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孩子流产的真相被揭开后,赵乾信守了他的诺言,没有一句责备,没有翻旧账,甚至在外人面前,依旧维持着家主与主母应有的体面。
但关起门来,那份无形的隔阂却日益加深,最终凝结成了实实在在的冰冷。
他对嬴娡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漠。
这种冷漠,并非疾言厉色,也非刻意回避,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疏离。
他依旧会回房就寝,但总是背对着她,中间隔着的距离,仿佛是无法跨越的鸿沟。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她夜里翻身时下意识地伸手探探她是否安好。
用膳时,他沉默地吃着,不再像过去那样,偶尔会将她爱吃的菜挪到她面前,或者随口点评一下菜色。席间只有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处理公务的书房,成了他待得最久的地方。常常夜深了,那边还亮着灯。嬴娡有时让丫鬟送去夜宵,他也只是让人放在外间,一句“有劳”客气而疏远。
他甚至不再主动过问她的身体。那些细致的关怀,如叮嘱她按时服药、询问她是否头晕,都随着那个失去的孩子一同消失了。仿佛她的存在,只是这府邸里一个需要他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熟悉的陌生人。
这种冷漠,比任何责骂都更让嬴娡感到刺痛和恐慌。它无声地宣告着:我原谅了你的错误,但我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待你。我们之间,有些东西已经碎了,补不回来了。
嬴娡试图打破这坚冰。她更加小心翼翼地对待他,主动找些家常话题,甚至鼓起勇气,学着像普通妻子那样为他整理衣襟。但赵乾的反应总是淡淡的,一个“嗯”字,一个微微的侧身,便将她所有示好的举动都挡了回来。
她感觉自己像是在对着一个没有回声的山谷呼喊,所有的努力都石沉大海。
她明白,这是她必须承受的代价。失去孩子的痛,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赵乾同样在承受,并且还叠加了她“任性妄为”带来的失望与背叛感。他的冷漠,是他保护自己、消化痛苦的方式,也是对她最漫长的惩罚。
嬴娡在日复一日的冰冷中,品尝着自己种下的苦果。她知道,想要融化这坚冰,需要时间,需要她付出比以往多十倍、百倍的耐心和真心,甚至可能……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再回到从前。
这种认知,让她在无数个夜晚,望着他冷漠的背影,心如刀绞,却只能将眼泪无声地咽回肚子里。前方的路,似乎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在茗蕙又一次语重心长的劝说下,嬴娡终于下定决心,要主动打破与赵乾之间的坚冰。茗蕙说得对,光是内心懊悔和小心翼翼没有用,她必须拿出实际行动。
她想着,赵乾近日操劳,清减了不少,便决定从最朴素的关怀入手——亲手为他炖一盅鸡汤。
这对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嬴娡来说,堪称一项巨大的挑战,就是以前最穷最苦的时候,都快要吃不上饭的日子,也用不着她下厨。她避开厨娘,自己在小厨房里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烟熏火燎,手忙脚乱。盐放了多少次才觉得勉强合适,撇浮沫撇得手腕发酸,好不容易才炖出一碗看起来……嗯,至少颜色还算是鸡汤的汤。
她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亲自将汤端到赵乾的书房。
“夫君,你近日辛苦,我……我炖了碗鸡汤,你尝尝?”她将汤盅轻轻放在他书案一角,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紧张和讨好。
赵乾从账册中抬起头,看了那汤一眼,又看了看她沾染了灶灰却强装镇定的脸,眼神里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情绪。他放下笔,没说什么,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吹了吹,送入口中。
嬴娡屏住呼吸,紧紧盯着他的反应。
只见赵乾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喉结滚动,勉强将那口汤咽了下去。他又舀了一勺,似乎在确认什么,但最终还是将汤匙放下了。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嬴娡,没有任何委婉,直接得近乎残忍:
“味道不太好。咸了,且有股糊味。”他顿了顿,补充道,“下次别做了,这些事让厨娘来就好。”
说完,他便重新拿起笔,将目光投回账册上,仿佛刚才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
嬴娡僵在原地,脸上强撑的笑容瞬间凝固,血色一点点褪去。她看着那碗他只喝了两口的鸡汤,看着他那副疏离专注、不愿多谈的模样,一股混合着难堪、失落和巨大委屈的情绪猛地冲上心头,让她鼻尖发酸,眼前迅速模糊。
她几乎是踉跄着端起那碗失败的鸡汤,转身逃也似的离开了书房。
回到自己房中,看着那碗颜色浑浊、被嫌弃的鸡汤,嬴娡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大颗大颗地掉了下来,砸在桌面上。她不仅没能缓和关系,反而用这拙劣的厨艺,再次印证了自己的“无用”和与他之间的巨大隔阂。
她的一片心意,在他直白的评价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不堪一击。这条路,远比她想象的要难走得多。
又这样不咸不淡地过了几日,嬴娡几乎要被那无形的冷漠压得喘不过气。她反复思量,却依旧找不到打破僵局的方法,只能任由日子在沉默中流淌。
赵乾依旧是那副样子,忙于外务,回家后便沉浸在书房或独自歇息,仿佛那碗被评价为“难喝”的鸡汤从未存在过。
直到这日午膳。
丫鬟们布好菜,嬴娡习惯性地在赵乾对面坐下,目光扫过桌面,却不由得一怔。
桌子中央,赫然摆着一盅鸡汤。汤色清亮,表面只浮着几点金色的油星和几颗饱满的红枣,与她之前那碗浑浊的汤截然不同。
她心中疑惑,下意识地看向赵乾。赵乾却并未看她,只是神色如常地拿起筷子,仿佛那汤与他无关。
坐在一旁的茗蕙见状,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她拿起汤勺,一边为嬴娡盛汤,一边用不大不小、恰好能让桌上人都听清的音量笑着说道:
“娡儿,快尝尝这汤。这可是今儿个一大早,你们家赵乾亲自去厨房,盯着火候,亲手给你炖的。说是看你前些日子身子亏得厉害,得好好补补。”
“……”
嬴娡彻底愣住了,她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向对面的赵乾。
赵乾依旧没有看她,只是夹菜的动作微微一顿,耳根似乎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红。他沉默着,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茗蕙将盛好的汤碗放到嬴娡面前,汤色清澈,香气扑鼻,与她之前那碗不可同日而语。
“快趁热喝吧,这心意,可是千金难买。”茗蕙意有所指地补充道。
嬴娡低下头,看着碗中澄净的汤汁,心中百感交集。原来,他并非无动于衷。她的笨拙尝试,他虽然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失败,却用这样一种更沉静、更踏实的方式,给予了回应。
她心中窃喜。
但关起门来,那份无形的隔阂却日益加深,最终凝结成了实实在在的冰冷。
他对嬴娡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漠。
这种冷漠,并非疾言厉色,也非刻意回避,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疏离。
他依旧会回房就寝,但总是背对着她,中间隔着的距离,仿佛是无法跨越的鸿沟。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她夜里翻身时下意识地伸手探探她是否安好。
用膳时,他沉默地吃着,不再像过去那样,偶尔会将她爱吃的菜挪到她面前,或者随口点评一下菜色。席间只有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处理公务的书房,成了他待得最久的地方。常常夜深了,那边还亮着灯。嬴娡有时让丫鬟送去夜宵,他也只是让人放在外间,一句“有劳”客气而疏远。
他甚至不再主动过问她的身体。那些细致的关怀,如叮嘱她按时服药、询问她是否头晕,都随着那个失去的孩子一同消失了。仿佛她的存在,只是这府邸里一个需要他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熟悉的陌生人。
这种冷漠,比任何责骂都更让嬴娡感到刺痛和恐慌。它无声地宣告着:我原谅了你的错误,但我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待你。我们之间,有些东西已经碎了,补不回来了。
嬴娡试图打破这坚冰。她更加小心翼翼地对待他,主动找些家常话题,甚至鼓起勇气,学着像普通妻子那样为他整理衣襟。但赵乾的反应总是淡淡的,一个“嗯”字,一个微微的侧身,便将她所有示好的举动都挡了回来。
她感觉自己像是在对着一个没有回声的山谷呼喊,所有的努力都石沉大海。
她明白,这是她必须承受的代价。失去孩子的痛,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赵乾同样在承受,并且还叠加了她“任性妄为”带来的失望与背叛感。他的冷漠,是他保护自己、消化痛苦的方式,也是对她最漫长的惩罚。
嬴娡在日复一日的冰冷中,品尝着自己种下的苦果。她知道,想要融化这坚冰,需要时间,需要她付出比以往多十倍、百倍的耐心和真心,甚至可能……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再回到从前。
这种认知,让她在无数个夜晚,望着他冷漠的背影,心如刀绞,却只能将眼泪无声地咽回肚子里。前方的路,似乎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在茗蕙又一次语重心长的劝说下,嬴娡终于下定决心,要主动打破与赵乾之间的坚冰。茗蕙说得对,光是内心懊悔和小心翼翼没有用,她必须拿出实际行动。
她想着,赵乾近日操劳,清减了不少,便决定从最朴素的关怀入手——亲手为他炖一盅鸡汤。
这对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嬴娡来说,堪称一项巨大的挑战,就是以前最穷最苦的时候,都快要吃不上饭的日子,也用不着她下厨。她避开厨娘,自己在小厨房里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烟熏火燎,手忙脚乱。盐放了多少次才觉得勉强合适,撇浮沫撇得手腕发酸,好不容易才炖出一碗看起来……嗯,至少颜色还算是鸡汤的汤。
她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亲自将汤端到赵乾的书房。
“夫君,你近日辛苦,我……我炖了碗鸡汤,你尝尝?”她将汤盅轻轻放在他书案一角,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紧张和讨好。
赵乾从账册中抬起头,看了那汤一眼,又看了看她沾染了灶灰却强装镇定的脸,眼神里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情绪。他放下笔,没说什么,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吹了吹,送入口中。
嬴娡屏住呼吸,紧紧盯着他的反应。
只见赵乾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喉结滚动,勉强将那口汤咽了下去。他又舀了一勺,似乎在确认什么,但最终还是将汤匙放下了。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嬴娡,没有任何委婉,直接得近乎残忍:
“味道不太好。咸了,且有股糊味。”他顿了顿,补充道,“下次别做了,这些事让厨娘来就好。”
说完,他便重新拿起笔,将目光投回账册上,仿佛刚才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
嬴娡僵在原地,脸上强撑的笑容瞬间凝固,血色一点点褪去。她看着那碗他只喝了两口的鸡汤,看着他那副疏离专注、不愿多谈的模样,一股混合着难堪、失落和巨大委屈的情绪猛地冲上心头,让她鼻尖发酸,眼前迅速模糊。
她几乎是踉跄着端起那碗失败的鸡汤,转身逃也似的离开了书房。
回到自己房中,看着那碗颜色浑浊、被嫌弃的鸡汤,嬴娡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大颗大颗地掉了下来,砸在桌面上。她不仅没能缓和关系,反而用这拙劣的厨艺,再次印证了自己的“无用”和与他之间的巨大隔阂。
她的一片心意,在他直白的评价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不堪一击。这条路,远比她想象的要难走得多。
又这样不咸不淡地过了几日,嬴娡几乎要被那无形的冷漠压得喘不过气。她反复思量,却依旧找不到打破僵局的方法,只能任由日子在沉默中流淌。
赵乾依旧是那副样子,忙于外务,回家后便沉浸在书房或独自歇息,仿佛那碗被评价为“难喝”的鸡汤从未存在过。
直到这日午膳。
丫鬟们布好菜,嬴娡习惯性地在赵乾对面坐下,目光扫过桌面,却不由得一怔。
桌子中央,赫然摆着一盅鸡汤。汤色清亮,表面只浮着几点金色的油星和几颗饱满的红枣,与她之前那碗浑浊的汤截然不同。
她心中疑惑,下意识地看向赵乾。赵乾却并未看她,只是神色如常地拿起筷子,仿佛那汤与他无关。
坐在一旁的茗蕙见状,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她拿起汤勺,一边为嬴娡盛汤,一边用不大不小、恰好能让桌上人都听清的音量笑着说道:
“娡儿,快尝尝这汤。这可是今儿个一大早,你们家赵乾亲自去厨房,盯着火候,亲手给你炖的。说是看你前些日子身子亏得厉害,得好好补补。”
“……”
嬴娡彻底愣住了,她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向对面的赵乾。
赵乾依旧没有看她,只是夹菜的动作微微一顿,耳根似乎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红。他沉默着,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茗蕙将盛好的汤碗放到嬴娡面前,汤色清澈,香气扑鼻,与她之前那碗不可同日而语。
“快趁热喝吧,这心意,可是千金难买。”茗蕙意有所指地补充道。
嬴娡低下头,看着碗中澄净的汤汁,心中百感交集。原来,他并非无动于衷。她的笨拙尝试,他虽然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失败,却用这样一种更沉静、更踏实的方式,给予了回应。
她心中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