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的满月宴简单却温馨,剧落难得地洋溢着喜庆气氛。
春晓在系统加持下恢复得极快,已能下床缓行,抱着粉雕玉琢的女儿,眉宇间满是柔和的慈光。
王婉宁忙前忙后,将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刘玉茹依旧安静,却亲手绣了一个精巧的虎头帽送给林静,针脚细密,寓意吉祥,博得了春晓真心实意的感谢,忠诚度悄无声息地提升了5点。
然而这份温馨并未持续太久。
赵军候传来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附近山区确实出现了一股约百人的流寇,虽尚未直接攻击黑云堡辖地,却已劫掠了数个途经的小商队和村落,风声鹤唳。
林枫即刻加强了山谷警戒,增派乡勇巡逻。
但他深知,被动防御绝非长久之计。
他必须展现出更大的价值,才能在这乱世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生存空间。是时候利用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了。
几日后,林枫依令前往郭荣大营议事。
营帐内,气氛凝重。郭荣麾下几名军官正为如何应对这股流寇争执不休。
主剿者认为应立刻派兵清剿,以儆效尤;主守者则担忧兵力分散,恐为他人所乘。
端坐上首的郭荣年约四旬,面容粗犷,眼神锐利,并未轻易表态。
他目光扫过帐内众人,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林枫身上。
“林都尉,”郭荣开口,声音沉厚,“你负责屯田,与周边村落多有接触,对此事有何看法?”
林枫心中一凛,知道机会来了。他深吸一口气,出列拱手,不卑不亢:“禀将军,卑职以为,剿与守,并非截然对立。”
“哦?细细说来。”郭荣露出些许兴趣。
“流寇之患,在于其飘忽不定,劫掠为生。我军若大队出动清剿,彼则远遁山林,劳师动众,成效甚微。若一味固守,则显我军怯懦,周边村落心寒,亦非长久之计。”林枫缓缓道来,逻辑清晰,“卑职斗胆,有一策,或可称之为‘加固壁垒,精兵侦剿’。”
“何为加固壁垒,精兵侦剿?”郭荣身体微微前倾。
“其一,请将军下令,动员辖内所有屯田点及大村落,皆需修筑简易坞壁,挖掘壕沟,组建民壮自卫。我军可派少量老兵指导,如此,百人来的一小股流寇便难以轻易攻破,可保基本民生不乱,此乃‘加固壁垒’。”
帐内众人纷纷点头,这确是稳妥之法。
“其二,遴选军中善走山路的精锐斥候及熟悉地形的乡导,组成数支十人左右的精干小队,配以轻甲、利刃、强弓,不必求多,但求其精。他们的任务并非与流寇大队正面接战,而是深入山林,主动侦察,摸清其巢穴、人数、活动规律。发现小股敌人,则可伺机歼之;若遇大队,则立刻回报,引导我军主力进行精准打击,此乃‘精兵侦剿’。如此,既可避免大军疲于奔命,又能有效打击敌人,掌握主动。”
林枫顿了顿,补充道:“此外,可悬赏鼓励周边百姓提供流寇线索,让流寇陷入人民山川之围,无所遁形。”
帐内一时寂静。这套方案融合了现代特种作战思想和人民战争理念,思路清晰,切实可行,与当时一味强调正面冲杀的军事观念截然不同。
郭荣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好!好一个‘加固壁垒,精兵侦剿’!林都尉果然心思缜密,非同一般!此策甚佳!”他当即下令,就按此方案执行,并让林枫主要负责指导辖区内屯田点修筑防御工事及遴选乡导之事。
【叮!提出有效军事建议并被采纳,获得郭荣赏识。系统积分 300。郭荣势力好感度小幅提升。】
会议散去,林枫正欲离开,一名亲兵叫住他:“林都尉,请留步。将军请您后帐一叙。”
林枫心下微疑,跟随亲兵来到后帐。却见帐内不止郭荣一人,还有一位身着锦袍、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少年容貌俊朗,鼻梁高挺,嘴唇抿成一条坚毅的直线,虽年纪尚轻,但身姿挺拔,眼神沉静,顾盼间自有一股不凡的气度,绝非寻常子弟。
“林都尉,来来来,”郭荣态度比帐前更为随意些,指着那少年道,“这位是杨坚,杨公子,乃我故人之后,近日途经此地,前来探望。杨贤侄,这位便是方才献上妙策的林枫,林都尉,可是个有本事的人。”
杨坚?!未来的隋文帝?!
林枫心中剧震,面上却竭力保持平静,拱手行礼:“林枫见过杨公子。”他飞速回想历史,此时的杨坚,其父杨忠乃北周十二大将军之一,地位显赫,杨坚本人应在宫中担任官职或在军中历练,出现在这北地与突厥、各方势力交错的边境之地,倒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杨坚起身还礼,动作从容,目光落在林枫身上,带着几分审视与好奇:“林都尉方才一番言论,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坚,受教了。”他的声音清朗,已有几分沉稳之象。
“杨公子过奖,不过是些粗浅见识,聊以应对时艰罢了。”林枫谦虚道,心中念头急转。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郭朗笑道:“林都尉不必过谦。杨贤侄并非外人,你二人皆是年轻才俊,不妨多亲近亲近。”显然,郭荣也有意借此机会,让这位身份尊贵的故人之子看看自己麾下并非无人。
三人坐下闲聊,话题自然围绕当前局势。林枫谨慎应对,既不过分卖弄,也在交谈中适时融入一些现代的管理和组织理念,如简易标准化(建议坞壁修筑可定下几种标准模块,提高效率)、信息传递(建议建立更高效的烽燧或哨点信号系统)等。
杨坚听得极为认真,他自幼受精英教育,见识远超常人,敏锐地察觉到林枫话语中蕴含的独特条理和高效思维,眼中欣赏之色渐浓。他偶尔发问,皆切中要害,显示出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与洞察力。
林枫心中亦是暗叹,不愧是终结南北朝乱世、开创开皇之治的隋文帝,少年时期便已显露出不凡。
临别时,杨坚对林枫道:“林都尉之言,颇有启发。望日后能有缘再会,聆听高论。”
林枫拱手:“杨公子谬赞,他日若有用得着林枫之处,必当尽力。”
离开大营,林枫心情激荡。不仅献策成功,获得了郭荣的进一步重视,更意外结识了未来的隋文帝杨坚!虽然此刻的杨坚还远未达到权力的顶峰,但这无疑是一条极其重要的人脉伏笔。
【叮!结识重要历史人物杨坚,获得其初步赏识。系统积分 500。历史影响力微幅提升。】
回到山谷,林枫立刻雷厉风行地执行起来。他亲自设计了几种简易有效的坞壁图纸和壕沟挖掘规范,分发下去,并组织流民轮番施工,以工代赈。同时,他让石虎从乡勇和熟悉山林的猎户中挑选机敏勇敢者,组成侦察小队,由他亲自进行一些基本的侦察与反侦察、小队配合的现代战术指导。
忙碌之余,他并未忽略家中妻妾。是夜,他宿在王婉宁房中。烛火摇曳,映照着王婉宁日渐丰润的脸庞。自生产后,她身子已完全恢复,更添几分成熟风韵。
“夫君近日劳累了。”王婉宁为他轻轻揉按着肩膀,语气温柔体贴。
林枫握住她的手,将她带入怀中:“有婉宁贤内助,我方能无后顾之忧。”
他低头,轻嗅着她发间熟悉的淡香,心中一片安宁。
王婉宁依偎在他胸前,感受他稳健的心跳,脸颊微红。
林枫的吻细密落下,带着珍惜与感激。王婉宁柔顺回应,彼此的气息交织,充满了信任与默契。床幔轻摇,王婉宁伏在他胸前,唇角带着满足而恬淡的笑意,很快便沉入安稳的睡梦之中。
家中安宁,外部事务也进展顺利。坞壁的修筑大大提升了周边村落的安全感,林枫的声望在黑云堡地区悄然提升。侦察小队也传回了零星消息,正在逐步摸清那股流寇的踪迹。
然而,林枫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乱世之中,机遇总是与危险并存。结识杨坚是机遇,但流寇的威胁仍未解除,与郭荣势力的关系也依旧微妙。他必须更加小心地走好每一步。
春晓在系统加持下恢复得极快,已能下床缓行,抱着粉雕玉琢的女儿,眉宇间满是柔和的慈光。
王婉宁忙前忙后,将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刘玉茹依旧安静,却亲手绣了一个精巧的虎头帽送给林静,针脚细密,寓意吉祥,博得了春晓真心实意的感谢,忠诚度悄无声息地提升了5点。
然而这份温馨并未持续太久。
赵军候传来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附近山区确实出现了一股约百人的流寇,虽尚未直接攻击黑云堡辖地,却已劫掠了数个途经的小商队和村落,风声鹤唳。
林枫即刻加强了山谷警戒,增派乡勇巡逻。
但他深知,被动防御绝非长久之计。
他必须展现出更大的价值,才能在这乱世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生存空间。是时候利用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了。
几日后,林枫依令前往郭荣大营议事。
营帐内,气氛凝重。郭荣麾下几名军官正为如何应对这股流寇争执不休。
主剿者认为应立刻派兵清剿,以儆效尤;主守者则担忧兵力分散,恐为他人所乘。
端坐上首的郭荣年约四旬,面容粗犷,眼神锐利,并未轻易表态。
他目光扫过帐内众人,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林枫身上。
“林都尉,”郭荣开口,声音沉厚,“你负责屯田,与周边村落多有接触,对此事有何看法?”
林枫心中一凛,知道机会来了。他深吸一口气,出列拱手,不卑不亢:“禀将军,卑职以为,剿与守,并非截然对立。”
“哦?细细说来。”郭荣露出些许兴趣。
“流寇之患,在于其飘忽不定,劫掠为生。我军若大队出动清剿,彼则远遁山林,劳师动众,成效甚微。若一味固守,则显我军怯懦,周边村落心寒,亦非长久之计。”林枫缓缓道来,逻辑清晰,“卑职斗胆,有一策,或可称之为‘加固壁垒,精兵侦剿’。”
“何为加固壁垒,精兵侦剿?”郭荣身体微微前倾。
“其一,请将军下令,动员辖内所有屯田点及大村落,皆需修筑简易坞壁,挖掘壕沟,组建民壮自卫。我军可派少量老兵指导,如此,百人来的一小股流寇便难以轻易攻破,可保基本民生不乱,此乃‘加固壁垒’。”
帐内众人纷纷点头,这确是稳妥之法。
“其二,遴选军中善走山路的精锐斥候及熟悉地形的乡导,组成数支十人左右的精干小队,配以轻甲、利刃、强弓,不必求多,但求其精。他们的任务并非与流寇大队正面接战,而是深入山林,主动侦察,摸清其巢穴、人数、活动规律。发现小股敌人,则可伺机歼之;若遇大队,则立刻回报,引导我军主力进行精准打击,此乃‘精兵侦剿’。如此,既可避免大军疲于奔命,又能有效打击敌人,掌握主动。”
林枫顿了顿,补充道:“此外,可悬赏鼓励周边百姓提供流寇线索,让流寇陷入人民山川之围,无所遁形。”
帐内一时寂静。这套方案融合了现代特种作战思想和人民战争理念,思路清晰,切实可行,与当时一味强调正面冲杀的军事观念截然不同。
郭荣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好!好一个‘加固壁垒,精兵侦剿’!林都尉果然心思缜密,非同一般!此策甚佳!”他当即下令,就按此方案执行,并让林枫主要负责指导辖区内屯田点修筑防御工事及遴选乡导之事。
【叮!提出有效军事建议并被采纳,获得郭荣赏识。系统积分 300。郭荣势力好感度小幅提升。】
会议散去,林枫正欲离开,一名亲兵叫住他:“林都尉,请留步。将军请您后帐一叙。”
林枫心下微疑,跟随亲兵来到后帐。却见帐内不止郭荣一人,还有一位身着锦袍、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少年容貌俊朗,鼻梁高挺,嘴唇抿成一条坚毅的直线,虽年纪尚轻,但身姿挺拔,眼神沉静,顾盼间自有一股不凡的气度,绝非寻常子弟。
“林都尉,来来来,”郭荣态度比帐前更为随意些,指着那少年道,“这位是杨坚,杨公子,乃我故人之后,近日途经此地,前来探望。杨贤侄,这位便是方才献上妙策的林枫,林都尉,可是个有本事的人。”
杨坚?!未来的隋文帝?!
林枫心中剧震,面上却竭力保持平静,拱手行礼:“林枫见过杨公子。”他飞速回想历史,此时的杨坚,其父杨忠乃北周十二大将军之一,地位显赫,杨坚本人应在宫中担任官职或在军中历练,出现在这北地与突厥、各方势力交错的边境之地,倒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杨坚起身还礼,动作从容,目光落在林枫身上,带着几分审视与好奇:“林都尉方才一番言论,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坚,受教了。”他的声音清朗,已有几分沉稳之象。
“杨公子过奖,不过是些粗浅见识,聊以应对时艰罢了。”林枫谦虚道,心中念头急转。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郭朗笑道:“林都尉不必过谦。杨贤侄并非外人,你二人皆是年轻才俊,不妨多亲近亲近。”显然,郭荣也有意借此机会,让这位身份尊贵的故人之子看看自己麾下并非无人。
三人坐下闲聊,话题自然围绕当前局势。林枫谨慎应对,既不过分卖弄,也在交谈中适时融入一些现代的管理和组织理念,如简易标准化(建议坞壁修筑可定下几种标准模块,提高效率)、信息传递(建议建立更高效的烽燧或哨点信号系统)等。
杨坚听得极为认真,他自幼受精英教育,见识远超常人,敏锐地察觉到林枫话语中蕴含的独特条理和高效思维,眼中欣赏之色渐浓。他偶尔发问,皆切中要害,显示出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与洞察力。
林枫心中亦是暗叹,不愧是终结南北朝乱世、开创开皇之治的隋文帝,少年时期便已显露出不凡。
临别时,杨坚对林枫道:“林都尉之言,颇有启发。望日后能有缘再会,聆听高论。”
林枫拱手:“杨公子谬赞,他日若有用得着林枫之处,必当尽力。”
离开大营,林枫心情激荡。不仅献策成功,获得了郭荣的进一步重视,更意外结识了未来的隋文帝杨坚!虽然此刻的杨坚还远未达到权力的顶峰,但这无疑是一条极其重要的人脉伏笔。
【叮!结识重要历史人物杨坚,获得其初步赏识。系统积分 500。历史影响力微幅提升。】
回到山谷,林枫立刻雷厉风行地执行起来。他亲自设计了几种简易有效的坞壁图纸和壕沟挖掘规范,分发下去,并组织流民轮番施工,以工代赈。同时,他让石虎从乡勇和熟悉山林的猎户中挑选机敏勇敢者,组成侦察小队,由他亲自进行一些基本的侦察与反侦察、小队配合的现代战术指导。
忙碌之余,他并未忽略家中妻妾。是夜,他宿在王婉宁房中。烛火摇曳,映照着王婉宁日渐丰润的脸庞。自生产后,她身子已完全恢复,更添几分成熟风韵。
“夫君近日劳累了。”王婉宁为他轻轻揉按着肩膀,语气温柔体贴。
林枫握住她的手,将她带入怀中:“有婉宁贤内助,我方能无后顾之忧。”
他低头,轻嗅着她发间熟悉的淡香,心中一片安宁。
王婉宁依偎在他胸前,感受他稳健的心跳,脸颊微红。
林枫的吻细密落下,带着珍惜与感激。王婉宁柔顺回应,彼此的气息交织,充满了信任与默契。床幔轻摇,王婉宁伏在他胸前,唇角带着满足而恬淡的笑意,很快便沉入安稳的睡梦之中。
家中安宁,外部事务也进展顺利。坞壁的修筑大大提升了周边村落的安全感,林枫的声望在黑云堡地区悄然提升。侦察小队也传回了零星消息,正在逐步摸清那股流寇的踪迹。
然而,林枫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乱世之中,机遇总是与危险并存。结识杨坚是机遇,但流寇的威胁仍未解除,与郭荣势力的关系也依旧微妙。他必须更加小心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