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交错(岩姒下山历练)其一 · 踏出火域的那一瞬-《燃我以光,化你为雨》

  【《光途行吟·岩姒》】

  朝火微炽兮,照吾心之未央;

  幼承族望兮,不识暗渊之荒。

  步踏炎殿兮,万焰向我而翔;

  父母以光兮,教吾以仁与章。

  然光极则影随兮,胸间忽生微惶;

  若闻异风兮,似诉九劫之长。

  我愿照世兮,以赤心度众伤;

  但夜梦不明兮,朔风入怀成凉。

  焰途初启兮,天命未彰;

  未知在前兮,命网方张。

  若光行于世兮,当破群阴之墙;

  若影伏于后兮,亦愿吾心不亡。

  吾本为火兮,愿终炽炽长光;

  若有一日光触不该之冥兮——

  愿以吾焰护之,以吾魂渡之,

  无畏无惧,无怨无伤。

  ——

  火极的时间不以日计,也不以年计。

  火族以“焰轮”记岁——

  每当火脉运转一周天,赤曜山的火心便轻震一次,这震动流经全族,被称为一轮。

  岩姒出生以来,火脉已经为她震过三次。

  第三焰轮将尽之时,火殿的长明灯忽然跳得极高,火舌直舔殿顶的焰纹壁画,又极快地收了回去,只剩一圈微不可察的火痕。

  那一夜,火炎君召集族中长老入殿。

  焰光被压得很低,只有中央的火泉在静静翻涌。

  他们围坐在火泉四周,神情都不轻松。

  “……按祖训,”一名长老率先开口,嗓音有些沙,“继焰者满三焰轮,需行一次‘初行之礼’。”

  “初行,”另一个年长的火神接话,“一则为磨其心,一则为识其界。

  掌火者若只见本族之焰,不见外界之火,将来火势一出,难免过盛。”

  火炎君指节敲着膝侧的岩纹,声音低下去:“我知道族训。”

  他当然知道。

  他甚至比任何人都明白 为什么不能让继承者一辈子只待在火极——

  火若一直被罩在殿中,总有一天会烧穿殿顶。

  但那是他的女儿。

  “姒儿的火性……”有长老迟疑着说,“太纯了些。”

  话一出口,大殿倏地一静。

  所有人都想起了那个不愿提起的传说——纯光火神,曾让整个火族付出惨烈代价。

  火炎君抬起眼,目光像岩石深处的火纹,压抑而烫:

  “越是如此,越不能让她一世不见外界。火若不知界限,只会在某一天,把自己烧成劫。”

  他顿了顿,把那句难以启齿的话咽了回去——

  “就像当年那位一样。”

  火瑶后一直没说话,此刻轻声开口:

  “……我不愿她走。”

  所有人都沉默了。

  火瑶后抬手,指尖轻触火泉的水面。火泉的焰纹瞬间平静下来,像被谁安抚的心。

  “可若她终是要背负火极之命,”她喃喃道,“我们总不能让她在不知世事的状态下,被命运推上去。与其那样,不如在她还笑得出来的时候,让她亲眼看看这世界。”

  火殿的焰光一明一暗。

  很久之后,火炎君缓缓点头:

  “按祖训行初礼。由我与瑶后亲自送她到界边。”

  长老们齐声应是。

  那一瞬,连火泉都似乎重重涌了一下——

  像是 天命的某条线,在无形之中被扯紧了。

  ?

  岩姒是第二天在焰叶林里得知这个消息的。

  她正蹲在一棵火叶树下,手心摊着一枚刚落下的小火果。那火果通体发亮,像一颗被熏红的珠子。她轻轻一吹,果皮裂开一条缝,里头温热的火气“呼”地蹿出来,在她掌心卷成一朵小火花。

  “你又私底下教那些小火兽 ‘偷熟’?”

  火瑶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却不带责怪。

  岩姒回头,笑眼弯成一条焰光:

  “没有啦,是它自己掉下来的。”

  火瑶后看着她,眼中有说不出的柔软和不易察觉的酸意。

  她走过去,在岩姒身侧坐下。

  “姒儿。”

  “嗯?”

  “你已经满三焰轮了。”

  岩姒愣了一下,才恍然大悟般“啊”了一声:“原来焰心这次震得那么厉害,是因为这个呀。”

  火瑶后看着她那副还没反应过来“这代表什么”的样子,心里一阵发紧。

  “按族中旧例,”她放缓了声音,“继炎之子在此时,要行一次‘初行’。离开火极,去界外走一遭。”

  岩姒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真的可以出火极?”

  “……可以。”火瑶后点头,“只是不能久留。”

  岩姒一下站起来,焰光顺着她的动作被带得一颤:“那我可以看看火极以外的火吗?听说凡界的火是不一样的,会用来煮东西,烤东西,还会在雨里被浇灭——”

  她说着说着,又忽然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地瞥了母亲一眼:“我会小心的,不乱跑,也不跟奇怪的人走。”

  火瑶后的喉咙轻轻一紧。

  她原本以为姒儿会害怕,会依恋火殿、依恋族人,会不舍得离开那些从小陪她长大的火灵。

  可她忘了——

  火,是会向外走的。

  尤其是这样清澈的火。

  “你想去?”她问。

  岩姒毫不犹豫:

  “想!我想看看我们守护的天地,长什么样。”

  火瑶后看着她,过了很久,终于笑了一下。

  那笑里有太多说不清的东西。

  “那就去吧。”

  她轻声说,“不管你走多远,火极都在这里等你回来。”

  ?

  出行之礼定在三焰轮更替之日。

  那一天,火极的焰脉缓缓抬升,赤曜山的火心在大地深处发出低沉的共鸣。

  火族的神庙被全部点亮,焰灯一盏接一盏铺向火殿。

  岩姒换上象征继炎之子的薄焰战衣,肩上披着沉稳的火纹披带。

  她站在焰阶之下,抬头望向高处的祭坛。

  大长老立于祭坛中央,双手扶着祭杖,沉声开口——

  那是火族自远古流传下来的 《火神天命祷词》。

  “焰之初升,照裂混寰;

  炎祖启脉,百火承源……”

  每一个字落下,火殿的焰光便轻轻一颤。

  那些她从小在墙上见过却未曾多想的古文,此刻像是被活生生唤醒,在她四周盘旋。

  “火若极盛,可破万灾;

  火若失度,可倾九天。”

  岩姒听着,不知为何,胸口忽然微微一紧。

  她的火,从来被教导要温暖、要守护、要照亮。

  她第一次,从族人口中听见——

  火,可以倾天。

  祷词继续回荡,压在每一个火族的心头。

  火炎君与火瑶后站在高位,神色庄重,却不似旁人那般只见荣耀。

  他们多看了岩姒一眼。

  那一眼里,有担忧,有骄傲,有放不开的牵挂,也有不得不松开的手。

  祷词终于在“仍焰心炽然,仍光魂不迁”这句中落下尾声,火殿一时寂静如熄。

  大长老举杖,一点火泉。

  火光从泉中腾起,在空中化作一座半透明的焰桥,一端连着火殿,一端伸向火极边界的方向。

  “岩姒。”火炎君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火殿每一处角落。

  “以火神之名,准你行此一遭。此行为历,不为流连。此行为见世,不为避世。你可愿行?”

  岩姒抬头,眼中倒映着那座焰桥。

  焰桥之外,是她从未见过的世界。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心跳比平日快了一点点。

  但那不是恐惧,是一种 热烈又略带不安的期待。

  “我愿。”

  她这样回答。

  火殿的火,在这一刻同时升高了一线。

  火炎君与火瑶后对视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

  从这一刻起,她不只是他们的女儿,也是火极真正意义上的“光”。

  岩姒迈步,踏上焰桥。

  焰桥在她脚下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像是火之道在向前延展。

  当她的身影渐渐远离火殿时,火族的视线始终追随着她,仿佛想用目光替她遮风挡雨。

  没有人知道的是——

  就在同一时间,混沌边缘的荒野里,那片沉睡良久的残鳞,又轻轻颤了一下。

  好像隔着无数裂缝,听见了某个久违而熟悉的脚步声,正在向它慢慢靠近。

  ——

  【《火神天命祷词》】

  (火族大典正辞)

  焰之初升,照裂混寰;

  炎祖启脉,百火承源。

  以炽守道,以明为冠;

  以身御劫,以心御难。

  愿继焰者,秉赤诚以赴天;

  愿持光者,怀悲悯以度寒。

  火若极盛,可破万灾;

  火若失度,可倾九天。

  故焰当烈而不燎族,

  光当明而不炫魂。

  守脉之序,不越天环;

  御心之境,不陷炽幻。

  今日启焰途,立命火前;

  以手承炎纹,以目照万川。

  步出火域,勿忘所本;

  临及荒野,慎守本焰。

  若天有裂,焰当补焉;

  若劫有形,焰当破焉;

  若命有迷,焰当照焉。

  终愿其返时——

  仍焰心炽然,仍光魂不迁。

  此为天命,此为火誓,

  此为吾族之愿与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