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入青山镇-《凡人修仙,意外开启了修仙巅峰路》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薄雾如纱。

  张凡仔细检查了父母的状况,确认他们气息平稳,睡得很沉。他将昨晚特意多熬的肉粥温在灶上,又取出一小片“蕴元草”叶子交给已经醒来、正揉着眼睛的小虎,仔细叮嘱道:“小虎,等爹娘醒了,你把这个叶子放在粥里搅化,看着他们喝下去。哥哥去镇上办点事,晌午前一定回来。”

  小虎紧紧攥着那带着奇异清香的叶子,大眼睛里虽有依恋,却用力点头:“哥哥放心,小虎记得住!”

  张凡揉了揉弟弟枯黄的头发,不再耽搁。他换上了一身虽然陈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粗布衣衫,将几株精心挑选好的、灵气最弱、外形也最不起眼的低阶灵草用油纸包好,揣入怀中。这些灵草在修仙界或许不值一提,但在这凡俗小镇,应当足以引起“百草堂”的重视,又不会太过惊世骇俗。

  推开修缮过的院门,清晨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村路泥泞,两旁屋舍寂静,只有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偶有早起的村民见到他,远远地便停下脚步,或点头致意,或目光闪烁地避开,敬畏之情溢于言表。张凡面色平静,步履稳健,看似不快,脚下却暗自运起一丝灵力,身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很快便将村落甩在了身后。

  通往青山镇的道路因前些时日的大雨依旧有些坑洼,但对张凡而言如履平地。他一边赶路,一边默默运转《混沌诀》,吸收着晨曦中那一缕微弱的东来紫气,同时神识外放,警惕地感知着周围的动静。这是他获得力量后第一次主动踏入可能潜藏危险的区域,由不得他不小心。

  约莫半个时辰后,一座依山而建、青灰色城墙环绕的镇甸出现在眼前。城墙不算高大,却自有一股历经风雨的沧桑。镇门处有穿着皮甲、持着长矛的兵丁懒散地站着,对进出的人流并未过多盘查。张凡混在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的人群中,低着头,毫不引人注目地进入了青山镇。

  镇内远比村落繁华。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幡旗招展。早点铺子的热气混杂着各种食物的香气,铁匠铺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布庄、杂货铺、酒馆……人来人往,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这份喧嚣与活力,是张凡在闭塞村落中从未体验过的。

  他并未流连,按照记忆中的方向,径直朝着镇东头走去。百草堂并不在最热闹的主街上,而是在一条相对清净的辅街尽头。

  一座古香古色的二层木楼出现在眼前,黑底金字的“百草堂”牌匾高悬,字体苍劲。还未走近,一股浓郁而复杂的药草气味便扑面而来。门口进出的人不多,但大多衣着体面,不像寻常农户。

  张凡在门口略站了站,平复了一下心绪,这才抬步迈过那磨得光滑的门槛。

  堂内宽敞明亮,一排排高高的深褐色药柜贴墙而立,无数个小抽屉上贴着药材名称的标签。柜台后,几个伙计正在忙碌地称药、打包。一位戴着瓜皮帽、留着山羊胡的账房先生,正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

  见到张凡进来,一个年轻的伙计迎了上来,脸上带着职业性的笑容,但眼神在扫过张凡朴素的衣着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这位小哥,是抓药还是问诊?抓药的话可有方子?”

  张凡摇了摇头,声音平和:“我不抓药,也不问诊。我想见见贵堂能做主的掌柜,有些药材,想请贵堂帮忙鉴别一下,或许可以交易。”

  那伙计愣了一下,上下重新打量了张凡一番,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小哥,我们百草堂收药材是有规矩的,寻常的草药,直接拿到前面柜台估价就行,掌柜的事务繁忙,恐怕……”

  他的话未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张凡并不动气,只是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轻轻打开一角。顿时,一股极其清淡、却沁人心脾的异香散发出来,瞬间压过了堂内繁杂的药草气味。那香味不浓,却仿佛能直达肺腑,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离得最近的年轻伙计猛地吸了吸鼻子,脸上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连柜台后那位一直低头算账的账房先生,也停下了拨算盘的手,抬起头,扶了扶眼镜,目光锐利地看向张凡手中的油纸包。

  “这……”年轻伙计一时语塞。

  就在这时,内侧通往二楼的楼梯上,传来一个温和却带着几分威严的声音:“何事喧哗?”

  只见一位身着藏青色长袍、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的老者,缓步从楼上走了下来。他步履沉稳,气息悠长,虽然未显露任何气势,但张凡敏锐地感知到,这老者体内气血旺盛,远胜常人,似乎……练过武?

  “林掌柜。”伙计和账房先生连忙躬身行礼。

  这位林掌柜目光直接落在了张凡身上,更准确地说,是落在了他手中那微微敞开的油纸包上。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恢复平静,对张凡微微颔首,做了个请的手势:“这位小友,请随老夫到内堂一叙。”

  张凡心中一定,知道自己的“敲门砖”起了作用。他不动声色地将油纸包重新裹好,对着林掌柜拱了拱手:“有劳掌柜。”

  跟在林掌柜身后,穿过一道帘幕,来到一间布置雅致、燃着淡淡檀香的内堂。分宾主落座后,立刻有侍女奉上香茗。

  林掌柜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目光平和却带着审视:“小友方才所展之物,香气殊异,非比寻常。不知可否让老夫仔细一观?”

  “自然。”张凡将油纸包放在两人之间的茶几上,轻轻推开。

  里面是三株形态各异的草药。一株叶片呈淡金色,脉络清晰,仿佛内蕴流光;一株根茎如同冰晶,散发着丝丝寒气;还有一株则开着米粒大小的蓝色小花,花瓣上似乎有露珠滚动,凝而不散。

  林掌柜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专注,他甚至微微前倾身体,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株淡金色叶片的草药,凑到鼻尖轻轻一嗅,又对着光仔细查看其纹理。他的手指微微有些颤抖,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之色。

  “金线兰!冰晶草!还有…这难道是凝露花?”他喃喃自语,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这些都是早已绝迹、只存在于古籍记载中的灵药啊!小友…你从何处得来?”

  张凡早已准备好说辞,面色不变,平静道:“晚辈前些时日入山采药,不慎迷路,机缘巧合下坠入一处人迹罕至的山谷,在其中发现了这几株奇特的草药。晚辈见识浅薄,不识其名,只觉非同一般,故而特来请掌柜鉴别。”

  “山谷……”林掌柜目光闪烁,显然不太相信这番说辞,但他并未深究。在修行界(无论是武道还是仙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机缘和秘密,贸然探听是大忌。他更关心的是眼前的灵药。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将目光从灵药上移开,看向张凡,语气变得更加郑重:“小友,老夫林远山,忝为这百草堂掌柜。不瞒小友,这三株…姑且称之为灵药吧,其价值无可估量。尤其是这金线兰,对于修炼内家真气、打通关隘有奇效,乃是无数武者梦寐以求的至宝!不知小友…打算如何交易?”

  张凡心中微动,果然,这些低阶灵草对武者有巨大吸引力。他面上依旧平静,反问道:“晚辈对此道不甚了解,不知贵堂通常以何种方式交易此类物品?是金银,还是…以物易物?”

  林远山沉吟片刻,道:“如此珍稀之物,若以金银论价,未免玷污。我百草堂背后也有些渠道,可以为小友提供几种选择。一是兑换成足额的金票,保小友一家一世富贵无忧;二是兑换成对武者有益的丹药、功法或是神兵利器;三是…若小友有意踏上武道之途,老夫或可代为引荐,拜入名师门下。”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张凡一眼:“当然,若小友手中还有其他…类似的药材,或是需要一些更‘特殊’的物品,我百草堂也愿意长期合作,价格绝对公道。”

  张凡听出了对方的招揽和试探之意。他略作思索,开口道:“多谢林掌柜好意。晚辈目前只需一些金银,以备家用。另外…”他目光扫过内堂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山水画,语气随意地问道:“不知贵堂,可有关于…‘修仙者’的典籍,或是与此相关的奇物出售?”

  “修仙者?”林远山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看向张凡的目光陡然变得深邃起来。他沉默了片刻,缓缓道:“小友果然非常人。修仙之说,缥缈无踪,多见于志怪野史。我百草堂虽有些许涉猎,但也只是些残破的皮卷、或是些无法辨明用途的古怪物件,且价格不菲。小友若对此感兴趣,或许…可以去镇外的‘青玄观’碰碰运气,那里偶尔会有云游的方士驻足,或许能有所得。”

  青玄观?张凡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最终,经过一番商谈,张凡用那株价值相对最低的“凝露花”,换取了五百两黄金的巨额金票,以及一百两现银,足够普通人家舒舒服服过上几十年。他将金票仔细收好,又将沉甸甸的银两包好。

  林远山亲自将张凡送到内堂门口,递过一张特制的名帖,态度比之前更为客气:“张小友,日后若再有收获,或是需要什么难以寻觅之物,尽可凭此名帖来寻老夫。我百草堂,定当竭力为小友服务。”

  “多谢林掌柜。”张凡接过名帖,拱手告辞。

  走出百草堂,怀揣着巨款,张凡却并未感到多少喜悦,反而心情有些沉重。林远山最后的眼神和关于“青玄观”的提示,都让他感觉到,这个看似普通的镇子,水面之下恐怕隐藏着更深的波澜。而他自己,似乎已经不经意间,踏入了这个旋涡的边缘。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不再停留,快步朝着镇外走去。家中父母还等着他,现在,还不是探究这些的时候。他需要先让家人安定下来。

  只是,在他离开百草堂不久,内堂二楼的一扇窗户后,林远山负手而立,望着张凡远去的背影,对身后阴影处低声吩咐道:“去查查这个少年的底细。记住,只可远观,不可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