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圣天使堡城门,眼前的景象骤然变换。
与城外的虔诚与困顿截然不同,罗马城内充斥着一种混合了神圣与奢靡的奇异辉煌。
大理石砌成的宫殿与教堂在阳光下闪耀,街道上穿梭着衣着华丽的教士、贵族以及各国使节,空气中弥漫着熏香、葡萄酒与权力交织的复杂气息。
在那位谄媚主教的引领下,拉斯洛一行穿过戒备森严的庭院与回廊,最终抵达了教宗宫殿的核心。
只见一间装饰得金碧辉煌、几乎令人窒息的接见厅。
厚重的挂毯、闪烁的金器与无数宗教壁画营造出无比的威严与压迫感。
教宗恩仁四世端坐在高背宝座之上,身披华贵的圣袍,头戴三重冠。
他的面容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与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眼神锐利如鹰,打量着阶下这位年轻的来访者。
他的姿态庄重,仿佛表现着尘世圣座的无上权威。
“欢迎你,我的孩子,拉斯洛·冯·哈布斯堡。”教宗的声音平稳而低沉,带着惯有的、仿佛能洗涤人心的慈爱腔调。
然而其下却冰冷如罗马冬日的石头,“愿主的平安与你同在。你的到来,为罗马增添了光辉。”
简单的开场白后,他并未过多寒暄,很快便将话题引向核心:“听闻你肩负着重建匈牙利基督之盾的重任,对抗东方那日益猖獗的异教徒威胁。
这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使命,需要教廷与世俗君主同心协力。”
他的话语听起来充满支持,但细品之下,却充满了精妙的算计与暗示。
他绝口不提自己当年极力破坏合约、导致基督教联军在瓦尔纳惨败的责任,而是巧妙地将“抗击奥斯曼”塑造成一项拉斯洛理应承担的新使命。
显然,在他内心深处,拉斯洛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能否洗刷瓦尔纳的耻辱,或至少将舆论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开。
“圣座自然会给予你应有的支持与祝福,”教宗继续道,手指看似无意识地轻抚着宝座扶手上镶嵌的硕大宝石。
“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更为实际的。毕竟,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疏通与各方的关系,无不需要庞大的…‘奉献’。”
“奉献”一词,他说得意味深长,那双看似平静的眼睛注视着拉斯洛,传递着再明显不过的索求。
想要教廷的支持,就需要真金白银的“奉献”来铺路。
这是罗马教廷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的规则。
拉斯洛微微躬身,姿态恭敬却不见卑微:“感谢圣座的关怀。您的祝福是无价的指引。至于‘奉献’…”
他语气平稳,仿佛早已料到,“我的姑母,腓特烈陛下,深知圣座维系基督世界荣光之艰辛,已命我带来她个人对教廷的一点微薄心意,希望能对圣座的伟业有所助益。”
他并未直接说出金额,但暗示维也纳的“心意”早已送达。
教宗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但随即又浮现出另一层算计。
当谈及最为关键的、由教宗亲自为拉斯洛加冕匈牙利王冠的仪式时,他话锋微妙一转:
“我的孩子,你的虔诚与决心,我已深切感受到。”
教宗的声音依然慈爱,但拉斯洛眼神微冷——他太清楚这类政治辞令了,重点永远在“但是”之后。
“然而,”教宗果然继续说道,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遗憾。
“近期教务繁忙,诸多异端邪说亟待肃清,我恐怕难以亲自前往布达佩斯为你主持加冕圣事。”
这显然是托词。
他根本不愿将自己与拉斯洛的未来捆绑过紧。
成功了,他自然可以共享荣光;但若失败,他必须确保自己的声誉不受牵连。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拉斯洛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静。
就在这时,一位来自米兰教区的红衣主教适时上前一步。
这位维纳主教身着绯红圣袍,姿态恭敬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自信:
“圣座,若您允许,我愿代表教廷前往布达佩斯为殿下加冕。米兰与奥地利、匈牙利渊源深厚,由我前往再合适不过。”
教宗瞥了他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审视。
他心知肚明,这位维纳主教早已被维斯孔蒂和哈布斯堡两家打点妥当。
更重要的是,维纳在枢机团中素来与他貌合神离,是潜在对手的支持者。
同意这个提议,既能打发拉斯洛,又能将这个麻烦人物暂时支离罗马核心圈,可谓一石二鸟。
“嗯…如此甚好。”教宗顺水推舟地颔首,仿佛刚刚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劳烦维纳主教了。愿主保佑你们的征程。”
一场看似平静的会面,却在无声中完成了利益的交换、风险的规避与权力的妥协。
拉斯洛得到了他想要的官方支持与祝福(尽管需要付出金钱代价),以及一位有分量的加冕者。
而教宗,则成功地将自己在这场对弈中置于一个稳赚不赔的位置,打赢了就是主的祝福,打输了就是你没能力。
可他怎会想道:下棋的胜负从不在棋盘上,你赢赢赢,最后是输光光!
当拉斯洛走出教宗宫时,罗马的阳光依旧灿烂,但他深知,这座永恒之城的核心,远比其神圣外表更加幽深与复杂。
金碧辉煌的壁画下涌动的是赤裸的贪欲,庄严的圣咏背后回荡着权力的低语。
在返回住所的马车上,拉斯洛与马基雅维利相对而坐。
车厢微微颠簸,窗外是罗马繁华而腐朽的街景。
“您看到了吗,殿下?”马基雅维利率先打破沉默,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圣座的金冠之下,跳动的是一颗再世俗不过的心脏。贪婪,谨慎,善于算计,且从不轻易弄脏自己的手。”
拉斯洛颔首,目光深邃:“他想要我的金币和军队去对抗土耳其人,却又不想付出对等的政治承诺。世上哪有这般好事。”
马基雅维利向前倾身,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那是属于真正政治家的洞察力:“正是如此,殿下。但此刻,我们无需掀翻棋盘。
当下的规则固然腐朽,却依然有效。智者当先借其力,登其位。 利用教廷的认可为您加冕,利用它的号召力为您募集资源。让旧规则为您的新王冠镀金。”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却更加清晰:“待您手握重兵,权柄在握之时…才是讨论是否该重建新规则的时候。”
“到那时,若圣座仍试图用旧绳索束缚雄狮…那么,”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窗外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让罗马聆听一下军队的号角声,或许能帮助某些人更快地认清天主的旨意。”
这番话几乎称得上大逆不道,却赤裸裸地揭示了权力游戏的终极本质——兵强马壮者为奥古斯都(神圣伟大)!
马基雅维利目睹了太长时间意大利半岛的分裂、战乱与教廷的腐败,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渴望一位真正的雄主能够崛起,用铁腕与智慧统一这片富饶却破碎的土地,终结无休止的内耗。
拉斯洛展现出的潜力,让他看到了这份希望。
拉斯洛沉默了片刻,并未直接回应那近乎叛逆的暗示,但他的明亮的眼神已经完全昭示了他的野心。
天主孝子可为,我哈布斯堡亦可为。
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天主教廷的落寞已是必然,没必要死死绑在这辆腐朽的旧马车上,应该为它换个更雄健的马,亦或是换一个更伟大的主人。
他望向窗外,看着那些在教廷阴影下忙碌生存的罗马市民,缓缓道:“统一与秩序…确实需要坚实的基础。而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先站稳脚跟。”
马车继续前行,碾过罗马古老的石板路。
车厢内的对话已然结束,但拉斯洛的野望才刚刚开始。
与城外的虔诚与困顿截然不同,罗马城内充斥着一种混合了神圣与奢靡的奇异辉煌。
大理石砌成的宫殿与教堂在阳光下闪耀,街道上穿梭着衣着华丽的教士、贵族以及各国使节,空气中弥漫着熏香、葡萄酒与权力交织的复杂气息。
在那位谄媚主教的引领下,拉斯洛一行穿过戒备森严的庭院与回廊,最终抵达了教宗宫殿的核心。
只见一间装饰得金碧辉煌、几乎令人窒息的接见厅。
厚重的挂毯、闪烁的金器与无数宗教壁画营造出无比的威严与压迫感。
教宗恩仁四世端坐在高背宝座之上,身披华贵的圣袍,头戴三重冠。
他的面容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与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眼神锐利如鹰,打量着阶下这位年轻的来访者。
他的姿态庄重,仿佛表现着尘世圣座的无上权威。
“欢迎你,我的孩子,拉斯洛·冯·哈布斯堡。”教宗的声音平稳而低沉,带着惯有的、仿佛能洗涤人心的慈爱腔调。
然而其下却冰冷如罗马冬日的石头,“愿主的平安与你同在。你的到来,为罗马增添了光辉。”
简单的开场白后,他并未过多寒暄,很快便将话题引向核心:“听闻你肩负着重建匈牙利基督之盾的重任,对抗东方那日益猖獗的异教徒威胁。
这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使命,需要教廷与世俗君主同心协力。”
他的话语听起来充满支持,但细品之下,却充满了精妙的算计与暗示。
他绝口不提自己当年极力破坏合约、导致基督教联军在瓦尔纳惨败的责任,而是巧妙地将“抗击奥斯曼”塑造成一项拉斯洛理应承担的新使命。
显然,在他内心深处,拉斯洛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能否洗刷瓦尔纳的耻辱,或至少将舆论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开。
“圣座自然会给予你应有的支持与祝福,”教宗继续道,手指看似无意识地轻抚着宝座扶手上镶嵌的硕大宝石。
“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更为实际的。毕竟,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疏通与各方的关系,无不需要庞大的…‘奉献’。”
“奉献”一词,他说得意味深长,那双看似平静的眼睛注视着拉斯洛,传递着再明显不过的索求。
想要教廷的支持,就需要真金白银的“奉献”来铺路。
这是罗马教廷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的规则。
拉斯洛微微躬身,姿态恭敬却不见卑微:“感谢圣座的关怀。您的祝福是无价的指引。至于‘奉献’…”
他语气平稳,仿佛早已料到,“我的姑母,腓特烈陛下,深知圣座维系基督世界荣光之艰辛,已命我带来她个人对教廷的一点微薄心意,希望能对圣座的伟业有所助益。”
他并未直接说出金额,但暗示维也纳的“心意”早已送达。
教宗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但随即又浮现出另一层算计。
当谈及最为关键的、由教宗亲自为拉斯洛加冕匈牙利王冠的仪式时,他话锋微妙一转:
“我的孩子,你的虔诚与决心,我已深切感受到。”
教宗的声音依然慈爱,但拉斯洛眼神微冷——他太清楚这类政治辞令了,重点永远在“但是”之后。
“然而,”教宗果然继续说道,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遗憾。
“近期教务繁忙,诸多异端邪说亟待肃清,我恐怕难以亲自前往布达佩斯为你主持加冕圣事。”
这显然是托词。
他根本不愿将自己与拉斯洛的未来捆绑过紧。
成功了,他自然可以共享荣光;但若失败,他必须确保自己的声誉不受牵连。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拉斯洛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静。
就在这时,一位来自米兰教区的红衣主教适时上前一步。
这位维纳主教身着绯红圣袍,姿态恭敬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自信:
“圣座,若您允许,我愿代表教廷前往布达佩斯为殿下加冕。米兰与奥地利、匈牙利渊源深厚,由我前往再合适不过。”
教宗瞥了他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审视。
他心知肚明,这位维纳主教早已被维斯孔蒂和哈布斯堡两家打点妥当。
更重要的是,维纳在枢机团中素来与他貌合神离,是潜在对手的支持者。
同意这个提议,既能打发拉斯洛,又能将这个麻烦人物暂时支离罗马核心圈,可谓一石二鸟。
“嗯…如此甚好。”教宗顺水推舟地颔首,仿佛刚刚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劳烦维纳主教了。愿主保佑你们的征程。”
一场看似平静的会面,却在无声中完成了利益的交换、风险的规避与权力的妥协。
拉斯洛得到了他想要的官方支持与祝福(尽管需要付出金钱代价),以及一位有分量的加冕者。
而教宗,则成功地将自己在这场对弈中置于一个稳赚不赔的位置,打赢了就是主的祝福,打输了就是你没能力。
可他怎会想道:下棋的胜负从不在棋盘上,你赢赢赢,最后是输光光!
当拉斯洛走出教宗宫时,罗马的阳光依旧灿烂,但他深知,这座永恒之城的核心,远比其神圣外表更加幽深与复杂。
金碧辉煌的壁画下涌动的是赤裸的贪欲,庄严的圣咏背后回荡着权力的低语。
在返回住所的马车上,拉斯洛与马基雅维利相对而坐。
车厢微微颠簸,窗外是罗马繁华而腐朽的街景。
“您看到了吗,殿下?”马基雅维利率先打破沉默,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圣座的金冠之下,跳动的是一颗再世俗不过的心脏。贪婪,谨慎,善于算计,且从不轻易弄脏自己的手。”
拉斯洛颔首,目光深邃:“他想要我的金币和军队去对抗土耳其人,却又不想付出对等的政治承诺。世上哪有这般好事。”
马基雅维利向前倾身,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那是属于真正政治家的洞察力:“正是如此,殿下。但此刻,我们无需掀翻棋盘。
当下的规则固然腐朽,却依然有效。智者当先借其力,登其位。 利用教廷的认可为您加冕,利用它的号召力为您募集资源。让旧规则为您的新王冠镀金。”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却更加清晰:“待您手握重兵,权柄在握之时…才是讨论是否该重建新规则的时候。”
“到那时,若圣座仍试图用旧绳索束缚雄狮…那么,”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窗外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让罗马聆听一下军队的号角声,或许能帮助某些人更快地认清天主的旨意。”
这番话几乎称得上大逆不道,却赤裸裸地揭示了权力游戏的终极本质——兵强马壮者为奥古斯都(神圣伟大)!
马基雅维利目睹了太长时间意大利半岛的分裂、战乱与教廷的腐败,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渴望一位真正的雄主能够崛起,用铁腕与智慧统一这片富饶却破碎的土地,终结无休止的内耗。
拉斯洛展现出的潜力,让他看到了这份希望。
拉斯洛沉默了片刻,并未直接回应那近乎叛逆的暗示,但他的明亮的眼神已经完全昭示了他的野心。
天主孝子可为,我哈布斯堡亦可为。
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天主教廷的落寞已是必然,没必要死死绑在这辆腐朽的旧马车上,应该为它换个更雄健的马,亦或是换一个更伟大的主人。
他望向窗外,看着那些在教廷阴影下忙碌生存的罗马市民,缓缓道:“统一与秩序…确实需要坚实的基础。而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先站稳脚跟。”
马车继续前行,碾过罗马古老的石板路。
车厢内的对话已然结束,但拉斯洛的野望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