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长安城的天空仿佛被清水洗过一般,呈现出一种清透而高远的湛蓝色。庭院中,那几株有些年岁的梧桐树,开始大片大片地飘落金黄的叶子,如同蝶舞,铺满了青石小径,踩上去发出沙沙的脆响,带着一种绚烂过后、不可避免的萧瑟之美。林府之内,因主人近日在朝堂上那番“以退为进”的举措,外间萦绕的那种无形压力似乎确实消散了不少。至少,门房收到的那些带着试探意味的拜帖少了,连空气中那种被窥视的紧绷感也缓和了许多。
然而,林枫深知,外部的风浪或许能够凭借智慧与决断暂时平息或引开,但一个家族的倾颓,往往并非只来自外敌。内部的腐朽、子弟的骄纵、妻妾的纷争、继承的混乱,这些才是真正能蚀骨销魂、从内部瓦解一座大厦的致命之疾。他决意趁此相对平静、无人过分瞩目的时期,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家庭内部,如同一个老练的工匠,细细检查、加固家族的每一处梁柱与榫卯,夯实林家在长安这潭深水中的根基。
这一日,晚膳时分的气氛比往日略显凝重。饭桌上依旧菜肴精致,孩子们也遵循着“食不言”的规矩,但敏感的人能察觉到,家主林枫眉宇间比平日多了几分沉思,与主母王婉宁交换的眼神中也带着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膳毕,侍女们刚刚撤下残羹,林枫并未如往常般直接起身回书房处理未完的公务或独自品茗静思,而是用绢帕擦了擦嘴角,目光平静地看向身旁的王婉宁,微微颔首。
王婉宁立刻会意,她放下手中的茶盏,对侍立在一旁的贴身大丫鬟低声吩咐了几句。那丫鬟神色一凛,立刻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不多时,府中那位头发花白、面容严肃的管家林福,便步履沉稳却迅速地来到了饭厅门外,躬身听令。
“福伯,”王婉宁声音不高,却带着主母特有的清晰与权威,“烦请您立刻通知下去:所有已成年的公子、小姐,以及各房夫人,两刻钟后,至正厅旁的祠堂偏厅聚集。家主有重要家事相商,不得无故缺席,衣着需整肃。”
林福闻言,浑浊却精明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郑重,他深深一揖:“老奴明白,这就亲自去通传。”他深知,动用祠堂偏厅,召集所有成年成员,这绝非寻常的家庭议事,必是关乎家族未来走向的大事。
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林府各院落中荡开涟漪。已经成年、开始接触外界或家族事务的子女,如沉稳持重的长子林晖(王婉宁所出,已开始学习管理部分田庄账目),已显露出几分干练与聪慧的次子林承业(春晓所出,常在林枫身边聆听教诲),以及年纪稍小但已满十五、在此世算作半成年、性子尚显跳脱的三子林晗(刘玉茹所出),还有几位已到了议亲年纪、平日里学习女红中馈、举止越发端庄的女儿们,接到消息后,都意识到此次召集非同小可,纷纷收敛了平日的闲散,在各自嬷嬷丫鬟的服侍下,换上颜色较为素净、款式正式的衣袍,带着几分好奇、几分忐忑,郑重其事地前往指定的偏厅。
春晓、刘玉茹、月娘几位夫人也接到了通知。春晓正在自己院中检查林承业近日的功课,闻讯后,她握着书卷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但很快便恢复平静,仔细替儿子整理了一下衣冠,低声嘱咐了几句。刘玉茹则刚哄睡了年幼的女儿,闻讯后,她轻轻放下手中的绣活,眉宇间掠过一丝忧色,不知夫君突然召集所为何事,但依旧顺从地更衣梳妆。月娘正在核算自己名下陪嫁铺子的账目,听到丫鬟禀报,她放下算盘,沉吟片刻,吩咐心腹嬷嬷看好院子,自己也换了身得体的衣裙,不敢有丝毫怠慢。她们虽不知具体何事,但见是王婉宁亲自下令,且地点选在祠堂偏厅如此郑重之处,便都明白此事关系重大,各自带着几分疑惑与重视,相携前往。
祠堂偏厅,平日里除了年节祭祀,甚少开启。此刻,厅内早已被王婉宁提前吩咐下人打扫得一尘不染,四处点燃了儿臂粗的牛油蜡烛,将整个厅堂照得亮如白昼,却也因此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正面墙壁上,悬挂着林氏一族自北疆起家的简易谱系图,虽然枝蔓不多,却也象征着这个家族不算太长却充满奋斗的历史。谱系图下方,设着黑漆香案,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几代祖先的牌位,牌位前香烟缭绕,散发着淡淡的檀木气息,无形中给厅内增添了一份沉重的压力。
林枫身着深紫色常服,并未束冠,只以一根简单的乌木簪挽发,端坐于主位之上。他面色沉静如水,眼神深邃,不见喜怒,但那股久居上位、历经沙场沉淀下来的威严,却在不经意间弥漫开来,让每一个进入厅内的人都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收敛了呼吸。王婉宁坐于他身侧稍下的位置,同样神色端凝,她今日穿着一身靛蓝色的织锦襦裙,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只簪了一支素银镶嵌珍珠的步摇,既显庄重,又不失主母的温婉气度。
春晓、刘玉茹、月娘三位夫人依次安静地坐在下首左右两侧的梨花木扶手椅上。春晓微微垂眸,双手交叠置于膝上,姿态恭顺;刘玉茹则习惯性地保持着柔弱的坐姿,目光落在自己裙摆的绣花上;月娘坐得笔直,眼神平静,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她们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营造出一种山雨欲来的氛围。
已成年的子女们,则按照长幼顺序,男左女右,垂手肃立在厅堂中央的空地上。林晖作为嫡长子,站在男丁首位,面容沉稳,眼神内敛,努力维持着符合身份的镇定。林承业紧随其后,他年纪虽轻,但眉宇间已有了几分坚毅之色,此刻正微微蹙眉,似乎在思考父亲此举的深意。林晗站在三子之位,显然还有些不适应这般严肃的场合,眼神偶尔会好奇地瞟向四周,但在大哥严厉的目光扫过后,立刻乖乖眼观鼻、鼻观心。几位小姐们也各自站好,屏息静气,不敢多发一言。
见人已到齐,林枫的目光如同实质般,缓缓地、极具压迫感地扫过站在面前的每一个子女。从沉稳有余、却稍欠锐气的林晖,到已显露出超越年龄的干练与洞察力的林承业,再到尚带稚气、需要磨砺的林晗,以及几位如花苞初绽、却即将面临人生重要抉择的女儿。他的目光所及之处,每一个子女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感到一股无形的重量压在了肩上。
厅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偶尔因灯花爆开而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更衬得这寂静深沉得令人心悸。
“今日召尔等前来,”林枫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沉稳,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非为寻常家宴,亦非训诫琐事。乃是为我林家未来数十年之兴衰存续,定下规矩,指明方向。”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这句开场白的重量充分沉入每个人的心底,才用更加沉凝的语气继续说道:“我林家,并非世代簪缨之族。起于北疆微末行伍,尔等祖父、曾祖父,皆是以命相搏,于尸山血海中挣得一份家业。传至为父手中,蒙陛下天恩浩荡,将士用命,亦赖几分时运,方有今日之势——爵封县公,官居显要,看似花团锦簇,门庭显赫。”
他的话音陡然一转,变得锐利而冰冷,如同北疆寒冬的风:“然,尔等需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如今我林家,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已行至鼎盛之极,亦是立于悬崖之畔,如履薄冰!”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子女们年轻而尚显懵懂的脸庞,语气中带上了前所未有的严厉:“长安城中,天子脚下,勋贵如云,关系盘根错节。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我们?有多少人表面奉承,背地里却盼着我们行差踏错,好从中渔利,甚至落井下石,取而代之?一步行差,一言不慎,便可能是参奏的奏本,是罗织的罪名,是抄家流放,是万劫不复!前朝旧事,本朝近例,多少钟鸣鼎食之家、赫赫扬扬之族,顷刻间大厦倾颓,灰飞烟灭?其中缘由,尔等年少,或未亲见,但岂能不深以为戒,时刻警醒于心?”
厅内愈发寂静,年轻的子女们脸上血色微微褪去,露出了真正的凝重与一丝惊惧。他们自幼生长在父亲挣下的富贵之中,虽也读书明理,但直到此刻,才如此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到这份富贵之下潜藏的惊涛骇浪。连坐在下首的春晓、刘玉茹和月娘,也都微微变色,她们作为内宅妇人,虽知朝堂险恶,却也不曾听林枫如此直白、如此严峻地剖析过家族的处境。
“故而,”林枫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如同铁锤砸下,定鼎乾坤,“自今日起,我林家上下,行事之根本方略,当从‘锐意进取’转为‘持重守成’!处世之核心要义,在于‘明哲保身’与‘避祸远害’四字!”
他目光如电,逐一扫过子女们的脸庞,语气森然,立下严规:
“其一,严禁在外仗势欺人,惹是生非!无论是对待贩夫走卒、平民百姓,还是官宦子弟、勋贵之后,皆需谦逊守礼,持身以正!不得以家世傲人,不得以权势压人!若让我知晓,有谁胆敢打着林家的旗号在外横行霸道,欺男霸女,败坏门风,无论情节轻重,一经查实,家法重责,绝不姑息!轻则禁足、罚跪祠堂,重则……逐出家门,自生自灭!”这最后一句,带着凛冽的寒意,让林晗等人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其二,严禁结交非人,妄议朝政!尔等年纪尚轻,阅历浅薄,识人不明,易被奸佞之徒、别有用心者利用,牵累家族!从今往后,交友需慎之又慎,凡与各皇子、权臣门下往来过密者,或与那些名声不佳、行为放浪之徒厮混者,一经发现,立即断绝往来,并严加惩处!朝堂之事,风云变幻,波谲云诡,非尔等可以妄加揣测、私下议论!闭紧嘴巴,管住心神,方能不授人以柄,保得自身与家族平安!”
“其三,各安其分,勤修内功。男儿当以读书明理、习武强身为立业之本,女儿当以娴静温婉、通晓女红中馈、相夫教子为持家之要。与其在外汲汲营营,钻营关系,不如将时间精力用于夯实自身德行与才干。我林家,不需要只会惹是生非、招灾引祸的纨绔子弟,只需要能谨守家业、光耀门楣的贤良子孙!”
这番告诫,如同醍醐灌顶,又如同惊雷炸响,清晰地烙印在每一个年轻子女的心上。他们终于明白,父亲今日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将家族未来最残酷、最真实的一面剥开给他们看,并为他们划下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紧接着,林枫不再停留于原则,开始宣布一系列更为具体、严格的家规细则。包括子弟外出必须向主母王婉宁或指定管事报备事由、去处、同伴,并经核准;每月由指定的西席或武艺师傅考核学业、武艺进度,评定等级,与月例份钱挂钩;严格限制不必要的交际应酬,尤其禁止参与那些以饮酒作乐、赌博嬉戏为主的聚会;明确奖惩条例,对遵守规矩、学业有成者予以褒奖,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抄、禁足、削减用度乃至体罚。条条框框,细致严谨,旨在将子弟们的行为牢牢约束在“安全”、“低调”的范围内,如同给蓬勃生长的树木套上规整的框架,虽可能限制其恣意生长,却也确保了其能在这片充满风霜的土地上存活下去。
最后,林枫的目光,越过站在最前面的林晖,落在了稍后一些、神色沉稳、目光冷静的林承业身上。他招了招手,语气缓和了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承业,上前来。”
林承业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深吸一口气,稳步上前,走到林枫和王婉宁面前约三步远处,躬身,行了一个大礼:“父亲,母亲。”他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林枫看着他,这个由春晓所出、自幼便显露出超越同龄人的沉稳与聪慧的长子(虽非王婉宁嫡出,但年岁最长,且能力、心性经过他暗中观察,确属上佳),眼中流露出极为复杂的情感,有期许,有欣慰,更有一种沉甸甸的、关乎家族未来的托付。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最后一次确认自己的决定,然后沉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偏厅:
“承业,你年岁渐长,行事稳重,颇识大体,亦有心胸。这些年来,为父冷眼旁观,你于读书、理事、乃至人情练达之上,皆有可取之处。为父今日,便当着列祖列宗之面,以及全家人的面,正式确立你在我林家内部的核心地位,是为家族内部事务的首要继承人!望你时刻谨记今日之责,克己奉公,以家族为重!”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反应各异,细微的表情变化在烛光下难以完全掩饰。林晖作为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垂在身侧的手几不可察地握紧了一下,唇角微微抿起,闪过一丝极淡的失落与不甘,但他很快便强迫自己放松下来,低下头,掩去了眼中所有的情绪,只是肩膀似乎更僵硬了些。其他子女有的面露惊讶,似乎没想到父亲会选择并非嫡出的兄长;有的则露出了然之色,显然平日也看出了林承业的不同。春晓在听到“正式确立”四字时,眼中瞬间涌上激动与欣慰的泪光,她连忙用帕子按住眼角,强行忍住,但微微颤抖的肩膀和骤然挺直的背脊,泄露了她内心的澎湃。刘玉茹和月娘则神色平静,她们早已习惯并认同王婉宁的管理与权威,对于林枫在继承人选择上的安排,虽感意外,但并无异议,深知这必是夫君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林枫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却并未多言,只是环视全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律令般颁布:
“自即日起,家族内部一应庶务,包括各处田庄的巡视、收成核算,名下店铺的经营状况监察,以及部分非核心朝堂的、家族层面的人情往来,皆由承业协助其母亲(王婉宁)管理与决策。承业需虚心学习,遇事多请教,不可专断。”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其他子女和各房夫人:“尔等兄弟姐妹,及各房人等,必须遵从长房号令,谨守本分,同心同德,共同维护家族之稳定与繁荣!若有阳奉阴违、兄弟阋墙、挑拨离间者,无论何人,一经查实,视为背叛家族,立即逐出家门,削除谱籍,绝不宽宥!”
这最后一句,如同寒冬里的冰凌,带着刺骨的寒意,让所有人都心中一凛,彻底明白了此事在父亲心中的分量。
最后,林枫将目光转向身旁一直沉默静听、神色平和中带着坚毅的王婉宁,语气缓和了些,带着托付与信任:“婉宁,府中大局,内宅诸事,依旧由你总揽。承业年轻,经验尚浅,需你这位母亲多多教导、扶持。”
王婉宁闻言,从容起身,对着林枫微微一福,姿态优雅,声音柔顺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夫君放心,妾身明白。承业聪慧懂事,妾身定当悉心教导,将家中事务慢慢移交于他,亦会与春晓妹妹、玉茹妹妹、月娘妹妹一同,齐心协力,管好家宅,约束子弟,让夫君在外无后顾之忧。”她这番话,既表明了对林枫决定的绝对支持与执行,也再次明确和巩固了她在内宅不可动摇的主母地位与权威。府里前后重要事务,人情往来,仆役管理,子女教养,乃至田庄铺面的大宗账目,向来都是由她一手扶持打理,威信素着,调度有方。春晓、刘玉茹、月娘几位夫人都是明理之人,从旁辅助而已,各自精心管理着自己院中事务和一应用度,悉心照料着各自的孩子,从不多言半句,更不插手核心决策。月娘虽娘家对林枫助力颇多,但在府中地位分明,始终敬王婉宁为姐姐,言行举止恪守妾室本分,在这敏感时期,更是表现得异常安分守己,此刻更是随着王婉宁的话语,与其他两位夫人一同起身,垂首表示遵从。
林枫点了点头,对于王婉宁的回应深感满意。他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后缓缓抬起,落在那香烟缭绕的祖先牌位之上,语气变得沉凝而悠远,仿佛在与先人对话,又仿佛在告诫后世子孙:
“今日之言,所立之规,望尔等谨记于心,刻骨不忘。外部的风雨,朝堂的诡谲,为父尚可凭借些许微末功绩与小心谨慎,勉力抵挡周旋。但家宅之固,在于人心之齐,在于规矩之立,在于子弟之贤!唯有内部和睦,谨守本分,如臂使指,方能在这长安城中,在这风云变幻之际,求得一方安宁,谋得长久存续。这,比我林某人官居何职,爵封几等,更为重要!切记,切记!”
这场严肃而漫长的家庭会议,终于在沉重的气氛中结束。众人依序默默退出祠堂偏厅,各怀心事。但它所立下的铁律,所确立的继承秩序,所灌输的“守成避祸”、“家族至上”的核心理念,却如同最深刻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林家子女和成员的心中。与第105章那次充满温情、笑语晏晏的家宴遥相呼应,却又将内部的“和”,从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和美好愿望,彻底提升到了关乎家族生死存续的战略高度和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林枫深知,唯有后方稳固,铁板一块,他才能在那波涛诡谲、杀机四伏的朝堂之上,更添几分底气,更从容地走好下一步,为林家谋划一个尽可能安稳的未来。
然而,林枫深知,外部的风浪或许能够凭借智慧与决断暂时平息或引开,但一个家族的倾颓,往往并非只来自外敌。内部的腐朽、子弟的骄纵、妻妾的纷争、继承的混乱,这些才是真正能蚀骨销魂、从内部瓦解一座大厦的致命之疾。他决意趁此相对平静、无人过分瞩目的时期,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家庭内部,如同一个老练的工匠,细细检查、加固家族的每一处梁柱与榫卯,夯实林家在长安这潭深水中的根基。
这一日,晚膳时分的气氛比往日略显凝重。饭桌上依旧菜肴精致,孩子们也遵循着“食不言”的规矩,但敏感的人能察觉到,家主林枫眉宇间比平日多了几分沉思,与主母王婉宁交换的眼神中也带着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膳毕,侍女们刚刚撤下残羹,林枫并未如往常般直接起身回书房处理未完的公务或独自品茗静思,而是用绢帕擦了擦嘴角,目光平静地看向身旁的王婉宁,微微颔首。
王婉宁立刻会意,她放下手中的茶盏,对侍立在一旁的贴身大丫鬟低声吩咐了几句。那丫鬟神色一凛,立刻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不多时,府中那位头发花白、面容严肃的管家林福,便步履沉稳却迅速地来到了饭厅门外,躬身听令。
“福伯,”王婉宁声音不高,却带着主母特有的清晰与权威,“烦请您立刻通知下去:所有已成年的公子、小姐,以及各房夫人,两刻钟后,至正厅旁的祠堂偏厅聚集。家主有重要家事相商,不得无故缺席,衣着需整肃。”
林福闻言,浑浊却精明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郑重,他深深一揖:“老奴明白,这就亲自去通传。”他深知,动用祠堂偏厅,召集所有成年成员,这绝非寻常的家庭议事,必是关乎家族未来走向的大事。
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林府各院落中荡开涟漪。已经成年、开始接触外界或家族事务的子女,如沉稳持重的长子林晖(王婉宁所出,已开始学习管理部分田庄账目),已显露出几分干练与聪慧的次子林承业(春晓所出,常在林枫身边聆听教诲),以及年纪稍小但已满十五、在此世算作半成年、性子尚显跳脱的三子林晗(刘玉茹所出),还有几位已到了议亲年纪、平日里学习女红中馈、举止越发端庄的女儿们,接到消息后,都意识到此次召集非同小可,纷纷收敛了平日的闲散,在各自嬷嬷丫鬟的服侍下,换上颜色较为素净、款式正式的衣袍,带着几分好奇、几分忐忑,郑重其事地前往指定的偏厅。
春晓、刘玉茹、月娘几位夫人也接到了通知。春晓正在自己院中检查林承业近日的功课,闻讯后,她握着书卷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但很快便恢复平静,仔细替儿子整理了一下衣冠,低声嘱咐了几句。刘玉茹则刚哄睡了年幼的女儿,闻讯后,她轻轻放下手中的绣活,眉宇间掠过一丝忧色,不知夫君突然召集所为何事,但依旧顺从地更衣梳妆。月娘正在核算自己名下陪嫁铺子的账目,听到丫鬟禀报,她放下算盘,沉吟片刻,吩咐心腹嬷嬷看好院子,自己也换了身得体的衣裙,不敢有丝毫怠慢。她们虽不知具体何事,但见是王婉宁亲自下令,且地点选在祠堂偏厅如此郑重之处,便都明白此事关系重大,各自带着几分疑惑与重视,相携前往。
祠堂偏厅,平日里除了年节祭祀,甚少开启。此刻,厅内早已被王婉宁提前吩咐下人打扫得一尘不染,四处点燃了儿臂粗的牛油蜡烛,将整个厅堂照得亮如白昼,却也因此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正面墙壁上,悬挂着林氏一族自北疆起家的简易谱系图,虽然枝蔓不多,却也象征着这个家族不算太长却充满奋斗的历史。谱系图下方,设着黑漆香案,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几代祖先的牌位,牌位前香烟缭绕,散发着淡淡的檀木气息,无形中给厅内增添了一份沉重的压力。
林枫身着深紫色常服,并未束冠,只以一根简单的乌木簪挽发,端坐于主位之上。他面色沉静如水,眼神深邃,不见喜怒,但那股久居上位、历经沙场沉淀下来的威严,却在不经意间弥漫开来,让每一个进入厅内的人都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收敛了呼吸。王婉宁坐于他身侧稍下的位置,同样神色端凝,她今日穿着一身靛蓝色的织锦襦裙,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只簪了一支素银镶嵌珍珠的步摇,既显庄重,又不失主母的温婉气度。
春晓、刘玉茹、月娘三位夫人依次安静地坐在下首左右两侧的梨花木扶手椅上。春晓微微垂眸,双手交叠置于膝上,姿态恭顺;刘玉茹则习惯性地保持着柔弱的坐姿,目光落在自己裙摆的绣花上;月娘坐得笔直,眼神平静,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她们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营造出一种山雨欲来的氛围。
已成年的子女们,则按照长幼顺序,男左女右,垂手肃立在厅堂中央的空地上。林晖作为嫡长子,站在男丁首位,面容沉稳,眼神内敛,努力维持着符合身份的镇定。林承业紧随其后,他年纪虽轻,但眉宇间已有了几分坚毅之色,此刻正微微蹙眉,似乎在思考父亲此举的深意。林晗站在三子之位,显然还有些不适应这般严肃的场合,眼神偶尔会好奇地瞟向四周,但在大哥严厉的目光扫过后,立刻乖乖眼观鼻、鼻观心。几位小姐们也各自站好,屏息静气,不敢多发一言。
见人已到齐,林枫的目光如同实质般,缓缓地、极具压迫感地扫过站在面前的每一个子女。从沉稳有余、却稍欠锐气的林晖,到已显露出超越年龄的干练与洞察力的林承业,再到尚带稚气、需要磨砺的林晗,以及几位如花苞初绽、却即将面临人生重要抉择的女儿。他的目光所及之处,每一个子女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感到一股无形的重量压在了肩上。
厅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偶尔因灯花爆开而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更衬得这寂静深沉得令人心悸。
“今日召尔等前来,”林枫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沉稳,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非为寻常家宴,亦非训诫琐事。乃是为我林家未来数十年之兴衰存续,定下规矩,指明方向。”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这句开场白的重量充分沉入每个人的心底,才用更加沉凝的语气继续说道:“我林家,并非世代簪缨之族。起于北疆微末行伍,尔等祖父、曾祖父,皆是以命相搏,于尸山血海中挣得一份家业。传至为父手中,蒙陛下天恩浩荡,将士用命,亦赖几分时运,方有今日之势——爵封县公,官居显要,看似花团锦簇,门庭显赫。”
他的话音陡然一转,变得锐利而冰冷,如同北疆寒冬的风:“然,尔等需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如今我林家,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已行至鼎盛之极,亦是立于悬崖之畔,如履薄冰!”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子女们年轻而尚显懵懂的脸庞,语气中带上了前所未有的严厉:“长安城中,天子脚下,勋贵如云,关系盘根错节。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我们?有多少人表面奉承,背地里却盼着我们行差踏错,好从中渔利,甚至落井下石,取而代之?一步行差,一言不慎,便可能是参奏的奏本,是罗织的罪名,是抄家流放,是万劫不复!前朝旧事,本朝近例,多少钟鸣鼎食之家、赫赫扬扬之族,顷刻间大厦倾颓,灰飞烟灭?其中缘由,尔等年少,或未亲见,但岂能不深以为戒,时刻警醒于心?”
厅内愈发寂静,年轻的子女们脸上血色微微褪去,露出了真正的凝重与一丝惊惧。他们自幼生长在父亲挣下的富贵之中,虽也读书明理,但直到此刻,才如此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到这份富贵之下潜藏的惊涛骇浪。连坐在下首的春晓、刘玉茹和月娘,也都微微变色,她们作为内宅妇人,虽知朝堂险恶,却也不曾听林枫如此直白、如此严峻地剖析过家族的处境。
“故而,”林枫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如同铁锤砸下,定鼎乾坤,“自今日起,我林家上下,行事之根本方略,当从‘锐意进取’转为‘持重守成’!处世之核心要义,在于‘明哲保身’与‘避祸远害’四字!”
他目光如电,逐一扫过子女们的脸庞,语气森然,立下严规:
“其一,严禁在外仗势欺人,惹是生非!无论是对待贩夫走卒、平民百姓,还是官宦子弟、勋贵之后,皆需谦逊守礼,持身以正!不得以家世傲人,不得以权势压人!若让我知晓,有谁胆敢打着林家的旗号在外横行霸道,欺男霸女,败坏门风,无论情节轻重,一经查实,家法重责,绝不姑息!轻则禁足、罚跪祠堂,重则……逐出家门,自生自灭!”这最后一句,带着凛冽的寒意,让林晗等人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其二,严禁结交非人,妄议朝政!尔等年纪尚轻,阅历浅薄,识人不明,易被奸佞之徒、别有用心者利用,牵累家族!从今往后,交友需慎之又慎,凡与各皇子、权臣门下往来过密者,或与那些名声不佳、行为放浪之徒厮混者,一经发现,立即断绝往来,并严加惩处!朝堂之事,风云变幻,波谲云诡,非尔等可以妄加揣测、私下议论!闭紧嘴巴,管住心神,方能不授人以柄,保得自身与家族平安!”
“其三,各安其分,勤修内功。男儿当以读书明理、习武强身为立业之本,女儿当以娴静温婉、通晓女红中馈、相夫教子为持家之要。与其在外汲汲营营,钻营关系,不如将时间精力用于夯实自身德行与才干。我林家,不需要只会惹是生非、招灾引祸的纨绔子弟,只需要能谨守家业、光耀门楣的贤良子孙!”
这番告诫,如同醍醐灌顶,又如同惊雷炸响,清晰地烙印在每一个年轻子女的心上。他们终于明白,父亲今日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将家族未来最残酷、最真实的一面剥开给他们看,并为他们划下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紧接着,林枫不再停留于原则,开始宣布一系列更为具体、严格的家规细则。包括子弟外出必须向主母王婉宁或指定管事报备事由、去处、同伴,并经核准;每月由指定的西席或武艺师傅考核学业、武艺进度,评定等级,与月例份钱挂钩;严格限制不必要的交际应酬,尤其禁止参与那些以饮酒作乐、赌博嬉戏为主的聚会;明确奖惩条例,对遵守规矩、学业有成者予以褒奖,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抄、禁足、削减用度乃至体罚。条条框框,细致严谨,旨在将子弟们的行为牢牢约束在“安全”、“低调”的范围内,如同给蓬勃生长的树木套上规整的框架,虽可能限制其恣意生长,却也确保了其能在这片充满风霜的土地上存活下去。
最后,林枫的目光,越过站在最前面的林晖,落在了稍后一些、神色沉稳、目光冷静的林承业身上。他招了招手,语气缓和了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承业,上前来。”
林承业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深吸一口气,稳步上前,走到林枫和王婉宁面前约三步远处,躬身,行了一个大礼:“父亲,母亲。”他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林枫看着他,这个由春晓所出、自幼便显露出超越同龄人的沉稳与聪慧的长子(虽非王婉宁嫡出,但年岁最长,且能力、心性经过他暗中观察,确属上佳),眼中流露出极为复杂的情感,有期许,有欣慰,更有一种沉甸甸的、关乎家族未来的托付。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最后一次确认自己的决定,然后沉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偏厅:
“承业,你年岁渐长,行事稳重,颇识大体,亦有心胸。这些年来,为父冷眼旁观,你于读书、理事、乃至人情练达之上,皆有可取之处。为父今日,便当着列祖列宗之面,以及全家人的面,正式确立你在我林家内部的核心地位,是为家族内部事务的首要继承人!望你时刻谨记今日之责,克己奉公,以家族为重!”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反应各异,细微的表情变化在烛光下难以完全掩饰。林晖作为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垂在身侧的手几不可察地握紧了一下,唇角微微抿起,闪过一丝极淡的失落与不甘,但他很快便强迫自己放松下来,低下头,掩去了眼中所有的情绪,只是肩膀似乎更僵硬了些。其他子女有的面露惊讶,似乎没想到父亲会选择并非嫡出的兄长;有的则露出了然之色,显然平日也看出了林承业的不同。春晓在听到“正式确立”四字时,眼中瞬间涌上激动与欣慰的泪光,她连忙用帕子按住眼角,强行忍住,但微微颤抖的肩膀和骤然挺直的背脊,泄露了她内心的澎湃。刘玉茹和月娘则神色平静,她们早已习惯并认同王婉宁的管理与权威,对于林枫在继承人选择上的安排,虽感意外,但并无异议,深知这必是夫君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林枫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却并未多言,只是环视全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律令般颁布:
“自即日起,家族内部一应庶务,包括各处田庄的巡视、收成核算,名下店铺的经营状况监察,以及部分非核心朝堂的、家族层面的人情往来,皆由承业协助其母亲(王婉宁)管理与决策。承业需虚心学习,遇事多请教,不可专断。”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其他子女和各房夫人:“尔等兄弟姐妹,及各房人等,必须遵从长房号令,谨守本分,同心同德,共同维护家族之稳定与繁荣!若有阳奉阴违、兄弟阋墙、挑拨离间者,无论何人,一经查实,视为背叛家族,立即逐出家门,削除谱籍,绝不宽宥!”
这最后一句,如同寒冬里的冰凌,带着刺骨的寒意,让所有人都心中一凛,彻底明白了此事在父亲心中的分量。
最后,林枫将目光转向身旁一直沉默静听、神色平和中带着坚毅的王婉宁,语气缓和了些,带着托付与信任:“婉宁,府中大局,内宅诸事,依旧由你总揽。承业年轻,经验尚浅,需你这位母亲多多教导、扶持。”
王婉宁闻言,从容起身,对着林枫微微一福,姿态优雅,声音柔顺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夫君放心,妾身明白。承业聪慧懂事,妾身定当悉心教导,将家中事务慢慢移交于他,亦会与春晓妹妹、玉茹妹妹、月娘妹妹一同,齐心协力,管好家宅,约束子弟,让夫君在外无后顾之忧。”她这番话,既表明了对林枫决定的绝对支持与执行,也再次明确和巩固了她在内宅不可动摇的主母地位与权威。府里前后重要事务,人情往来,仆役管理,子女教养,乃至田庄铺面的大宗账目,向来都是由她一手扶持打理,威信素着,调度有方。春晓、刘玉茹、月娘几位夫人都是明理之人,从旁辅助而已,各自精心管理着自己院中事务和一应用度,悉心照料着各自的孩子,从不多言半句,更不插手核心决策。月娘虽娘家对林枫助力颇多,但在府中地位分明,始终敬王婉宁为姐姐,言行举止恪守妾室本分,在这敏感时期,更是表现得异常安分守己,此刻更是随着王婉宁的话语,与其他两位夫人一同起身,垂首表示遵从。
林枫点了点头,对于王婉宁的回应深感满意。他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后缓缓抬起,落在那香烟缭绕的祖先牌位之上,语气变得沉凝而悠远,仿佛在与先人对话,又仿佛在告诫后世子孙:
“今日之言,所立之规,望尔等谨记于心,刻骨不忘。外部的风雨,朝堂的诡谲,为父尚可凭借些许微末功绩与小心谨慎,勉力抵挡周旋。但家宅之固,在于人心之齐,在于规矩之立,在于子弟之贤!唯有内部和睦,谨守本分,如臂使指,方能在这长安城中,在这风云变幻之际,求得一方安宁,谋得长久存续。这,比我林某人官居何职,爵封几等,更为重要!切记,切记!”
这场严肃而漫长的家庭会议,终于在沉重的气氛中结束。众人依序默默退出祠堂偏厅,各怀心事。但它所立下的铁律,所确立的继承秩序,所灌输的“守成避祸”、“家族至上”的核心理念,却如同最深刻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林家子女和成员的心中。与第105章那次充满温情、笑语晏晏的家宴遥相呼应,却又将内部的“和”,从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和美好愿望,彻底提升到了关乎家族生死存续的战略高度和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林枫深知,唯有后方稳固,铁板一块,他才能在那波涛诡谲、杀机四伏的朝堂之上,更添几分底气,更从容地走好下一步,为林家谋划一个尽可能安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