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徐皇后-《绑定交易系统,带老祖宗闯万界》

  想想和自己同为员工的洪武帝,他回自己的朝代是直接在自己宫里。

  唉......不像自己,还得赶路!

  这起码得一个多月才能抵达长安。

  半个时辰后,当霍去病的身影再次消失在众将士的眼前。

  赵破奴也知道,这是霍将军的上工时间到了。

  ******

  永乐三年,坤宁宫。

  空气里还飘着安神香的袅袅青烟,徐皇后刚端起茶盏,就听到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伴随着自家大儿子朱高炽略显急促的喘气声,“母后,母后,我们回来了!”

  徐皇后放下茶盏,让殿里所有的宫女退下。

  两父子从时光小筑一回来,就直奔坤宁宫。

  徐皇后也是知道朱棣带着朱高炽去了后世的事。

  上次皇上让所有太医院的太医来坤宁宫,乌泱泱跪了一屋子,轮番给她请脉。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等所有太医离去后,皇上红着眼圈告诉她,她会在永乐五年因病离世。

  徐皇后当时心都揪了一下,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命数,而是皇上失态的样子。

  上一次见他哭成这样,还是马皇后薨逝的时候。

  至于太祖爷驾崩那次...还是燕王的皇上,当时因为建文帝的原因没能见到太祖爷最后一面。

  怒气压过了悲恸,倒没怎么掉眼泪。

  皇上不止跟她说了自己命数之事,还说他见到了太祖爷。

  她本以为皇上是被梦魇着了,毕竟皇上自从靖难之后,一直梦到太祖爷在梦里对他喊打喊杀。

  直到皇上拉着她去了御花园,在她面前表演了一个原地消失术,她才相信。

  这次皇上带高炽去后世一是长见识,二就是为了她和高炽的身体。

  把太医们所有的脉案都一起带了过去。

  后世的医院专家联合历史学家的翻译,进行了一番隔空会诊。

  结果也是让咱们的永乐帝又喜又愧。

  喜的是徐皇后的身体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

  主要是气血亏损得厉害,免疫力低下,导致小毛病不断,积年累月才显得凶险。

  专家们分析,这很可能跟徐皇后过于频繁的生育有关。

  女人分娩,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那都是鬼门关前走一遭。

  即使是后世医疗这么发达,生孩子仍然是高风险的事,更别提古代了。

  大出血、难产、感染.....哪一样都能要命。

  多次生产更是对身体反复的透支,什么妇科顽疾、腰腿骨疼的‘月子病’都是轻的!

  徐皇后身份尊贵,调养自然是最好的,可再好的补药也架不住身体根基被这么一胎接一胎地掏空啊!

  朱棣也是现在才知道原来徐皇后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他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他一直以为和皇后儿女绕膝是他们鹣鲽情深的见证,哪里想到,这份情深竟成了拖垮皇后的元凶!

  要不是皇后是将门虎女,底子够硬实,恐怕早就.....

  “皇后。”朱棣把装着调理身子的药和营养品的盒子放在了桌子上,“这都是后世顶尖的大夫开的,你好好吃!好好养!等姜老板那边方便了,朕就带你去后世,再仔细瞧瞧。”

  不管花多少能量币,他都要把自家媳妇儿的命续上!

  况且,他还有从姜老板那里买的延年丹!

  他朱棣的皇后,必须健健康康,长命百岁,陪他一起亲眼见证永乐盛世。

  “母后,这是父皇给您买的,叫健康手环。它能提示你什么时候吃药,还能监测心跳,睡眠....儿子手上也有块呢。”朱高炽抬起自己的手腕给徐皇后看,“另外还有后世大夫开的药膳,儿子已经让人送去您的小厨房了,以后让他们变着花样给您做!”

  说着说着,朱高炽心里又有点发堵。

  这次去后世也是得知了不少事儿,母后的身体是一方面...

  还有他那个二弟朱高煦,将来会造他儿子的反。

  这消息像根刺一样扎在他的心里。

  他一直觉得父皇更偏爱能征善战的二弟,自己这个太子当得战战兢兢,身体也不好,指不定哪天父皇就改主意了。

  没想到最后父皇还是将位置传给了他,只是可惜自己在位时间也短....

  想到始皇帝对自己的评价,朱高炽还是很开心的。

  这至少证明他太子时期做的不错。

  这次他一定要把这身肥肉减下去,后世大夫说了,肥胖乃万恶之源!

  把身体养好了,他要让父皇的永乐盛世在自己手里延续下去!

  最重要的是,他要让大明百姓和后世人一样,不再为温饱发愁!

  仓廪实而知礼节,他要让大明成为真正的不饥之国。

  “母后,您瞧这个,”朱高炽压下自己的心思,小心翼翼的将手环给徐皇后带上,“您看,这个是阿拉伯数字,专门用来计数的。比咱们现在的算筹简便多了......”

  徐皇后好奇地看着手中这个小巧的物件,上面的还有红色小光点一闪一闪的,“这数字...倒是看着有些眼熟。”

  “可不是嘛,之前番邦进宫的文书上就有。只是因为咱们大明的算筹更为普及,儿子未曾细究。这回在后世待了几天,才晓得这东西多便利,书写快,计算也快,儿子琢磨着也该在大明推广。”朱高炽说完,看向了一旁的朱棣。

  朱棣点点头,他也觉得这数字颇为方便。

  他们在后世学知识就是要带回大明的,没道理放着现成的简便工具不用。

  推广新知,正是提升国力的良策。

  待百姓皆能用此计数,商贸、农耕皆可事半功倍。

  固步自封只会让国家停滞不前,也不是他朱棣的作风。

  徐皇后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父子俩,“臣妾也会听皇上和太子的,好好吃药,为了你们,为了大明,臣妾也得好好的活着。”

  “谁要你为我们活着?”朱棣一听这话,眼圈又有点红了,他粗声粗气的吼了一句,别过脸去,只留下一个倔强的后脑勺。

  “咱要你为了你自己活着!活得自在!活得高兴!”

  (最近好喜欢永乐帝!稳音营销号又给我刷上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