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坐在央视大楼的办公室里,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屏幕上显示着她正在撰写的关于国家科技发展的深度报道。自从能源论坛事件后,她在媒体圈的地位水涨船高,已经从一个实习记者成长为备受瞩目的科技专栏记者。
“晚晴,主编找你。”同事探头进来通知。
苏晚晴保存好文档,快步走向主编办公室。推开门,主编王明远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
“坐。”王明远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你最近在跟进的科技崛起系列报道反响很好,但现在有个特殊情况。”
苏晚晴敏锐地察觉到主编语气中的严肃:“出什么事了?”
“我们收到消息,有几家境外媒体正在策划一系列针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负面报道。”王明远将一份文件推到她面前,“重点是针对张飞顾问和他的研究成果。”
苏晚晴迅速浏览文件,眉头越皱越紧:“这些指控毫无根据!”
“但很危险,”王明远沉声道,“如果让这些不实报道先发制人,会在国际舆论场上造成很坏的影响。”
文件中列举了几家境外媒体的计划报道标题:《华夏科技奇迹还是骗局?》《麒麟电池背后的真相》《战略忽悠局的真实目的》......
“他们打算从几个角度进行攻击,”王明远分析道,“一是质疑麒麟电池技术的真实性,二是暗示张飞顾问的身份有问题,三是影射整个华夏科技崛起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苏晚晴握紧拳头:“我们必须反击!”
“这正是我要跟你谈的,”王明远认真地说,“上级希望我们组织一系列深度报道,用事实说话,提前做好舆论防御。这个任务,我想交给你。”
“我一定完成任务!”苏晚晴毫不犹豫地答应。
离开主编办公室,苏晚晴立即开始行动。她先联系了在能源部的熟人,确认了麒麟电池已经在多个城市进行试点应用的消息。
“是的,麒麟电池已经在三个城市的电网中投入试运行,”能源部的李处长在电话中证实,“效果非常好,预计下个月会扩大试点范围。”
得到这个确认,苏晚晴心里有了底。她开始搜集麒麟电池实际应用的数据和案例,准备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这项技术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她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开始调查那些策划负面报道的境外媒体背景。
“这些媒体都与某些跨国能源巨头关系密切,”她的大学同学,现在在某国际咨询公司工作的刘静告诉她,“特别是美森石油和欧陆能源,他们最近股价暴跌,损失惨重。”
苏晚晴若有所思:“所以他们要打压麒麟电池,维护自己的利益?”
“不仅如此,”刘静压低声音,“我听说他们还雇佣了一些所谓的‘专家’,准备从技术角度质疑麒麟电池的可行性。”
“谢谢你的信息,这很有用。”苏晚晴感激地说。
结束通话后,苏晚晴开始整理手头的资料。她知道,这场舆论战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场技术攻关。如果让不实报道占据上风,不仅会损害张飞个人的声誉,更会打击整个华夏科技界的国际形象。
她决定亲自去一趟龙巢基地,希望能从张飞那里获得一些第一手资料。
第二天一早,苏晚晴驱车前往基地。路上,她注意到安保明显加强了,新增了好几道检查关卡。
“苏记者,请出示证件。”在基地入口,卫兵仔细核验了她的身份。
经过严格检查后,苏晚晴终于进入基地。她直接前往张飞的实验室,却在门口被顾倾城拦住了。
“苏记者,张顾问正在忙,”顾倾城语气平静但坚定,“有什么事情可以先跟我说。”
苏晚晴注意到顾倾城今天格外警惕,眼神不断扫视着周围环境。
“我想就麒麟电池的应用情况采访张顾问,”苏晚晴说明来意,“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境外不实报道的事情需要跟他沟通。”
顾倾城思考片刻:“关于境外报道的事情,你可以先跟我详细说说。”
两人来到旁边的休息室,苏晚晴将境外媒体计划发布负面报道的事情告诉了顾倾城。
“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个情况,”顾倾城并不意外,“国安部门也在密切关注。”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苏晚晴问道。
“用事实说话,”顾倾城简洁地回答,“你们媒体做好正面报道就是最好的应对。”
正说着,张飞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金属盒子。
“苏记者来了?”他看起来心情不错,“正好,我有个东西要测试,你要不要一起来看看?”
顾倾城立刻警觉起来:“张顾问,测试新设备需要提前报备。”
“只是个小玩意,”张飞不以为意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手表状的设备,“个人防护装置的改进版。”
苏晚晴好奇地凑过去:“这是什么?”
“结合了生命体征监测、环境感知和紧急通讯功能,”张飞解释道,“比之前的纽扣更实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顾倾城接过手表仔细检查:“功能太多了反而容易出问题。”
“简单才不可靠,”张飞反驳,“多重功能相互备份才安全。”
苏晚晴看着两人争论,忍不住笑了:“你们俩的对话真有意思。”
张飞这才注意到苏晚晴今天的来意:“苏记者是有什么事吗?”
苏晚晴将境外媒体报道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张飞听后只是耸耸肩:“随他们说去,真的假不了。”
“但国际舆论很重要,”苏晚晴认真地说,“我希望能够做一个深度专访,全面介绍您的研究成果。”
张飞想了想:“专访就算了,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麒麟电池实际应用的数据和视频资料。”
“那太好了!”苏晚晴高兴地说。
就在这时,基地的警报突然响起。顾倾城瞬间进入警戒状态,手按在配枪上。
“怎么回事?”苏晚晴紧张地问。
张飞却依然淡定,他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显示屏:“只是系统例行测试,不用紧张。”
顾倾城通过耳麦确认后,神色稍缓:“确实是系统测试,但为什么没有提前通知?”
“我批准的,”张飞说,“测试一下大家的应急反应。”
苏晚晴看着张飞,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随性的科学家,其实心思相当缜密。
拿到张飞提供的资料后,苏晚晴立即返回电视台开始准备工作。她决定制作一个三集系列报道,分别从技术突破、实际应用和国际影响三个角度全面介绍麒麟电池。
连续几天,苏晚晴都工作到深夜。她查阅了大量资料,采访了多位能源专家,还亲自去了麒麟电池试点运行的城市,拍摄了实际应用场景。
“这个变电站原本需要五个足球场大小的储能设施,”试点城市的电力工程师向她介绍,“现在只需要一个房间大小的麒麟电池组就能满足需求。”
摄像机记录下了变电站的全貌,与工程师的介绍形成鲜明对比。
“电池组运行以来,供电稳定性提高了百分之三十,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四十,”工程师继续介绍,“最重要的是,它让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苏晚晴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她知道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是最好的反驳武器。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质疑麒麟电池的所谓“专家”,大多数都与传统能源企业有利益关联。
“这位史密斯教授,去年接受了美森石油两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她指着一份调查报告对主编说,“他的质疑根本站不住脚。”
王明远点头:“我们需要在报道中揭露这些背景关系。”
第一集报道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观众们对麒麟电池的实际应用效果感到震惊,同时对那些境外媒体的动机产生怀疑。
“原来那些质疑的人都是拿了好处的!”这是网络上最普遍的评论。
苏晚晴没有松懈,她立即开始准备第二集报道。这次,她决定聚焦在麒麟电池对普通民众生活的改变。
她采访了几个使用麒麟电池供电的家庭,记录了他们的真实感受。
“电费减少了一半,”一个家庭主妇对着镜头说,“而且再也不用担心停电了。”
另一个小企业主表示:“稳定的电力供应让我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
这些真实的案例,有力地回击了那些质疑声音。
然而,就在第二集报道播出前夕,苏晚晴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
“苏记者,我有些关于麒麟电池的内幕消息,”电话那头的男声说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苏晚晴警觉起来:“什么内幕消息?”
“关于麒麟电池的安全问题,”对方神秘兮兮地说,“有一些实验数据被隐瞒了。”
“如果你有确凿证据,可以正式提供给电视台。”苏晚晴冷静回应。
“证据我当然有,”对方说,“但需要见面交接。明天下午三点,城西咖啡馆。”
挂断电话后,苏晚晴立即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顾倾城。
“很可能是陷阱,”顾倾城判断,“你不要单独行动。”
“但如果是真的内幕消息呢?”苏晚晴犹豫道。
“我会安排人手在暗中保护,”顾倾城说,“你按约定去见面,但要全程保持通讯。”
第二天下午,苏晚晴提前来到约定的咖啡馆。她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暗中观察着周围环境。
三点整,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子走进咖啡馆,径直来到她的桌前。
“苏记者?”男子压低声音问道。
苏晚晴点头:“请坐。”
男子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才在对面坐下:“我长话短说,麒麟电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已经有三个试点城市发生了事故。”
“有证据吗?”苏晚晴冷静地问。
男子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内部报告,记录了事故详情。”
苏晚晴接过文件夹,快速浏览内容。她很快发现了问题:“这份报告格式不对,而且没有官方印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男子神色微变:“这是泄露出来的资料,当然没有印章!”
“但是,”苏晚晴指着报告中的一处细节,“这里提到的检测标准是三年前就废止的旧标准。如果是近期的事故报告,不可能使用旧标准。”
男子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苏晚晴站起身,“你的这份‘内幕消息’是伪造的。”
就在这时,顾倾城带着几个人从咖啡馆不同位置围了过来。男子见状想要逃跑,却被及时制服。
“干得好,”顾倾城对苏晚晴说,“你的观察很仔细。”
苏晚晴松了口气:“我只是觉得太巧合了,正好在我的报道播出前就有人送来‘内幕’。”
经过审讯,那名男子承认是受境外组织指使,目的是破坏麒麟电池的公众形象。
“他们的计划是在你的报道中植入虚假信息,”顾倾城告诉苏晚晴,“然后借此质疑整个华夏科技界的诚信。”
苏晚晴感到一阵后怕:“如果我真的报道了假消息......”
“所以上级要求媒体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必须严格核实,”顾倾城说,“你的谨慎避免了一场危机。”
这次事件让苏晚晴更加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报道中,她加倍小心,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实,每一个信息来源都多方确认。
第二集报道播出后,获得了更大的反响。麒麟电池的实际效果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在公众面前,那些质疑声音不攻自破。
更让苏晚晴惊喜的是,报道播出后,多个国家的代表团通过正式渠道表示希望与华夏在新能源领域合作。
“已经有十几个国家表达了引进麒麟电池技术的意向,”能源部的李处长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她,“你的报道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苏晚晴没有因此而自满,她立即投入到第三集报道的准备中。这次,她计划聚焦麒麟电池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影响。
她采访了多位国际能源专家,听取了他们对麒麟电池的评价。
“这将是能源领域的一场革命,”一位欧洲专家在视频采访中表示,“它将改变整个世界对能源的认识。”
另一位亚洲专家则说:“麒麟电池让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储存成为可能,这对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这些国际专家的评价,为麒麟电池的技术水平提供了有力佐证。
在准备第三集报道的过程中,苏晚晴再次拜访了张飞。这次,她带来了前两集报道的观众反馈和国际反响。
“很有意思,”张飞翻看着反馈资料,“不过技术本身会说话,不需要太多宣传。”
“但是让公众了解真相很重要,”苏晚晴认真地说,“特别是在有人刻意散布谣言的时候。”
张飞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继续摆弄着他新研发的防护手表。
“对了,”苏晚晴想起一件事,“国际能源机构想邀请您去做讲座,您考虑吗?”
“没空,”张飞头也不抬,“真要了解技术,来看实际应用就好。”
苏晚晴早就料到这个回答,她笑了笑:“那我就在报道中如实转达了。”
第三集报道制作完成后,在黄金时段播出。节目中,苏晚晴用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全面分析了麒麟电池对全球能源格局的潜在影响,同时也回应了之前的各种质疑。
报道结尾,她站在龙巢基地外,面向镜头说道:“科技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真正的创新总会遭遇质疑和阻力。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时间会证明一切。麒麟电池只是华夏科技崛起的一个缩影,在这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默默付出的努力。让我们用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科技发展,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报道播出后,收视率创下新高。网络上,支持的声音压倒了质疑。那些境外媒体的负面报道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我们打赢了这场舆论战!”王明远高兴地对苏晚晴说。
苏晚晴却显得很平静:“这只是开始,随着更多科技成果的出现,类似的舆论战还会发生。”
她看着电脑屏幕上张飞在实验室工作的照片,轻声说道:“我们需要让更多人了解真相。”
当晚,苏晚晴收到了一条加密信息,是顾倾城发来的。
“近期可能有新一轮舆论攻击,重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做好准备。”
苏晚晴回复:“明白,已经着手收集相关资料。”
她关掉电脑,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远处的城市灯火。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的责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大。而她,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新的挑战。
无论前方还有什么困难,她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国家的科技之光,守护那个在修理站里创造奇迹的人。
“晚晴,主编找你。”同事探头进来通知。
苏晚晴保存好文档,快步走向主编办公室。推开门,主编王明远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
“坐。”王明远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你最近在跟进的科技崛起系列报道反响很好,但现在有个特殊情况。”
苏晚晴敏锐地察觉到主编语气中的严肃:“出什么事了?”
“我们收到消息,有几家境外媒体正在策划一系列针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负面报道。”王明远将一份文件推到她面前,“重点是针对张飞顾问和他的研究成果。”
苏晚晴迅速浏览文件,眉头越皱越紧:“这些指控毫无根据!”
“但很危险,”王明远沉声道,“如果让这些不实报道先发制人,会在国际舆论场上造成很坏的影响。”
文件中列举了几家境外媒体的计划报道标题:《华夏科技奇迹还是骗局?》《麒麟电池背后的真相》《战略忽悠局的真实目的》......
“他们打算从几个角度进行攻击,”王明远分析道,“一是质疑麒麟电池技术的真实性,二是暗示张飞顾问的身份有问题,三是影射整个华夏科技崛起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苏晚晴握紧拳头:“我们必须反击!”
“这正是我要跟你谈的,”王明远认真地说,“上级希望我们组织一系列深度报道,用事实说话,提前做好舆论防御。这个任务,我想交给你。”
“我一定完成任务!”苏晚晴毫不犹豫地答应。
离开主编办公室,苏晚晴立即开始行动。她先联系了在能源部的熟人,确认了麒麟电池已经在多个城市进行试点应用的消息。
“是的,麒麟电池已经在三个城市的电网中投入试运行,”能源部的李处长在电话中证实,“效果非常好,预计下个月会扩大试点范围。”
得到这个确认,苏晚晴心里有了底。她开始搜集麒麟电池实际应用的数据和案例,准备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这项技术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她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开始调查那些策划负面报道的境外媒体背景。
“这些媒体都与某些跨国能源巨头关系密切,”她的大学同学,现在在某国际咨询公司工作的刘静告诉她,“特别是美森石油和欧陆能源,他们最近股价暴跌,损失惨重。”
苏晚晴若有所思:“所以他们要打压麒麟电池,维护自己的利益?”
“不仅如此,”刘静压低声音,“我听说他们还雇佣了一些所谓的‘专家’,准备从技术角度质疑麒麟电池的可行性。”
“谢谢你的信息,这很有用。”苏晚晴感激地说。
结束通话后,苏晚晴开始整理手头的资料。她知道,这场舆论战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场技术攻关。如果让不实报道占据上风,不仅会损害张飞个人的声誉,更会打击整个华夏科技界的国际形象。
她决定亲自去一趟龙巢基地,希望能从张飞那里获得一些第一手资料。
第二天一早,苏晚晴驱车前往基地。路上,她注意到安保明显加强了,新增了好几道检查关卡。
“苏记者,请出示证件。”在基地入口,卫兵仔细核验了她的身份。
经过严格检查后,苏晚晴终于进入基地。她直接前往张飞的实验室,却在门口被顾倾城拦住了。
“苏记者,张顾问正在忙,”顾倾城语气平静但坚定,“有什么事情可以先跟我说。”
苏晚晴注意到顾倾城今天格外警惕,眼神不断扫视着周围环境。
“我想就麒麟电池的应用情况采访张顾问,”苏晚晴说明来意,“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境外不实报道的事情需要跟他沟通。”
顾倾城思考片刻:“关于境外报道的事情,你可以先跟我详细说说。”
两人来到旁边的休息室,苏晚晴将境外媒体计划发布负面报道的事情告诉了顾倾城。
“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个情况,”顾倾城并不意外,“国安部门也在密切关注。”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苏晚晴问道。
“用事实说话,”顾倾城简洁地回答,“你们媒体做好正面报道就是最好的应对。”
正说着,张飞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金属盒子。
“苏记者来了?”他看起来心情不错,“正好,我有个东西要测试,你要不要一起来看看?”
顾倾城立刻警觉起来:“张顾问,测试新设备需要提前报备。”
“只是个小玩意,”张飞不以为意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手表状的设备,“个人防护装置的改进版。”
苏晚晴好奇地凑过去:“这是什么?”
“结合了生命体征监测、环境感知和紧急通讯功能,”张飞解释道,“比之前的纽扣更实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顾倾城接过手表仔细检查:“功能太多了反而容易出问题。”
“简单才不可靠,”张飞反驳,“多重功能相互备份才安全。”
苏晚晴看着两人争论,忍不住笑了:“你们俩的对话真有意思。”
张飞这才注意到苏晚晴今天的来意:“苏记者是有什么事吗?”
苏晚晴将境外媒体报道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张飞听后只是耸耸肩:“随他们说去,真的假不了。”
“但国际舆论很重要,”苏晚晴认真地说,“我希望能够做一个深度专访,全面介绍您的研究成果。”
张飞想了想:“专访就算了,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麒麟电池实际应用的数据和视频资料。”
“那太好了!”苏晚晴高兴地说。
就在这时,基地的警报突然响起。顾倾城瞬间进入警戒状态,手按在配枪上。
“怎么回事?”苏晚晴紧张地问。
张飞却依然淡定,他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显示屏:“只是系统例行测试,不用紧张。”
顾倾城通过耳麦确认后,神色稍缓:“确实是系统测试,但为什么没有提前通知?”
“我批准的,”张飞说,“测试一下大家的应急反应。”
苏晚晴看着张飞,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随性的科学家,其实心思相当缜密。
拿到张飞提供的资料后,苏晚晴立即返回电视台开始准备工作。她决定制作一个三集系列报道,分别从技术突破、实际应用和国际影响三个角度全面介绍麒麟电池。
连续几天,苏晚晴都工作到深夜。她查阅了大量资料,采访了多位能源专家,还亲自去了麒麟电池试点运行的城市,拍摄了实际应用场景。
“这个变电站原本需要五个足球场大小的储能设施,”试点城市的电力工程师向她介绍,“现在只需要一个房间大小的麒麟电池组就能满足需求。”
摄像机记录下了变电站的全貌,与工程师的介绍形成鲜明对比。
“电池组运行以来,供电稳定性提高了百分之三十,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四十,”工程师继续介绍,“最重要的是,它让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苏晚晴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她知道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是最好的反驳武器。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质疑麒麟电池的所谓“专家”,大多数都与传统能源企业有利益关联。
“这位史密斯教授,去年接受了美森石油两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她指着一份调查报告对主编说,“他的质疑根本站不住脚。”
王明远点头:“我们需要在报道中揭露这些背景关系。”
第一集报道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观众们对麒麟电池的实际应用效果感到震惊,同时对那些境外媒体的动机产生怀疑。
“原来那些质疑的人都是拿了好处的!”这是网络上最普遍的评论。
苏晚晴没有松懈,她立即开始准备第二集报道。这次,她决定聚焦在麒麟电池对普通民众生活的改变。
她采访了几个使用麒麟电池供电的家庭,记录了他们的真实感受。
“电费减少了一半,”一个家庭主妇对着镜头说,“而且再也不用担心停电了。”
另一个小企业主表示:“稳定的电力供应让我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
这些真实的案例,有力地回击了那些质疑声音。
然而,就在第二集报道播出前夕,苏晚晴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
“苏记者,我有些关于麒麟电池的内幕消息,”电话那头的男声说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苏晚晴警觉起来:“什么内幕消息?”
“关于麒麟电池的安全问题,”对方神秘兮兮地说,“有一些实验数据被隐瞒了。”
“如果你有确凿证据,可以正式提供给电视台。”苏晚晴冷静回应。
“证据我当然有,”对方说,“但需要见面交接。明天下午三点,城西咖啡馆。”
挂断电话后,苏晚晴立即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顾倾城。
“很可能是陷阱,”顾倾城判断,“你不要单独行动。”
“但如果是真的内幕消息呢?”苏晚晴犹豫道。
“我会安排人手在暗中保护,”顾倾城说,“你按约定去见面,但要全程保持通讯。”
第二天下午,苏晚晴提前来到约定的咖啡馆。她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暗中观察着周围环境。
三点整,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子走进咖啡馆,径直来到她的桌前。
“苏记者?”男子压低声音问道。
苏晚晴点头:“请坐。”
男子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才在对面坐下:“我长话短说,麒麟电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已经有三个试点城市发生了事故。”
“有证据吗?”苏晚晴冷静地问。
男子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内部报告,记录了事故详情。”
苏晚晴接过文件夹,快速浏览内容。她很快发现了问题:“这份报告格式不对,而且没有官方印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男子神色微变:“这是泄露出来的资料,当然没有印章!”
“但是,”苏晚晴指着报告中的一处细节,“这里提到的检测标准是三年前就废止的旧标准。如果是近期的事故报告,不可能使用旧标准。”
男子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苏晚晴站起身,“你的这份‘内幕消息’是伪造的。”
就在这时,顾倾城带着几个人从咖啡馆不同位置围了过来。男子见状想要逃跑,却被及时制服。
“干得好,”顾倾城对苏晚晴说,“你的观察很仔细。”
苏晚晴松了口气:“我只是觉得太巧合了,正好在我的报道播出前就有人送来‘内幕’。”
经过审讯,那名男子承认是受境外组织指使,目的是破坏麒麟电池的公众形象。
“他们的计划是在你的报道中植入虚假信息,”顾倾城告诉苏晚晴,“然后借此质疑整个华夏科技界的诚信。”
苏晚晴感到一阵后怕:“如果我真的报道了假消息......”
“所以上级要求媒体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必须严格核实,”顾倾城说,“你的谨慎避免了一场危机。”
这次事件让苏晚晴更加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报道中,她加倍小心,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实,每一个信息来源都多方确认。
第二集报道播出后,获得了更大的反响。麒麟电池的实际效果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在公众面前,那些质疑声音不攻自破。
更让苏晚晴惊喜的是,报道播出后,多个国家的代表团通过正式渠道表示希望与华夏在新能源领域合作。
“已经有十几个国家表达了引进麒麟电池技术的意向,”能源部的李处长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她,“你的报道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苏晚晴没有因此而自满,她立即投入到第三集报道的准备中。这次,她计划聚焦麒麟电池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影响。
她采访了多位国际能源专家,听取了他们对麒麟电池的评价。
“这将是能源领域的一场革命,”一位欧洲专家在视频采访中表示,“它将改变整个世界对能源的认识。”
另一位亚洲专家则说:“麒麟电池让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储存成为可能,这对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这些国际专家的评价,为麒麟电池的技术水平提供了有力佐证。
在准备第三集报道的过程中,苏晚晴再次拜访了张飞。这次,她带来了前两集报道的观众反馈和国际反响。
“很有意思,”张飞翻看着反馈资料,“不过技术本身会说话,不需要太多宣传。”
“但是让公众了解真相很重要,”苏晚晴认真地说,“特别是在有人刻意散布谣言的时候。”
张飞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继续摆弄着他新研发的防护手表。
“对了,”苏晚晴想起一件事,“国际能源机构想邀请您去做讲座,您考虑吗?”
“没空,”张飞头也不抬,“真要了解技术,来看实际应用就好。”
苏晚晴早就料到这个回答,她笑了笑:“那我就在报道中如实转达了。”
第三集报道制作完成后,在黄金时段播出。节目中,苏晚晴用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全面分析了麒麟电池对全球能源格局的潜在影响,同时也回应了之前的各种质疑。
报道结尾,她站在龙巢基地外,面向镜头说道:“科技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真正的创新总会遭遇质疑和阻力。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时间会证明一切。麒麟电池只是华夏科技崛起的一个缩影,在这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默默付出的努力。让我们用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科技发展,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报道播出后,收视率创下新高。网络上,支持的声音压倒了质疑。那些境外媒体的负面报道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我们打赢了这场舆论战!”王明远高兴地对苏晚晴说。
苏晚晴却显得很平静:“这只是开始,随着更多科技成果的出现,类似的舆论战还会发生。”
她看着电脑屏幕上张飞在实验室工作的照片,轻声说道:“我们需要让更多人了解真相。”
当晚,苏晚晴收到了一条加密信息,是顾倾城发来的。
“近期可能有新一轮舆论攻击,重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做好准备。”
苏晚晴回复:“明白,已经着手收集相关资料。”
她关掉电脑,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远处的城市灯火。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的责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大。而她,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新的挑战。
无论前方还有什么困难,她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国家的科技之光,守护那个在修理站里创造奇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