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简直就是一种浪费!-《疯了吧!何雨柱竟是鲁班传人?》

  赵山河眼睛一瞪。

  “妇道人家懂什么!”

  “这是正事!”

  “手艺人,本事是天!”

  “没本事,到哪儿都得被人瞧不起!”

  何雨柱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他放下茶缸,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他看着刘星,一字一句地说道。

  “师娘说得对,也说得不对。”

  “咱们师兄弟,私下里怎么都行。”

  “但工作上的事,半点马虎不得。”

  “尤其这次让你去的机修厂。”

  “不是咱们轧钢厂食堂。”

  “那地方的食堂班长叫唐林光。”

  “我跟他打过交道。”

  “那家伙可不是什么善茬。”

  “心眼比针尖还小。”

  “你要是没两把刷子,镇不住场子。”

  “进去之后有的是小鞋给你穿。”

  何雨柱的话让刘星的脸色又白了几分。

  他下意识地捏紧了衣角。

  “所以,今天让你过来,不为别的。”

  何雨柱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师父把你夸得天花乱坠。”

  “说你是百年一遇的厨艺天才。”

  “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那种人。”

  “我这人呢,信自己眼睛看到的。”

  “信自己舌头尝到的。”

  “今天,就得让你师兄我,亲自掂量掂量你的斤两。”

  赵山河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一脸的理所当然。

  这才是他带出来的徒弟,有章法,有派头!

  “大师兄,您说,要我做什么?”

  刘星深吸一口气,眼神里虽然还有紧张。

  但更多的是一种属于厨师的专注。

  何雨柱很满意他这个态度。

  没有被吓得屁滚尿流,说明有点心理素质。

  “不做复杂的。”

  他伸出两根手指。

  “就两道菜,最家常的。”

  “也是最考验基本功的。”

  “清炒土豆丝,番茄炒蛋。”

  “这算是开卷考试了,能不能及格,就看你自己的了。”

  清炒土豆丝,考的是刀工和火候。

  番茄炒蛋,考的是对味道的调和与掌控。

  越是简单的菜,越是见真章。

  刘星听到菜名,明显松了口气。

  这两道菜他闭着眼睛都能做。

  “好!我明白了,大师兄!”

  “冬梅,带刘星去厨房,东西都给他备好了!”

  赵山河大手一挥,发号施令。

  “好嘞!”

  马冬梅应了一声,温柔地对刘星说。

  “走吧孩子,别有压力。”

  “就跟你平时在家里练习一样。”

  “谢谢师娘。”

  刘星跟着马冬梅进了厨房。

  院子里,赵山河得意洋洋地对何雨柱说。

  “怎么样,柱子,我没说错吧?”

  “你看这小子,一提到做菜。”

  “那眼神立马就不一样了!”

  “这叫什么?这就叫天赋!”

  何雨柱没搭理他,耳朵却竖了起来。

  仔细听着厨房里的动静。

  很快,厨房里就传来了“笃笃笃”极为规律的切菜声。

  那声音又快又密,像是雨打芭蕉,连绵不绝。

  中间没有丝毫的停顿和犹豫。

  光是听这声音,何雨柱的眉毛就扬了扬。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刀工,可以啊!

  比刑帆和李实力那两个半吊子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赵山河更是得意,下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还用脚尖一下一下地点着地。

  跟着那切菜的节奏,嘚瑟得不行。

  没过多久,切菜声停了。

  紧接着,就是“刺啦”一声热油爆响!

  一股浓郁的葱蒜香味瞬间从厨房里窜了出来。

  霸道地占据了整个小院。

  随后,锅铲与铁锅碰撞的清脆声音响起。

  急促而有力,充满了节奏感。

  赵山河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

  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

  “闻见没?”

  “火候!这就是火候!”

  “这小子,对火候的掌控。”

  “简直就是一种本能!”

  何雨柱没说话,但心里已经信了七八分。

  这股味道,纯粹,干净。

  没有一丝多余的杂味。

  说明厨子心里有数,知道什么阶段该干什么事。

  前后不过三五分钟。

  马冬梅就端着一个白瓷盘。

  笑盈盈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来了来了!清炒土豆丝来了!”

  盘子一放到桌上。

  何雨柱和赵山河的眼睛同时亮了。

  只见盘子里的土豆丝。

  根根分明,粗细均匀,晶莹剔透。

  带着一点点半透明的质感。

  上面点缀着几根红色的干辣椒丝和翠绿的葱花。

  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这刀工……”

  何雨柱喃喃自语。

  这水平,就算是他自己来切,也不过如此了。

  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小撮送进嘴里。

  入口的瞬间,他的眼睛猛地一睁。

  爽脆!

  土豆丝的口感极为爽脆。

  但又不是那种生了吧唧的硬。

  而是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韧劲。

  咸淡适中,带着淡淡的葱油香。

  和一丝微不可查的醋酸味。

  完美地激发了土豆本身的清甜。

  简单,却不寡淡。

  好吃!

  “怎么样?”

  赵山河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何雨柱咀嚼着嘴里的土豆丝。

  缓缓地点了点头,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刀工九十五分,火候九十分,调味八十五分。”

  “综合来看,能打个八十分往上。”

  他咂了咂嘴,又补充了一句。

  “这小子,确实是个天才。”

  “他这手艺,天生就是炒小灶的料。”

  “让他去应付食堂里那种几百人的大锅菜。”

  “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大锅菜和小灶,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能把大锅菜炒好的人,小灶不一定玩得转。

  但能把小灶做到这个水平的。

  只要稍加练习,做大锅菜绝对是降维打击。

  听到何雨柱如此高的评价。

  赵山河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

  “那是!”

  他得意地拿起筷子也尝了一口。

  随即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就说嘛!我赵山河的眼光,什么时候错过!”

  何雨柱没再理会自家师父的吹嘘。

  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彻底落了地。

  有这手艺,别说去机修厂食堂了。

  就算是去丰泽园那种大饭店的后厨,也能站稳脚跟。

  那个唐林光想给刘星穿小鞋?

  怕不是要被刘星的厨艺秀得头皮发麻!

  “行!”

  何雨柱把筷子一放,心里彻底踏实了。

  “师父,您说得对,这小子确实是块好料。”

  “这个名额给他,我放心!”

  就在这时,番茄炒蛋也做好了。

  何雨柱夹起一筷子金黄油亮的番茄炒蛋,送进嘴里。

  他眼睛先是一亮,随即闭上,细细咂摸着。

  那鸡蛋滑嫩,带着恰到好处的油香。

  番茄的酸甜被激发得淋漓尽致。

  汤汁包裹着每一块鸡蛋,浓郁又不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