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简单用过早餐后,周世宏又提出了新的建议。
他熬夜做了攻略的!
“许爷,昨天咱们逛了大唐西市,那是老派风格。今天带您去个不一样的地儿!”
周世宏兴致勃勃地介绍,“‘长安国际古玩艺术城’,听名字就气派!那边规模更大,店铺更规范,听说还有很多海外回流的精品呢!”
王天河也在一旁附和:“对对,去看看!说不定能淘到点洋落儿!”
许心对所谓的“国际”、“艺术城”并不抱太大期望,这类地方往往商业化气息过重,真品率低。
但考虑到需要多方面了解西安的古玩生态,他还是点了点头:“去看看也好。”
周世宏立刻安排好了车。
车子行驶了约莫半小时,停在了一栋气势恢宏、融合了仿唐风格与现代玻璃幕墙的巨大建筑前。
“长安国际古玩艺术城”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一走进去,感觉果然与大唐西市截然不同。
内部空间开阔明亮,中央空调维持着舒适的温度。
店铺整齐划一,窗明几净,装修风格或中式古典,或现代简约,显得十分“规范”。
博古架上的器物摆放井然有序,灯光打得恰到好处,将每一件物品都衬托得光鲜亮丽。
然而,许心只看了几眼,眉头就微微蹙起。
这里的“古玩”,品类确实繁多,从瓷器、玉器、铜器到书画、家具、杂项,应有尽有。但整体感觉,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新”气。
很多器物釉光过于贼亮,包浆显得刻意均匀,画工虽然精细却缺乏神韵,更像是从现代化流水线上下来的“工艺品”,而非历经岁月沉淀的“老物件”。
周世宏和王天河却似乎很适应这种环境。
周世宏指着一家店铺橱窗里一套色彩绚烂的“珐琅彩”餐具,啧啧称奇:“许爷您看!这珐琅彩,多鲜亮!画工多细!一看就是官窑水准!”
许心瞥了一眼,那套所谓“珐琅彩”,釉面浮光掠影,彩料颜色过于鲜艳刺目,画工虽繁复却显得呆板,毫无古雅之气,分明是现代仿品,甚至算不上高仿。他淡淡应了一句:“嗯,挺亮。”
王天河则在一个卖“青铜器”的摊位前停下,拿起一尊锈色斑斓、造型威猛的“商周鼎”,煞有介事地分析
“周少,你看这锈色,层次多丰富!绿锈、蓝锈、红斑锈…还有这铭文,刻得多深!绝对是生坑出来的重器!”
那摊主是个穿着西装的中年人,闻言笑着附和:“这位老板好眼力!这是我们刚从海外拍卖会回流的重器,绝对开门!”
许心看着那尊“鼎”,器型笨重,锈色浮于表面,分布刻意,铭文更是错漏百出,简直是地摊货的水平。
他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天河,小心手滑。”
王天河却没听出弦外之音,反而得意地冲许心笑了笑:“放心吧心哥,我手稳着呢!”
两人继续他们的“寻宝”之旅,一个敢指,一个敢信,点评得热火朝天。
“周少,你看这个翡翠摆件!这水头,这颜色,玻璃种帝王绿啊!”
许心看了一眼,那“翡翠”颜色均匀得不自然,内部过于干净,显然是合成材料或高级乳化玻璃。
“天河,你看这幅油画!这笔触,这色彩,肯定是欧洲大师的手笔!”
“哇!这唐三彩马!这釉色流淌,这开片!绝了!”
许心跟在他们身后,听着那些离谱的“专业”点评,看着他们对着一眼假的玩意儿啧啧称奇,只觉得一阵眩晕。
他几次想开口纠正,但看到周世宏那兴致勃勃、完全沉浸在“捡漏”幻想中的样子,又忍住了。
有些学费,总要亲自交过才记得住。
他索性不再关注那些器物,而是将注意力放在这家“艺术城”本身上。
他观察着来往的顾客,大多是一些旅游团成员或对古玩一知半解、抱着猎奇心态的游客。
店铺老板们也大多是精明的商人,而非传统的古玩行家,他们更擅长营销话术和包装,而非真正的鉴赏。
这里,更像是一个打着“古玩”旗号的高级工艺品批发市场。
就在周世宏和王天河对着一尊号称是“宋代木雕佛像”(实则为现代树脂翻模做旧)讨价还价时,许心的目光被斜对面一家店铺角落里的一样东西吸引了。
那家店主要经营仿古家具和杂项,在众多光鲜亮丽的物件中,一个放在角落、蒙着些许灰尘的旧木盒子显得格格不入。
盒子材质是普通的榆木,没有任何雕饰,颜色暗沉,边角有磨损,看起来十分不起眼。
但许心的心跳,却莫名地漏跳了一拍。
那盒子的样式…那种老旧的程度…与他父亲笔记中某页潦草绘制的草图,以及描述某种特定包装方式的文字,隐隐对应上了!
“老板这个旧盒子看着有些年头了,放东西倒是挺合适。”
老板瞥了一眼那灰扑扑的盒子,显然没当回事,挥了挥手:“那个啊,收老家具搭来的,占地方。你要喜欢,给三百块钱拿走。”
“行,我要了。装起来吧。”
三百块钱,许心也不愿意再讲价
他付了钱,老板随意找了个塑料袋把盒子一套,递给了他。
周世宏和王天河那边也结束了“谈判”,最终以五千元“捡漏”了那尊“宋代木雕佛像”,兴高采烈地抱着走了过来。
“许爷,您买这破盒子干嘛?”王天河看着许心手里的塑料袋,不解地问。
周世宏也凑过来看了看:“是啊,这盒子…看着还没我家鞋柜好看呢。”
许心没有解释,只是将塑料袋小心地拿好,淡淡道:“走吧,这里没什么可看的了。”
长安之行,似乎终于触碰到了一丝真正核心的东西了。
他熬夜做了攻略的!
“许爷,昨天咱们逛了大唐西市,那是老派风格。今天带您去个不一样的地儿!”
周世宏兴致勃勃地介绍,“‘长安国际古玩艺术城’,听名字就气派!那边规模更大,店铺更规范,听说还有很多海外回流的精品呢!”
王天河也在一旁附和:“对对,去看看!说不定能淘到点洋落儿!”
许心对所谓的“国际”、“艺术城”并不抱太大期望,这类地方往往商业化气息过重,真品率低。
但考虑到需要多方面了解西安的古玩生态,他还是点了点头:“去看看也好。”
周世宏立刻安排好了车。
车子行驶了约莫半小时,停在了一栋气势恢宏、融合了仿唐风格与现代玻璃幕墙的巨大建筑前。
“长安国际古玩艺术城”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一走进去,感觉果然与大唐西市截然不同。
内部空间开阔明亮,中央空调维持着舒适的温度。
店铺整齐划一,窗明几净,装修风格或中式古典,或现代简约,显得十分“规范”。
博古架上的器物摆放井然有序,灯光打得恰到好处,将每一件物品都衬托得光鲜亮丽。
然而,许心只看了几眼,眉头就微微蹙起。
这里的“古玩”,品类确实繁多,从瓷器、玉器、铜器到书画、家具、杂项,应有尽有。但整体感觉,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新”气。
很多器物釉光过于贼亮,包浆显得刻意均匀,画工虽然精细却缺乏神韵,更像是从现代化流水线上下来的“工艺品”,而非历经岁月沉淀的“老物件”。
周世宏和王天河却似乎很适应这种环境。
周世宏指着一家店铺橱窗里一套色彩绚烂的“珐琅彩”餐具,啧啧称奇:“许爷您看!这珐琅彩,多鲜亮!画工多细!一看就是官窑水准!”
许心瞥了一眼,那套所谓“珐琅彩”,釉面浮光掠影,彩料颜色过于鲜艳刺目,画工虽繁复却显得呆板,毫无古雅之气,分明是现代仿品,甚至算不上高仿。他淡淡应了一句:“嗯,挺亮。”
王天河则在一个卖“青铜器”的摊位前停下,拿起一尊锈色斑斓、造型威猛的“商周鼎”,煞有介事地分析
“周少,你看这锈色,层次多丰富!绿锈、蓝锈、红斑锈…还有这铭文,刻得多深!绝对是生坑出来的重器!”
那摊主是个穿着西装的中年人,闻言笑着附和:“这位老板好眼力!这是我们刚从海外拍卖会回流的重器,绝对开门!”
许心看着那尊“鼎”,器型笨重,锈色浮于表面,分布刻意,铭文更是错漏百出,简直是地摊货的水平。
他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天河,小心手滑。”
王天河却没听出弦外之音,反而得意地冲许心笑了笑:“放心吧心哥,我手稳着呢!”
两人继续他们的“寻宝”之旅,一个敢指,一个敢信,点评得热火朝天。
“周少,你看这个翡翠摆件!这水头,这颜色,玻璃种帝王绿啊!”
许心看了一眼,那“翡翠”颜色均匀得不自然,内部过于干净,显然是合成材料或高级乳化玻璃。
“天河,你看这幅油画!这笔触,这色彩,肯定是欧洲大师的手笔!”
“哇!这唐三彩马!这釉色流淌,这开片!绝了!”
许心跟在他们身后,听着那些离谱的“专业”点评,看着他们对着一眼假的玩意儿啧啧称奇,只觉得一阵眩晕。
他几次想开口纠正,但看到周世宏那兴致勃勃、完全沉浸在“捡漏”幻想中的样子,又忍住了。
有些学费,总要亲自交过才记得住。
他索性不再关注那些器物,而是将注意力放在这家“艺术城”本身上。
他观察着来往的顾客,大多是一些旅游团成员或对古玩一知半解、抱着猎奇心态的游客。
店铺老板们也大多是精明的商人,而非传统的古玩行家,他们更擅长营销话术和包装,而非真正的鉴赏。
这里,更像是一个打着“古玩”旗号的高级工艺品批发市场。
就在周世宏和王天河对着一尊号称是“宋代木雕佛像”(实则为现代树脂翻模做旧)讨价还价时,许心的目光被斜对面一家店铺角落里的一样东西吸引了。
那家店主要经营仿古家具和杂项,在众多光鲜亮丽的物件中,一个放在角落、蒙着些许灰尘的旧木盒子显得格格不入。
盒子材质是普通的榆木,没有任何雕饰,颜色暗沉,边角有磨损,看起来十分不起眼。
但许心的心跳,却莫名地漏跳了一拍。
那盒子的样式…那种老旧的程度…与他父亲笔记中某页潦草绘制的草图,以及描述某种特定包装方式的文字,隐隐对应上了!
“老板这个旧盒子看着有些年头了,放东西倒是挺合适。”
老板瞥了一眼那灰扑扑的盒子,显然没当回事,挥了挥手:“那个啊,收老家具搭来的,占地方。你要喜欢,给三百块钱拿走。”
“行,我要了。装起来吧。”
三百块钱,许心也不愿意再讲价
他付了钱,老板随意找了个塑料袋把盒子一套,递给了他。
周世宏和王天河那边也结束了“谈判”,最终以五千元“捡漏”了那尊“宋代木雕佛像”,兴高采烈地抱着走了过来。
“许爷,您买这破盒子干嘛?”王天河看着许心手里的塑料袋,不解地问。
周世宏也凑过来看了看:“是啊,这盒子…看着还没我家鞋柜好看呢。”
许心没有解释,只是将塑料袋小心地拿好,淡淡道:“走吧,这里没什么可看的了。”
长安之行,似乎终于触碰到了一丝真正核心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