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山雨欲来,满月温馨-《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

  大业九年春,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的消息如同惊雷,震动了整个大隋王朝。这位出身弘农杨氏的贵族,当朝礼部尚书的反叛,让本就风雨飘摇的帝国更加岌岌可危。

  消息传到洛阳林府时,林枫正在书房教导刚满月的林砚识字。虽然婴儿尚且不懂,但林枫总是喜欢抱着儿子,在他耳边轻声讲述经史子集。

  老爷,急报!管家林福快步走进,脸色凝重地递上一封密信。

  林枫接过信笺,眉头渐渐锁紧。怀中的林砚似乎感受到父亲的情绪,不安地扭动着小身子。

  杨玄感反了。林枫放下信笺,语气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锐光。

  这时,王婉宁在月娘的搀扶下走进书房。产后一个月的她气色红润,身姿虽还略显丰腴,却已恢复了往日的从容。她穿着一件杏子黄的襦裙,外罩同色绣梅花的薄纱衫,乌发松松挽起,整个人散发着初为人母的温婉。

  可是外头又出事了?她在林枫身旁坐下,自然地接过咿呀作声的儿子。

  林枫将密信递给她: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已经攻下数座城池。

  王婉宁阅信后,轻抚着儿子的背,沉吟道:这场叛乱,恐怕只是个开始。

  月娘端来参茶,闻言轻声道:姐姐才出月子,莫要太过劳神。

  府里王婉宁最大府里前后重要事务都是由一手扶持的,其他夫人们都是辅助而已,只要都做好自己的事照顾好各自的孩子,月娘只是娘家对男主要多而且,但地位比婉宁要低的,女主王婉宁才是姐姐。

  “内宅晨景”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林府内宅的庭院中。王婉宁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起身,产后一个月的她正在慢慢恢复体力。她轻轻抚摸着已经平坦许多的腹部,感受着身体的变化。

  夫人今日感觉如何?贴身侍女一边为她梳理长发,一边关切地问。

  王婉宁微笑道:好多了。砚儿昨夜可还安分?

  小公子乖得很,吃了三次奶,睡得香甜。侍女笑着回答,奶娘说,小公子比同龄的孩子都要健壮呢。

  这时,月娘端着早餐进来。她今日穿着一身淡紫色的襦裙,发间别着几朵精致的珠花,显得端庄大方。

  姐姐快尝尝这新熬的鲫鱼汤,最是下奶。月娘细心地为王婉宁盛汤,我特意让厨房多放了姜片,去腥又暖身。

  王婉宁感激地点头:有劳妹妹费心了。这几日筹备砚儿的满月宴,还要妹妹多帮衬着些。

  用过早膳,王婉宁在月娘的陪伴下前去查看满月宴的筹备情况。虽然产后体虚,但她依然坚持亲自过问重要事务。

  “满月宴的筹备”

  花厅里,各房姨娘早已在此等候。见王婉宁进来,纷纷起身问安。

  姐姐看看这份菜单可还妥当?三姨娘奉上一份精心拟定的菜单,都是取吉祥如意的意思,有长寿命、如意卷、平安糕...

  王婉宁仔细看过,点头道:很好,只是如今时局特殊,一切从简为宜。这些菜名也改得平常些,免得招人耳目。

  四姨娘接口道:宾客名单也已经拟好,只请了几家至亲好友。请柬都用的普通红纸,未敢过分张扬。

  月娘细心地为王婉宁斟上一杯红枣茶,柔声道:姐姐放心,我都嘱咐过了,宴席用的都是府中存粮,不会在外采购引起注意。连红绸都用的往年剩下的。

  王婉宁满意地点头,低头看着怀中熟睡的儿子,轻声道:砚儿满月,原该热热闹闹的。只是这世道...

  姐姐不必忧心。月娘安慰道,等砚儿长大了,定能看到太平盛世。

  “时局分析”

  书房内,林枫召见赵先生和几位心腹掌柜。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大隋疆域图,上面已经标注了各方势力的动向。

  杨玄感这一反,天下豪杰必然群起响应。赵先生指着地图上黎阳的位置,此地地处运河要冲,此举等于切断了朝廷的漕运命脉。更麻烦的是,杨玄感出身弘农杨氏,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

  丝绸掌柜补充道:咱们在河北的商队回报,叛军势头很猛,官兵节节败退。黎阳周边已经乱成一团,咱们的两个绸缎庄被迫关门。

  茶叶掌柜接着说:江南那边也不太平,听说已经有乱民趁火打劫。幸好咱们的茶园都在深山里,暂时还算安全。

  这正是最令人担忧的。林枫沉吟道,若是叛乱迅速被平定还好,若是形成拉锯之势...

  他没有说下去,但在场的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天下大乱初现端倪,林家必须早做打算。

  “静观其变”

  就在各方势力都在观望之时,林家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

  这日,几位与林家交好的官员前来拜访,言语间试探林枫对时局的看法。

  杨玄感此举,实乃大逆不道。一位官员义愤填膺地说,身为朝廷重臣,竟然举兵造反,简直罪该万死!

  林枫慢条斯理地品着茶:朝中大事,非我等能够妄议。林某一介商贾,只知道诚信经营,其他的实在不懂。

  另一位官员试探道:林公在军中旧部众多,不知可否...

  老夫早已不问军政多年。林枫立即打断,如今只想着如何教养儿孙,安度晚年。你们看,这是我那刚满月的孙子...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到林砚身上,让来客无从继续试探。

  送走客人后,王婉宁抱着林砚从内室走出:这些人,是想拉我们下水。

  林枫冷笑:他们看中的是林家在军中的旧部。可惜,打错了算盘。

  “内宅的智慧””

  满月宴前一日,王婉宁特意请来各房姨娘,再三叮嘱宴席上的注意事项。

  明日来的宾客中,难免有人会谈及时局。王婉宁环视众人,诸位妹妹切记,不论听到什么,都不可妄加评论。

  三姨娘道:姐姐放心,我们都明白轻重。已经嘱咐过孩子们,明日只管给弟弟道喜,其他的话一概不说。

  四姨娘接着说:已经嘱咐过下人,明日只管伺候,不得偷听主客谈话。连上菜的路线都安排好了,绝不会经过正厅。

  月娘为林砚整理着新衣,笑道:咱们砚儿明日定是最惹人疼的。我特意让绣房在衣裳上绣了如意纹,保佑他平安顺遂。用的是最普通的红线,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王婉宁感激地握住月娘的手:有劳妹妹费心。

  她低头看着怀中儿子红扑扑的小脸,心中百感交集。在这个动荡的时局下,为儿子办一场简单的满月宴,竟也要如此小心翼翼。

  “满月宴”

  林砚满月当日,林府并未张灯结彩,只在正厅设了三桌宴席。受邀前来的都是至亲好友,气氛温馨而克制。

  王婉宁抱着穿戴一新的林砚出现在宴席上,立即引来众人的称赞。

  好俊俏的孩子!眉眼像极林公!

  看着就是个有福气的!这小手真有劲!

  这孩子哭声洪亮,将来必成大器!

  林枫从妻子手中接过儿子,向来严肃的脸上也露出难得的笑容。他举起酒杯,对在场宾客道:今日小儿满月,承蒙各位莅临。林某别无他求,只愿这孩子能平安长大。

  这话说得平淡,却让在场众人都沉默了片刻。在这乱世之中,二字何其珍贵。

  宴席进行到一半,忽然有管家来报,说是有朝廷官员前来道贺。林枫与王婉宁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警惕。

  “不速之客”

  来的是一位身着紫袍的官员,正是宇文述的心腹。他带着厚礼,笑容可掬地走进宴厅。

  听闻林公喜得贵子,下官特来道贺。他示意随从抬上贺礼,这是宇文大人特意吩咐备下的。

  林枫神色不变,拱手道:有劳宇文大人挂心,林某愧不敢当。

  那官员环视宴厅,似笑非笑道:林公不愧是明白人,如今时局动荡,确实不宜大肆庆贺。

  王婉宁适时上前,温婉一笑:大人说笑了。妾身才出月子,身子尚虚,故而一切从简。

  那官员打量着她怀中的林砚,忽然道:听闻林公为此子取名,可是取之意?

  林枫从容应答:正是。砚台质朴无华,却堪当大用。林某只愿这孩子能如砚台般踏实稳重。

  官员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好名字,好寓意。但愿这孩子真能如砚台般,经得起磨砺。

  又寒暄几句,这位不速之客便告辞离去。

  “暗流涌动”

  送走这位不速之客后,宴席的气氛明显凝重了许多。

  月娘低声对王婉宁道:姐姐,宇文述派人来,恐怕不怀好意。

  王婉宁轻轻拍着怀中的儿子,目光沉静:他们是想试探我们的态度。越是如此,我们越要沉住气。

  果然,随后几日,不断有各方势力前来试探。有想拉拢林家加入叛军的,也有代表朝廷来征询意见的,更有想要借助林家商贸网络传递消息的。

  面对这些试探,林枫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既不明确表态,也不完全拒绝,总是在关键时刻巧妙转移话题。

  林公在军中的旧部,如今可还有联系?有人试探道。

  林枫微笑:都是陈年往事了。如今他们各有前程,林某怎好打扰。

  听说林家的商队通行各地,不知可否行个方便?有人暗示。

  林枫摇头:商队都是做些小本买卖,实在担不起大任。

  “积累与观望”

  这日深夜,林枫与王婉宁在房中商议。摇篮中的林砚睡得正香,偶尔发出几声梦呓。

  杨玄感叛乱,只是一个开始。林枫轻声道,我观天象,帝星晦暗,恐怕...

  王婉宁捂住他的嘴:夫君慎言。她低头看着摇篮中熟睡的儿子,不管外头如何,我们要守住这个家。

  正是。林枫点头,我已经吩咐下去,继续低调积累。各地的生意照常进行,但要更加谨慎。

  满月宴收的贺礼,我都让月娘登记造册了。王婉宁道,金银珠宝都入库,药材布匹分发给各房。如今时局不稳,这些东西还是放在明处为好。

  林枫赞许地点头:你想得周到。我已经让承业在长安多加小心,无事不要外出。

  承业那边...王婉宁担忧地问。

  放心,他在国子监很安全。林枫安慰道,倒是我们在各地的产业,要早做安排。

  窗外,夜色沉沉。远处的天边隐隐有雷声滚动,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新的希望”

  林砚的满月,给这个动荡的时局带来了一丝温馨。虽然外头山雨欲来,但林府之内,新生命的成长给了所有人希望。

  这日,王婉宁抱着儿子在庭院中晒太阳。春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母子身上,林砚在母亲怀中咿呀作声,小手小脚欢快地舞动着。

  月娘拿着一件新做的小衣裳走来:姐姐看看,这是我给砚儿做的夏衣。

  王婉宁接过衣裳,只见针脚细密,用料讲究,心中感动:妹妹手艺越发精进了。

  只要砚儿穿着舒服就好。月娘笑着逗弄婴儿,咱们砚儿快高长大,将来定是个有出息的。

  三姨娘和四姨娘也带着礼物过来。三姨娘送的是一对银手镯,上面刻着吉祥图案;四姨娘送的是一顶虎头帽,绣工精美。

  如今外头不太平,咱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三姨娘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难关都能过去。

  四姨娘点头:是啊,看着砚儿一天天长大,就觉得日子有盼头。

  王婉宁轻轻抚摸着儿子柔软的发丝,眼中满是慈爱。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新生命的每一天成长都显得格外珍贵。

  她知道,前方的路或许艰难,但只要家人团聚,只要希望还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山雨欲来风满楼,但林府上下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他们都将坚守自己的道路,静待云开月明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