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郎中留下几句“安心静养,避免劳累”的嘱咐,又开了几副最寻常不过的安胎药方,便颤巍巍地走了。村落里条件简陋,连像样的药材都凑不齐,只能勉强煎了一碗药性温和的汤药让嬴娡服下。
消息固然令人惊喜,但现实的困境也随之而来。
嬴娡服过药后,呕吐和眩晕虽稍有缓解,但脸色依旧苍白,身体虚弱,显然无法立即承受接下来的车马劳顿。
赵乾看着窗外日渐西斜的日光,眉头深锁。赶不了路,归期便不得不推迟。可在这偏僻的小村庄里耽搁下去,终究不是办法。这里缺医少药,条件艰苦,绝非养胎之佳所。
更重要的是,嬴娡靠在简陋的床榻上,眉宇间始终萦绕着一股化不开的忧虑和不适。她轻轻拉住赵乾的衣袖,声音微弱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夫君,我们……我们能否早些离开这里?我总觉得这村子……说不上来哪里怪,让人心神不宁。”
赵乾环顾这间借来的、家徒四壁的土坯房,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的霉味和陌生的气息。他理解嬴娡的感觉,这地方过于闭塞,氛围沉滞,与她习惯的环境相差太远,加上有孕在身的人本就敏感,感到不适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那乡村郎中的话也言犹在耳——他只是个小村庄里的小大夫,见过的情况有限,对于嬴娡这般强烈的妊娠反应,他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只笼统地归结为“体质略虚”。可究竟虚在何处?胎象是否真的稳固?后续该如何调养?这一切,都需要回到嬴水镇,请经验丰富、见识广博的名医仔细诊察,才能让人真正安心。
“我明白,”赵乾握住嬴娡的手,低声安抚,眼神却异常坚定,“我们不能一直待在这里。无论如何,都必须回到嬴水镇。”
他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今夜我们暂且在此歇息,让你缓一缓。明日一早,无论你感觉如何,我们都必须动身。我会让人将马车铺得尽可能柔软,行程也放至最缓,路上若实在不适,我们便再找地方停下歇息。总之,一定要尽快回到家。”
回到那个有高墙环绕、有名医可请、有熟悉环境可以让她安心养胎的地方。
嬴娡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的不安似乎被驱散了些许。她点了点头,将身体的重量更多地依靠在他身上。此刻,他是她唯一的依靠。
夜色渐浓,笼罩着这处陌生而令人不安的小村庄。赵乾拥着嬴娡,心中已然做好了盘算。明日之行,注定艰难,但为了她和腹中的孩子,再难也得闯过去。归家之路,因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而更显迫切,也因这未知的不安而平添了几分沉重。
心中既定下次日必须返程的决心,赵乾便不再犹豫,立刻着手安排。他将嬴娡暂时托付给姬雅照料,自己则带着两个得力的小厮,亲自去了村里唯一一家可能售卖布匹棉絮的杂货铺子。
这穷乡僻壤,物资匮乏,所谓的“新褥子”也不过是粗布里面絮着些不算顶好的棉花,但好在厚实干净。赵乾也顾不得挑剔,几乎将店里所有能买到的褥垫和几床厚实的棉被都买了下来。
回到借宿的农舍院中,他立刻指挥着小厮,将马车内部进行一番改造。先是把原本的坐榻木板拆下,腾出尽可能大的空间,然后将新买来的褥子一层层、密密实实地铺上去,直铺到几乎与车窗下沿齐平,形成了一张虽然不算宽敞,但足够柔软厚实的“车中卧榻”。为了减震,他甚至让人在褥子下面又垫了一层厚厚的干草。最上面,则铺上了他们自己带来的、质地细软的绸缎薄被。
改造完毕,赵乾亲自上去试了试,感觉足够松软,颠簸感确实减轻了不少,这才稍稍安心。
他回到屋内,对倚在床上的嬴娡温声道:“马车已经重新布置过了,铺了厚厚的垫子,回去的路上,你可以躺在上面,会舒服很多。”
嬴娡看着他额角因忙碌而渗出的细汗,以及眼中那不容错辨的关切与细心,心头一暖,轻轻点了点头:“让你费心了。”
次日清晨,天光微亮,一行人便准备启程。赵乾小心翼翼地将嬴娡从屋内抱出,直接送入改造过的马车内,让她舒舒服服地躺卧在软褥之上,又细心地在她腰后和膝下垫了软枕,让她能找到一个最省力的姿势。姬雅也坐在车内一旁,随时照应。
马车缓缓启动,尽管赵乾已嘱咐车夫尽量择平缓之路、控稳车速,但山路的颠簸终究无法完全避免。不过,身下厚厚的软垫确实起到了极大的缓冲作用,嬴娡虽仍觉有些不适,胸闷恶心之感犹在,但比起昨日那几乎要散架般的痛苦,已是天壤之别。
她躺在微微摇晃的车厢里,身上盖着柔软的薄被,听着车轮辘辘的声音,看着坐在车辕上、不时回头透过车窗关切望进来的赵乾的背影,一种被珍视、被妥善保护的感觉油然而生。
回去的路依旧漫长,但因了这份细心的呵护,似乎也不再那么难以忍受。她知道,他正在用他的方式,竭尽全力地,护着她和他们尚未出世的孩子,踏上归家之途。
尽管赵乾已竭尽所能,将马车布置得如同一个移动的柔软小巢,归途也尽可能放慢了速度,但妊娠反应这东西,却似乎并不理会这份精心准备。
马车行不到半个时辰,嬴娡便又开始觉得胃里隐隐翻腾起来。那厚实的垫子能缓冲颠簸,却抵消不了马车本身规律性的摇晃和车厢内有些闷滞的空气。她脸色重新变得苍白,额上渗出虚汗,胸口堵得发慌。
“停……停一下……”她虚弱地出声,一手紧紧捂住嘴。
赵乾一直密切关注着车内的动静,闻声立刻叫停车马。他迅速跳下车辕,掀开车帘,只见嬴娡正伏在车窗边,痛苦地干呕着。姬雅在一旁扶着她的肩膀,满脸焦急,却束手无策。
消息固然令人惊喜,但现实的困境也随之而来。
嬴娡服过药后,呕吐和眩晕虽稍有缓解,但脸色依旧苍白,身体虚弱,显然无法立即承受接下来的车马劳顿。
赵乾看着窗外日渐西斜的日光,眉头深锁。赶不了路,归期便不得不推迟。可在这偏僻的小村庄里耽搁下去,终究不是办法。这里缺医少药,条件艰苦,绝非养胎之佳所。
更重要的是,嬴娡靠在简陋的床榻上,眉宇间始终萦绕着一股化不开的忧虑和不适。她轻轻拉住赵乾的衣袖,声音微弱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夫君,我们……我们能否早些离开这里?我总觉得这村子……说不上来哪里怪,让人心神不宁。”
赵乾环顾这间借来的、家徒四壁的土坯房,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的霉味和陌生的气息。他理解嬴娡的感觉,这地方过于闭塞,氛围沉滞,与她习惯的环境相差太远,加上有孕在身的人本就敏感,感到不适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那乡村郎中的话也言犹在耳——他只是个小村庄里的小大夫,见过的情况有限,对于嬴娡这般强烈的妊娠反应,他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只笼统地归结为“体质略虚”。可究竟虚在何处?胎象是否真的稳固?后续该如何调养?这一切,都需要回到嬴水镇,请经验丰富、见识广博的名医仔细诊察,才能让人真正安心。
“我明白,”赵乾握住嬴娡的手,低声安抚,眼神却异常坚定,“我们不能一直待在这里。无论如何,都必须回到嬴水镇。”
他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今夜我们暂且在此歇息,让你缓一缓。明日一早,无论你感觉如何,我们都必须动身。我会让人将马车铺得尽可能柔软,行程也放至最缓,路上若实在不适,我们便再找地方停下歇息。总之,一定要尽快回到家。”
回到那个有高墙环绕、有名医可请、有熟悉环境可以让她安心养胎的地方。
嬴娡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的不安似乎被驱散了些许。她点了点头,将身体的重量更多地依靠在他身上。此刻,他是她唯一的依靠。
夜色渐浓,笼罩着这处陌生而令人不安的小村庄。赵乾拥着嬴娡,心中已然做好了盘算。明日之行,注定艰难,但为了她和腹中的孩子,再难也得闯过去。归家之路,因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而更显迫切,也因这未知的不安而平添了几分沉重。
心中既定下次日必须返程的决心,赵乾便不再犹豫,立刻着手安排。他将嬴娡暂时托付给姬雅照料,自己则带着两个得力的小厮,亲自去了村里唯一一家可能售卖布匹棉絮的杂货铺子。
这穷乡僻壤,物资匮乏,所谓的“新褥子”也不过是粗布里面絮着些不算顶好的棉花,但好在厚实干净。赵乾也顾不得挑剔,几乎将店里所有能买到的褥垫和几床厚实的棉被都买了下来。
回到借宿的农舍院中,他立刻指挥着小厮,将马车内部进行一番改造。先是把原本的坐榻木板拆下,腾出尽可能大的空间,然后将新买来的褥子一层层、密密实实地铺上去,直铺到几乎与车窗下沿齐平,形成了一张虽然不算宽敞,但足够柔软厚实的“车中卧榻”。为了减震,他甚至让人在褥子下面又垫了一层厚厚的干草。最上面,则铺上了他们自己带来的、质地细软的绸缎薄被。
改造完毕,赵乾亲自上去试了试,感觉足够松软,颠簸感确实减轻了不少,这才稍稍安心。
他回到屋内,对倚在床上的嬴娡温声道:“马车已经重新布置过了,铺了厚厚的垫子,回去的路上,你可以躺在上面,会舒服很多。”
嬴娡看着他额角因忙碌而渗出的细汗,以及眼中那不容错辨的关切与细心,心头一暖,轻轻点了点头:“让你费心了。”
次日清晨,天光微亮,一行人便准备启程。赵乾小心翼翼地将嬴娡从屋内抱出,直接送入改造过的马车内,让她舒舒服服地躺卧在软褥之上,又细心地在她腰后和膝下垫了软枕,让她能找到一个最省力的姿势。姬雅也坐在车内一旁,随时照应。
马车缓缓启动,尽管赵乾已嘱咐车夫尽量择平缓之路、控稳车速,但山路的颠簸终究无法完全避免。不过,身下厚厚的软垫确实起到了极大的缓冲作用,嬴娡虽仍觉有些不适,胸闷恶心之感犹在,但比起昨日那几乎要散架般的痛苦,已是天壤之别。
她躺在微微摇晃的车厢里,身上盖着柔软的薄被,听着车轮辘辘的声音,看着坐在车辕上、不时回头透过车窗关切望进来的赵乾的背影,一种被珍视、被妥善保护的感觉油然而生。
回去的路依旧漫长,但因了这份细心的呵护,似乎也不再那么难以忍受。她知道,他正在用他的方式,竭尽全力地,护着她和他们尚未出世的孩子,踏上归家之途。
尽管赵乾已竭尽所能,将马车布置得如同一个移动的柔软小巢,归途也尽可能放慢了速度,但妊娠反应这东西,却似乎并不理会这份精心准备。
马车行不到半个时辰,嬴娡便又开始觉得胃里隐隐翻腾起来。那厚实的垫子能缓冲颠簸,却抵消不了马车本身规律性的摇晃和车厢内有些闷滞的空气。她脸色重新变得苍白,额上渗出虚汗,胸口堵得发慌。
“停……停一下……”她虚弱地出声,一手紧紧捂住嘴。
赵乾一直密切关注着车内的动静,闻声立刻叫停车马。他迅速跳下车辕,掀开车帘,只见嬴娡正伏在车窗边,痛苦地干呕着。姬雅在一旁扶着她的肩膀,满脸焦急,却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