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情报共享-《穿越系列之楚云飞》

  风陵渡358团指挥部内,弥漫着凝重与焦灼。军统王科长等人的监视如影随形,阎锡山“断饷”的压力尚未完全消散,但楚云飞和他的团队,依旧像精密仪器般高效运转,警惕地捕捉着来自各方,尤其是日军的一切动向。

  这日深夜,万籁俱寂,只有电台滴滴答答的声响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机要室内,值班的“旋风”突击队通讯组长小陈,正全神贯注地监听着一个极少启用、波长特殊的高频段。突然,耳机里传来一阵极其微弱、转瞬即逝、却带有特定加密节奏的信号!小陈精神一振,立刻屏住呼吸,手指飞快地在密码本上记录、换算。这是与八路军总部那条绝密单线联络渠道传来的信号!非紧急重大情报,绝不会启用。

  几分钟后,一份译出的简短电文被紧急送到了尚未休息的楚云飞案头。电文内容让楚云飞瞬间瞳孔收缩,脊背窜起一股寒意:

  “确悉:日军第一军司令部已制定‘c号作战’计划。拟于八月十五日拂晓,集结重兵(含第四、第九混成旅团主力及特种部队),分三路合击太行山八路军总部驻地(麻田、武军寺一带)。企图一举摧毁我指挥中枢。情报来源可靠度极高。”

  楚云飞猛地站起身,拿着电文的手微微颤抖。这不是一般的扫荡,这是斩首行动!日军动用了如此庞大的兵力,目标直指八路军的心脏!一旦得逞,对整个华北敌后抗战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时间如此紧迫,距离日军计划发动进攻仅剩不到十天!

  “立功!立刻过来!”楚云飞的声音因急促而显得有些沙哑。

  方立功闻讯快步赶来,看完电文,脸色瞬间煞白:“团长!这……鬼子这是要下死手啊!我们必须立刻通知他们!”

  “通知是必然的!但如何通知?”楚云飞剑眉紧锁,在室内快速踱步,“军统的人盯得这么紧,常规通讯渠道绝不能使用!这条密线是单向预警,无法确认对方是否收到,更不能用于详细沟通。我们必须确保这份情报万无一失、最快速度送到能做主的人手里!” 他猛地停下脚步,“李云龙!他的新一团活动区域靠近总部外围,而且他是有能力也敢于打硬仗的人!情报必须直接给他!”

  “可怎么送过去?”方立功焦虑道,“派人大摇大摆过去,肯定被军统的人发现。电台静默期间突然发报,风险太大!”

  楚云飞目光锐利,脑中飞速权衡:“不能用电台,也不能派生面孔。必须用最可靠的人,走最隐秘的路线,还要有一个绝对合理的掩护身份……”

  片刻沉吟后,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让周卫国来!‘旋风’突击队最擅长敌后渗透,他知道所有小路。掩护身份……就用‘西北垦业公司’的药材商人!以收购太行山特产药材为名,穿越封锁线!情报……密写在他随身携带的账本里!”

  “是!我立刻去安排!”方立功转身欲走。

  “等等!”楚云飞叫住他,语气极其严肃,“告诉周卫国,此行关系无数人的生死存亡,甚至关乎华北抗战大局!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在五天内,将情报亲手交到李云龙本人手中!见到李云龙,只需说一句话:‘老家有难,鬼子八月十五拂晓三路拜寿!’ 他李云龙是明白人,一听就懂!”

  “明白!”方立功重重点头,快步离去。

  一小时后,风陵渡以西一条隐秘的山道上,“西北垦业公司”的伙计周老板(周卫国化装)带着一名“伙计”,赶着两匹驮着空麻袋的骡子,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夜色之中。他怀里的账本夹层中,用特制药水密写的情报,重若千钧。

  接下来的四天,对楚云飞而言是漫长的煎熬。他表面上依旧沉着冷静,处理军务,应对军统,甚至安排了一次对日军小型据点的骚扰性攻击以掩人耳目,但内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周卫国的行程和李云龙的回应。他深知,这份情报早一分钟送到,八路军总部就多一分准备的时间,就多一分生机。

  第五天黄昏,就在楚云飞几乎要按捺不住,准备启动备用方案时,周卫国风尘仆仆、却毫发无伤地回来了。他直接潜入团部,向楚云飞复命。

  “团长!情报送到了!在辽县大青山里找到了李团长,亲手交到他手上。他看了密信,脸色当时就变了,啥也没多说,只让我带句话给您。”周卫国压低声音,模仿着李云龙的语气,“‘告诉老楚,这份情,我李云龙和新一团记死了!让他瞧好吧!’”

  楚云飞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了数日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他能想象出李云龙当时的神情和决心。

  “好!辛苦了!下去休息,此事绝密,不得对任何人提起。”楚云飞拍了拍周卫国的肩膀。

  送走周卫国,楚云飞独自站在地图前,目光投向太行山深处。他知道,李云龙接到预警后,绝不会坐视总部被围。一场惨烈的阻击战,甚至是一场围魏救赵的逆袭,必然会在某个关键节点爆发。他能做的,已经做了。接下来,就要看李云龙和八路军如何应对了。而他自己,也必须做好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因总部遇袭而引发的晋南局势连锁反应。

  “立功,”楚云飞对方立功道,“通知各部,加强戒备,尤其是通往太行山方向的通道,密切监视日军动向。我们有客人要来了,只是不知道,会是败退的鬼子,还是……乘胜追击的更多鬼子。”

  方立功心领神会:“是!团长,我们这份情报,算是……雪中送炭了。”

  楚云飞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缓缓道:“同为中国人,共御外侮罢了。但愿……他们能挺过这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