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何大清要回来了!-《疯了吧!何雨柱竟是鲁班传人?》

  何大清的眼睛里闪着精光,嘴角勾起冷笑。

  “以前爸是戴罪之身,夹着尾巴做人。”

  “现在不一样了!老子身家清白,谁还敢惹我?”

  “他们当年怎么欺负你的。”

  “老子加倍给你找回来!”

  “非得把他们一个个收拾得服服帖帖不可!”

  看着父亲摩拳擦掌、一脸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何雨柱不禁有些发愣。

  这还是那个胆小如鼠、畏畏缩缩的何大清吗?

  怎么卸下个包袱,跟解开了封印似的。

  不过,看着父亲这副护犊子的模样。

  何雨柱心里非但没有觉得他小人得志。

  反而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流。

  这个不着调的老爹,虽然混蛋了大半辈子。

  但骨子里,终究还是向着自己儿子的。

  迷途知返,为时未晚。

  何雨柱看着何大清那张因为兴奋而涨红的脸。

  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

  四合院,中院。

  刘海中正背着手。

  挺着个官架子十足的肚子。

  在院里溜达。

  身为大院里的管事大爷。

  这种巡视自己“领地”的感觉。

  让他很是受用。

  就在这时,

  一个穿着中山装。

  骑着二八大杠的年轻人停在了院门口。

  “请问,这里是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吗?”

  年轻人推着车走进来,客气地问道。

  刘海中一看来人气质不凡。

  立马端起了架子,清了清嗓子。

  “没错,我就是这个院的管事大爷,刘海中,你找谁?”

  年轻人脸上露出笑容,快步上前。

  “刘大爷您好,我叫小张,是街道办的。”

  “哦?街道办的?”

  刘海中眼睛一亮,腰杆挺得更直了。

  街道办来人,那指定是来传达什么重要指示的。

  这可是给他这个管事大爷长脸的好机会。

  “小张同志啊,快屋里坐,屋里坐!”

  刘海中热情地就要把人往自己家让。

  小张笑着摆了摆手。

  “不了不了,刘大爷。”

  “我就是来传达个通知,说完就走。”

  “是这样,根据王主任的指示。”

  “特地来跟您打个招呼。”

  小张顿了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你们大院原来的住户,何大清同志。”

  “经过组织上的重新核实。”

  “历史问题已经彻底解决,恢复了清白身份。”

  “从今天起,他的户口将迁回咱们锣鼓巷,

  重新回到这院里长住。”

  小张的话,如同一个晴天霹雳。

  在刘海中耳边炸响。

  他整个人都懵了。

  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谁?你说谁要回来?”

  “何大清同志,就是何雨柱同志的父亲。”

  小张耐心地重复了一遍。

  何大清!

  那个跑了十几年,了无音讯的何大清?

  他要回来了?

  还要长住?

  刘海中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不是……小张同志。”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不是……他不是在保定吗?”

  小张解释道。

  “何大清同志这些年一直在保定。”

  “这次是何雨柱同志主动找到街道。”

  “帮忙解决的父亲的历史遗留问题。”

  “至于住房。”

  “何雨柱同志因为爱人陈雪茹同志是独生女。”

  “家里有住房,所以他现在是住在正阳门那边。”

  “所以,院里他那两间北房就空出来了。”

  “正好给他父亲何大清同志居住。”

  小张的话说得清清楚楚,条理分明。

  可每一个字,都砸在刘海中那颗官迷心窍的心上。

  他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嘴巴张了张,半天没说出话来。

  何大清要回来了……

  那个混不吝的刺儿头,要回来了!

  送走了街道办的小张。

  刘海中失魂落魄地回了家。

  “老头子,你这是怎么了?跟丢了魂儿似的。”

  二大妈正在纳鞋底。

  看他这副模样,奇怪地问道。

  刘海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端起桌上的凉白开就灌了一大口。

  “出大事了!”

  他抹了把嘴,声音都带着颤。

  “何大清要回来了!”

  “哪个何大清?”

  二大妈一时没反应过来。

  “还能是哪个!傻柱他那个跑了十几年的爹!”

  “啊?”

  二大妈手里的针“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他回来干什么?”

  “不是说在保定跟那个白寡妇过得挺好吗?”

  “怎么着,那边混不下去了,又想起来回了?”

  二大妈的关注点,永远都在这些家长里短上。

  刘海中却烦躁地摆了摆手。

  “你懂个屁!”

  “人家现在不是混不下去,是衣锦还乡!”

  “街道办亲自来人通知的。”

  “说是成分问题都解决了,恢复清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以后,就要长住在大院里了!”

  刘海中越说越愁,一张老脸都快拧成了苦瓜。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我好不容易把这院里管得服服帖帖的。”

  “跟何雨柱那小子关系也处得不错。”

  “他怎么就把这尊瘟神给请回来了?”

  在刘海中的记忆里,何大清可不是个善茬。

  当年在院里,那就是一等一的刺儿头。

  天不怕地不怕,谁的面子都不给。

  自己这个管事大爷,在他面前根本不够看。

  这要是回来了,自己这官威,还往哪儿摆?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街道办来人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

  不到半个钟头,就传遍了整个四合院。

  “听说了吗?傻柱他爹要回来了!”

  “真的假的?那个扔下俩孩子跑了十几年的何大清?”

  “可不是嘛!刘大爷家亲口传出来的。”

  “说是街道办都来人了,成分问题解决了。”

  “以后就住这儿不走了!”

  “我的天爷!这人还有脸回来啊?”

  “当年多狠的心,一双儿女说不要就不要了。”

  “就是,要不是院里街坊邻居帮衬着。”

  “傻柱兄妹俩早饿死了!”

  院里的老娘们儿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言语间多是指责和不屑。

  当然,也有人关心另一个问题。

  “哎,那他爹回来了。”

  “傻柱还住不住他那屋了?”

  “听说傻柱娶了个有钱媳妇。”

  “住丈母娘家去了,不住院里了。”

  “那他那两间房,岂不是就给他爹住了?”

  这话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

  后院。

  阎埠贵正拿着个小本本。

  计算着这个月的开销。

  他媳妇三大妈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

  “老头子,出大事了!”

  阎埠贵头也不抬。

  一边拨着算盘珠子一边说。

  “嘛大事儿啊,天塌下来了?”

  “比天塌下来还大!何大清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