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方能后来居上。
拉斯洛仅用一个虚名换取了对方对哈布斯堡法统的承认。
用一场远行避开了眼前的险恶漩涡,并将教宗的权威拉入己方。
用一顶圣冠将未来的加冕仪式牢牢锚定在自己手中,确保了最终解释权和最高合法性归于己身。
他看似许诺了一切,实则什么核心权力都未真正让渡,反而用对方的实力,为自己铺就了一条更稳妥、更完美的成王之路!
乔凡娜得到了她想要的权力名分,能够轻松稳定瓦尔纳大败后的匈牙利局势,而年轻的国王将最终的王权象征和教会支持紧紧的抓在了自己手里。
至于匈牙利最终会真正属于谁?答案已然不言而喻。待他加冕归来,携教宗祝福与圣冠光辉,羽翼已丰,权柄在握,再顺势图谋波西米亚王冠…
这何尝不是双赢呢——我赢赢赢,赢麻了!
终于,那位匈牙利的使者猛地一个激灵,仿佛从一场宏大而精妙的棋局推演中骤然惊醒。
他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先前所有的焦虑、质疑和隐隐的逼迫,此刻都化为了一种近乎敬畏的震撼...
他有些颤颤地开口,声音干涩而恭敬,与之前的激动判若两人:“殿…殿下…您的远见与智慧,令人…令人叹服。”
他艰难地组织着语言,目光甚至不敢再直视那顶仿佛蕴含着意志的王冠,“您的提议,以及圣冠的归属…无疑是为匈牙利带来了最光明的道路。”
“我…我会立刻将您的意志,您那充满智慧的安排,完整、准确地传达给乔凡娜总督和议会全体。”
拉斯洛脸上带着无可挑剔的温和笑意,仿佛之前那番精妙绝伦的算计并非出自他手。他微微偏头,向身后的女仆长递了一个极轻的眼色。
女仆长心领神会,悄无声息地端来一个银质托盘,上面放着一杯盛满深红色酒液的琉璃杯。
拉斯洛亲自伸手取过酒杯,那沉稳的动作与他稚嫩的外表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他缓步上前,将酒杯递向那位仍处于震撼中的匈牙利使者。
“愿这杯产自匈牙利托卡伊的甜酒,”拉斯洛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凝聚力,“能洗去您一路的风尘,也象征着我们之间即将开始的、充满信任与忠诚的合作。”
“也请将我的善意与敬意,一并带给摄政王阁下。”
使者几乎是受宠若惊地躬身,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了那杯酒。深红的酒液在琉璃杯中轻轻晃动,映照出他复杂而激动的面容。
他连忙举起,将其一饮而尽。
就在使者将那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气氛看似趋于缓和的同时...
一个冰冷而倨傲的声音,如同鞭子般抽破了这份刚刚建立的融洽。
“真是感人至深的君臣相得啊。”
只见那位波西米亚使者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与一丝丝敬重。
若不是刚才拉斯洛的表现堪称完美,恐怕这粗鲁的捷克人只会更野蛮。
他并未看向匈牙利使者手中的酒,而是直接望向王座上的腓特烈,以及她身旁的拉斯洛。
“陛下,殿下。”他草草行了一礼,姿态僵硬,语气里毫无温度,“维也纳解决了匈牙利的家务事,确实值得一杯甜酒庆贺。”
“但请恕我直言,波西米亚王国关心的是更实际的问题!”
他的话语如同投石机抛出的巨石,重重砸在刚刚缓和的气氛上。
“拉斯洛殿下,您拥有波西米亚王位的宣称,这不错。但宣称不等于王位!布拉格的议会不是维也纳的附庸,更不是布达佩斯的跟班!”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胡斯派贵族特有的、对帝国权威的桀骜不驯。
“您打算如何兑现这份来自您外祖父和父亲的宣称?是像承诺给匈牙利那位女总督那样,给出一个摄政的空头衔和一场远在罗马的、画饼似的加冕期盼吗?”
“布拉格的议会需要看到更切实的东西!”他逼近一步,目光灼灼,语带威胁地抛出几个核心炸弹:
“您对《巴塞尔妥协协议》和圣杯派兄弟的立场究竟是什么?您能否白纸黑字地保障波西米亚各阶层的传统特权与自由?您要如何应对帝国境内那些依旧视我们为‘异端’的狂热分子?”
最后,他冷笑一声,图穷匕见:
“或者,鉴于您显然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整合匈牙利、去罗马求学…波西米亚议会是否应该慎重考虑,推举一位更…‘即时可用’、更能明确并立刻满足我们所有要求的本土国王?”
厅内刚刚松弛的神经瞬间再次绷紧至极限!波西米亚的问题比匈牙利更为复杂和致命,直接触及了帝国最敏感的宗教神经和权力结构。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拉斯洛脸上的温和笑意稍稍收敛,但并未消失,反而转化为一种极致的冷静。
他深知,对于波西米亚,空头承诺和暂时妥协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他必须给出一个更具深度、更能直击对方核心关切的答案。
他轻轻向前一步,那顶就在一旁的圣伊什特万王冠的光芒,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与年龄不符的威严。
“问得好,使者先生。”他的声音平稳,依旧使用着对方能听懂的德语,但语调中带上了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您的问题,每一个都指向波西米亚的核心。我绝不会用空洞的承诺来侮辱您和布拉格议会的智慧。
首先,关于信仰——《巴塞尔妥协协议》是已故教宗陛下与波西米亚达成的神圣约定。我尊重这份协议,尊重圣杯派兄弟们领受圣血的权利。
我的外祖父西吉斯蒙德时代的战争阴云早已散去,我带来的不是旧日的仇恨,而是对和平共处的期望。
其次,关于特权——波西米亚各阶层的自由与特权,是王国繁荣的基石。
我若成为国王,绝非去摧毁它,而是去保障它。一个强大而自治的波西米亚,才是抵御一切外敌的最强盾牌,无论是来自东方还是北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拉斯洛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指向了波西米亚内部的最大问题——因胡斯派异端导致的外交孤立与政局动荡。
“您问我如何兑现宣称?我的回答是:不是我一个人去兑现,而是我们共同去实现更伟大的目标——稳定与发展”
“至于您提及的‘本土国王’。那么请问,一位‘本土国王’能为您带来匈牙利平原的骑兵、奥地利坚固的堡垒、帝国皇帝的法理支持、乃至未来教廷的宽容谅解吗?”
“难道...波西米亚和胡斯派要作为整个帝国乃至是基督世界的敌人而不是兄弟吗?” 他顿了顿,将这句带着一丝锋利的言语用直率又坦然的捷克语说出,温和的目光中藏着莫名的笑意向使者看去。
这突如其来的、近乎亲切的捷克语问候,比任何严厉的质问都更具冲击力。
使者猛地一窒,所有准备好的措辞都被这带着笑意的“兄弟”和“帝国与基督之敌”一词堵在了喉咙他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无法立刻吐出那个“不”字。
成了。 拉斯洛在心底打了个响指。
对付骄傲的人,不能一味妥协,得先展示肌肉的同时,递个台阶,再给个甜头。
软硬皆施,胡萝卜加大棒,古今中外皆然。
他趁热打铁,语气放缓,却依旧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切换回通用的、多用于宣誓的拉丁语:
“我的承诺在此:尊重你们的信仰,保障你们的特权,与你们共抗外敌。 这就是我的诚意。请将它完整地带回布拉格。”
使者脸上的倨傲如同冰雪消融,只剩下震撼过后的凝重与深思。他深深地看着拉斯洛,仿佛要重新审视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君主。
美男子腓力四世、腓特烈二世...他细细的看着眼前这个稚嫩的孩童,在他身上似乎能看到那些外交奇才的影子。
终于,他后退一步,右手抚胸,行了一个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为郑重、更为发自内心的礼节。
“殿下,”他的声音依旧低沉,却褪去了所有挑衅,只剩下纯粹的郑重,
“您的…智慧与气度,远超我的预料。您的话语,您的提议,以及您所展现的格局,我会一字不差地带回布拉格,一同呈递给议会。”
他没有立刻答应,但这已是此刻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一个认真的、不再带有敌意的考量。
拉斯洛微微颔首,不再多言。恰到好处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拉斯洛仅用一个虚名换取了对方对哈布斯堡法统的承认。
用一场远行避开了眼前的险恶漩涡,并将教宗的权威拉入己方。
用一顶圣冠将未来的加冕仪式牢牢锚定在自己手中,确保了最终解释权和最高合法性归于己身。
他看似许诺了一切,实则什么核心权力都未真正让渡,反而用对方的实力,为自己铺就了一条更稳妥、更完美的成王之路!
乔凡娜得到了她想要的权力名分,能够轻松稳定瓦尔纳大败后的匈牙利局势,而年轻的国王将最终的王权象征和教会支持紧紧的抓在了自己手里。
至于匈牙利最终会真正属于谁?答案已然不言而喻。待他加冕归来,携教宗祝福与圣冠光辉,羽翼已丰,权柄在握,再顺势图谋波西米亚王冠…
这何尝不是双赢呢——我赢赢赢,赢麻了!
终于,那位匈牙利的使者猛地一个激灵,仿佛从一场宏大而精妙的棋局推演中骤然惊醒。
他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先前所有的焦虑、质疑和隐隐的逼迫,此刻都化为了一种近乎敬畏的震撼...
他有些颤颤地开口,声音干涩而恭敬,与之前的激动判若两人:“殿…殿下…您的远见与智慧,令人…令人叹服。”
他艰难地组织着语言,目光甚至不敢再直视那顶仿佛蕴含着意志的王冠,“您的提议,以及圣冠的归属…无疑是为匈牙利带来了最光明的道路。”
“我…我会立刻将您的意志,您那充满智慧的安排,完整、准确地传达给乔凡娜总督和议会全体。”
拉斯洛脸上带着无可挑剔的温和笑意,仿佛之前那番精妙绝伦的算计并非出自他手。他微微偏头,向身后的女仆长递了一个极轻的眼色。
女仆长心领神会,悄无声息地端来一个银质托盘,上面放着一杯盛满深红色酒液的琉璃杯。
拉斯洛亲自伸手取过酒杯,那沉稳的动作与他稚嫩的外表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他缓步上前,将酒杯递向那位仍处于震撼中的匈牙利使者。
“愿这杯产自匈牙利托卡伊的甜酒,”拉斯洛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凝聚力,“能洗去您一路的风尘,也象征着我们之间即将开始的、充满信任与忠诚的合作。”
“也请将我的善意与敬意,一并带给摄政王阁下。”
使者几乎是受宠若惊地躬身,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了那杯酒。深红的酒液在琉璃杯中轻轻晃动,映照出他复杂而激动的面容。
他连忙举起,将其一饮而尽。
就在使者将那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气氛看似趋于缓和的同时...
一个冰冷而倨傲的声音,如同鞭子般抽破了这份刚刚建立的融洽。
“真是感人至深的君臣相得啊。”
只见那位波西米亚使者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与一丝丝敬重。
若不是刚才拉斯洛的表现堪称完美,恐怕这粗鲁的捷克人只会更野蛮。
他并未看向匈牙利使者手中的酒,而是直接望向王座上的腓特烈,以及她身旁的拉斯洛。
“陛下,殿下。”他草草行了一礼,姿态僵硬,语气里毫无温度,“维也纳解决了匈牙利的家务事,确实值得一杯甜酒庆贺。”
“但请恕我直言,波西米亚王国关心的是更实际的问题!”
他的话语如同投石机抛出的巨石,重重砸在刚刚缓和的气氛上。
“拉斯洛殿下,您拥有波西米亚王位的宣称,这不错。但宣称不等于王位!布拉格的议会不是维也纳的附庸,更不是布达佩斯的跟班!”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胡斯派贵族特有的、对帝国权威的桀骜不驯。
“您打算如何兑现这份来自您外祖父和父亲的宣称?是像承诺给匈牙利那位女总督那样,给出一个摄政的空头衔和一场远在罗马的、画饼似的加冕期盼吗?”
“布拉格的议会需要看到更切实的东西!”他逼近一步,目光灼灼,语带威胁地抛出几个核心炸弹:
“您对《巴塞尔妥协协议》和圣杯派兄弟的立场究竟是什么?您能否白纸黑字地保障波西米亚各阶层的传统特权与自由?您要如何应对帝国境内那些依旧视我们为‘异端’的狂热分子?”
最后,他冷笑一声,图穷匕见:
“或者,鉴于您显然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整合匈牙利、去罗马求学…波西米亚议会是否应该慎重考虑,推举一位更…‘即时可用’、更能明确并立刻满足我们所有要求的本土国王?”
厅内刚刚松弛的神经瞬间再次绷紧至极限!波西米亚的问题比匈牙利更为复杂和致命,直接触及了帝国最敏感的宗教神经和权力结构。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拉斯洛脸上的温和笑意稍稍收敛,但并未消失,反而转化为一种极致的冷静。
他深知,对于波西米亚,空头承诺和暂时妥协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他必须给出一个更具深度、更能直击对方核心关切的答案。
他轻轻向前一步,那顶就在一旁的圣伊什特万王冠的光芒,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与年龄不符的威严。
“问得好,使者先生。”他的声音平稳,依旧使用着对方能听懂的德语,但语调中带上了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您的问题,每一个都指向波西米亚的核心。我绝不会用空洞的承诺来侮辱您和布拉格议会的智慧。
首先,关于信仰——《巴塞尔妥协协议》是已故教宗陛下与波西米亚达成的神圣约定。我尊重这份协议,尊重圣杯派兄弟们领受圣血的权利。
我的外祖父西吉斯蒙德时代的战争阴云早已散去,我带来的不是旧日的仇恨,而是对和平共处的期望。
其次,关于特权——波西米亚各阶层的自由与特权,是王国繁荣的基石。
我若成为国王,绝非去摧毁它,而是去保障它。一个强大而自治的波西米亚,才是抵御一切外敌的最强盾牌,无论是来自东方还是北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拉斯洛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指向了波西米亚内部的最大问题——因胡斯派异端导致的外交孤立与政局动荡。
“您问我如何兑现宣称?我的回答是:不是我一个人去兑现,而是我们共同去实现更伟大的目标——稳定与发展”
“至于您提及的‘本土国王’。那么请问,一位‘本土国王’能为您带来匈牙利平原的骑兵、奥地利坚固的堡垒、帝国皇帝的法理支持、乃至未来教廷的宽容谅解吗?”
“难道...波西米亚和胡斯派要作为整个帝国乃至是基督世界的敌人而不是兄弟吗?” 他顿了顿,将这句带着一丝锋利的言语用直率又坦然的捷克语说出,温和的目光中藏着莫名的笑意向使者看去。
这突如其来的、近乎亲切的捷克语问候,比任何严厉的质问都更具冲击力。
使者猛地一窒,所有准备好的措辞都被这带着笑意的“兄弟”和“帝国与基督之敌”一词堵在了喉咙他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无法立刻吐出那个“不”字。
成了。 拉斯洛在心底打了个响指。
对付骄傲的人,不能一味妥协,得先展示肌肉的同时,递个台阶,再给个甜头。
软硬皆施,胡萝卜加大棒,古今中外皆然。
他趁热打铁,语气放缓,却依旧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切换回通用的、多用于宣誓的拉丁语:
“我的承诺在此:尊重你们的信仰,保障你们的特权,与你们共抗外敌。 这就是我的诚意。请将它完整地带回布拉格。”
使者脸上的倨傲如同冰雪消融,只剩下震撼过后的凝重与深思。他深深地看着拉斯洛,仿佛要重新审视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君主。
美男子腓力四世、腓特烈二世...他细细的看着眼前这个稚嫩的孩童,在他身上似乎能看到那些外交奇才的影子。
终于,他后退一步,右手抚胸,行了一个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为郑重、更为发自内心的礼节。
“殿下,”他的声音依旧低沉,却褪去了所有挑衅,只剩下纯粹的郑重,
“您的…智慧与气度,远超我的预料。您的话语,您的提议,以及您所展现的格局,我会一字不差地带回布拉格,一同呈递给议会。”
他没有立刻答应,但这已是此刻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一个认真的、不再带有敌意的考量。
拉斯洛微微颔首,不再多言。恰到好处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