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岐黄解咒-《玉虚医缘》

  隐雾泽水寨,时光仿佛变得缓慢。缭绕的雾气隔绝了外界的纷扰,也给了众人难得的喘息之机。几日休整,在丹药和此地纯净水灵之气的辅助下,众人外伤已大致痊愈,内力也在稳步恢复。

  然而,两个核心问题依旧如阴云笼罩:云逸受损的经脉,以及严铁山心脉深处那恶毒的“噬魂咒印”。

  这一日,云逸并未像往常一样急于运转星辰诀冲击经脉,而是静坐于水寨临水的窗前,面前摊开了一卷以特殊兽皮鞣制、边缘已有些磨损的古老书卷——《黄帝内经·素问》。这是他离开药师联盟时,吴谦老人郑重赠予他的,据说是联盟内传承的古老抄本,蕴含着先贤对生命与天地至理的深刻洞察。

  水波轻拍寨基,发出规律的声响。云逸的目光落在《阴阳应象大论》篇上:“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他的手指轻轻划过这段文字,脑海中却浮现出玄骨那阴邪诡异的功法,以及那噬魂咒印如附骨之疽般缠绕心脉的景象。

  “玄骨之力,至阴至邪,掠夺生机,紊乱神魂,此为‘邪气盛’,属‘阴阳逆乱’。”云逸喃喃自语,医者的思维开始取代纯粹的武者应对,“咒印根植于心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藏神而主血脉。邪扰心神,阻塞心脉,故铁山大哥会感到滞涩与隐痛。墨老以金针镇魂符强行封印,如同以土石壅塞泛滥的邪流,虽能暂保堤坝,然邪气未去,根源未除,终非长久之计。”

  他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体内,以内视之法观察自身受损的经脉。那并非简单的撕裂,而是如同被某种阴寒燥烈的异种能量灼伤、侵蚀,导致经络壁变得脆弱,气血运行至此便滞涩不畅,星辰之力的流转也受到影响。

  “我之经脉,亦受其邪气所伤,如同良田被毒水污染,非单纯灌溉(运转功法)所能恢复,需先‘解毒’,再‘沃土’。”

  一个想法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内经》有云:‘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玄骨邪功再诡异,亦跳不出阴阳范畴。其性阴寒掠夺,那我便以阳和温润之力化解;其力燥烈蚀脉,我便以生机滋养之力修复。星辰之力,中正平和,本质亦是天地浩然之气,若能以《内经》医理引导,化霸道为王道,未必不能……”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闪烁着悟道的光芒。他立刻起身,找到了正在水寨空地演练拳法、活动筋骨的严铁山。

  “铁山大哥,请让我再为你仔细诊察一次。”云逸神色郑重。

  严铁山虽有些疑惑,但对云逸的医术极为信任,当即坐下。这一次,云逸并未直接探查其心脉咒印,而是先为其号脉,观其气色、舌苔,仔细询问他近日身体的具体感受,甚至包括饮食、睡眠等细微之处。

  “邪气盘踞,心阳受遏,故而有胸闷、偶有心悸;夜深人静时,是否感觉耳畔有细微杂音,难以安眠?此乃邪扰心神之兆。”云逸根据望闻问切,缓缓道来。

  严铁山惊讶点头:“云逸兄弟,你说得一点不差!这些细微感觉,我本以为是与咒印对抗所致,并未在意。”

  “这便是了。治病求本,欲解其咒,先安其神,顺其气。”云逸心中有数,他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铁山大哥,放松心神,信我。我需先以针法,疏导你周身气血,尤其是心经、心包经,调和阴阳,固守心神。此法或能稍稍削弱咒印根基,为你减轻些许负担,也为后续尝试化解,创造一丝可能。”

  严铁山毫不犹豫:“来吧!”

  云逸凝神静气,脑海中《灵枢·九针十二原》诸篇要义流转。他下针如飞,取穴内关、神门、膻中、巨阙……手法或捻或提,或轻或重,将一缕缕精纯温和、蕴含着他自身对《内经》阴阳平衡之道理解的星辰气机,透过银针,徐徐渡入严铁山相应经络穴位。

  这一次,他并非以星辉的“力”去强行冲击,而是以其为“引”,引导严铁山自身的气血按照正常的阴阳循环去运转,如同疏浚淤塞的河道。

  起初,严铁山只觉得针穴处有酸麻胀感,但随着云逸行针,他渐渐感到一股温和的暖流自穴位向周身扩散,原本因封印而始终存在的沉闷压抑感,竟真的减轻了一丝,精神也为之一振!

  半个时辰后,云逸起针。严铁山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只觉周身轻松了不少,虽然心脉处的咒印核心依然存在,但那如影随形的滞涩感和精神上的阴霾,却明显淡化了。

  “神了!云逸兄弟!”严铁山又惊又喜,“你这医术,当真了得!”

  云逸却无喜色,反而更加凝重:“此法只能缓解,如同扬汤止沸。咒印根源未去,且与施咒者玄骨心神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要彻底化解,还需找到能从根本上中和、净化那至阴邪气的‘药’。或许……需要至阳至纯的天地灵物,或是对阴阳之道、神魂之法有极深领悟……”

  他看向自己依旧隐隐作痛的经脉,又望向窗外茫茫雾泽。

  “看来,我们在此地的休养,不仅仅是恢复力量,更是要为我这身医术,寻找能克敌制生的‘良药’。”

  医道,亦是大道。云逸此刻更加明确,他手中的银针与《内经》,或许将是未来对抗玄骨、光复玉虚的另一件不可或缺的“利器”。

  (第六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