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何雨柱准备收徒韩春明-《四合院何雨柱重生回贾东旭死前》

  转身就像被风吹着的小雀似的,蓝布褂子的衣角在秋风里飘得老高,一溜烟就冲出了院子,连手上的水都忘了擦。关大爷看着他的背影笑出了声:“你这小子,故意拿话逗孩子,现在人跑回去搬救兵了,看你咋圆场。”何雨柱摸了摸下巴,心里也有点哭笑不得——本是随口开个玩笑,没成想这孩子这么当真,执行力还挺强。

  也就一炷香的工夫,院门口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韩春明拉着位穿青布围裙的妇人快步走了进来。妇人手里还攥着没纳完的鞋底,针脚细密整齐,发间别着根素银簪子,虽衣着朴素却收拾得干净利落。何雨柱抬头瞧见这身影,手里的茶杯“咚”地一下磕在桌沿,瞬间就懵了——这小子居然真把他娘请来了!他盯着韩春明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里飞快盘算:自己吐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总不能咽回来。再说这孩子眼亮心诚,看着就透着股机灵劲儿,收了当徒弟,不仅不跌份,反倒显得自己识人,绝坏不了名声。这么一想,他心里的那点慌乱就稳了下来。

  妇人刚进院就加快脚步,用围裙擦了擦额头的汗,局促地冲两人点头问好:“何师傅,关大爷,我是春明的娘王淑兰,这孩子火急火燎拉我来,说……说想拜您学做菜。”关大爷连忙起身迎上去,拉着她往堂屋坐,笑着补充:“淑兰可是咱胡同出了名的勤快人,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街坊邻居谁家有难处,她总主动搭把手,心肠热得很。”何雨柱跟着起身,摆手请她坐,转头看向韩春明:“你这孩子,倒比我这大厨还急。”他又转向王淑兰,语气诚恳,“春明这孩子踏实机灵,是块学手艺的好料子。您要是放心,我就收他了。不过拜师得有个仪式,过两天让他来我家,咱正式行个礼。”

  这话一出,王淑兰的眼圈瞬间就红了,豆大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掉下来。她连忙从板凳上站起身,双手在围裙上蹭了又蹭,恭恭敬敬地朝着何雨柱鞠了个躬:“何师傅,您真是大好人!您肯教他学手艺,那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我们家条件普通,粗茶淡饭养出来的孩子,性子直,您要是不嫌弃,这孩子您尽管管教,哪怕是打骂都成,我们绝无二话!”一旁的韩春明更是激动得浑身都有些发颤,攥紧的拳头指节都泛了白,胸口剧烈起伏着,脚一软差点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幸好何雨柱眼疾手快,笑着伸手稳稳托住了他的胳膊。

  何雨柱拍了拍韩春明结实的小肩膀,指尖刚触到孩子汗湿的衣料,忽然想起件要紧事,眼睛一亮,语气也轻快了几分:“对了,跟你说个正经事——明天晚上我们四合院可有场大热闹,是许大茂那家伙办结婚席。这席面我爸何大清亲自掌勺,他老人家的手艺在这四九城的后厨里也是响当当的;我那徒弟马华,就是在轧钢厂食堂跟着我的那个,明天一早就过来帮厨。春明,我跟你说,你明天可得早点来,一来说是认认门,跟长辈们混个脸熟,以后在院里也好走动;二来正好跟马华碰个面,他比你早入门几年,以后就是你亲师兄,你们先搭搭话,熟悉熟悉;最重要的是,明天院里人齐,咱正好当着长辈们的面,挑个吉利日子,把你的拜师宴办得妥妥帖帖、风风光光的。”

  “是……是许大茂叔结婚?我、我还能去看宴席,还能认师兄?”韩春明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黑亮的眸子里像浸了蜜的光,亮得惊人。他不敢置信地追问,攥着衣角的手都因为用力而捏出了褶皱,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何雨柱被他这副又惊又喜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伸手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额头:“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个小屁孩?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明天席面人多眼杂,来的还有许大茂的亲戚朋友,你可得守规矩。马华忙的时候,你别在旁边添乱,安安静静跟着他看、学着点怎么择菜备料,看看后厨的规矩,听见没?”

  “听见了!我保证不瞎跑、不胡闹,师兄让我干啥我就干啥!”韩春明使劲点头,脑袋都快晃成了拨浪鼓,脸上的笑容根本藏不住,连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一旁的关大爷端着紫砂壶,抿了口热茶,看着眼前这一老一小的模样,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都挤成了花:“你这小子,前几天刚恭恭敬敬拜我学古董鉴定,转头就给自个儿收了个小徒弟,还这么上心地盘算着拜师宴,连师兄都提前给安排妥当,这缘分啊,真是妙不可言!”

  王淑兰紧紧拉着春明的手,掌心的温度烫得惊人,感动得眼圈又红了几分,她握着何雨柱的手连连摇晃,一个劲儿地作揖:“何师傅,您真是想得太周到了!从拜师到认门,再到办拜师宴,您把啥都替我们想到了,这孩子能遇上您这样的好师父,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明天我天不亮就叫他起来,梳洗干净了早早过去,绝不误了您的事。”说罢,她又转头对着韩春明反复叮嘱,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到了那儿要眼勤手快,师兄切菜你就递刀,师公颠勺你就添柴,长辈们问话要大声应着,可不能畏畏缩缩的,更不能给何师傅丢脸,知道吗?”

  韩春明一边用力点头,一边使劲“嗯”了一声,小脸上满是郑重,仿佛接下了什么天大的任务。母子俩又围着何雨柱千恩万谢了好一阵,王淑兰还特意把带来的一小袋自家晒的红枣掏出来放在桌上,才拉着依依不舍的韩春明,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送走他们,关大爷放下茶杯,指了指墙上挂着的那幅石涛山水画,指尖轻轻点着画框,慢悠悠开口:“柱子你看,这石涛的画最见功力,你瞧这笔墨层次多讲究,山石的皴法浓淡相宜,连叶脉的纹路都透着灵气,可不是随便涂几笔就能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