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投名状-《祁同伟扶我一把,我送你入部》

  一辆黑色的奥迪A6,无声地滑入通往省城的郊区公路。

  车内,王德发坐立不安,手心里的汗把膝盖上的裤子都浸湿了一小块。

  他搓着手,好几次张开嘴,喉结紧张地滚动几下,却一个字都发不出来。

  他身旁的林峰,却靠着柔软的真皮椅背,闭目养神,呼吸平稳得仿佛是在自家卧室。

  “林峰……咱、咱们这是去哪儿啊?”王德发终于憋不住,声音都在发颤,“公司那边……要是李书记的人找过来,发现我们跑了……”

  “他们找不到。”林峰没睁眼,吐出的字句清晰又平静。

  “可……可刚才来接我们的那个人……”王德发脑海里闪过那个司机的侧脸,对方下车开门时,腰背挺得像一杆标枪,那股子利落剽悍的气息,让他现在心还突突地跳。

  “我看着……他不像一般人。”

  林峰终于睁开了眼睛,没回答他,只是望向窗外。

  一排排整齐的白杨树,在视野中飞速倒退,像是被远远甩在身后的旧时光。

  他压根就没想过要等。

  在李达康那种枭雄面前,被动等待,无异于引颈受戮。

  李达康派人上门“关心”,是敲打,是试探,更是警告。

  而林峰的选择,是直接掀了这张牌桌,逼着所有人换个更大的场子来玩。

  车子拐进一条地图上不存在的岔路。路口没有交通标识,只有笔直站立的哨兵和那黑洞洞的枪口,无声地宣告着此地的森严。

  在山林间穿行了近十分钟,一栋掩映在苍翠之中的苏式疗养院建筑,出现在眼前。

  这里戒备森严,与世隔绝。

  在一名神情严肃、穿着便装的青年带领下,两人穿过长长的走廊,王德发的脚步声又轻又乱,而林峰的皮鞋底敲击水磨石地面,发出不紧不慢的“哒、哒”声。

  最终,他们停在一间会客室门前。

  房间里很空旷,只摆着一套厚重的红木桌椅。墙上悬挂的国徽,让整个空间的气氛显得庄重而压抑。

  一个穿着白色短袖衬衫,身形挺拔如松的男人,正背对他们,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眺望着远处的山峦。

  王德发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了。

  他从未感受过如此强大的气场,那只是一个背影,却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几乎要弯下腰去,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

  就在这凝固的空气中,窗前的身影缓缓转过身。

  正是祁同伟。

  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目光先是在浑身僵硬的王德发身上扫过,随即落在了林峰身上。

  “小峰,来了。”

  祁同伟先开了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奇异的温和,瞬间冲散了房间里的压抑。

  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向林峰走近两步。

  “上次在医院,看你还躺着,这么快就出来折腾了。岩台出来的大学生,骨头就是硬。”

  这番话,让林峰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彻底落地。

  “祁叔叔。”林峰微微欠身,态度恭敬却不谄媚,“上次多亏了您,要不是您,我这会儿恐怕……”

  “过去的事,不提了。”祁同伟摆了摆手,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下,提起桌上的紫砂壶,亲自给林峰面前的空杯斟满茶水,又推到他面前。

  “你爷爷……身体还好吗?”

  “劳您挂心,爷爷身体还很硬朗。”林峰双手接过茶杯,“他总念叨,他说,一定要让我当面谢谢您。”

  “老叔就是脾气倔,但心里亮堂。”祁同伟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没有喝,“你的事,是我应该做的。行了,坐吧。”

  林峰拉开椅子坐下,又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几乎快要站不稳的王德发。

  感情牌,说到这里,足矣。

  再说下去,就落下乘。

  林峰身体微微前倾,切入正题:“祁叔叔,我今天来,除了代我爷爷表达谢意,也是想给汉东送一份大礼。”

  “哦?”祁同伟眉毛一挑,做了个“请讲”的手势,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摆出聆听的姿态。

  “我的公司,星宇科技,目前掌握一套完整的‘神经元突触模拟’技术。”

  “这套技术,可以应用在智能义肢、大型工程机械远程操控,以及全自动化的智能生产线上。”

  林峰没有再展示那些复杂的数据,他知道,对祁同伟这种人,必须讲得更直接,更透彻。

  “简单说,这项技术如果完全落地,可以让光明峰项目的工期缩短一半,可以让入驻企业的人力成本降低百分之三十。它能让汉东在未来十年,拿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入场券,甚至是……定义权。”

  王德发在旁边听得热血沸腾,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能插上话的地方,忍不住补充:

  “不止!我们的算法模型,是基于量子纠缠的数据同步,理论上可以做到零延迟!这是跨时代的技术,是……”

  “老王。”林峰轻轻制止他。

  他看着祁同伟,继续说:“李达康书记,看到这项技术的价值。他很有魄力,也很急切。”

  “他给了我一个月的时间,要我在光明峰工地上,用我们的技术,挖起第一方土。”

  祁同伟的手指,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发出“嗒、嗒、嗒”的轻响,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一个月?”他重复一遍,语气听不出喜怒。

  “是,一个月。”林峰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祁叔叔,您是行家,一项跨时代的技术,从实验室到工业化应用,需要什么?”

  “需要时间,需要资金,需要最顶尖的设备和人才,更需要一个不受任何干扰的研发环境。”

  “李书记是改革的闯将,但他太心急了。他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政绩,而我要的,是一个能真正改变未来的引擎。”

  林峰停顿了一下,声音里带上一丝恰到好处的委屈。

  “不瞒您说,我们那个小公司,最近几天,很‘热闹’。”

  “高新园管委会、工商、税务……轮流上门‘优化营商环境’。”

  “我理解市委的‘关心’,但再这么‘关心’下去,技术恐怕没搞出来,我和我的合伙人,就要先进去了。”

  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既是诉苦,也是一种无声的指控。

  “嗒。”

  祁同伟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

  会客室里,再次陷入寂静。

  过了许久,祁同伟才缓缓开口,一字一顿:“李达康的格局,还是小了。”

  “他的眼睛里,只有他的京州,只有他的光明峰。”

  林峰的心,彻底定下来。

  鱼,咬钩了。

  “这么好的技术,不能只姓李。”祁同伟的身体微微前倾,那股无形的压迫感再次笼罩过来,“它应该姓汉东。”

  他站起身,走到林峰身边,手掌重重地拍在他的肩膀上。

  “你需要什么,列个单子出来。”

  “地,设备,人才,资质。省里,我出面帮你协调。我只有一个要求。”

  “这项技术,以及它所创造的所有价值,必须为汉东的整体发展服务。你,能做到吗?”

  “这正是我来找您的目的。”林峰站起身,郑重地回答。

  ……

  半小时后,林峰和王德发被秘密送出疗养院。

  会客室里,只剩下祁同伟一个人。

  他静静地坐着,像一尊雕塑。

  刚才那名秘书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将一个牛皮纸密封的文件袋,轻轻放在桌上。

  “厅长,您要的资料。”

  祁同伟撕开文件袋。

  资料是林峰在网上直播的那些内容,以及李达康会议上的那些事情。

  祁同伟怒火中烧。

  拿起电话。

  电话几乎是瞬间被接通,那头传来一个谄媚又紧张的声音。

  “厅……厅长!”

  祁同伟的声音,冷得像冰。

  “程度。”

  “立刻到我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