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蝉的白玉簪子终究是石沉大海,半点踪迹也无。
此后几日,陆蝉总下意识摩挲发髻,那处空落落的触感,像根细小却扎人的刺,梗在心头难消。
那簪子不只是陆婆婆留的念想,里头藏着的影蚕丝针线更是她的贴身宝贝,如今凭空消失,虽无半分实证,却让她莫名觉得山门里藏着看不见的眼睛。
夜里偶有风吹草动,她便会惊觉坐起,伸手摸一摸枕边的贴身物件,生怕再丢了什么要紧东西。
慕容金梧的心事则更沉了几分。
他那日问遍前堂弟子,又暗中让人在山门各处细细搜寻,连韦青松院落附近都悄悄查探过,可连簪子的一丝痕迹都没寻到。
黑衣人、韦青松的试探、莫名丢失的簪子,这几件事缠缠绊绊,像一层浓淡难辨的雾,蒙住了望月山的轮廓
——从前那般熟悉、澄澈的山门,竟渐渐透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
夫妻俩偶有对视,谈及那支簪子,都只是轻轻叹口气。
不必多言,彼此都心照不宣:
那支丢失的白玉簪子,早已不是一件寻常器物那么简单,它像一个无声的信号,预示着望月山门的平静,恐怕早已不似表面那般安稳。
这般清闲了两日,宁静终究被弟子的传讯打破。
“慕容师伯、栖霞师妹,掌门有请。”门外立着的,是韦青松座下的弟子。
慕容金梧心中了然,知道必有门中安排。他安抚地拍了拍陆蝉的手,带着栖霞转身随那弟子前往主殿。
殿内,骆天峰端坐主位,目光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金梧,你既已回山,便该分担门中事务。外门弟子近年日渐增多,教务需专人统筹,我意让你分管外门教务,主理中高级弟子的武学剑术指导。”
慕容金梧躬身垂首,沉声应下:
“弟子遵命,定不负师祖所托。”
“另有一事,”
骆天峰的目光转向候在殿外的栖霞,语气稍缓,
“栖霞也到了习艺年纪,可入外门低级班修习,先把根基打牢。”
栖霞心中一动,前世她从未有过入外门低级班的安排,想来是师伯祖柏忆安的书信起了作用。
虽觉低级班的内容对自己而言太过浅显,但转念一想,这倒是接触外门事务、摸清人心的绝佳机会,当即上前屈膝行礼:
“多谢师祖恩典,栖霞遵命。”
次日天刚破晓,晨曦刚染亮望月山的山尖,慕容金梧便带着栖霞前往外门所在的一重月。
砺月台作为外门习剑场,此时已聚了不少弟子。
青石铺就的台面上剑气纵横,教头们的喝斥声、弟子们招式的破空声与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负责外门总务的桂长老早已在此等候,见二人到来,当即抬手唤来诸位教头与围观的弟子。
他清了清嗓子,高声朗声道:
“诸位听着,这位是慕容金梧,掌门人的亲授大弟子。
现骆掌门亲点,由他分管外门教务,今后中高级弟子的武学修炼,便全由他主持指导,你们需恭敬听令,不得有误!”
吩咐完毕,桂长老便拱手离去。
众人的目光瞬间齐刷刷聚在慕容金梧身上,有好奇,有敬畏,也藏着几分不服气的试探。
人群中,一名身着青色教头服饰的年轻男子上前一步,拱手抱拳道:
“在下冯雷,忝为外门教头。
久闻慕容师兄威名,却从未有幸见师兄施展武艺,今日难得师兄到来,不知可否与在下比划一二?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更服膺师兄指导。”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静了下来,弟子们都眼含期待地盯着二人,等着看这场较量。
慕容金梧性子本就淡泊,不愿与人争强好胜,但他深知,初掌外门教务,若不显几分真本事,恐怕难以服众。
他略一思忖,颔首应道:
“冯教头盛情相邀,那便点到即止,切磋一二。”
二人移步月台中央,相互见礼后,冯雷率先发难,手中长剑挽出几朵耀眼的剑花,寒光闪闪间直逼慕容金梧面门,招式刚猛利落,力道十足。
慕容金梧却不慌不忙,缓缓抽出腰间长剑,只以望月剑派外门基础的穿林剑法应对。
他身形灵动如蝶,脚步轻盈,长剑起落间虽无惊人威势,却招招精准刁钻,恰好避开冯雷的攻势,转瞬便反守为攻。
不过五七个回合,慕容金梧剑尖轻轻一点冯雷的剑脊。
冯雷只觉手腕一阵发麻,长剑险些脱手飞出,心中顿时一惊,连忙收招后退,满脸愧色地拱手:
“慕容师兄武艺高强,在下自愧不如!先前多有冒犯,还望师兄恕罪。”
“冯教头不必多礼,”
慕容金梧收剑入鞘,语气平和,
“你的招式刚劲有力,只是略显急躁,力道未能收放自如,日后加以打磨,定能更上一层楼。”
其余教头见此情景,也纷纷上前拱手见礼,神色间的试探与不服,早已转为真切的敬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一边,栖霞站在人群外,看着父亲从容胜敌,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笑意。
这时,一名负责低级班的女教头走上前来,语气温和:
“你便是栖霞吧?随我来,我带你去低级班的习剑处,认识一下其他师兄弟。”
栖霞点头跟上,低级班的弟子多是七八岁的孩童,见来了新同伴,都好奇地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女教头简单介绍了栖霞后,便开始传授基础剑式。
栖霞手持木剑,看似认认真真跟着比划,目光却暗中扫过周围的弟子与教头,心中暗道:
前世未有此番安排,这外门之中,或许藏着不少此前忽略的细节,正好借机好好探查一番。
习剑的间隙一到,弟子们纷纷收了木剑,或坐或站地歇息喘气,互相擦汗递水。
栖霞刚拿出帕子擦了擦额角的薄汗,身边就传来一道怯生生却清亮的声音:
“你、你好呀!”
栖霞转头看去,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女童。
她穿着洗得略发白的外门弟子服,脸蛋圆圆的,眼睛像浸了水的黑葡萄,亮晶晶的,正紧张地攥着衣角,一脸好奇地望着她。
“我叫白鸥,”
女童见栖霞看来,连忙鼓起勇气自我介绍,又指了指不远处正和冯雷交谈的慕容金梧,小声问,
“那个……新来的慕容教头,是不是你的爹爹呀?”
栖霞顺着她的目光看了眼父亲,轻轻点头:
“嗯,他是我阿爹。”
“哇!”
白鸥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羡慕,
“慕容教头好厉害呀,早上几下就赢了冯教头!我以后也要好好练剑,变得和他一样厉害!”
她顿了顿,又坦诚地补充道,
“我是仰月镇望海村的,家里都是打鱼的,兄弟姐妹好几个,我最小,身子也弱,帮不上家里撒网、挑鱼,爹娘就送我来山上学艺,说既能强身健体,将来也能有个依靠。”
她说得直白纯粹,没有半分遮掩,眼里的澄澈让栖霞心头一暖。
前世在山门中见多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般坦诚的性子倒少见。
栖霞嘴角弯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我叫栖霞。你身子弱,练剑时别太急,循序渐进,先把底子打好才要紧。”
两人一聊就停不下来,白鸥叽叽喳喳地给栖霞讲望海村的趣事:
海边的日出有多红,涨潮时能捡到多少五颜六色的贝壳,她爹撒网时能捕到比她还大的鱼,还有沙滩上的螃蟹跑得有多快。
栖霞安静地听着,偶尔问一两句,脸上的疏离渐渐褪去,多了几分少年人的鲜活。
不远处的慕容金梧恰好瞥见女儿和白鸥相谈甚欢的模样,眼底掠过一丝柔和,随即又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冯雷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说道:
“栖霞小师妹倒真是自来熟,很快就和同门熟络了。白鸥这孩子心性纯良,就是身子弱了点,却比谁都刻苦,是个好苗子。”
慕容金梧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砺月台上嬉笑打闹、朝气蓬勃的弟子们,心中暗忖:
若山门能一直这般纯粹安宁便好。
只是那支丢失的白玉簪子,仍像一根刺,时时提醒着他,暗处的风波尚未平息,这望月山的平静,恐怕难长久。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此后几日,陆蝉总下意识摩挲发髻,那处空落落的触感,像根细小却扎人的刺,梗在心头难消。
那簪子不只是陆婆婆留的念想,里头藏着的影蚕丝针线更是她的贴身宝贝,如今凭空消失,虽无半分实证,却让她莫名觉得山门里藏着看不见的眼睛。
夜里偶有风吹草动,她便会惊觉坐起,伸手摸一摸枕边的贴身物件,生怕再丢了什么要紧东西。
慕容金梧的心事则更沉了几分。
他那日问遍前堂弟子,又暗中让人在山门各处细细搜寻,连韦青松院落附近都悄悄查探过,可连簪子的一丝痕迹都没寻到。
黑衣人、韦青松的试探、莫名丢失的簪子,这几件事缠缠绊绊,像一层浓淡难辨的雾,蒙住了望月山的轮廓
——从前那般熟悉、澄澈的山门,竟渐渐透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
夫妻俩偶有对视,谈及那支簪子,都只是轻轻叹口气。
不必多言,彼此都心照不宣:
那支丢失的白玉簪子,早已不是一件寻常器物那么简单,它像一个无声的信号,预示着望月山门的平静,恐怕早已不似表面那般安稳。
这般清闲了两日,宁静终究被弟子的传讯打破。
“慕容师伯、栖霞师妹,掌门有请。”门外立着的,是韦青松座下的弟子。
慕容金梧心中了然,知道必有门中安排。他安抚地拍了拍陆蝉的手,带着栖霞转身随那弟子前往主殿。
殿内,骆天峰端坐主位,目光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金梧,你既已回山,便该分担门中事务。外门弟子近年日渐增多,教务需专人统筹,我意让你分管外门教务,主理中高级弟子的武学剑术指导。”
慕容金梧躬身垂首,沉声应下:
“弟子遵命,定不负师祖所托。”
“另有一事,”
骆天峰的目光转向候在殿外的栖霞,语气稍缓,
“栖霞也到了习艺年纪,可入外门低级班修习,先把根基打牢。”
栖霞心中一动,前世她从未有过入外门低级班的安排,想来是师伯祖柏忆安的书信起了作用。
虽觉低级班的内容对自己而言太过浅显,但转念一想,这倒是接触外门事务、摸清人心的绝佳机会,当即上前屈膝行礼:
“多谢师祖恩典,栖霞遵命。”
次日天刚破晓,晨曦刚染亮望月山的山尖,慕容金梧便带着栖霞前往外门所在的一重月。
砺月台作为外门习剑场,此时已聚了不少弟子。
青石铺就的台面上剑气纵横,教头们的喝斥声、弟子们招式的破空声与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负责外门总务的桂长老早已在此等候,见二人到来,当即抬手唤来诸位教头与围观的弟子。
他清了清嗓子,高声朗声道:
“诸位听着,这位是慕容金梧,掌门人的亲授大弟子。
现骆掌门亲点,由他分管外门教务,今后中高级弟子的武学修炼,便全由他主持指导,你们需恭敬听令,不得有误!”
吩咐完毕,桂长老便拱手离去。
众人的目光瞬间齐刷刷聚在慕容金梧身上,有好奇,有敬畏,也藏着几分不服气的试探。
人群中,一名身着青色教头服饰的年轻男子上前一步,拱手抱拳道:
“在下冯雷,忝为外门教头。
久闻慕容师兄威名,却从未有幸见师兄施展武艺,今日难得师兄到来,不知可否与在下比划一二?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更服膺师兄指导。”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静了下来,弟子们都眼含期待地盯着二人,等着看这场较量。
慕容金梧性子本就淡泊,不愿与人争强好胜,但他深知,初掌外门教务,若不显几分真本事,恐怕难以服众。
他略一思忖,颔首应道:
“冯教头盛情相邀,那便点到即止,切磋一二。”
二人移步月台中央,相互见礼后,冯雷率先发难,手中长剑挽出几朵耀眼的剑花,寒光闪闪间直逼慕容金梧面门,招式刚猛利落,力道十足。
慕容金梧却不慌不忙,缓缓抽出腰间长剑,只以望月剑派外门基础的穿林剑法应对。
他身形灵动如蝶,脚步轻盈,长剑起落间虽无惊人威势,却招招精准刁钻,恰好避开冯雷的攻势,转瞬便反守为攻。
不过五七个回合,慕容金梧剑尖轻轻一点冯雷的剑脊。
冯雷只觉手腕一阵发麻,长剑险些脱手飞出,心中顿时一惊,连忙收招后退,满脸愧色地拱手:
“慕容师兄武艺高强,在下自愧不如!先前多有冒犯,还望师兄恕罪。”
“冯教头不必多礼,”
慕容金梧收剑入鞘,语气平和,
“你的招式刚劲有力,只是略显急躁,力道未能收放自如,日后加以打磨,定能更上一层楼。”
其余教头见此情景,也纷纷上前拱手见礼,神色间的试探与不服,早已转为真切的敬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一边,栖霞站在人群外,看着父亲从容胜敌,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笑意。
这时,一名负责低级班的女教头走上前来,语气温和:
“你便是栖霞吧?随我来,我带你去低级班的习剑处,认识一下其他师兄弟。”
栖霞点头跟上,低级班的弟子多是七八岁的孩童,见来了新同伴,都好奇地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女教头简单介绍了栖霞后,便开始传授基础剑式。
栖霞手持木剑,看似认认真真跟着比划,目光却暗中扫过周围的弟子与教头,心中暗道:
前世未有此番安排,这外门之中,或许藏着不少此前忽略的细节,正好借机好好探查一番。
习剑的间隙一到,弟子们纷纷收了木剑,或坐或站地歇息喘气,互相擦汗递水。
栖霞刚拿出帕子擦了擦额角的薄汗,身边就传来一道怯生生却清亮的声音:
“你、你好呀!”
栖霞转头看去,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女童。
她穿着洗得略发白的外门弟子服,脸蛋圆圆的,眼睛像浸了水的黑葡萄,亮晶晶的,正紧张地攥着衣角,一脸好奇地望着她。
“我叫白鸥,”
女童见栖霞看来,连忙鼓起勇气自我介绍,又指了指不远处正和冯雷交谈的慕容金梧,小声问,
“那个……新来的慕容教头,是不是你的爹爹呀?”
栖霞顺着她的目光看了眼父亲,轻轻点头:
“嗯,他是我阿爹。”
“哇!”
白鸥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羡慕,
“慕容教头好厉害呀,早上几下就赢了冯教头!我以后也要好好练剑,变得和他一样厉害!”
她顿了顿,又坦诚地补充道,
“我是仰月镇望海村的,家里都是打鱼的,兄弟姐妹好几个,我最小,身子也弱,帮不上家里撒网、挑鱼,爹娘就送我来山上学艺,说既能强身健体,将来也能有个依靠。”
她说得直白纯粹,没有半分遮掩,眼里的澄澈让栖霞心头一暖。
前世在山门中见多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般坦诚的性子倒少见。
栖霞嘴角弯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我叫栖霞。你身子弱,练剑时别太急,循序渐进,先把底子打好才要紧。”
两人一聊就停不下来,白鸥叽叽喳喳地给栖霞讲望海村的趣事:
海边的日出有多红,涨潮时能捡到多少五颜六色的贝壳,她爹撒网时能捕到比她还大的鱼,还有沙滩上的螃蟹跑得有多快。
栖霞安静地听着,偶尔问一两句,脸上的疏离渐渐褪去,多了几分少年人的鲜活。
不远处的慕容金梧恰好瞥见女儿和白鸥相谈甚欢的模样,眼底掠过一丝柔和,随即又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冯雷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说道:
“栖霞小师妹倒真是自来熟,很快就和同门熟络了。白鸥这孩子心性纯良,就是身子弱了点,却比谁都刻苦,是个好苗子。”
慕容金梧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砺月台上嬉笑打闹、朝气蓬勃的弟子们,心中暗忖:
若山门能一直这般纯粹安宁便好。
只是那支丢失的白玉簪子,仍像一根刺,时时提醒着他,暗处的风波尚未平息,这望月山的平静,恐怕难长久。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