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全给打乱了-《疯了吧!何雨柱竟是鲁班传人?》

  何大清把菜往桌上一放,挺直了腰板。

  “刚到没多久。”

  他的目光落在陈雪茹身上。

  虽然肚子已经卸了货,但那份独有的成熟风韵,却比以前更胜几分。

  再看看自己儿子,红光满面,精神头十足。

  何大清心里那点失落,又被骄傲给盖了过去。

  “赶紧洗手,准备吃饭。”

  他拿出一家之主的气派,发号施令。

  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大宝二胖也拘谨地坐在一旁,扒拉着碗里的饭。

  何大清喝了一口小酒,咂了咂嘴,终于还是没忍住。

  “雨柱,我问你。”

  “你蔡大叔跟那个小酒馆的徐老板娘,到底是怎么回事?”

  何雨柱一听这个,乐了。

  他放下筷子,添油加醋地就把李实力那套词,又给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爸,您是不知道。”

  “我叔现在可是牛气了。”

  “那徐老板娘,可是个能人。”

  “一个小酒馆,让她经营得红红火火,比咱们厂里有些车间主任挣得都多。”

  “而且人长得漂亮,对我们家雨水也好。”

  何雨柱夹了一筷子花生米,嚼得嘎嘣脆。

  “现在我叔过去,那就是享福。”

  “徐老板娘天天好酒好菜伺候着,什么活儿都不让他干。”

  “就差没把我叔供起来了。”

  “前两天还托我,说要给我叔做两身新衣裳过年呢。”

  何大清听得眼睛都直了。

  还有这好事儿?

  他心里那股子酸水,简直要把后槽牙都给泡倒了。

  他越听越眼馋,越听越后悔。

  当年自己怎么就猪油蒙了心,跑去了保定那个穷地方。

  要是不走,留在北京,守着这一儿一女,现在享福的不就是他何大清吗?

  说不定,他也能碰上个徐慧真这样的。

  他越想越气,端起酒杯,咕咚一口就闷了下去。

  辛辣的白酒从喉咙烧到胃里,却浇不灭他心里的那团火。

  坐在他旁边的白寡妇,一直没怎么说话。

  但她一双眼睛,却始终没离开过何大清的脸。

  何大清脸上那点羡慕,嫉妒,还有悔意,她看得一清二楚。

  她心里咯噔一下。

  这个老东西,怕是动了心思,想留下了。

  这可不行。

  他要是留下了,自己和儿子在保定那边怎么办?

  白寡妇心里的小算盘打得飞快。

  她不动声色地给何大清夹了一筷子肉片。

  “大清,多吃点。”

  她的声音,难得地温柔了几分。

  她决定了,今天晚上,一定得好好伺候伺候这个老东西。

  必须得把他的心,给拉回到保定去。

  时间一晃,就到了腊月二十五。

  轧钢厂正式放了年假。

  厂里今年效益好,尤其是何雨柱负责的大棚蔬菜基地,更是大获成功。

  寒冬腊月的,厂里每个工人,都分到了一份新鲜翠绿的反季节蔬菜。

  有黄瓜,有西红柿,还有水灵灵的小白菜。

  工人们拎着沉甸甸的网兜,脸上都乐开了花。

  “谢谢何师傅!”

  “还是何师傅有本事!”

  “跟着何师傅,咱们冬天也能吃上菜了!”

  感谢声此起彼伏。

  何雨柱作为大功臣,自然分得最多。

  他自己留了足足五斤,拿了件旧的军大衣,把那些娇贵的蔬菜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

  抱在怀里,大步流星地往家走。

  东边矿场。

  这里的天空永远是灰蒙蒙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子呛人的煤烟味儿,混杂着铁器生锈的气息。

  “咣当——”

  “咣当——”

  沉重的铁镐砸在坚硬的煤层上,发出单调而又乏力的声响。

  贾东旭直起酸痛的腰,用黑乎乎的袖子抹了一把脸,蹭得满脸都是黑道子。

  他凑到旁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身边。

  “师傅。”

  “您再熬一熬。”

  “我听管教说了,算算日子,您顶多还有七个月,就能出去了。”

  易中海的动作没有停。

  他机械地挥舞着手里的铁镐,仿佛没有听到贾东旭的话。

  出去。

  这个词,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在心里默念一百遍。

  他做梦都想离开这个鬼地方。

  贾东旭见他不说话,又继续说道。

  “师傅,咱们的仇,出去以后再报。”

  “那个何雨柱,他把咱们害得这么惨,这笔账,不能就这么算了。”

  提到何雨柱这个名字,易中海挥动铁镐的手臂,明显顿了一下。

  镐头砸在石头上,迸出一串火星。

  仇恨的火焰,在他的胸膛里已经烧了太久太久。

  但他比贾东旭更能沉得住气。

  “着什么急。”

  易中海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改造,争取早点出去。”

  “外面的事,有的是时间慢慢算。”

  贾东旭用力地点了点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知道,易中海比他有心计,有城府。

  听师傅的,准没错。

  他压低了声音,又凑近了些,神神秘秘地说。

  “师傅,还有个事儿。”

  “我媳妇儿上个月来看我,跟我说了件大喜事。”

  易中海终于停下了手里的活儿。

  他侧过头。

  “什么喜事?”

  贾东旭的脸上,是真切的喜悦。

  “师娘她,她领养了一个孩子。”

  “是个男孩儿,叫易星,今年都九岁了。”

  “说是以后,就给您二老养老送终了。”

  易中海脸上的表情僵住了。

  他手里的铁镐,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砸在脚边的碎石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什么?”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你师娘……领养了一个孩子?”

  贾东旭完全没察觉到易中海情绪的变化,还在那儿替他高兴。

  “是啊,师傅。”

  “这可是大好事儿啊。”

  “您跟师娘没个一儿半女的,以后老了怎么办?”

  “现在有了这个易星,您二老的后半辈子,不就有指望了吗?”

  “我媳妇儿说,那孩子机灵着呢。”

  指望?

  易中海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领养一个不相干的野孩子,给他养老?

  那他贾东旭呢?

  自己这么多年,费尽心机地扶持他,接济他,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看待,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自己老了以后,能有个端茶倒水,养老送终的人吗?

  现在,他那个蠢婆娘,竟然不声不响地就领养了一个孩子。

  这不等于把他所有的计划,全都给打乱了吗?

  易中海气得浑身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