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向太医请教草药知识-《清史错位录》

  圣山之巅的厮杀声震得碎石簌簌滚落,刘阳明挥舞长刀格挡着迎面而来的箭矢,手臂已被划开一道血口,温热的血顺着袖口往下滴。陈默护着怀里的铜镜,后背紧贴着星纹石,春桃则蹲在中间,将最后几枚麻醉针射向冲得最前的牧民 —— 太子的人如潮水般涌来,他们的防线已渐渐松动,若再撑下去,迟早会被攻破。

  “坚持住!援兵快到了!” 四阿哥突然大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刘阳明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远处的山路上扬起一阵烟尘,十几匹快马朝着这边疾驰,为首的人身穿御林军服饰,手里举着明黄色的令牌 —— 是康熙派来的援兵!

  “是御林军!皇阿玛知道了!” 四阿哥的声音刚落,御林军已冲到近前,弓箭齐发,瞬间将太子的人压制住。太子见状,脸色惨白,想要策马逃跑,却被御林军统领一把拽下马:“太子殿下,皇上有旨,请您即刻回京!”

  达鲁哈赤的牧民见太子被抓,顿时没了斗志,纷纷扔下兵器投降。李卫趁机带着护卫冲上去,将剩下的黑衣护卫全部制服,一场惨烈的对决终于落幕,只是地上躺着十几名伤员,有御林军的人,也有刘阳明这边的护卫,呻吟声在山巅回荡。

  “快!先救伤员!” 刘阳明立刻扔下长刀,蹲到一个腹部中箭的护卫身边 —— 护卫脸色苍白,呼吸微弱,箭头还留在体内,春桃正用草药按压止血,却止不住血往外渗。“春桃,有止血的特效药吗?他失血太多,再这样下去会有危险!”

  春桃满头大汗,从草药包里掏出最后一点 “血竭”,撒在伤口上:“这是最有效的止血药了,可只剩下这么多,不够所有伤员用。而且张护卫之前中的神经毒还没解透,刚才厮杀时又受了惊吓,现在昏迷不醒,我没办法让他醒过来……”

  刘阳明心里一沉 —— 春桃的草药虽能应急,却缺乏专业的毒理与药理知识,面对复杂的中毒和外伤,根本不够用。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马蹄声,巴特尔指着前方大喊:“是陈太医!他怎么来了?”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陈太医带着两个药童,骑着马朝着这边赶来,药箱挂在马鞍上,随着马匹的跑动轻轻晃动。“陈太医!您怎么会来这儿?” 刘阳明快步迎上去,心里满是惊喜。

  陈太医翻身下马,来不及喘口气就直奔伤员:“皇上得知太子在圣山作乱,怕你们有伤亡,特意让我带着药材赶来。快,先让我看看伤员的情况!” 他走到腹部中箭的护卫身边,仔细查看伤口,又摸了摸脉搏,“箭头没伤到内脏,只是失血过多,得先拔箭缝合,再用‘当归补血汤’止血。春桃,你帮我烧开水,煮药!”

  药童立刻打开药箱,取出手术刀、缝合线和药材。陈太医动作娴熟地拔箭、清创、缝合,再敷上特制的止血药膏,不过半个时辰,护卫的血就止住了,呼吸也渐渐平稳。刘阳明看着他行云流水的操作,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 —— 陈太医是太医院的资深太医,精通草药与毒理,正好可以向他请教之前遇到的毒理难题,还有草药与时空线索的关联。

  待所有伤员都得到初步救治,陈太医才坐在星纹石旁休息,喝了口春桃递来的草药水。刘阳明趁机坐在他身边,拿出之前从月牙泉带回的水样和草乌毒样本:“陈太医,晚辈有几个关于草药和毒理的问题想请教您,之前我们遇到了不少中毒情况,一直找不到彻底的解法。”

  “哦?你说说看。” 陈太医放下水杯,接过水样和样本,仔细查看起来。

  “第一个问题,” 刘阳明指着草乌毒样本,“之前我们的护卫中了草乌毒,春桃用绿豆粉和甘草缓解了症状,却没办法彻底解毒,而且月牙泉的水里也被加了草乌和白矾,您知道有没有能彻底解草乌毒,还能净化水质的草药?”

  陈太医捻起一点草乌毒样本,放在鼻尖轻嗅,又尝了尝水样:“草乌毒属‘大热之毒’,绿豆粉和甘草只能中和部分毒性,要彻底解毒,需用‘防风’‘生姜’与‘绿豆’同煮,三者搭配能解草乌的大热,还能保护脾胃不受损伤。至于净化水质里的草乌和白矾,可在水里加入‘金银花’和‘蒲公英’,这两种草药能吸附水中的毒素,静置半个时辰后,水就能饮用了 —— 不过要注意,金银花性凉,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多喝。”

  他从药箱里取出几株晒干的防风、金银花和蒲公英,递给刘阳明:“你看,这是炮制过的防风,比新鲜的防风药效更强;金银花要选带露水采摘的,吸附毒素的能力最好。这些药材你拿着,以后再遇到草乌毒,就能用得上了。”

  刘阳明接过药材,小心翼翼地收好,又拿出鼎身铜片和星纹石粉末:“第二个问题,晚辈发现这星纹石粉末和某些草药放在一起时,会泛出蓝光,像是产生了共鸣,您知道哪些草药会有这样的反应吗?这会不会和草药的药性有关?”

  陈太医接过铜片和粉末,将两者放在一起,果然看到蓝光泛起,他又从药箱里取出几种草药,分别与粉末放在一起 —— 当 “薄荷” 和 “艾叶” 靠近粉末时,蓝光变得格外明亮;而 “黄连” 和 “黄芩” 靠近时,蓝光则变得暗淡。

  “有意思!” 陈太医眼睛一亮,“薄荷和艾叶属‘辛温之性’,能通经络、散寒气;黄连和黄芩属‘苦寒之性’,能清热泻火。这粉末看来喜‘温’厌‘寒’,遇到辛温类草药就会增强能量,遇到苦寒类草药就会减弱能量。而且这种蓝光,像是‘气脉流通’的表现,和人体经络中的‘气’很相似 —— 说不定这粉末和草药结合,能激活某种‘气脉’,比如星纹石或鼎身的纹路。”

  刘阳明心里一动 —— 陈太医说的 “气脉流通”,不就是穿越者残页上提到的 “纹路共振” 吗?看来激活时空门,不仅需要鼎、镜、星纹石,还需要辛温类草药来增强能量!“那您知道哪些辛温类草药比较稀有,或者只在特定地方生长吗?比如雍和宫附近,有没有这类草药?”

  “你还真问对了!” 陈太医点头,“雍和宫的后山上,长着一种‘雍和艾’,是艾叶的变种,比普通艾叶的辛温之性更强,而且只在雍和宫后山上生长,其他地方很难见到。这种草药常用于祭祀和祈福,据说能‘通天地之气’,说不定就是你要找的能与星纹石粉末产生强烈共鸣的草药。”

  “雍和艾!” 刘阳明心里一震 —— 雍和宫正是铜镜的藏身处,看来铜镜、雍和艾、星纹石粉末三者之间存在关联,激活时空门的关键线索,很可能就藏在雍和宫的后山上!

  春桃也凑过来,拿出之前治疗断肠花毒气的草药:“陈太医,之前我们穿过山洞时,吸入了断肠花的毒气,用甘草缓解了症状,您知道有没有能彻底清除体内毒气的草药?还有,断肠花和其他草药搭配,会不会产生新的毒性?”

  “断肠花属‘阴寒之毒’,吸入后会损伤肺腑,只用甘草不够。” 陈太医解释道,“需用‘麻黄’‘桂枝’与‘甘草’同煮,麻黄和桂枝能散肺腑的寒气,甘草能保护肺腑不受损伤。另外,断肠花不能和‘半夏’一起用,两者搭配会产生剧毒,误食后半个时辰内就会危及生命 —— 你们以后遇到断肠花,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他又从药箱里取出麻黄和桂枝,教春桃如何炮制:“麻黄要去根,桂枝要切片,两者都要炒至微黄,这样才能去除杂质,增强药效。你们平时采药时,也要注意炮制方法,不同的炮制方法,药效会相差很多。”

  刘阳明坐在一旁,认真听着陈太医的讲解,不时记录下关键信息 —— 他没想到,草药知识不仅能救治伤员,还能为激活时空门提供关键线索。雍和艾、辛温类草药、纹路共振,这些线索串联起来,让他对三月十五的时空门激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陈默也走过来,拿出手机和铜镜:“陈太医,您看这铜镜和手机放在一起时,也会泛出蓝光,和星纹石粉末与草药的反应很像,这会不会也是‘气脉流通’的表现?”

  陈太医接过铜镜和手机,仔细查看:“这铜镜的材质很特殊,含着‘阳刚之气’,手机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物件,却也含着某种‘无形之气’,两者结合,就像阴阳相济,自然会产生能量。这和草药与粉末的反应原理相似,都是‘气脉相通’的结果。”

  就在这时,御林军统领走过来,对四阿哥说:“四爷,皇上让我们先把太子和达鲁哈赤押回京城,您和刘大人等人处理完伤员后,也尽快回京,皇上要亲自审问太子。”

  四阿哥点头同意,转身对刘阳明说:“看来我们得尽快回京了,不过在回京前,咱们得去雍和宫后山看看,找找陈太医说的雍和艾,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关于时空门的线索。”

  刘阳明点头,将陈太医教的草药知识和药材小心收好 —— 向陈太医请教的这一番话,不仅解决了之前遇到的毒理难题,还为激活时空门找到了新的线索,雍和艾、铜镜、星纹石粉末,这三者很可能就是激活时空门的最后关键。

  陈太医收拾好药箱,准备随御林军一起回京,临走前对刘阳明和春桃说:“你们以后遇到草药或毒理问题,随时可以去太医院找我。记住,草药的关键在于‘对症’,不仅要解当下的毒,还要考虑长远的身体调理,不能只图一时之效。”

  刘阳明和春桃连忙道谢,看着陈太医和御林军押着太子、达鲁哈赤离去。圣山之巅的风依旧带着凉意,却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杀气,星纹石上的蓝光渐渐减弱,却依旧泛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呼应着远处雍和宫的方向。

  “咱们也该准备回京了。” 四阿哥站起身,看着身边的众人,“伤员们需要尽快回京城接受更好的治疗,而且八爷党还在京城等着,咱们不能让他们趁机作乱。另外,雍和宫的雍和艾和铜镜,也是咱们回京后的重点目标。”

  众人点头同意,开始收拾东西,护卫们搀扶着伤员,慢慢朝着山下走去。刘阳明走在队伍中间,手里攥着陈太医给的草药和鼎身铜片,心里默默想:陈太医的请教,让我对草药和时空线索的关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回京后的雍和宫之行,定能找到更多激活时空门的线索。

  而此时,京城的八爷府里,八阿哥正听着属下的汇报,得知太子被抓,刘阳明他们找到星纹石和草药线索后,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太子还是太急了,不过没关系,刘阳明他们虽然找到了星纹石,却还没找到鼎的真正用处,等他们回京,我再好好‘招待’他们。”

  回京的路漫长而崎岖,却充满了希望与挑战。刘阳明知道,向陈太医请教的草药知识,不仅能保护众人的安全,还能为三月十五的时空门激活提供关键支持 —— 这场围绕时空门、草药与皇权的较量,还远未结束,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