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驿站初议修路-《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蒸汽汽车刚停在会稽驿站的空地上,嬴季曼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直奔拴在廊下的玄钺。大白虎见她跑来,温顺地低下头,任由她揉着自己的耳朵,三只小老虎也围上来,蹭着她的裙摆讨食。

  “玄钺,今天走平路是不是舒服多了?”嬴季曼从袖袋里掏出块鹿肉干,分给最小的虎崽,“刚才那段石板路,连小老虎都没摔跤呢!要是以后路都这么平,你就能带着我们跑更快啦!”

  小娥提着食篮走过来,笑着帮玄钺卸下铁爪套:“可不是嘛,平路走得稳,玄钺的爪子都没那么累了。刚才我检查了,肉垫一点红印都没有,比昨天好多了。”

  驿站里的驿丞早已迎出来,对着嬴政和赵姬躬身行礼:“陛下、太后一路辛苦,小驿已备好热水和饭菜,还有刚从山上采的新茶。”

  “不必多礼。”嬴政摆了摆手,目光落在驿站外的一段土路,“你们这驿站外的路,怎么还是土坯的?昨儿下雨,现在还泥泞不堪。”

  驿丞脸色微变,连忙回话:“回陛下,这路去年冬天才修过,只是会稽多雨,土坯路经不住泡。小驿也想铺石板,可附近的采石场太远,运石板过来成本太高,只能先凑合用着。”

  刘季凑过来,挠着头笑道:“陛下,这事儿俺懂!俺在沛县当亭长时,也修过村里的路。土坯路看着省钱,可一到雨季就烂泥塘,得靠村民们轮流垫土,费时又费力。要是能像咸阳那样铺石板,虽说贵点,可十年八年不用修,反而划算。”

  樊哙扛着半扇刚买的猪肉从外面回来,闻言大声道:“刘三说得对!俺上次去邻村送狗肉,就因为路烂,摔了一跤,狗肉都撒了!要是路平,俺一天能多跑三个村!”

  赵姬走进驿站大堂,找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对跟进来的韩非道:“韩非,你刚才说要制定修路章程,不如趁这会儿大家都在,一起议议。驿丞说采石场远,运石板成本高,这可是个大问题。”

  韩非点头,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卷地图,摊在桌上:“臣已让人标注了全国的采石场和煤矿。您看,会稽的采石场在五十里外的山里,运到这里要走山路,马车得走两天;而琅琊的采石场就在海边,能用船运,成本比会稽低三成。所以修路时,得根据各地的资源来定材料,不能一刀切。”

  萧何凑过来,指着地图上的标记:“臣核算过,若是靠近采石场的地方,就铺石板;离采石场远、却有煤矿的地方,可以用煤渣混合石灰夯土,比土坯路结实;至于偏远山区,先修碎石路,等后续再逐步升级。这样既能控制成本,又能保证路的质量。”

  公输般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蒸汽压路机的样子:“要是用蒸汽压路机夯土,效率能提十倍!臣琢磨着,给压路机加个刮板,能把路面刮平,再用铁滚子一压,比人工夯土结实三倍。到时候,就算是土坯路,也能顶得住蒸汽汽车的重量。”

  “蒸汽压路机还能这么改?”吕泽凑过来,指着树枝画的图,“这刮板得用高锰钢吧?不然刮石头容易卷刃。”

  “吕兄弟懂行!”公输般眼睛一亮,“就用琅琊新发现的铁矿炼的钢,又硬又韧,刮石头没问题。到时候让墨家子弟先做一台样机,在咸阳城外的驰道试试,好用再推广。”

  吕雉端着刚泡好的茶走过来,递给赵姬一杯:“太后,臣妇倒有个想法。修路时,可以让沿途的百姓参与进来,家里有劳动力的出工,没劳动力的可以提供住处或者粮草,最后折算成工钱或者赋税减免。这样既能解决人力问题,又能让百姓得实惠,他们也会更支持修路。”

  赵姬接过茶杯,笑着点头:“这个主意好。百姓最实在,让他们看到修路的好处,才会真心帮忙。比如驿丞说采石场远,要是让附近的村民帮忙运石板,给他们算工钱,既能加快进度,又能让他们多份收入,岂不是双赢?”

  嬴政坐在一旁,听着众人的议论,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吕雉说得有道理。修路不能只靠官府,得调动百姓的积极性。韩非,你在章程里加上一条,各地修路时,优先雇佣当地百姓,工钱按日结算,管饭,还能抵当年的徭役。”

  “臣记下了!”韩非连忙掏出纸笔,飞快地记录,“还有一事,边境的路不仅要结实,还得有防御功能。比如北境匈奴的驰道,两边可以筑矮墙,既能挡风沙,又能防备匈奴骑兵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