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

  同时,改良马种的计划也在稳步推进,但这事急不得。

  至于商人是否愿意合作,其实没人逼迫他——当初他贩运的五千匹好马被项羽直接抢走,幸亏他机灵才保住性命。

  柴髙派人联系他时,那人已濒临崩溃,马场濒临倒闭,全部资金都套在马匹上。

  得知此事后,柴髙慷慨资助五千两黄金,使他得以专营大秦军马贸易。

  柴髙心知这门生意难以长久。

  据他记忆,历史即将迎来转折——匈奴将迎来一位雄主,诞生一位杰出的单于。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待他整顿好内政,纵使单于再强悍,最终也得俯首称臣。

  眼下他只需按部就班做好准备。

  当前要务是推进教育改革。

  考虑到孩童智力开发尚处萌芽阶段,贸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并不适宜。

  柴髙规划分三步走:先开展三至五年的基础识字教育,让孩童掌握基本读写能力;待首批学生结业,在民间形成教育观念后,再实施六到九年制教育,为国家选拔可造之材。

  大秦义务教育体系中最棘手的当属算学。

  这门学科犹如未开垦的荒地,仅有寥寥数人涉足。

  其中造诣最高的当属后来官拜汉相的张苍,此人曾在秦为官,自然被柴髙列入人才名单。

  但张苍仅精于数字运算,与经历过现代十二年教育的柴髙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面对远超时代的数学知识,如何编纂教材让柴髙颇费周章。

  更大的难题在于师资——即便招揽到张苍,培养合格教师仍需漫长时日。

  柴髙琢磨了许久才想到一个办法。

  假如张苍是一粒种子,那自己便是园丁,只要教会他,剩下的事就交给他去做了。

  关键在于教材必须普及到大秦的每个郡县。

  这倒不难办,只需召集各郡的官员前来学习,如此一来,每个郡都能培养出掌握这门学问的人。

  张苍眼下无需操心其他,只需专心培训教员。

  这些教员回到各自郡城后,再为各县培养人才。

  这样层层推进,便能以最快的速度为各地输送精通数学的人。

  至于大秦的语文教材,由法家代表人物李斯编纂,自然不成问题。

  柴髙曾读过《谏逐客书》,深知李斯才华横溢,绝非庸碌之辈。

  能坐上大秦丞相之位,岂会是泛泛之辈?

  因此,语文和数学两门教材的编写并不困难。

  真正令他头疼的是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的教材该如何编撰。

  若论自然现象,这个时代的认知与他所知相差甚远。

  比如自己的来历就是个无法解释的漏洞。

  倘若告诉人们天上并无雷公,打雷不过是正负电荷相撞产生的电流,恐怕无人会信。

  与其如此,倒不如不提。

  万一有人问起:“若无神仙,你从何而来?”他又该如何回答?

  想到这里,柴髙不禁有些发愁。

  技术方面倒还好办,当时的工匠并不愚钝,木工、玉器、金属冶炼等行业都有能工巧匠。

  各地也有不少技艺精湛的名师,可以请他们来教授孩子们手工技艺。

  但科学这门课却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来教授。

  其实人才可以培养,照搬数学的模式即可,难的是教材的编写。

  柴髙愁眉不展地走回后院,天色已晚,屋内侍女们正忙碌着。

  他刚想进去,却被一名女官拦住。

  “大人请留步,夫人今日身体不适,您还是去赢公主那儿吧。

  ”

  柴髙心中郁闷。

  这大概是夫人每月的那几天,她总是格外谨慎,生怕冲撞了自己,所以每次都派女官在此阻拦。

  可最近似乎频繁了些,莫非夫人身体出了什么状况?女人的月事向来准时,这让他隐隐有些担忧。

  柴髙吩咐下人:去问问夫人那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提醒夫人多喝热汤,这几天先别急着进补,过些日子再说。

  还有,记得用我做的暖炉给她暖着肚子,这事说过多少回了,她总记不住。

  说完,柴髙转身往赢英的院落走去。

  两位夫人平时各自住在不同的院子,只有他特意叫的时候才会聚在一起。

  赢英这边倒是清静,只是这两天似乎也不太舒服,看样子是吃坏了肚子,时常红着脸半途跑开。

  这也难怪,那时候即便是皇室的生活条件也好不到哪去。

  粮食供应紧张,连皇家都提倡节俭,下人吃剩饭剩菜更是家常便饭。

  生产力低下直接影响了生活质量,这个时代的人对个人卫生几乎没什么概念,生活中处处可见不讲究的地方。

  就拿喝水来说,府上的人经常直接饮用生水,虽然当时水质不错,但二次污染在所难免。

  柴髙早已养成习惯,坚持要喝煮沸的水。

  他办公和休息的地方永远备着两个水壶,一个喝完立刻有人更换。

  这些习惯有时候连赢英都觉得不太适应。

  看来古人寿命短不单是因为战乱,卫生条件差才是健康的大敌。

  要推广科学知识,首先得从讲究卫生开始。

  柴髙想起爷爷说过,他们那代人很多常识都是从电影里学来的。

  这么看来,自己编写的教材也该从生活常识入手。

  正想得出神,手里的水不小心洒在纸上。

  这一下倒让他灵光乍现:既然这个时代信奉神明、祭祀天地,何不顺水推舟,借着这些传统来引导人们改变习惯?想通这点,他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刚从净房回来的赢英见夫君突然眉开眼笑,正纳闷着,就听柴髙笑着说:洗过手了吗?走,咱们去听听虞姬她们排的新曲子。

  说着往她嘴里塞了颗果子,惹得赢英含混不清地嘟囔着。

  看着她的样子,柴髙不禁感慨:这个时代的人们,确实还有许多习惯需要改进。

  中丞府的茅厕虽简陋,却格外整洁,这全因苏澈的严苛要求。

  但凡有仆役胆敢疏忽,立刻逐出府门。

  一连赶走十几人后,中丞府的仆役竟成了各府争抢的香饽饽。

  后来各家管事干脆常驻门房偷师学艺——这些规矩其实都出自柴髙的手笔。

  柴髙倒不算过分讲究。

  若真来个有洁癖的穿越者,怕是要活活饿死。

  这年头的精盐堪比黄金,百姓用的粗盐在他眼里简直难以下咽。

  好在柴髙到任后彻查过盐务,对各处盐场了如指掌。

  经他改革,官盐专营改由商贾供应,市价一跌,百姓碗里总算有了咸味。

  他负手踱步时,脑中已列好章程:哪些事十万火急,哪些可暂缓处置,条分缕析。

  **翌日,张苍踏进中丞府时满腹狐疑。

  这位地方干吏正当盛年,面相却比柴髙老成许多。

  接到调令时全家吓得焚香祷告——毕竟这年头消息闭塞,突然被拎到咸阳,还当是祸事临头。

  待知晓竟是因自己精通算数被征召,张苍气得直跺脚。

  他确有狂傲资本,当世算学大家里他算头一份。

  不过柴髙颁布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新政,早震动了朝野。

  自他掌权,商贾工匠地位水涨船高,张苍虽恼火调令粗蛮,心底却存着三分敬意。

  两人初见时互相打量,柴髙官袍加身,张苍自然不敢造次。

  柴髙对古代的算术工具并不陌生。

  秦朝时期算术被称为,使用算筹计算已属先进,但快速计算仍只有少数聪明人掌握。

  这件事柴髙考虑了很久。

  他专程去治粟内史观察庞大的人工计算过程,发现仍有改进空间,于是找来张苍商议改良方法。

  对痴迷科学的人来说,交流其实很简单——只需展现真才实学。

  当柴髙展示他的方法时,张苍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学识远不及对方。

  柴髙的算法在速度上优势明显,尤其在乘除法验算和加减运算方面。

  就连张苍最得意的方程式解法,柴髙也给出了更清晰的解答。

  这位原本心高气傲的学者顿时相形见绌。

  面对高等数学的归纳法和各种公式,有些内容张苍闻所未闻。

  交流变得简单明了:柴髙讲解,张苍聆听。

  作为学生,张苍毫无怨言,毕竟这位比他之前的导师更为出色。

  柴髙几乎将后世数学体系完整呈现,这些超前知识所幸张苍都能理解。

  无论是数字书写方式还是运算方法,只要柴髙说明,张苍就能迅速掌握。

  秦朝早已普及九九乘法口诀,可见中州数学发展之早。

  张苍虽在某些方面不及柴髙,但对许多算术概念都有所了解,只是表述方式不同。

  运算速度的差异主要源于竖式运算尚未应用。

  算筹虽已形成成熟体系,却成为制约计算效率的瓶颈。

  在柴髙指导下,张苍很快掌握了新方法。

  要知道竖式运算是后世数学长期发展的成果,当时没有纸张,人们无法随意验算,只能依赖算筹,三位数以上运算就相当困难。

  对经历过题海战术训练的柴髙来说,这些计算简直易如反掌,很多题目甚至无需列式,心算即可完成。

  他在算式运用上展现出的娴熟程度远超张苍。

  那个时代对有才之士只有一种态度——由衷的敬佩。

  张苍对柴髙十分敬重,因此柴髙很快便将大量新知识传授给了他。

  在张苍看来,这位神仙 ** 的确非同凡响。

  柴髙讲解的许多方法比他以往的计算方式简便得多,张苍自然愿意虚心接受。

  当柴髙将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逐一验证后,张苍彻底心服口服。

  要知道,对于数学家而言,一套完整的算法体系极难归纳,而柴髙却轻松演示,毫不在意这些知识的珍贵。

  这种态度让张苍认定,眼前之人绝对是一位难得的良师。

  可惜的是,这位中丞并无收徒之意,只是一心将这些知识倾囊相授。

  柴髙也明确告诉他,这是为了培养人才,让天下孩童摆脱蒙昧,使大秦更加繁荣。

  张苍虽不完全理解,却明白柴髙的用心,对他更加钦佩,尤其叹服他在数学上的精深造诣。

  掌握了柴髙的方法后,张苍意识到他们可以彻底摒弃旧有的计算方式。

  不过,他仍有些疑问:“大人,这便是神仙的算法吗?”

  柴髙不便多言,只能点头默认。

  毕竟,这些数字并非他所创,他也不能随意解释。

  张苍又问:“那我们便可舍弃筹算了,只是这算法该叫什么名字?”

  柴髙想了想,随口答道:“就叫《九章》吧。

  ”

  后来,《九章算术》的发展便源于此,其中不仅包含加减乘除,还涉及方程、几何等诸多计算内容。

  “中丞大人真是当今数学第一人!”张苍由衷赞叹。

  柴髙对此欣然接受。

  不到一日,两人便敲定了义务教育的教材,涵盖数字运算、图形面积等基础知识。

  经过这一天的交流,张苍彻底折服于这位神仙 ** ——大秦的中丞大人。

  数学教材是柴髙最为重视的,因为他知道在后世数学被视为基础学科,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根基,甚至连天文研究都离不开数学。

  如今柴髙已无需担忧数学教育,因为他已将知识传授给张苍,自己可以功成身退,剩下的任务就交给张苍去培养更多数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