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老郡主驾到,婚约风波再起波澜-《侯门重生之傲娇灰姑娘的打脸逆袭》

  第403章 老郡主驾到,婚约风波再起波澜

  殿中气氛骤然凝滞,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沉重。

  太后未再多言,只是端坐主位,神色莫测。

  片刻后,外头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众人纷纷侧目望去——

  一位身着绛紫锦袍的老妇人缓步而入,鬓发如雪,面容清瘦,眉宇间却透出几分威严与冷峻。

  她目光一扫,落在沈清棠身上时,略顿了顿,随即淡淡开口:“你便是那个寒门嫡女?”

  那语气不带一丝温度,更像是审视一件器物般随意而冷漠。

  沈清棠微微颔首,神色不卑不亢:“臣女沈清棠,见过老郡主。”

  “哼。”老郡主轻哼一声,目光转向顾景珩,眼神却柔和了几分,“顾家的孩子,几年不见,越发俊朗沉稳了。当年你在我府上养病,我可是亲自照料你起居的。”

  顾景珩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声音平稳:“晚辈铭记于心,多谢郡主当年照拂。”

  老郡主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看向太后,缓缓道:“既然今日谈及婚事,那我也该来走这一遭。此事说来也巧,早在景珩十岁那年,顾家便曾与我许下承诺——若他平安长大成人,当娶我侄孙女为妻。”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王氏等人眼中顿时燃起希望,连忙附和:“老郡主说得有理!既然是早年定下的姻缘,怎可轻易作废?沈清棠不过是个庶出之女,如何配得上将军府嫡子?”

  皇后眉头微蹙,正欲开口,却被太后抬手制止。

  老郡主继续说道:“那时顾老将军尚在世,顾夫人亦是亲口答应过。若非后来顾老将军早逝,此事早已写入婚书。如今顾景珩已成人,身份贵重,自然应履行旧约才是。”

  她说话时,目光始终落在沈清棠身上,似在看一个即将被命运抛弃的弃子。

  沈清棠却依旧平静,甚至唇角微扬,神情淡漠。

  倒是顾景珩,神色未曾波动,但眼底却闪过一抹冷意。

  他再次拱手,语气恭敬却不卑微:“郡主厚爱,晚辈感激不尽。然而婚姻大事,乃人生终身之计,岂能仅凭一句口头约定便定终身?父母之命固然重要,本人心意亦不可忽视。晚辈与沈姑娘两情相悦,愿共度余生,实不愿因往昔旧诺而负此良缘。”

  这番话说得恳切坚定,掷地有声。

  老郡主面色微变,目光锐利起来:“你这是要抗命不成?”

  顾景珩微微一笑,毫不退让:“不敢抗命,只求问心。”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太后沉默不语,皇后轻轻叹息,林月如眼中闪动着赞赏的光芒,苏婉儿则悄然握紧拳头,替沈清棠捏了一把汗。

  而王氏等人,则趁势添油加醋:“顾公子如此推脱,怕不是被这女子迷惑了心智吧?”

  老郡主冷声道:“若无婚书,你便敢违逆长辈之命?”

  顾景珩目光一沉,正欲再言,忽听一道清冽的声音响起——

  “郡主所言旧诺,不过是口头之约,并无正式婚书。若真要论婚约……”

  沈清棠终于开口,语气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她的目光平静如水,却透出一股不容挑衅的锋芒。

  众人皆将视线投向她,等待下文。

  她却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微微一笑,眸光流转间,已有万千思绪翻涌。

  沈清棠上前一步,裙裾轻扬,目光如冰,却透出一丝从容不迫的锋芒。

  她缓缓抬手,从袖中取出一封早已准备好的信件,纸张泛黄,墨迹苍劲,正是顾父当年亲笔写给老郡主兄长的一封家书。

  “郡主所言旧诺,不过是口头之约,并无正式婚书。”她声音不大,却清晰入殿,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若真要论婚约,也该由顾老将军亲自书写盖印才是。”

  她将信展开,举于众人眼前:“这是顾父写给令兄的信,提及并无与郡主侄孙女订下婚约之事。顾父在信中更言,‘景珩婚事,当择良配,非可因旧语而误其终身’。”

  满堂哗然。

  王氏脸色骤变,连连摇头:“不可能!此事我曾听人提起,怎会……”

  老郡主面色微沉,接过信细细一看,眉头越皱越紧。

  片刻后,她冷哼一声,将信递还回去,语气不再咄咄逼人,而是带着几分试探与审视:“既然顾家并无此意,那便作罢。”

  她转身欲走,却忽然停下脚步,意味深长地看了沈清棠一眼,

  “小姑娘,你赢了一回,但还有许多关卡等着你。”

  话音未落,她已拂袖而去。

  太后望着她的背影,神色复杂,似乎有所思忖。

  待老郡主离去,殿内气氛才稍稍缓和一些。

  苏婉儿悄悄靠近沈清棠,低声问道:“你怎会有这封信?”

  沈清棠淡淡一笑,眸光流转间,藏着几分算计后的冷静:“顾景珩早知老郡主不会善罢甘休,便提前让父亲翻查旧档,果然找到了这封信。”

  她顿了顿,低声道:“顾母也早就看不上老郡主的侄孙女,只是一直隐忍罢了。”

  顾景珩走到她身旁,目光温和:“你今日应对得极好。”

  沈清棠抬眼看他,唇角微扬:“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已。”

  然而,就在两人正欲离开时,太后忽而开口,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哀家手中玉佩,是老郡主临行前所赠,她说,此物关系重大,或能揭开一桩陈年旧案。”

  众人闻言皆惊。

  太后轻轻摩挲着那枚玉佩,神情晦暗不明。

  沈清棠心中微微一动,隐约察觉到,这场风波还未结束,甚至——只是个开始。

  就在这时,皇后忽然站起身来,环视众人,语气郑重:“为彰显女子风骨,弘扬巾帼之志,本宫决定举办‘巾帼赋’绣艺大会,请诸位贵妇、才女齐聚一堂,以绣品展风采,以诗赋诉心志。”

  此言一出,众人议论纷纷。

  沈清棠眸光一闪,心中已有计较。

  但她没有多说,只是静静站在那里,看着殿外天光微亮,仿佛一切风暴都在此刻悄然落幕。

  然而,真正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