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渡358团防区内,表面看来与往日并无不同,巡逻队照常巡逻,阵地上的士兵在星光下警惕地注视着黑暗。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无声却凶险万分的暗战,已然拉开序幕。山本一木特工队的幽灵,已经渗透进来,而楚云飞精心打造的“旋风”突击队,也如同猎犬般张开了嗅觉。
团指挥部已秘密转移至一处更加隐蔽、依山而挖、经过巧妙伪装的备用指挥所。油灯下,楚云飞眉头紧锁,听着侦察连长和“旋风”突击队队长周卫国的联合汇报。周卫国原是猎户出身,枪法如神,山地活动能力极强,经过德国顾问伯格曼的系统训练和多次实战磨练,已成为楚云飞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团长,”侦察连长指着地图上几个点,“近期,我们在防区东南侧、靠近黑云峪方向的二道梁子、野猪涧一带,连续发现异常迹象。有极其隐蔽的脚印,不是我们制式军靴的,鞋底花纹特殊,步幅很大,行动者体力极佳。还在几处可以俯瞰我主要交通线和疑似炮兵阵地的制高点上,发现了被小心恢复过的匍匐痕迹和丢弃的烟头,是日本‘樱花’牌,我们的士兵基本没有。”
周卫国补充道,语气冷峻:“我们小队在夜间潜伏时,两次听到极轻微的、非本地动物的夜枭叫声,节奏固定,像是联络信号。另外,三号哨所报告,前天夜里哨兵感觉似乎有黑影掠过,但追过去一无所获,只在草丛里发现一根极细的、近乎透明的丝线,像是绊发雷的触发线,但又不是我们的制式。对手……非常专业,反侦察意识极强。”
楚云飞目光锐利:“看来,山本这条毒蛇,真的出洞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寻找我们的指挥部、炮兵阵地、仓库等核心要害。” 他转向周卫国,“卫国,你的判断呢?他们现在大致在什么区域活动?”
周卫国用粗糙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根据痕迹和信号判断,他们目前主要活动在防区东南外围,呈扇形搜索态势,正在逐步向内渗透。人数不会多,估计是分成几个小组,交替掩护前进。他们的行动时间多在午夜至凌晨,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行动极其诡秘。”
“好!”楚云飞一拳砸在地图上,“既然他们来了,就别想轻易回去!‘旋风’突击队,全体出动!任务目标:反侦察,反渗透,盯死他们,摸清他们的活动规律、人员数量、装备情况,必要时,可以交手,但要以捕获俘虏或缴获装备为首要目标,我要知道山本到底派来了多少人,想干什么!”
“是!团长!保证完成任务!”周卫国眼中闪过猎手般的兴奋光芒。
“记住,”楚云飞严肃地叮嘱,“山本特工队是日军的精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单兵战斗力极强。你们不能硬拼,要发挥我们的优势:熟悉地形、善于潜伏、小组协同。以暗对暗,以精对精!把他们拖在我们的地盘上,让他们变成瞎子、聋子!”
“明白!扬长避短,用山地和夜暗掐住他们的咽喉!”周卫国重重点头。
当夜,“旋风”突击队全员四十余人,分成六个战斗小组,像水滴融入大海一样,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防区东南部的山岭沟壑之中。他们摒弃了传统的巡逻方式,化整为零,在可能被日军侦察的重点路径、制高点附近,设下潜伏哨和诡雷陷阱, 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在更隐蔽的位置建立观察点,耐心等待猎物上钩。
这是一场考验毅力、耐心和专业技能的无形较量。山林寂静,只有风声和虫鸣。“旋风”队员披着伪装网,脸上涂着油彩,如同岩石般一动不动,眼睛在夜视仪的辅助下(少量装备),敏锐地搜索着任何异常。他们用约定的鸟叫、石块敲击声进行联络,行动悄无声息。
第一天,双方没有接触。但“旋风”队员发现了更多细微的痕迹:一根被无意中碰断的枯枝断口新鲜,一片苔藓上有不自然的压痕,甚至在一处泉水边,发现了几个与周围脚印不同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鞋印,指向指挥部大致方向。
“他们很谨慎,但在靠近。”周卫国在秘密联络点通过野战电话向楚云飞汇报。
第二天夜里,较量升级。一个“旋风”小组在野猪涧预设的伏击点,听到了一阵极其轻微的、类似小动物跑动的声音,但经验丰富的队员立刻判断出那是人为模仿的。小组长没有妄动,示意队员保持绝对静默。果然,十几分钟后,两个模糊的黑影如同鬼魅般从侧翼的山崖上利用绳索悄无声息地滑下,落地后迅速隐蔽,动作干净利落。他们穿着深色作战服,装备着带有瞄准镜的步枪和冲锋枪,正是山本特工队的人!他们似乎想从这里渗透穿过。
“旋风”小组没有开枪,组长打了个手势,两名队员如同狸猫般从侧后悄然摸近,想抓活的。然而,就在距离目标不到十米时,一名日军特工仿佛背后长眼,猛地回头,手中的冲锋枪瞬间喷出火舌!“哒哒哒!” 子弹打在岩石上,火星四溅!
“动手!”小组长当机立断下令。
“砰!砰!” 两声清脆的步枪点射,是“旋风”队的狙击手开火了。一名日军特工应声倒地,另一名则反应极快,一个翻滚躲到巨石后,同时扔出一颗烟雾弹,浓烟瞬间弥漫开来。交火短暂而激烈,双方都使用了消音武器,枪声沉闷。趁烟雾掩护,那名受伤的日军特工被同伴拖拽着,迅速消失在黑暗中。“旋风”小组追击了一段,但对方撤退路线刁钻,还布下了绊发雷,只得放弃。清理战场,只找到几枚弹壳和一小片被挂掉的、带有特殊标识的布条。
“团长,交手了。干掉一个,跑了一个。对方反应太快,没抓到活的。但他们留下了点东西。”周卫国汇报,语气带着一丝遗憾和凝重。
楚云飞看着送来的弹壳和布条,眼神冰冷:“果然是百式冲锋枪的弹壳。这布条……像是某种身份标识。看来,山本是下了血本了。这次只是试探。告诉队员们,提高警惕,对手很强。继续盯紧他们,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我要让他们在这山里寸步难行!”
随后的几天里,类似的无声较量在深山密林中不断上演。“旋风”突击队利用地利人和,不断发现、骚扰、驱赶着渗透进来的日军特工小组。双方发生了数次小规模、短促的交火,互有伤亡,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战果。山本特工队行动更加谨慎,渗透速度明显放缓,但像跗骨之蛆,始终在寻找着防线的破绽。
团指挥部已秘密转移至一处更加隐蔽、依山而挖、经过巧妙伪装的备用指挥所。油灯下,楚云飞眉头紧锁,听着侦察连长和“旋风”突击队队长周卫国的联合汇报。周卫国原是猎户出身,枪法如神,山地活动能力极强,经过德国顾问伯格曼的系统训练和多次实战磨练,已成为楚云飞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团长,”侦察连长指着地图上几个点,“近期,我们在防区东南侧、靠近黑云峪方向的二道梁子、野猪涧一带,连续发现异常迹象。有极其隐蔽的脚印,不是我们制式军靴的,鞋底花纹特殊,步幅很大,行动者体力极佳。还在几处可以俯瞰我主要交通线和疑似炮兵阵地的制高点上,发现了被小心恢复过的匍匐痕迹和丢弃的烟头,是日本‘樱花’牌,我们的士兵基本没有。”
周卫国补充道,语气冷峻:“我们小队在夜间潜伏时,两次听到极轻微的、非本地动物的夜枭叫声,节奏固定,像是联络信号。另外,三号哨所报告,前天夜里哨兵感觉似乎有黑影掠过,但追过去一无所获,只在草丛里发现一根极细的、近乎透明的丝线,像是绊发雷的触发线,但又不是我们的制式。对手……非常专业,反侦察意识极强。”
楚云飞目光锐利:“看来,山本这条毒蛇,真的出洞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寻找我们的指挥部、炮兵阵地、仓库等核心要害。” 他转向周卫国,“卫国,你的判断呢?他们现在大致在什么区域活动?”
周卫国用粗糙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根据痕迹和信号判断,他们目前主要活动在防区东南外围,呈扇形搜索态势,正在逐步向内渗透。人数不会多,估计是分成几个小组,交替掩护前进。他们的行动时间多在午夜至凌晨,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行动极其诡秘。”
“好!”楚云飞一拳砸在地图上,“既然他们来了,就别想轻易回去!‘旋风’突击队,全体出动!任务目标:反侦察,反渗透,盯死他们,摸清他们的活动规律、人员数量、装备情况,必要时,可以交手,但要以捕获俘虏或缴获装备为首要目标,我要知道山本到底派来了多少人,想干什么!”
“是!团长!保证完成任务!”周卫国眼中闪过猎手般的兴奋光芒。
“记住,”楚云飞严肃地叮嘱,“山本特工队是日军的精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单兵战斗力极强。你们不能硬拼,要发挥我们的优势:熟悉地形、善于潜伏、小组协同。以暗对暗,以精对精!把他们拖在我们的地盘上,让他们变成瞎子、聋子!”
“明白!扬长避短,用山地和夜暗掐住他们的咽喉!”周卫国重重点头。
当夜,“旋风”突击队全员四十余人,分成六个战斗小组,像水滴融入大海一样,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防区东南部的山岭沟壑之中。他们摒弃了传统的巡逻方式,化整为零,在可能被日军侦察的重点路径、制高点附近,设下潜伏哨和诡雷陷阱, 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在更隐蔽的位置建立观察点,耐心等待猎物上钩。
这是一场考验毅力、耐心和专业技能的无形较量。山林寂静,只有风声和虫鸣。“旋风”队员披着伪装网,脸上涂着油彩,如同岩石般一动不动,眼睛在夜视仪的辅助下(少量装备),敏锐地搜索着任何异常。他们用约定的鸟叫、石块敲击声进行联络,行动悄无声息。
第一天,双方没有接触。但“旋风”队员发现了更多细微的痕迹:一根被无意中碰断的枯枝断口新鲜,一片苔藓上有不自然的压痕,甚至在一处泉水边,发现了几个与周围脚印不同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鞋印,指向指挥部大致方向。
“他们很谨慎,但在靠近。”周卫国在秘密联络点通过野战电话向楚云飞汇报。
第二天夜里,较量升级。一个“旋风”小组在野猪涧预设的伏击点,听到了一阵极其轻微的、类似小动物跑动的声音,但经验丰富的队员立刻判断出那是人为模仿的。小组长没有妄动,示意队员保持绝对静默。果然,十几分钟后,两个模糊的黑影如同鬼魅般从侧翼的山崖上利用绳索悄无声息地滑下,落地后迅速隐蔽,动作干净利落。他们穿着深色作战服,装备着带有瞄准镜的步枪和冲锋枪,正是山本特工队的人!他们似乎想从这里渗透穿过。
“旋风”小组没有开枪,组长打了个手势,两名队员如同狸猫般从侧后悄然摸近,想抓活的。然而,就在距离目标不到十米时,一名日军特工仿佛背后长眼,猛地回头,手中的冲锋枪瞬间喷出火舌!“哒哒哒!” 子弹打在岩石上,火星四溅!
“动手!”小组长当机立断下令。
“砰!砰!” 两声清脆的步枪点射,是“旋风”队的狙击手开火了。一名日军特工应声倒地,另一名则反应极快,一个翻滚躲到巨石后,同时扔出一颗烟雾弹,浓烟瞬间弥漫开来。交火短暂而激烈,双方都使用了消音武器,枪声沉闷。趁烟雾掩护,那名受伤的日军特工被同伴拖拽着,迅速消失在黑暗中。“旋风”小组追击了一段,但对方撤退路线刁钻,还布下了绊发雷,只得放弃。清理战场,只找到几枚弹壳和一小片被挂掉的、带有特殊标识的布条。
“团长,交手了。干掉一个,跑了一个。对方反应太快,没抓到活的。但他们留下了点东西。”周卫国汇报,语气带着一丝遗憾和凝重。
楚云飞看着送来的弹壳和布条,眼神冰冷:“果然是百式冲锋枪的弹壳。这布条……像是某种身份标识。看来,山本是下了血本了。这次只是试探。告诉队员们,提高警惕,对手很强。继续盯紧他们,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我要让他们在这山里寸步难行!”
随后的几天里,类似的无声较量在深山密林中不断上演。“旋风”突击队利用地利人和,不断发现、骚扰、驱赶着渗透进来的日军特工小组。双方发生了数次小规模、短促的交火,互有伤亡,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战果。山本特工队行动更加谨慎,渗透速度明显放缓,但像跗骨之蛆,始终在寻找着防线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