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国士无双-《大梁好声音》

  申怀安小声道:“小庆,你师叔祖我都伤心在这样了,你怎么还一副心不在焉的样了。”

  曾太医:“师叔祖,可你没什么问题啊,是不是早上吃多了?”

  申怀安:“你胡说,有病就是有病,伤心过度也是病。

  现在外面怎么样?”

  曾太医:“师叔祖,皇后娘娘在外面,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听说皇上也马上赶来。”

  申怀安心想这下可遭了,本想做做样子,没想到做成真的了。

  如今只能强行装下去了,但愿不要露了馅。

  申怀安想了一下对太医曾庆道:“你这样,出去就说我伤心过度,有损气血。

  另外说心病要心药才能医,然后你就在外等候。

  不可将我装病的事告诉其它人,小心你性命难保。”

  曾太医:“一切听师叔祖吩咐。”

  曾庆退出屋子,假装心急的向皇后禀报了病情。

  说是师叔祖伤心过度,心药只能心药医。

  然后太医曾庆说完就跪在屋外,随时等待召唤。

  皇后:“太医,你跪在这里干什么?”

  曾太医:“回皇后娘娘,师叔祖伤心过度。

  现在气血有损,臣在这里可以随时待命。”

  皇后:“这么严重?”

  这时皇上也匆匆赶来道:“皇后,申怀安好些了没?”

  皇后:“陛下,你对申怀安做了什么,这孩子,哭的很是伤心。

  到现在还在抽泣呢,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

  皇上:“我没做什么啊,我就是罚了他一点钱。

  前些时朕给让一千万两银子,让他去安置灾民和修路。

  而且这些钱本就是他在朕这里赚去的,朕罚得也不重啊。”

  皇上:“陛下,这件事妾身也听说了,原本两件事加起来需要一千三百万两。

  而陛下您只给了一千万两,申怀安帮朝廷省了三百万两,您不仅不赏他,还罚他。

  还有妾身去过汤山新院,那里的灾民生活的很好,申怀安还亲自干活。

  到现在那些灾民还口口声声感谢皇恩,申怀安可是一点功都没有贪啊。”

  皇上:“可是申怀安在朝堂之上将万之谦骂的吐血,估计好几天都缓不过来,朕才这样罚他。”

  皇后:“陛下行事,妾身不好多言,太医刚给他把了脉,先看看再说吧。”

  皇上:“这可如何是好,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朕怎么给他爹交待。

  申云帆和林岳等,当初拼了命的保着朕从敌军里杀出来,朕才有今天。

  现在他两个儿子,一个战死边关,另外一个如果在朕这里有闪失,朕怎么交待啊。”

  皇后:“陛下,您也先别急,臣妾觉得或许还有一人可以劝劝申怀安。”

  皇上:“哎呀,这个时候了皇后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谁啊?”

  皇后:“也许禁军统领林岳有办法,现在唯一能和申怀安说上话的就只有他了。”

  皇上:“对啊,朕怎么没有想到,他也是申怀安的长辈。

  丁升,快去召林岳过来。”

  不一会林岳匆匆赶来,他听说是申怀安的事,也很是紧张。

  皇上:“林爱卿,朕今天罚申怀安罚的有些狠。

  他现在还在伤心呢,你替朕进去看看。”

  在路上林岳也听说是怎么一回事了,但听说申怀安哭昏厥过去了。

  心想究竟是受了什么委屈,搞成这样。

  林岳带着疑惑进到屋子里,申怀安还依旧抽泣着。

  他看到林岳进来了,申怀安心想遭了,这可真是整大了。

  本来只是想找皇上要回那三百万两银子,不曾想惊动了皇后,连禁军统领林岳也惊动了。

  他又强装着将心中的委屈又涌了出来。

  还没等林岳开口,申怀安抱着林岳又是一阵痛哭。

  申怀安边委屈的哭边哽咽的道:

  “林叔叔啊,您送侄儿回灵山吧。

  侄儿心中委屈啊,他们都欺负我啊,侄儿好苦啊……”

  林岳道:“怀安,你先冷静,不要再哭了,说谁欺负你了。

  林叔叔去替你出气,好孩子,别哭了,陛下和皇后也很担心你。”

  申怀安:“林叔叔啊,侄儿心中好痛啊。

  侄儿好委屈啊,侄儿想回灵山,想回到我爹娘那里。

  求你了,林叔叔,送侄儿回去吧,侄儿想娘了。”

  林岳一直安慰着,没想到申怀安什么也不说,只是说想回去。

  这下林岳看到申怀安这样,虽然心痛,但他一个武将出身,见不得别人哭哭啼啼。

  再说他见申怀安这样,性子也急了起来。

  进门时皇后说了,心病要心药医。

  于时林岳突然大声吼道:“怀安,你堂堂一个男儿,哭哭啼啼的像什么话。

  想当初我和你爹也是死人堆爬出来的,还有你兄长,也倒在冲锋的路上。

  你为了点银子怎么这么没出息,让他人看了笑话。”

  申怀安听到这里,哭得更伤心了。

  “林叔叔啊,那可是三百万两银子啊。”

  林岳:“什么,这么多?”

  申怀安还边哭边抽泣道:“林叔叔,我记得小时候,灵山闹饥荒。

  家里穷的几天都没饭吃了,我饿的不行,偷拿了家里的两文钱,想换点吃的。

  谁知我爹将我吊起来一阵好打,说是这些钱是给他边关死去战友的后人救急的。

  我爹说他们的爹边关战死,人不能忘本。

  后来还是我兄长站出来护着我,说是钱是他拿的。

  兄长替我挨了一顿打,可后来他也战死边关了。

  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我想多挣些钱回去孝敬爹娘,侄儿有错吗?

  我爹说我们一家能活到现在,完全是陛下皇恩浩荡。

  让我一定要忠君爱国,我因为身体弱才没有去当兵。

  后来侄儿进京想回报陛下之恩,林叔叔,我申家忠君爱国是刻在骨子里的。

  可是我一进京那些人就欺负我,我也不和他们计较。

  只要能为陛下做事,为陛下分忧,侄儿什么都能忍。

  可是那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我,他们自己做错了事,还蛊惑陛下。

  林叔叔,这三百万两可以救好多百姓啊,现在说没就没了。

  侄儿心里苦啊,林叔叔啊,我爹说进了京城,陛下和林叔叔会护着我的。

  可是现在……林叔叔啊,侄儿想回家,叔叔送侄儿回家好不好。

  林叔叔啊,侄儿求你了……”

  申怀安一边哽咽的和林岳说着,一边又大声哭了起来。

  这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啊,连林岳这么强的汉子都被打动了。

  屋外长公主也匆匆赶来,这是后宫,上官仁远进不来。

  但他又恐申怀安有闪失,这才请长公主前来看看。

  当屋外陛下、皇后和长公主听到申怀安说起时候的事,又说要对陛下忠心。

  而且申怀安哭得很是伤心,他们心里也快碎了。

  皇后:“陛下,申怀安毕竟是你的晚辈。

  再说景伦从封州回来时,申怀安连命都不要,一路死保他进京。

  可见他对陛下和朝廷的忠心,而且他又是你的晚辈。

  看来陛下是真伤了他的心啊。”

  长公主:“陛下,申怀安进京后,他立的功就不说了。

  后来只身前往平了潼州,又临危受命去了封州。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是为陛下和朝廷分忧。

  他年纪还小,攒点钱有错吗,陛下不分青红皂白,罚得这么重。

  唉……难怪他这么伤心了。”

  皇上:“可是他在朝堂之上将我三品大员骂的吐血。

  那骂的叫一个难听啊,朕也没有罢他的官,只是罚了他银子。

  再说这些银子虽然多,但对申怀安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皇上:“陛下,这个时候了,你还向着那些朝臣。

  臣妾去过汤山别院,那里的百姓苦成什么样了。

  申怀安给了他们希望,每天也参与劳作,和百姓相处很好。

  朝廷那些官员去了之后,不帮忙也就罢了。

  他们甚至还煽动百姓,让他们不要干活,只等朝廷拔粮就行。

  申怀安是陛下亲点的去安置百姓的,他怎么能忍。

  他才扣着这些官员,让他们和百姓一起劳作,不然没有饭吃。

  臣妾认为申怀安做的对,而且申怀安每天也得干活才有饭吃。

  申怀安每天除了干活,还和百姓说这一切都是陛下的皇恩浩荡。

  百姓无不对陛下感恩戴德,臣妾也很受感动。

  可是那些官员回来,还在中伤申怀安。

  陛下,你是申怀安他的长辈,你不仅不护着他,还罚这么重。

  如果你是申怀安,你会不会伤心。”

  长公主:“陛下,其实申怀安并不想当官,他只是想报答陛下。

  不然按申怀安的智慧,他完全可以拉拢朝臣,以求自保。

  可是他不有这样做,他的目的很简单,以最直接的方法回报皇恩。

  想这样的无双国士,陛下,不是本宫说你,你这件事做的确实让人伤心。”

  皇上:“无双国士?皇姐,你对申怀安的评价也太高了吧。

  还有皇后、皇姐,你们都怎么了。

  今天都来针对朕是吧,朝廷议事本就如此。

  他这点委屈都受不了,以后还怎么成事?”

  长公主:“我的陛下啊,申怀安不是不知道如何自保。

  他如果拉拢朝臣,以求自保,不是不可以站稳脚跟。

  可是这样一来,朝廷党争,为难的是陛下,内耗的是大梁的根基啊。

  他这是不想陛下为难,才以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去做事。

  反正他本就不想当官,无非是罢了他的官,再严重一点关他几天。

  这些他都可以忍,也都可以接受。

  可是陛下,他是拿你当长辈了啊,他在你面前耍些小性子又怎么了?

  还有本宫说他是无双国士,陛下也不要觉得妾身对他的评价太高。

  陛下你想想,光是曲辕犁,他申怀安封侯都不为过。

  可是他争过没有,没有,后来还自愿拿出银子为陛下解忧。

  然后只身前往潼州,临危去封州,舍命护景伦回京。

  光这些我大梁还有谁能做到,这不是无双国士是什么?

  另外,他在潼州和封州,包括汤山新院。

  哪一次不是在教导百姓说这一切都是皇上的恩德?

  他无时不刻在的树立陛下的威信,他这是真心的想回报陛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