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
一声格外剧烈的爆炸响起,一段本就年久失修的城墙再也支撑不住,在漫天烟尘中轰然坍塌,露出一个数丈宽的缺口!
“城墙破了!天兵进城!”
“杀清妖!为乡亲们报仇!”
太平军陆师阵营中爆发出震天的怒吼。憋了数日怒火的将士们如同开闸的洪水,向着缺口汹涌而去。
“玉成!带你的人,第一个冲进去!拿下缺口,固守待援!”
韦昌辉一把拉住跃跃欲试的陈玉成,将一面战旗塞到他手里。
“得令!”
陈玉成脸上还带着昨夜江风与硝烟的痕迹,他接过战旗,猛地一挥,对着身后那群同样年轻、同样满腔仇恨的湘籍子弟兵吼道:
“兄弟们!跟我上!让武昌的清狗看看,咱们湖南伢子的厉害!”
话音未落,他已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少年身影矫健如豹,几个起落便已越过残垣断壁,第一个踏入了武昌城内!他手中那面太平天国的战旗,在硝烟中猎猎作响,格外醒目。
“杀!”
紧随其后的太平军精锐如同潮水般从缺口涌入,与惊慌失措涌来堵缺口的清军瞬间撞在一起,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陈玉成手中一杆长枪舞得如同梨花纷飞,精准狠辣,每一枪刺出必有一名清兵倒地。他身后的将士们也个个奋勇,怀着为昨夜牺牲乡亲报仇的怒火,杀得清军节节败退,迅速在缺口内侧站稳了脚跟,并不断扩大控制区域。
与此同时,其他方向的太平军也加强了攻势。石达开指挥水师炮火延伸,压制城内清军炮兵和援兵通道。韦昌辉、罗大纲等人率领主力,架起云梯,在多处城墙同时发起猛攻,使得清军顾此失彼。
城内的徐广缙早已乱了方寸。听着四面八方的喊杀声和越来越近的枪炮声,他面如死灰,瘫坐在太师椅上。
“制台大人!快走吧!从北门突围,还来得及!”
亲兵家将围着他,焦急地催促。
“走?往哪里走……”
徐广缙喃喃自语,眼中一片绝望,
“武昌若失,天下震动,皇上岂能饶我?纵使逃回京师,亦难免一死……”
他猛地站起身,状若疯癫,抽出墙上悬挂的宝剑:
“本督……本督要与武昌共存亡!杀!给我杀回去!”
然而,此刻已无人听他的命令。总督府的幕僚、官吏早已作鸟兽散,各自逃命。亲兵们对视一眼,再也顾不得许多,强行架起挣扎咆哮的徐广缙,仓皇向北门逃去。
城内的战斗仍在继续,但失去统一指挥的清军各自为战,抵抗迅速瓦解。越来越多的太平军涌入城内,巷战在各个街区展开。许多早就对清廷不满的武昌百姓甚至拿起棍棒菜刀,从背后袭击清军,为太平军引路。
陈玉成部进展神速,一路向城内核心区域冲杀。当他率部冲至原湖广总督衙门时,只见府门大开,里面一片狼藉,早已人去楼空。
“搜!仔细搜查!不要走了徐广缙!”
陈玉成下令。
很快,士兵们从后堂拖出了几个没来得及逃跑的幕僚和丫鬟。一经审问,便知徐广缙已在亲兵保护下向北门逃窜。
“想跑?没那么容易!”
陈玉成眼中寒光一闪,立刻点起一队精锐,跨上缴获的清军战马,风驰电掣般向北门追去。
北门外,徐广缙在几十名亲兵簇拥下,正狼狈不堪地沿着江岸逃窜,企图寻找船只过江。回头望见武昌城头渐渐升起的太平天国旗帜,以及城内尚未平息的喊杀声,他心中一片悲凉和恐惧。
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一声清叱:
“徐广缙老贼!哪里走!”
徐广缙骇然回头,只见一员少年小将,白马银枪,如旋风般追至近前,不是陈玉成是谁?其身后太平骑兵也已迅速展开,将他们的去路拦住。
“保护制台!”
亲兵头目硬着头皮,拔刀迎上。
陈玉成根本不与他废话,长枪一抖,如同毒蛇出洞,瞬间便刺穿了亲兵头目的咽喉。其余亲兵发一声喊,一拥而上,却被陈玉成带来的精锐骑兵轻易格杀或冲散。
转眼间,徐广缙身边已空无一人。他望着步步逼近、枪尖滴血的陈玉成,吓得浑身瘫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
“小将军饶命!饶命啊!本督……不,罪官愿降!愿献城……”
“呸!”
陈玉成厉声打断,眼中满是鄙夷和仇恨,
“现在想降?晚了!你纵兵烧房,驱民送死,害死多少无辜百姓?我恨不得食汝肉,寝汝皮!”
说罢,他手中长枪猛地刺出,精准地穿透了徐广缙的胸膛。
徐广缙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胸前的枪杆,张了张嘴,鲜血汩汩涌出,随即栽倒在地,抽搐几下便不再动弹。
陈玉成拔出长枪,对着武昌城方向,振臂高呼:
“徐广缙已死!武昌光复!”
“万岁!东王万岁!天国万岁!”
消息迅速传开,城内残存的清军抵抗彻底瓦解。至午时,武昌全城基本落入太平军手中。
林阳在众将簇拥下,踏入硝烟尚未散尽的武昌城。看着街道两旁跪迎的百姓和昂首挺胸的士兵,他心中豪情万丈。
武昌,这座九省通衢的军事重镇,长江中游的锁钥,终于插上了太平天国的旗帜!
一声格外剧烈的爆炸响起,一段本就年久失修的城墙再也支撑不住,在漫天烟尘中轰然坍塌,露出一个数丈宽的缺口!
“城墙破了!天兵进城!”
“杀清妖!为乡亲们报仇!”
太平军陆师阵营中爆发出震天的怒吼。憋了数日怒火的将士们如同开闸的洪水,向着缺口汹涌而去。
“玉成!带你的人,第一个冲进去!拿下缺口,固守待援!”
韦昌辉一把拉住跃跃欲试的陈玉成,将一面战旗塞到他手里。
“得令!”
陈玉成脸上还带着昨夜江风与硝烟的痕迹,他接过战旗,猛地一挥,对着身后那群同样年轻、同样满腔仇恨的湘籍子弟兵吼道:
“兄弟们!跟我上!让武昌的清狗看看,咱们湖南伢子的厉害!”
话音未落,他已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少年身影矫健如豹,几个起落便已越过残垣断壁,第一个踏入了武昌城内!他手中那面太平天国的战旗,在硝烟中猎猎作响,格外醒目。
“杀!”
紧随其后的太平军精锐如同潮水般从缺口涌入,与惊慌失措涌来堵缺口的清军瞬间撞在一起,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陈玉成手中一杆长枪舞得如同梨花纷飞,精准狠辣,每一枪刺出必有一名清兵倒地。他身后的将士们也个个奋勇,怀着为昨夜牺牲乡亲报仇的怒火,杀得清军节节败退,迅速在缺口内侧站稳了脚跟,并不断扩大控制区域。
与此同时,其他方向的太平军也加强了攻势。石达开指挥水师炮火延伸,压制城内清军炮兵和援兵通道。韦昌辉、罗大纲等人率领主力,架起云梯,在多处城墙同时发起猛攻,使得清军顾此失彼。
城内的徐广缙早已乱了方寸。听着四面八方的喊杀声和越来越近的枪炮声,他面如死灰,瘫坐在太师椅上。
“制台大人!快走吧!从北门突围,还来得及!”
亲兵家将围着他,焦急地催促。
“走?往哪里走……”
徐广缙喃喃自语,眼中一片绝望,
“武昌若失,天下震动,皇上岂能饶我?纵使逃回京师,亦难免一死……”
他猛地站起身,状若疯癫,抽出墙上悬挂的宝剑:
“本督……本督要与武昌共存亡!杀!给我杀回去!”
然而,此刻已无人听他的命令。总督府的幕僚、官吏早已作鸟兽散,各自逃命。亲兵们对视一眼,再也顾不得许多,强行架起挣扎咆哮的徐广缙,仓皇向北门逃去。
城内的战斗仍在继续,但失去统一指挥的清军各自为战,抵抗迅速瓦解。越来越多的太平军涌入城内,巷战在各个街区展开。许多早就对清廷不满的武昌百姓甚至拿起棍棒菜刀,从背后袭击清军,为太平军引路。
陈玉成部进展神速,一路向城内核心区域冲杀。当他率部冲至原湖广总督衙门时,只见府门大开,里面一片狼藉,早已人去楼空。
“搜!仔细搜查!不要走了徐广缙!”
陈玉成下令。
很快,士兵们从后堂拖出了几个没来得及逃跑的幕僚和丫鬟。一经审问,便知徐广缙已在亲兵保护下向北门逃窜。
“想跑?没那么容易!”
陈玉成眼中寒光一闪,立刻点起一队精锐,跨上缴获的清军战马,风驰电掣般向北门追去。
北门外,徐广缙在几十名亲兵簇拥下,正狼狈不堪地沿着江岸逃窜,企图寻找船只过江。回头望见武昌城头渐渐升起的太平天国旗帜,以及城内尚未平息的喊杀声,他心中一片悲凉和恐惧。
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一声清叱:
“徐广缙老贼!哪里走!”
徐广缙骇然回头,只见一员少年小将,白马银枪,如旋风般追至近前,不是陈玉成是谁?其身后太平骑兵也已迅速展开,将他们的去路拦住。
“保护制台!”
亲兵头目硬着头皮,拔刀迎上。
陈玉成根本不与他废话,长枪一抖,如同毒蛇出洞,瞬间便刺穿了亲兵头目的咽喉。其余亲兵发一声喊,一拥而上,却被陈玉成带来的精锐骑兵轻易格杀或冲散。
转眼间,徐广缙身边已空无一人。他望着步步逼近、枪尖滴血的陈玉成,吓得浑身瘫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
“小将军饶命!饶命啊!本督……不,罪官愿降!愿献城……”
“呸!”
陈玉成厉声打断,眼中满是鄙夷和仇恨,
“现在想降?晚了!你纵兵烧房,驱民送死,害死多少无辜百姓?我恨不得食汝肉,寝汝皮!”
说罢,他手中长枪猛地刺出,精准地穿透了徐广缙的胸膛。
徐广缙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胸前的枪杆,张了张嘴,鲜血汩汩涌出,随即栽倒在地,抽搐几下便不再动弹。
陈玉成拔出长枪,对着武昌城方向,振臂高呼:
“徐广缙已死!武昌光复!”
“万岁!东王万岁!天国万岁!”
消息迅速传开,城内残存的清军抵抗彻底瓦解。至午时,武昌全城基本落入太平军手中。
林阳在众将簇拥下,踏入硝烟尚未散尽的武昌城。看着街道两旁跪迎的百姓和昂首挺胸的士兵,他心中豪情万丈。
武昌,这座九省通衢的军事重镇,长江中游的锁钥,终于插上了太平天国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