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内烛火摇曳,映着嬴芷手中那柄镶着蓝宝石的短刀。刀身泛着幽冷的光,一如她此刻平静无波的眼眸。
“头儿!这口气你咽得下,姐妹们咽不下!”
赵凤一掌拍在粗糙的木桌上,震得茶碗哐当作响。他身材挺拔,此刻因激动而满面通红,“咱们小队这半年出生入死,哪次不是冲在最前面?凌云峰那一仗,要不是你带我们跟随钱校尉绕到敌后烧了粮草,主力能赢得那么轻松?结果呢?封赏下来,功劳全成了别人的!你自个一样捞不着。”
孙秀站在赵凤身侧,虽未言语,紧抿的薄唇和紧握的剑柄却泄露了她的情绪。她心思比赵凤细腻,目光扫过嬴芷手中那柄被反复擦拭、珍视异常的短刀,沉声道:“队长,赵秀话糙理不糙。霍妘将军当年赠你此刀,是期许你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而非永远屈居人下,做一个冲锋陷阵的卒子。军中……并非全然靠军功说话。”
嬴芷的动作未停,柔软的细布拂过锋利的刀刃,勾勒出霍妘将军当初将短刀递给她时的模样。那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看着她,眼神锐利而充满信任:“嬴芷,此刀随我多年,望你善用之,护己身,斩荆棘,莫要……埋没了它。”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终于抬起眼,看向帐中为她愤懑不平的部下,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赵凤,孙秀,你们的心意,我明白。”
赵凤急道:“明白?明白你就该去争啊!去找霍将军,去找王将军!把咱们的军功一桩桩一件件摆出来!”
“争?”嬴芷微微挑眉,指尖轻轻弹在刀身上,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争来了职位,然后呢?”
她站起身,走到帐门前,掀开帘子一角。外面校场上火光点点,巡夜士兵的脚步声整齐划一。“升了职,或许就要离开你们,去带别的兵,或者调入中军,成为那些终日算计、争权夺利的一员。那些虚名,比得上我们小队上下一条心,比得上每一次都能带着你们大多数人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实在?”
孙秀眼神微动:“可是……”
“没有可是。”嬴芷打断他,转过身,烛光在她身后勾勒出坚定的轮廓,“我嬴芷从军,不是为了官职能坐到多高。霍妘将军赠刀之恩,我亦不敢或忘。但她的期许,是让我成为利刃,而非装饰。在其位,谋其政。现在,我能确保我的刀锋所向,是护我想护之人,斩我该斩之敌,这就够了。”
她将短刀缓缓归入鞘中,发出“咔嗒”一声轻响,仿佛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
“至于军功……”她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那笑容里带着些许冷意,“该是我们的,迟早会是。现在不是时机,强行去争,反成众矢之的。传令下去,让姐妹们都稍安勿躁,加紧操练。下一次硬仗,不远了。”
赵凤还想说什么,却被孙秀悄悄拉了一下衣袖。孙秀看着嬴芷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沉静坚毅的侧脸,心中了然。他们的队长,并非怯懦退缩,她心中自有沟壑,看得比他们更远。
“是,队长。”孙秀应道,拉着还有些不服气的赵凤退出了营帐。
帐内重归寂静。嬴芷走到案前,指尖再次抚过冰凉的刀鞘,低声自语,仿佛是说给那远方的赠刀人听:
“将军,您看……这刀,还未到完全出鞘之时。”
她眼神清明,望向帐外沉沉的夜色。暂时的蛰伏,并非退缩,而是在积蓄力量,等待那个真正需要利刃出鞘,石破天惊的时刻。而她,和她的短刀,都已准备好了。
塞外的秋风刮过连绵的军营,吹得旌旗猎猎作响,也掩盖了夜行人的脚步声。
近段时间以来,每当月上中天,众将士皆已沉入梦乡,一道纤细矫健的黑影便会如暗夜流萤般,悄无声息地避开巡逻卫兵,潜入中霍妘的营帐。
烛火在帐壁上投下两道交织的身影,一坐一立,一站一跪,低语声细若游丝,被牢牢锁在帐内,无人得闻。
没有人知道她们之间的事。即便有巡夜士兵隐约察觉,也只当是嬴队长受霍将军格外信重,深夜仍在回禀军务。无人能想到,她们每一次的暗中相会,都是在触碰一桩足以掀起朝堂与军营滔天巨浪的旧案。
案上,一盏油灯昏黄,映照着霍妘线条冷硬的侧脸。她已卸去戎装,只着一身玄色常服,墨发用一根简单的乌木簪束起,少了白日号令三军的凛冽杀气,却多了几分沉郁。她的指尖缓缓划过摊在面前的一张有些发旧的舆图,那上面,几条运送粮草的路线被朱砂狠狠地划上了叉。
“还是这里,”霍妘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指尖重重地点在舆图上一处名为“落鹰峡”的地方,“三次,至少有三次粮草是在经过这附近时出的岔子。一次被劫,两次被焚。路线、时间,皆属机密,若非内鬼,山匪岂能料事如神?”
站在下首的嬴芷微微垂首,她身姿挺拔如松,即便在私下汇报,也保持着军人的仪态。她双手奉上几卷边缘已有些磨损的册子,低声道:“将军,这是属下近日暗中核对兵部存档与当年军前急报的副本。您看这里,兵部记录的粮草发出日期,与前线收到的文书日期,有三日的出入。而且……所有记载‘意外’的文书,笔迹虽刻意模仿,但运笔习惯,与当时太子府一名掌书记极为相似,那人……在太子被废后便告病还乡,不久便暴毙了。”
霍妘接过册子,就着灯火细细看去,眸色越来越冷,仿佛凝结了塞外寒冬的冰霜。几年前那场波及巨大的粮草案,恍如昨日。
当时,太子奉旨督办粮草,意在历练,亦是为边关战士出一份力,更为稳固国本。然而军粮在筹运途中,突遭变故,一批粮草在落鹰峡被神秘势力劫掠,一批则在更靠近前线的地方,被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山匪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三番五次,皆是如此。敌人仿佛能未卜先知,总能精准地找到运粮队最薄弱的环节。
太子倾尽全力,却始终抓不到那个隐藏极深的内鬼。龙颜震怒,一道圣旨,东宫易主。而霍妘的父亲,霍老将军,一生忠耿,只因在朝堂上为太子分辩了几句,认为此事蹊跷,恳请详查,便被斥为“结党营私”,直接牵连,不仅被夺了兵权,更被派往最凶险的战场,最终……马革裹尸,含恨而终。
家仇,国疑,像两条毒蛇,日夜啃噬着霍妘的心。
她接过父亲留下的担子,用赫赫军功一步步爬到这个位置,不仅仅是为了保家卫国,更是为了今夜这般,有能力、有机会去揭开那层黑幕。
“暴毙?”霍妘冷哼一声,将册子轻轻放下,灯火在她眼中跳跃,映出一片森然,“灭口罢了。对方手脚做得干净,几乎天衣无缝。”
嬴芷抬头,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坚定与忠诚:“但我们已经抓住了线头。只要顺着这账目和笔迹的线索查下去,一定能将那只幕后黑手揪出来!”
“头儿!这口气你咽得下,姐妹们咽不下!”
赵凤一掌拍在粗糙的木桌上,震得茶碗哐当作响。他身材挺拔,此刻因激动而满面通红,“咱们小队这半年出生入死,哪次不是冲在最前面?凌云峰那一仗,要不是你带我们跟随钱校尉绕到敌后烧了粮草,主力能赢得那么轻松?结果呢?封赏下来,功劳全成了别人的!你自个一样捞不着。”
孙秀站在赵凤身侧,虽未言语,紧抿的薄唇和紧握的剑柄却泄露了她的情绪。她心思比赵凤细腻,目光扫过嬴芷手中那柄被反复擦拭、珍视异常的短刀,沉声道:“队长,赵秀话糙理不糙。霍妘将军当年赠你此刀,是期许你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而非永远屈居人下,做一个冲锋陷阵的卒子。军中……并非全然靠军功说话。”
嬴芷的动作未停,柔软的细布拂过锋利的刀刃,勾勒出霍妘将军当初将短刀递给她时的模样。那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看着她,眼神锐利而充满信任:“嬴芷,此刀随我多年,望你善用之,护己身,斩荆棘,莫要……埋没了它。”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终于抬起眼,看向帐中为她愤懑不平的部下,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赵凤,孙秀,你们的心意,我明白。”
赵凤急道:“明白?明白你就该去争啊!去找霍将军,去找王将军!把咱们的军功一桩桩一件件摆出来!”
“争?”嬴芷微微挑眉,指尖轻轻弹在刀身上,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争来了职位,然后呢?”
她站起身,走到帐门前,掀开帘子一角。外面校场上火光点点,巡夜士兵的脚步声整齐划一。“升了职,或许就要离开你们,去带别的兵,或者调入中军,成为那些终日算计、争权夺利的一员。那些虚名,比得上我们小队上下一条心,比得上每一次都能带着你们大多数人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实在?”
孙秀眼神微动:“可是……”
“没有可是。”嬴芷打断他,转过身,烛光在她身后勾勒出坚定的轮廓,“我嬴芷从军,不是为了官职能坐到多高。霍妘将军赠刀之恩,我亦不敢或忘。但她的期许,是让我成为利刃,而非装饰。在其位,谋其政。现在,我能确保我的刀锋所向,是护我想护之人,斩我该斩之敌,这就够了。”
她将短刀缓缓归入鞘中,发出“咔嗒”一声轻响,仿佛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
“至于军功……”她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那笑容里带着些许冷意,“该是我们的,迟早会是。现在不是时机,强行去争,反成众矢之的。传令下去,让姐妹们都稍安勿躁,加紧操练。下一次硬仗,不远了。”
赵凤还想说什么,却被孙秀悄悄拉了一下衣袖。孙秀看着嬴芷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沉静坚毅的侧脸,心中了然。他们的队长,并非怯懦退缩,她心中自有沟壑,看得比他们更远。
“是,队长。”孙秀应道,拉着还有些不服气的赵凤退出了营帐。
帐内重归寂静。嬴芷走到案前,指尖再次抚过冰凉的刀鞘,低声自语,仿佛是说给那远方的赠刀人听:
“将军,您看……这刀,还未到完全出鞘之时。”
她眼神清明,望向帐外沉沉的夜色。暂时的蛰伏,并非退缩,而是在积蓄力量,等待那个真正需要利刃出鞘,石破天惊的时刻。而她,和她的短刀,都已准备好了。
塞外的秋风刮过连绵的军营,吹得旌旗猎猎作响,也掩盖了夜行人的脚步声。
近段时间以来,每当月上中天,众将士皆已沉入梦乡,一道纤细矫健的黑影便会如暗夜流萤般,悄无声息地避开巡逻卫兵,潜入中霍妘的营帐。
烛火在帐壁上投下两道交织的身影,一坐一立,一站一跪,低语声细若游丝,被牢牢锁在帐内,无人得闻。
没有人知道她们之间的事。即便有巡夜士兵隐约察觉,也只当是嬴队长受霍将军格外信重,深夜仍在回禀军务。无人能想到,她们每一次的暗中相会,都是在触碰一桩足以掀起朝堂与军营滔天巨浪的旧案。
案上,一盏油灯昏黄,映照着霍妘线条冷硬的侧脸。她已卸去戎装,只着一身玄色常服,墨发用一根简单的乌木簪束起,少了白日号令三军的凛冽杀气,却多了几分沉郁。她的指尖缓缓划过摊在面前的一张有些发旧的舆图,那上面,几条运送粮草的路线被朱砂狠狠地划上了叉。
“还是这里,”霍妘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指尖重重地点在舆图上一处名为“落鹰峡”的地方,“三次,至少有三次粮草是在经过这附近时出的岔子。一次被劫,两次被焚。路线、时间,皆属机密,若非内鬼,山匪岂能料事如神?”
站在下首的嬴芷微微垂首,她身姿挺拔如松,即便在私下汇报,也保持着军人的仪态。她双手奉上几卷边缘已有些磨损的册子,低声道:“将军,这是属下近日暗中核对兵部存档与当年军前急报的副本。您看这里,兵部记录的粮草发出日期,与前线收到的文书日期,有三日的出入。而且……所有记载‘意外’的文书,笔迹虽刻意模仿,但运笔习惯,与当时太子府一名掌书记极为相似,那人……在太子被废后便告病还乡,不久便暴毙了。”
霍妘接过册子,就着灯火细细看去,眸色越来越冷,仿佛凝结了塞外寒冬的冰霜。几年前那场波及巨大的粮草案,恍如昨日。
当时,太子奉旨督办粮草,意在历练,亦是为边关战士出一份力,更为稳固国本。然而军粮在筹运途中,突遭变故,一批粮草在落鹰峡被神秘势力劫掠,一批则在更靠近前线的地方,被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山匪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三番五次,皆是如此。敌人仿佛能未卜先知,总能精准地找到运粮队最薄弱的环节。
太子倾尽全力,却始终抓不到那个隐藏极深的内鬼。龙颜震怒,一道圣旨,东宫易主。而霍妘的父亲,霍老将军,一生忠耿,只因在朝堂上为太子分辩了几句,认为此事蹊跷,恳请详查,便被斥为“结党营私”,直接牵连,不仅被夺了兵权,更被派往最凶险的战场,最终……马革裹尸,含恨而终。
家仇,国疑,像两条毒蛇,日夜啃噬着霍妘的心。
她接过父亲留下的担子,用赫赫军功一步步爬到这个位置,不仅仅是为了保家卫国,更是为了今夜这般,有能力、有机会去揭开那层黑幕。
“暴毙?”霍妘冷哼一声,将册子轻轻放下,灯火在她眼中跳跃,映出一片森然,“灭口罢了。对方手脚做得干净,几乎天衣无缝。”
嬴芷抬头,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坚定与忠诚:“但我们已经抓住了线头。只要顺着这账目和笔迹的线索查下去,一定能将那只幕后黑手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