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朝花夕拾-《观音面贱胚命》

  几度春秋悄然而过,窗外的梧桐树黄了又绿,绿了又黄。

  顾氏商行早已不再是码头边那个需要谨小慎微、艰难求存的小铺面了。它发展成了拥有自己名号、仓库和车队的“顾氏贸易公司”,在本地商圈也算有了一席之地,经营的货物也从最初的零散中转,拓展到了稳定的进出口业务。

  财富和地位随之而来,昔日那些或轻视或探究的目光,早已变成了敬畏与巴结。

  有人劝顾枭换一处更气派的公馆,也有人暗示玉清该在家享享清福,不必再抛头露面。

  但他们都拒绝了。

  他们依旧住在那栋红砖小楼里,守着那个如今已被玉清打理得郁郁葱葱、四季皆有景致的小院。

  对顾枭而言,这里是他和玉清白手起家的根基,是战火余生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每一砖一瓦都浸透着他们的回忆。

  对玉清而言,这里有他亲手种下的桂花树,有他一点一滴布置起来的温暖,是任何华屋广厦都无法替代的归宿。

  顾枭渐渐将公司的日常管理和大部分业务交由了赵铁柱等一批信得过的老部下,自己则退居幕后,掌控大局,只在关键决策时露面。

  玉清也卸下了许多琐碎的账目,转而负责审核最重要的几本总账和公司的资金规划,他心思缜密,眼光精准,依旧是顾枭最倚重的“定海神针”。

  生活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

  常常是,上午去公司处理完必要的事务,午后便可回到家中。

  顾枭或许会在书房里看些时政经济类的报纸,玉清则可能在客厅的窗边安静地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