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资料整理,完善证据-《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

  孙连城站在资料室中央,手里还握着那份盖有“特急”印章的审批文件。

  纸张边缘已经有些发毛,显然是被多次翻阅过。

  他没有放下,而是把它轻轻放在桌角,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叠空白标签。

  “开始吧。”他说。

  侯亮平正坐在操作台前检查U盘镜像拷贝的进度条,听到声音抬起头。

  季昌明也停下笔,合上刚整理完的一份银行流水说明函。

  “现在所有材料必须编号入库。”孙连城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我来定分类规则。”

  他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大字:言词、物证、书证、电子数据。

  每类下面划出横线,准备细分。

  “丁义珍的审讯记录归为言词证据,编号Y-001起。”他一边写一边说,

  “U盘、钥匙、密封袋这些实物,统一登记为物证,w开头。

  纸质文件全是书证,S打头。服务器日志、通信记录、资金流转图谱,全部算电子数据,d编号。”

  技术员点头记录,立刻在系统中新建了四个主目录。

  “每一个文件都要标注提取人、时间、地点。”孙连城继续说,

  “扫描件加水印,原始介质贴封条。电子数据做哈希值校验,双人签字确认。”

  侯亮平站起身,走向资料架。

  他戴上手套,从箱子里取出U盘原件。

  这个黑色的小物件已经被反复检测过三次,表面留下轻微划痕。

  “我监督镜像过程。”他说,“全程录像,操作日志自动保存。”

  技术人员打开防篡改工作台,插入U盘。屏幕上跳出提示框:正在读取设备信息。

  “先不看内容。”侯亮平提醒,“第一步是完整复制,不做任何修改。”

  另一名工作人员按下录制键,摄像头红灯亮起。他们两人分别在《电子证据封存清单》上签下名字和时间。

  季昌明则回到自己的位置,面前堆着几十份财政厅调取的拨款凭证。

  他一页页核对签章样式,时不时拿起放大镜查看墨迹深浅。

  “这份终审签名有问题。”他指着其中一张,

  “电子签批系统显示周志明当天没登录,但他手写签名却出现在审批单上。”

  孙连城走过去看了一眼,没说话,只在文件右上角贴了个红色标签。

  “列为高敏项。”他说,“单独建文件夹,权限设为仅限三人查看。”

  季昌明点头,把这份材料放进专用档案袋,封口处签上自己的名字。

  时间慢慢推进到晚上八点。基地三层依旧灯火通明。

  没有人离开岗位,餐盒摆在桌边,多数都没动过。

  孙连城坐回主控台,调出数字档案库界面。屏幕左侧显示四个主类目,右侧是实时更新的条目计数:

  言词证据:Y-001至Y-017,共17份

  物证:w-001至w-009,共9项

  书证:S-001至S-142,持续增加中

  电子数据:d-001至d-063,同步备份进行

  “一级备份完成多少?”他问技术员。

  “书证和电子数据已完成百分之八十。”对方回答,“预计两小时内全部封存。”

  孙连城点了下头,目光落在d-058那一行。

  这是从山水集团财务系统捕获的加密邮件记录,发送时间是前天凌晨两点十七分,接收邮箱注册地为塞浦路斯。

  他打开详情页,里面是一串乱码字符,尚未解密。但附件中标注的项目名称清晰可见:“星海资本第四期资金调度方案”。

  “把这个标红。”他对技术人员说,“关联账户变动的所有操作日志,全部导出另存。”

  技术人员应声执行。

  侯亮平这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稿。“U盘里的交易记录梳理完了。”他说,

  “一共发现六笔异常转账,总额超过四亿。名义上是设备采购和技术合作,实际收款方都是空壳公司。”

  “有没有共同特征?”

  “三家公司在开曼注册,两家在bVI,最后一家在马绍尔群岛。”

  侯亮平指着列表,“服务律所相同,银行托管机构一致,经办客户经理的名字在五份合同里都出现过。”

  孙连城盯着那串名字看了几秒。“这不是巧合。”他说,“同一批人在操盘。”

  他转身走向白板,在电子数据类别下新增一行子项:跨境洗钱路径追踪。

  旁边画了个箭头指向“星海资本”。

  “把这些公司的股权变更记录调出来。”他说,“重点查五年前那次增资。”

  “已经在做了。”技术员回应,“初步发现出资方是一家叫北辰国际的bVI公司,担保银行是瑞士日内瓦分行。”

  孙连城眼神微动,但没多说什么。他知道这条线牵得更深,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季昌明这时拿着一叠文书走来。“检察机关的初核申请可以提交了。”他说,

  “我已经补全了三份关键材料的调取手续,见证人签字也到位了。”

  “哪三份?”孙连城问。

  “S-088,S-091,S-103。”季昌明翻开目录,

  “分别是国资委账户划款指令、产业振兴基金拨付审批表、以及冯建国授权U盾使用的内部备忘录。”

  孙连城逐一核对编号,确认无误后,在审批栏签下名字。

  “尽快送检。”他说,“我们要确保每一步都经得起推敲。”

  话音落下,电脑提示音响起。技术员转头报告:“d-058附件已部分解密,提取出两个关键词:‘交接’和‘第二批名单’。”

  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

  孙连城快步走到屏幕前。解密后的文本残片显示:

  ……第二批名单将于明日中午十二点前完成交接,请确认境外账户准备就绪……

  他盯着那行字,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时间和地点变了。”他说,“他们还在运作。”

  侯亮平立刻反应过来:“说明系统没停,前端也没切断联系。”

  “那就继续盯。”孙连城下令,“所有监控节点保持激活状态,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设置。”

  他又转向技术组:“d类数据全部做三级备份。

  一级本地存储,二级同步到省数据中心,三级刻录光盘封存。”

  “明白。”技术人员立即启动程序。

  屏幕上,进度条缓缓推进。

  每一项数据上传后,都会生成唯一的哈希值,并自动记录比对结果。

  孙连城回到资料架前,抽出S-142号文件。

  这是一份由财政厅出具的资金流向汇总表,盖着公章,负责人签字齐全。

  他在表格最后一行停顿了一下。

  某笔两亿八千万的款项,用途写着“海外技术合作预付款”,但合作企业名称已被涂改,只剩模糊痕迹。

  “这张表有问题。”他说。

  季昌明凑近看了看。“涂改处有刮擦痕迹。”他说,“可能是人为掩盖真实收款方。”

  “找原始存档。”孙连城说,“调财政厅内网备案版本,对比电子签批记录。”

  “我马上去联系。”季昌明拿起电话。

  侯亮平此时低声开口:“如果他们在伪造文件,说明内部有人配合。”

  “不止一个。”孙连城说,“能接触到审批流程、又能修改备案信息的,至少涉及三个岗位。”

  他把文件放回原位,重新看向白板。

  整个证据树状图已经初具规模,各类材料有序排列,编号清晰。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追人。”他说,“是把每一份证据钉死。只要链条不断,他们逃不掉。”

  这时,电脑再次发出提示音。二级备份完成率已达百分之九十五。

  孙连城走到主控台前坐下,手表指针指向十一点。

  他的中山装袖口微微卷起,露出手腕上的旧表带。

  屏幕上弹出一条新消息:

  【一级备份已完成,二级异地同步进行中】

  技术员报告:“d类数据哈希值全部匹配,未发现篡改。”

  孙连城点了下头,拿起红笔,在台账本上写下今日工作总结。

  侯亮平仍戴着耳机,低声与技术员核对最后一组数值。

  季昌明合上最后一个文书袋,贴好编号标签,轻轻呼出一口气。

  他站起身,朝孙连城走去。

  “检察程序对接进展需要汇报。”他说。

  孙连城抬头看他,手中的笔还未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