用红色的粉笔,写着几个让他们呼吸都为之停滞的大字。

  【国之重器——三千吨级自由锻造水压机】

  李云龙瞪大了眼睛,他看不懂这是啥玩意儿,但他认得“三千吨”这三个字。

  八百吨的冲压机都能造卡车壳子了,这三千吨的,那得造啥?

  “林老弟,这……这是干啥用的?”

  他忍不住问道。

  “俺估摸着,这玩意儿能把小鬼子的豆丁坦克,一下给拍成铁饼吧?”

  林川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一支红色的铅笔,在沙盘上,画了一个粗糙的、却充满了力量感的、带着长长炮管和厚重装甲的坦克轮廓。

  然后,他看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用它,来锻造我们自己的……陆战之王!”

  他看着一脸迷茫的李云龙,加重了语气:

  “用它,来锻造我们自己的……虎式坦克!”

  “虎式坦克?!”

  李云龙的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一样,直勾勾地盯着沙盘上那个被林川用红色铅笔画出来的、充满了暴力美学的粗糙轮廓。

  那倾斜的装甲,那又粗又长的炮管,那宽阔的履带……

  每一个线条,都像是挠在了他李云龙的心尖上。

  他不懂什么叫虎式,但他懂那玩意儿一看就比小鬼子的豆丁坦克厉害一百倍!

  “林老弟,你……你没跟俺开玩笑吧?”

  李云龙的嗓子有点发干,他小心翼翼地凑过去,生怕自己一喘气,就把沙盘上那个宝贝疙瘩给吹没了。

  “这玩意儿……咱们真能造出来?”

  “能造。”

  林川的回答简单干脆,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这两个字,就像是一颗重磅炮弹,在指挥室里所有人的脑子里轰然炸响。

  陈更旅长手里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他却浑然不觉。

  丁伟那双总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里,此刻也充满了骇然。

  周平顾问和钱秉文老先生更是张大了嘴,仿佛听到了什么神谕。

  造坦克?

  这个念头,对于目前的八路军来说,比飞上天还要遥远。

  他们连卡车都是刚刚才磕磕绊绊地造出来,轮胎还是木头的,现在就要一步登天,去造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陆战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