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西市喧嚣-《就修复瓷器,怎么还成鉴宝大师了》

  几人在酒店稍作休憩

  还没消化了那顿颇具地方风味的午餐,周世宏那股子急于“深入虎穴”的劲头又上来了。

  他搓着手,在宽敞的套房里踱步,眼神放光:

  “许爷,天河,歇得差不多了吧?咱们是不是该去古玩市场转转了?

  长安这地界,宝贝肯定多!光坐着,漏可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

  许心正坐在窗边的单人沙发上,闭目养神,闻言缓缓睁开眼。

  他理解周世宏的急切,也确实需要融入这片土壤。

  正如他之前所想,只有深入到古玩之中,才能捕捉到那些浮光掠影下的真实信息。

  “走吧。”许心站起身,言简意赅。

  王天河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一听这话,立刻抓起他那宝贝背包背上

  “走着!让咱也见识见识这长安古玩市场的威风!”

  周世宏早就让司机在酒店门口等候。

  车子穿过依旧热闹的街市,最终停在了一片规模宏大、人流如织的古建筑群前。

  朱漆大门,飞檐斗拱,巨大的牌匾上写着“大唐西市古玩城”几个鎏金大字。

  这里是在唐代西市遗址上重建的,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盛唐时期市场的风貌,如今是全国都排得上号的古玩交易中心。

  甫一踏入,无数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便扑面而来。

  眼前景象,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街道宽阔,两旁是鳞次栉比的仿唐风格店铺,飞檐下挂着各式各样的牌匾和幌子。

  “博古斋”、“藏珍阁”、“金石苑”……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

  店铺里,博古架上、玻璃柜中,瓷器、玉器、铜器、书画、杂项……

  琳琅满目,在精心设置的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而这还只是店铺。

  更热闹的是街道中央以及两侧空地上那密密麻麻的摊位。

  一块块毡布或塑料布往地上一铺,各式各样的“老物件”便粉墨登场。

  从巴掌大的古钱币到半人高的佛像

  从色彩斑斓的唐三彩到锈迹斑斑的青铜剑

  从卷轴字画到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奇石木雕……

  种类之丰,数量之巨,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摊主的吆喝声,买家的询价声,讨价还价的争执声,还有游客好奇的惊叹声

  形成了一曲热闹有生气市井交响乐。

  “我滴个乖乖…”王天河看得眼睛都直了,下意识地紧了紧自己的背包带

  “这…这也太热闹了!比咱京城潘家园气势还足啊!”

  周世宏更是如同鱼儿入了水,兴奋地东张西望,嘴里不停

  “看看!看看!这才叫底蕴!随便一个摊子,说不定就藏着国宝!”

  许心则放慢脚步,慢慢感受这古都的独一份古玩气息。

  王天河自诩跟着许心混了这么久,眼力怎么也有了“三四成”,此刻到了这“宝山”,哪能按捺得住表现欲?

  他拉着周世宏,直奔一个摆满了各种“出土”陶俑和青铜器的摊位。

  “周少,你看这个!”王天河拿起一个沾满泥土、造型怪异的陶俑,压低声音,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这皮壳!这土沁!绝对汉代的!你看这造型,这工艺,栩栩如生啊!搞不好是个将军俑!”

  那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人,眯着眼睛,耳朵竖起听到这话,只是嘿嘿笑着。

  周世宏凑过去,仔细看了看,那陶俑做工粗糙,面目模糊

  但他听着王天河笃定的语气,又看着那“厚重”的包浆,顿时信了七八分,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天河你好眼力!这得值不少钱吧?”

  王天河煞有介事地伸出五根手指,在周世宏面前晃了晃。

  “五万?”周世宏试探着问。

  王天河高深莫测地摇摇头,压低声音:“往少了说,也得这个数!”

  他意思是五千,毕竟他自己也知道这东西不真,纯粹是吹牛过瘾。

  周世宏却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圆:“五十万?!”

  王天河:“……”

  摊主嘴角抽搐了一下,差点没被王天河吓到,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搭腔。

  王天河赶紧干咳两声,把陶俑放下,含糊道:“再看看,再看看…”

  “哎。别走啊小哥,价格有得商量”摊主在后面急眼了似的吆喝……

  两人又挪到另一个卖瓷器的摊位。

  王天河拿起一个画工潦草、釉色浑浊的青花罐,又开始他的“专业”分析

  “周少,你看这青花发色,多沉稳!还有这画片,虽然简单,但古拙啊!我看像是元末明初的民窑精品!”

  周世宏再次被唬住,拿着罐子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觉得“有味道”,忙问摊主:“老板,这个什么价?”

  摊主懒洋洋地报了个数。

  周世宏觉得不贵,正要还价,王天河却一把拉住他,挤眉弄眼:“周少,别急!这行讲究缘分,也讲究火候!咱们再逛逛,说不定有更好的!”

  他其实是自己心里没底,怕周世宏真买了假货,回头许心怪罪。

  王天河像个蹩脚的导游,指着一件件似是而非的“宝贝”口若悬河,从器型说到工艺,从包浆说到历史,吹得天花乱坠

  周世宏则像个虔诚的学生,听得频频点头,时而惊叹,时而询价,完全被带入了节奏。

  一个敢说,一个敢信,两人组合在一起,活脱脱一对行走的“显眼包”

  引得周围不少懂行的摊主和买家侧目,暗自发笑。

  许心没有阻止王天河的“胡逼咧咧”,也没有点破那些显而易见的低仿品。他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听着。

  他从那些摊主看待王天河和周世宏的眼神中,看到了戏谑

  也看到了某种习以为常——

  看来,像他们这样满怀热情却又眼力不济的“棒槌”,在这里并不少见。

  他也注意到了一些细节:某个摊位前,几个穿着朴素、皮肤黝黑的汉子,蹲在地上,面前摆着几件还带着新鲜泥土痕迹的陶罐,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另一个店铺里,几个看似普通的顾客,与老板交谈时,却会用一些隐晦的手势和切口……

  这大唐西市,表面喧嚣繁华,底下却是暗流涌动,鱼龙混杂。

  不远处,王天河和周世宏正在一个摊位前,与摊主扯皮,争得面红耳赤。

  许心轻轻摇了摇头,快步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