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咸丰震怒-《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

  咸丰帝猛地将奏折摔在地上,脸色铁青。

  “废物!都是废物!”

  他怒吼着,额角青筋暴起。

  “赛尚阿这个蠢材!三万大军,竟被一群泥腿子打得全军覆没?!”

  殿内太监宫女跪伏在地,大气不敢出。

  军机大臣祁寯藻硬着头皮上前:

  “皇上息怒,逆匪狡诈,赛尚阿轻敌冒进,中了埋伏……”

  “轻敌?朕看他根本就是无能!”

  咸丰帝一脚踹翻御案,笔墨纸砚散落一地。

  “那太平军不知道从哪里搞了许多洋人的火器、大炮,还有一种两个轮子的铁马威力之大让赛尚阿的军队吓破了胆!”

  “那贼首洪秀全信的是洋教,微臣怀疑有洋人掺和在里面!”

  “哦!”

  咸丰一阵惊愕,清庭早就在之前的鸦片战争中被洋人的武器吓破了胆,

  “立刻派人去查!这些红毛洋人为何总和朕过不去!”

  “向荣呢?他不是一直在广西吗?为何坐视不理?!”

  祁寯藻额头渗出冷汗:

  “向荣……向荣奏报说逆匪势大,需稳扎稳打……”

  “放屁!”

  咸丰帝抓起茶盏狠狠砸在柱子上,瓷片四溅。

  “传旨!革去赛尚阿钦差大臣之职,押解回京问罪!”

  他喘着粗气,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再给向荣下严旨——若再畏敌避战,朕就摘了他的顶戴花翎!”

  ……

  广西桂林,提督衙门。

  向荣盯着刚到的圣旨,脸色阴晴不定。

  “大人,皇上这是动真怒了……”

  副将和春小心翼翼道。

  向荣长叹一声,将圣旨重重拍在桌上。

  他年近六旬,鬓角斑白,是清军中少有的宿将。原本打算坐视太平军离开广西,让其他行省的督抚去头疼。

  可如今圣旨措辞严厉,再不出兵,恐怕项上人头不保。

  “传令各营,明日开拔。”

  他沉声道,

  “告诉弟兄们,这次……动真格的。”

  和春欲言又止:

  “那杨秀清诡计多端,我军……”

  “本帅自有打算。”

  向荣眯起眼睛,

  “传令乌兰泰,让他五三千精骑为先锋,务必咬住贼寇主力!”

  ……

  与此同时,蓑衣渡大捷的消息已如野火般传遍广西。

  林阳骑着高头大马,率领得胜之师重返永安州。这一次,城门洞开,城中士绅跪在道旁,战战兢兢地奉上犒军物资。

  “东王千岁!”

  “天兵威武!”

  欢呼声此起彼伏。

  林阳在马上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些低垂的头颅。他知道,这些人中不少是迫于形势才归顺的,心里还念着大清。

  真是脸上笑眯眯,心里马卖匹。

  “传令下去,”

  他侧身对冯云山,

  “在永安休整半月。”

  当夜,原永安州衙被改为临时王府。

  林阳站在地图前,手指从永安一路向北,划过桂林、长沙,最后停在武昌。

  “清妖新败,两广震动。此时北上,正可乘胜追击。”

  “不妥。”

  洪秀全突然推门而入,身后跟着几个亲信。

  他今日穿了一件崭新的黄袍,头上金冠熠熠生辉,显然是要彰显“天王”威严。

  “朕昨夜得蒙天父启示,当先稳固广西,再图北伐。”

  林阳眉头微皱。

  历史上,太平军正是在永安长期滞留,错失战机,导致后来被清军重重围困。

  就算要留在广西发展也得找个大点的城池,至少要有像样点的城墙。

  “天王,”

  他尽量让声音显得恭敬,

  “我军新胜,士气正旺。永安无险可守,若停滞不前,恐失良机。”

  “放肆!”

  洪秀全一拍桌案,

  “杨秀清!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天王?”

  气氛骤然紧张。

  冯云山连忙打圆场:

  “二位都是为了天国大业,不如从长计议……”

  “不必了。”

  林阳突然双眼翻白,浑身颤抖,声音变得低沉威严:

  “洪秀全!尔敢违抗天父旨意?”

  他又一次使出了“天父下凡”的把戏。

  洪秀全脸色铁青。这套把戏他自己常用,自然知道是假的,却无法拆穿。

  “儿臣……不敢。”

  他咬着牙跪下。

  林阳“代天父”宣布:

  “即日起,永安建制,封赏功臣。十日后,大军北上,直取桂林!”

  说完,他“苏醒”过来,一脸“茫然”:

  “刚才……发生何事?”

  洪秀全从地上爬起来,眼中怒火几乎要喷出来,却不得不强颜欢笑:

  “秀清兄又得天父启示,可喜可贺。”

  他甩袖而去,临走时那阴毒的眼神,让冯云山都不寒而栗。

  “秀清,”

  冯云山忧心忡忡,

  “这样下去……”

  “无妨。”

  林阳冷笑,

  “他翻不起什么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