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孙连城审批拖延,丁义珍试探-《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

  区政府值班室的电话刚挂下不到十分钟,

  孙连城便听见外间秘书的脚步在门口顿了片刻,随即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

  “李书记来电,指名要您接。”

  他抬眼看了秘书一眼,点头示意知道了,

  没立刻去拿桌上的座机,而是将手中那份《风险预审建议书》又翻了一遍,

  确认页码顺序无误,才缓缓伸手按下接听键。

  “达康书记。”

  “连城,我刚听说丁义珍在机场被拦下了?”李达康的声音直接切入主题,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耐,

  “怎么回事?谁批准的边检拦截?”

  “是我这边配合政法委做的临时管控。”孙连城语调平稳,没有半分迟疑,

  “昨晚接到协查通知,涉及一笔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系统自动触发了高风险预警。

  丁市长名字出现在关联名单里,按程序必须暂控出境权限。”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

  “程序?”李达康声音压低了些,

  “我知道讲规矩,但现在是什么时候?

  经开区几个外资项目等着签约,丁义珍是分管领导,他不出面,人家怎么放心签字?

  你这一卡,不是把整个招商节奏都打乱了?”

  “我明白项目的重要性。”孙连城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另一侧,顺手拿起笔,在记事本上写下“资金闭环”四个字,

  “正因为重要,才更要确保经手人清白。

  丁市长主管国土和招商,若在这节骨眼上被曝出境外账户问题,哪怕只是误会,也会让合作方产生顾虑。

  到时候不只是项目搁浅,可能还会引发舆情连锁反应。”

  “所以你就用一个‘协查通知’把他锁住?”李达康语气微冷,“连个招呼都不打?”

  “通知来自市政法委综治办,走的是反恐拉练期间的应急通道,属于系统自动推送。”

  孙连城语气不变,

  “我们接到信息后,只能执行,不能删改。真正能解除标记的,是发起单位。”

  “那你现在做什么?等?”

  “我在等财政局出具专项审计说明。”他翻开面前文件夹,

  “丁市长名下有三笔近三年的土地出让金关联拨款,流程上虽合规,但资金最终流向存在多层代持结构。

  只要他们能在四十八小时内提供完整资金闭环证明,我这边立刻启动解限报批流程。”

  “四十八小时?”李达康冷笑一声,“你知道cZ397航班什么时候起飞吗?”

  “知道。”孙连城顿了顿,

  “但我更清楚,一旦放行一个未经核实的高风险人员出境,后续追责时,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沉默。

  几秒后,李达康声音缓了些:“你这是拿制度当挡箭牌。”

  “不是挡箭,是守线。”孙连城语气依旧平和,

  “您一向强调效率,可也常说‘稳中求进’。

  现在外面风声紧,中央巡视组随时可能下来,咱们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都会被放大。

  我不怕担责,但怕担不该担的责。”

  李达康没再说话,只低声说了句:“别拖太久。”随即挂断。

  孙连城放下听筒,手指在桌沿轻敲两下,转身拉开抽屉,取出一张内部审批流转单,

  填上“关于丁副市长出境权限复核事项”,归入待办卷宗,封面朝上放在案头最显眼位置。

  十分钟后,区政府办副主任敲门进来。

  “区长,您找我?”

  “有三件事要办。”孙连城坐回椅子,

  “第一,给财政局发函,要求补充丁副市长所涉项目的资金闭环报告,注明‘需含第三方托管账户明细’;

  第二,联系审计局,对近五年与其相关的土地出让金流向做二次核验,强调‘穿透式审查’;

  第三,以区政府名义向市政法委正式发函,请求书面明确‘高风险预警’的解除条件与时限。”

  副主任记下要点,犹豫道:“这些流程……会不会太细了?万一上面问起来……”

  “越细越合规。”孙连城打断,“每一步都要留文、留痕、留签收记录。

  尤其是审计局那边,必须让他们出具正式意见书,不能口头答复。”

  “明白。”

  “还有,所有材料汇总前,一律标注‘待补全,暂不归档’。”

  副主任点头退出。

  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

  孙连城打开电脑,调出政务协同系统,在“跨部门协作平台”提交了三项联合审批申请,

  每一项都设置了最长处理周期,七十二小时。系统自动生成受理编号,进入等待状态。

  他关掉页面,拿起手机,拨通周主任号码。

  “风向未变,按原计划续火。”

  电话那头只回了一句:“知道了。”

  通话结束。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对面墙上挂着的日历。

  今天是周三,距离丁义珍原定航班已过去六小时。

  人没走成,但也没动。

  这种僵持,正是他需要的时间。

  下午两点十七分,秘书再次敲门。

  “丁副市长来了电话,说想跟您当面谈谈审批的事,看能不能加个急。”

  孙连城低头看着桌上那份刚刚打印出来的《风险预审建议书》,封面上“建议暂缓推进”几个字清晰可见。

  “告诉他,我下午三点要开财政调度会,四点半之后有空档。”

  “他说事情紧急,能不能破个例?”

  “破例?”孙连城抬眼,

  “上次破例是谁签的光明新区环评?

  结果污水管网炸了三条街。

  规矩坏了,后面全是窟窿。”

  秘书抿了下嘴,点头出去。

  孙连城起身走到档案柜前,抽出一份旧版《出入境管理协作文本汇编》,

  翻到其中一页,夹进刚才那份建议书里,一并放进待交资料袋。

  三点整,会议室门打开。

  财政局、审计局、发改局负责人陆续到场。

  他坐在主位,逐项听取汇报,重点追问几笔专项资金的拨付节点,尤其关注签字人与审批链之间的衔接是否完整。

  会议进行到一半,手机震动了一下。

  低头瞥见是周主任的加密消息:

  “公安厅有人问起边检标记的事,被压下了。目前无破局动作。”

  他看完,熄屏,继续主持。

  散会时已近五点。

  他刚回到办公室,内线电话响起。

  “孙区长。”是丁义珍本人的声音,语气比往常沉,“听说你在卡我的出行手续?”

  “丁市长。”孙连城握着话筒,语气如常,“您这话说重了。

  我只是按规办事。

  政法委发来协查,财政和审计还在核材料,只要一齐全,我立刻上报解限。”

  “协查内容能告诉我吗?”

  “暂时保密。等结论出来,第一个通知您。”

  “那我要是现在就走呢?护照我自己去换,边检总不能拦一辈子吧?”

  “您可以试试。”孙连城声音没变,

  “但只要预警没撤,任何口岸都会触发自动拦截。而且,一旦强行突破,性质就变了。”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

  “连城,咱们共事这么多年,你何必这么死板?”

  “我不是死板。”孙连城顿了顿,“我是怕有人借题发挥。”

  “借谁的题?”

  “不知道。”他说,“但风起了,总得先把窗关好。”

  丁义珍冷笑一声:“你这是不打算松手了?”

  “程序没走完,松不了。”孙连城语气依旧平静,

  “您要是真着急,不如催催财政那边,让他们把材料补快点。”

  “好。”丁义珍声音冷了下来,“我看你能拖到什么时候。”

  电话挂断。

  孙连城放下听筒,起身走到窗前。

  夕阳斜照,楼下的车流正缓缓移动。

  他看了一会儿,转身回到桌前,翻开审批案卷,在最新一页写下:

  “待补材料,暂不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