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决断-《穿越系列之楚云飞》

  陈瑜的密信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在楚云飞心中激起了滔天波澜。南下,黄埔!这两个词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与眼前山西军政府内部日渐明显的倾轧和束缚形成了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几日,楚云飞表面不动声色,依旧每日操练他那支初具雏形的“模范队”,但暗中加紧了情报的搜集和对时局的分析。他通过仍在军中的旧部方梦雄以及一些倾向革命的军官,了解到更多内幕:军政府内部派系斗争日趋激烈,以温寿泉为代表的部分革命党人与以旧军官集团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摩擦不断;而对楚云飞这个“异类”的排挤,也正从暗处走向明面。有消息称,已有人向副都督温寿泉提议,以“加强前线”为名,将楚云飞的模范队拆散补充到各主力团,实则剥夺他的兵权。

  与此同时,南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清晰。陈瑜再次密信,详细说明了黄埔军校的筹建进展,孙中山先生对其寄予厚望,旨在培养真正的革命军事骨干,并暗示招生在即,机会难得。信中还提到,广东革命形势高涨,与北方暮气沉沉的局面截然不同。

  形势逼人,必须当机立断!

  这一夜,楚云飞将孙大勇、赵铁柱、方梦雄(借故前来探望)等寥寥数位绝对心腹召至密室。油灯下,他神色凝重,将南下之意和盘托出。

  “什么?队长,你要走?去广东?”孙大勇第一个跳了起来,满脸难以置信,“我们好不容易在太原站稳脚跟,你立下大功,现在走,岂不是前功尽弃?”

  “是啊,排长!”赵铁柱也急了,“那些小人排挤,我们不怕!大不了咱们拉队伍自己干!何必远走他乡?”

  方梦雄相对沉稳,但眉头也紧锁:“云飞兄,南下之事,非同小可。此去千里迢迢,兵荒马乱,且广东局势亦复杂,那黄埔军校前途未卜。你在山西,虽有掣肘,但毕竟根基已立,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打开局面。还望三思!”

  楚云飞静静听完众人的劝阻,目光扫过一张张焦急而关切的脸庞,心中暖流涌动,但意志却更加坚定。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诸位兄弟的好意,云飞心领。但正因为把你们当兄弟,我才更要走。”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留在山西,或许可保一时安稳,甚至能谋个一官半职。但你们想过没有?我们当初起义,为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赶走一个皇帝,再换上一批新的官僚军阀吗?”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看看现在的军政府,派系倾轧,争权夺利,与旧衙门有何本质区别?我们练新军,倡革新,在此等环境下,无异于痴人说梦!终有一日,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排挤清除!”

  “而南方,”他语气变得激昂,“孙先生高举革命大旗,黄埔军校意在培养真正的革命军队骨干!那里才有新思想,新气象,才有我们实现强军报国理想的土壤!我此去,非为避祸,而是去寻找一条真正的出路!一条能彻底改变这支军队、这个国家的出路!”

  他走到桌前,手指重重地点在简易地图上的广州位置:“黄埔,就是种子!我们要学的,不是如何当个更好的旧式军官,而是如何打造一支全新的、有灵魂、有信仰的革命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救中国!”

  密室内一片寂静。孙大勇、赵铁柱等人被楚云飞话语中描绘的蓝图和蕴含的决绝所震撼。他们跟随楚云飞日久,深知其志不在小,此刻听来,方觉其胸怀之广,目光之远。

  “可是…队长,你这一走,我们怎么办?模范队怎么办?”孙大勇涩声问道,充满了不舍。

  楚云飞拍了拍他的肩膀:“模范队,是我心血的结晶,也是未来的火种。我走之后,模范队很可能会被拆散。大勇,铁柱,你们要留下来,保住骨干!哪怕暂时分散在各部,也要牢记我们的练兵之法,团结可靠的弟兄,静待时机!梦雄兄在军中,亦请多加照应。”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楚云飞今日南下,不是去享福,是去开路!他日学成归来,必当重整旗鼓!届时,还需要诸位兄弟鼎力相助!”

  方梦雄长叹一声,站起身,郑重拱手:“云飞兄志存高远,梦雄佩服!既然如此,山西这边,但有所命,万死不辞!只盼兄台早日学成归来,共图大业!”

  孙大勇和赵铁柱对视一眼,也轰然应诺:“队长!我们等你回来!”

  决心已下,楚云飞开始秘密准备。他并未向军政府正式辞职,以免打草惊蛇。只是以“旧伤复发,需返乡静养”为由,向顶头上司递了一份告假文书。同时,他暗中变卖了一些不便携带的私人物品,筹措路费,并通过陈瑜的关系,搞到了一张前往上海再转广州的船票和必要的通行证件。

  临行前夜,楚云飞独自一人在空旷的演武场上踱步。月光如水,洒在这片他倾注了心血的土地上。放弃浴血奋战换来的职位和刚刚建立的基业,远赴陌生的南方,前途未卜,他心中岂无留恋与忐忑?但一想到山西军政府内部的暮气沉沉和重重阻力,想到南方那可能充满希望的崭新天地,他的目光便再次坚定起来。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他低声吟诵着古诗,握紧了拳头。

  翌日清晨,天色未明,楚云飞一身普通商贾打扮,只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悄然离开了模范队驻地。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在枕下给孙大勇和赵铁柱留了一封简短的手书,再次叮嘱他们潜伏待机,坚守信念。

  当他走出太原城时,回头望了一眼在晨曦中轮廓渐显的古城墙,心中默念:“山西,我会回来的。待到归来时,必将携新风雷,涤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