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儿女绕膝,承宗进学-《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林枫在谯郡立足已近三载。外有精兵良将拓土守疆,内有贤能之士抚民理政,这片土地在他治下,竟显出几分乱世中难得的安宁与繁荣。而更让林枫感到充实与慰藉的,是后宅之中,那日渐喧闹起来的童声稚语。

  昔日襁褓中的婴孩,如今已能跑能跳,个性初显。处理完军政要务,回到后宅,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成了林枫每日最为放松的时刻。

  这一日,春光明媚,庭院中海棠花开得正盛。林枫难得有半日清闲,信步来到专为孩子们开辟的玩耍和学习的小院。还未进门,便听到一阵清朗的读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只见院中梧桐树下,嫡长子林承宗穿着一身小小的青色儒衫,端坐在蒲团上,背脊挺得笔直,正对着手持书卷的苏老先生认真诵读。不过四岁多的年纪,吐字却已十分清晰,小脸上满是与年龄不符的专注。

  苏老先生,便是当初萧家引荐而来的文士之一,学问渊博,且耐心极佳。见到林枫进来,他微微颔首示意,并未打断教学。林枫也摆手示意他继续,自己则静静站在一旁聆听。

  承宗读罢一段,苏老先生便开始讲解其中含义,从天地宇宙讲到四季更迭,引经据典,却又深入浅出。令林枫惊讶的是,承宗不仅能安静聆听,偶尔还能提出一两个颇具慧心的问题。

  “先生,‘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为何是‘收’与‘藏’,而非他字?”承宗仰着小脸问道。

  苏老先生捻须微笑,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小公子问得好。‘收’,乃聚拢、纳取之意,喻秋日庄稼成熟,农人收获;‘藏’,乃隐匿、保藏之意,喻冬日万物休憩,将收获之物妥善储存,以待来年。此二字,正合天地循环、生息之理也。”

  承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小脑袋:“就像父亲让人修粮仓,存粮食一样,是为了应对没有收成的时候,对吗?”

  林枫闻言,心中不由一动,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欣慰与骄傲。这孩子不仅记性好,更能将书本知识与现实联系,举一反三,这份聪慧,确实远超同龄人。

  待到课业暂歇,苏老先生才起身向林枫正式行礼。林枫拱手还礼:“先生辛苦了。宗儿顽劣,让先生费心。”

  “将军过谦了。”苏老先生笑容满面,看向承宗的目光充满期许,“小公子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更能勤勉向学,实乃老夫平生罕见。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林枫又与苏先生交流了几句关于承宗学业进度的情况,心中对这位启蒙老师愈发满意。送走苏先生后,他蹲下身,将跑到面前的承宗抱了起来。

  “宗儿今日又学了新知识,真棒。”林枫用额头轻轻碰了碰儿子的小额头,笑着夸奖道。

  承宗有些害羞地把头埋在他肩颈处,小声说:“先生教得好,父亲治理地方,修粮仓,也是‘秋收冬藏’呢。”稚嫩的话语,却透着超出年龄的理解力。

  林枫哈哈大笑,抱着儿子软软的小身子,只觉得连日来的疲惫都一扫而空。这正是他浴血奋战、殚精竭虑所希望守护的景象。

  这时,旁边传来一阵嬉闹声。林枫转头望去,只见才三岁多的次子林毅,正摇摇晃晃地抱着一块比他小脑袋还大的石头,试图举起来,小脸憋得通红。旁边伺候的乳母和侍女想上前帮忙,却被他倔强地躲开。

  “毅儿,不可胡闹,当心砸到脚。”林枫放下承宗,走过去温声道。

  林毅见到父亲,咧开没长齐几颗牙的小嘴笑了,非但不放下石头,反而炫耀似的又使劲往上抬了抬,虽然依旧没能举过头顶,但那石头分量显然不轻,绝非寻常三岁孩童能撼动。林枫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小子,看来是随了石虎那般的先天神力?

  他上前,没有强行夺过石头,而是伸手托住底部,帮助林毅稳稳地将石头举了起来。林毅顿时兴奋得手舞足蹈,嘴里发出“啊啊”的欢快叫声。

  “好小子,力气不小。”林枫揉了揉次子茸茸的头顶,“但记住,力气要用在对的地方,不可恃强凌弱,更不可伤到自己和旁人,明白吗?”

  林毅似懂非懂,但看到父亲严肃的表情,还是乖乖点了点头,扔下石头,扑过来抱住了林枫的腿。

  而在不远处的花架下,由王婉宁所出的长女林音,则安安静静地坐在小凳上。她手里拿着一个简陋的、侍女用泥土烧制的小陶埙,正放在唇边,试探性地吹着气。起初只是不成调的“呜呜”声,但很快,她似乎找到了窍门,竟断断续续地吹出了几个还算清晰的单音,虽然稚嫩,却隐隐有种奇妙的韵律感。阳光透过花叶洒在她精致的小脸上,显得格外恬静。

  林枫没有打扰她,只是远远看着,心中感叹。承宗聪慧好学,毅儿力大莽撞,音儿则对音律敏感安静,这几个孩子,性格天赋竟是如此迥异。

  傍晚,林枫与萧月娘一同用膳,说起了今日观察孩子们的趣事。

  “宗儿确是读书的种子,苏先生赞不绝口。”林枫语气中带着为人父的骄傲,“毅儿那小子,力气大得惊人,日后或可习武。音儿似乎很喜欢音律,抱着那个小埙吹了许久。”

  萧月娘微笑着为他布菜,柔声道:“孩子们各有天性,是好事。宗儿是嫡长,聪慧稳重,夫君可悉心培养,以为臂助。毅儿勇武,音儿灵秀,亦需因材施教,让他们平安喜乐长大便好。”

  她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后又为林枫生下一女),气质愈发温婉雍容,处理府中事务井井有条,对非己出的子女也关爱有加,颇有主母风范。林枫看着她,心中充满感激与安心。这个家,因有她坐镇,才能如此和睦。

  “你说得是。”林枫点头,“乱世之中,他们能有一个安稳的童年,已是幸事。我们做父母的,便是要为他们撑起这片天,让他们能依着自己的本性成长。”

  膳后,林枫又去看了看几个孩子。承宗还在灯下温书,小小的身影异常认真;林毅已经睡得四仰八叉,嘴角还流着口水;林音则抱着她的埙,在乳母的轻哼中安然入睡。

  站在孩子们的房门外,听着里面均匀的呼吸声,林枫心中充满了平静而强大的力量。这些小小的生命,是他血脉的延续,更是他在这乱世中奋斗的意义所在。无论是开拓基业,还是施行仁政,最终,都是为了能给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儿女绕膝的温馨,冲淡了权力场上的硝烟,也让他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