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以医入武-《玉虚医缘》

  陨星谷的异动让秘营的气氛瞬间紧绷。火云道人亲自出动,目标明确,显然掌握了某种关键信息,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必须立刻行动,抢在他们前面!”木雄斩钉截铁,立刻开始点派人手,“墨老,你带一队人,利用机关陷阱,尽量拖延他们的速度,制造混乱。苏婆婆,准备好应对各种毒瘴的解药。其他人,随我和少主,即刻出发前往陨星谷!”

  “且慢。”云逸开口,声音沉稳,“木前辈,对方实力不明,且有火云道人这等高手,我们若贸然硬拼,恐损失惨重。”

  “少主的意思是?”

  云逸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木雄身上:“我们此行目的,是阻止他们,并寻找进入圣地的机会,而非正面决战。我观守山人兄弟,皆身手矫健,擅长潜伏、追踪与合击,但对上雷火门那种霸道功法,近身搏杀难免吃亏。”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虽不谙高深武艺,但于医道、经络、气血运行略通一二。或可……将一些导引、点穴、卸力的法门,结合诸位原有的身法根基,稍作调整,以期在遭遇时能更快制敌,或更易脱身。”

  此言一出,众人皆露惊讶之色。以医理入武学?这思路颇为新奇。

  木雄沉吟道:“少主此法……倒是另辟蹊径。只是临阵磨枪,恐怕……”

  “无需复杂招式。”云逸解释道,“只需明了几个关键:其一,人体有哪些穴位受击可令其短暂麻痹、气机凝滞;其二,如何运用巧劲,引导或偏转对方刚猛力道;其三,如何利用步法与呼吸,在密林、瘴气等复杂环境中更快恢复体力,隐匿行踪。这些,皆可速成,且与诸位常年山林生活的经验相结合,应能事半功倍。”

  他并非要传授什么绝世武功,而是将朱批医书中关于人体奥秘、气血导引的知识,以及自己运用气机、施展“灵枢化毒诀”和“清灵辟瘴诀”的体悟,提炼出最实用、最易掌握的部分。这更像是一种“战术”与“技巧”的补充,而非体系的颠覆。

  苏婆婆眼睛一亮:“少主此言有理!老身也曾研习过一些经络学说,若能与搏击之术结合,确能收奇效!”

  墨老也抚须道:“配合老夫的机关陷阱,若能以巧劲引导敌人踏入,效果更佳。”

  当下,云逸不再犹豫,就在秘营空地中,结合守山人常用的几个基础身法和攻击动作,开始讲解、示范。

  他首先讲解了几个易于辨认、击打效果显着的穴位,如手臂的“曲池”、“手三里”,腿部的“足三里”、“委中”,以及头颈部的“风池”、“肩井”等,并示范了在不同角度、不同力道下击打这些穴位可能产生的效果——或酸麻,或僵直,或气短。

  接着,他演示如何利用对方发力时的空隙,以最小的动作、最巧的劲道,引导或偏转攻击,借力打力,而非硬碰硬。这需要极佳的观察力和时机的把握,云逸凭借日益敏锐的感知和对气机流动的直觉,竟能将此中精要阐述得颇为透彻。

  最后,他分享了如何调整呼吸与步伐节奏,使之更契合山林环境,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并在剧烈运动后能更快平复气血,甚至借助某些特定草药的气息(苏婆婆立刻提供了几种)来短暂增强在毒瘴环境下的适应力。

  云逸的讲解深入浅出,结合实例,守山人本就根基扎实,悟性不差,很快便领会了其中要领,并开始两两结对练习。一时间,秘营内身影闪动,呼喝声中多了几分以往没有的灵动与巧劲。

  木雄在一旁观看,越看越是心惊,也越是欣慰。他看得出来,云逸所授的这些“技巧”,看似简单,却直指搏杀与生存的本质,尤其适合守山人这种并非以刚猛见长,而是以灵活、坚韧、熟悉环境为优势的队伍。这位少主,不仅继承了老主人的仁心与传承,更有着超越年龄的智慧与洞察力。

  青黛也在一旁静静观摩,美目中异彩连连。她发现,云逸在演示时,周身气机圆融流转,与动作完美契合,那并非刻意运转功法,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自身力量精妙掌控的状态。这绝非一日之功,定然与他日夜不辍地研读朱批、引导气机、乃至此次重伤愈后的感悟息息相关。他的“武”,是建立在深厚的“医”与“道”的根基之上的。

  短短一个时辰的紧急传授与练习,守山人队伍的气息仿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少了几分莽撞,多了几分沉稳与机变。

  “时间紧迫,我们出发!”木雄见众人已初步掌握要领,果断下令。

  云逸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体内那缕愈发凝实的气机,以及怀中玉佩传来的、与这片山脉隐隐共鸣的温热。他看了一眼身旁目光坚定的青黛和严铁山,知道前路艰险,但他已不再是那个只能凭借医术和运气周旋的少年。他以医悟道,亦将以医御险,踏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第三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