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星际携手筑共同体,研教并进拓新程-《长生系统:从凡界到长生》

  凡界中枢节点站的星际通讯室内,楚然正通过全息投影,与周边友好星域 “蔚蓝星域” 的首领进行 “星河能量共同体” 合作签约仪式。蔚蓝星域以 “水资源丰富、生命能量活跃” 着称,却因缺乏高效的能量传导技术,长期面临能量分配不均的问题;而联盟的全域能量共享网络,恰好能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双方的合作可谓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根据合作协议,联盟将为蔚蓝星域建设 5 座能量节点站,安装双能核心并接入全域能量共享网络;同时派遣 20 名技术专家,指导蔚蓝星域的修士掌握节点站运维与能量调节技术。” 楚然手持合作文本,向蔚蓝星域首领介绍合作内容,“作为回报,蔚蓝星域将向联盟提供足量的‘生命水资源’,这种水资源蕴含丰富的生命能量,可用于灵韵草的高效培育与时光本源丹的品质提升。”

  蔚蓝星域首领接过电子签约笔,在全息文本上签下名字,语气中满是期待:“加入星河能量共同体,是蔚蓝星域发展的重要机遇。有了联盟的技术支持,我们终于能解决困扰多年的能量问题,让星域内的所有生灵都能享受到稳定的能量供应。我们已准备好建设场地与配套资源,随时迎接联盟的技术团队。”

  签约仪式结束后,联盟的技术团队与节点站建设设备迅速启程前往蔚蓝星域。半个月后,蔚蓝星域的首座能量节点站正式开工建设 —— 联盟工程师与蔚蓝星域修士携手搭建量子能量管道,水晶星域的阵法大师现场刻画时光调节阵,灵植星域的园艺专家则在节点站周边种植灵韵草,为后续能量调节做准备。“虽然我们的技术体系不同,但目标一致,合作起来非常顺畅。” 负责现场协调的联盟工程师在通讯汇报中说,“蔚蓝星域修士的‘水元素能量操控’技术,还为我们提供了新灵感,或许能用于节点站的散热系统优化。”

  就在星河能量共同体首次合作落地的同时,跨星域能量管理学院的 “星际协作专业” 也迎来了首批招生。招生简章一经发布,便吸引了来自联盟各星域与蔚蓝星域、炽焰星域等友好星域的 300 余名申请者,最终通过 “星际能量知识测试”“跨域协作模拟考核” 等多轮筛选,录取了 120 名学员,其中联盟星域学员 80 名,友好星域学员 40 名。

  “星际协作专业的课程设计,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 学院院长向楚然介绍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星际能量差异与适配技术》《跨星域协作机制与礼仪》《星际危机联合应对策略》等,同时设置‘星际轮岗实践’环节,让学员在联盟与友好星域的节点站、科研中心中交替学习,熟悉不同星域的技术体系与文化背景。”

  开学第一课上,来自蔚蓝星域的学员蓝汐与凡界学员苏晓被分在同一小组,共同完成 “星际能量传导模拟实验”。蓝汐擅长用 “水元素能量” 稳定能量波动,苏晓则熟悉量子管道的调控技术,两人配合将模拟的 “星际能量传导损耗率” 控制在 2% 以下,远超课程要求的 5%。“不同星域的技术思路碰撞,总能产生新的火花。” 蓝汐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苏晓教我的量子调控技巧,能解决我们星域水元素能量传导不稳定的问题;而我分享的水元素稳定法,也帮她优化了模拟实验的能量输出。”

  为促进学员间的文化融合,学院还定期举办 “星际文化节”—— 蔚蓝星域学员展示 “水韵舞蹈”,用舞蹈动作模拟能量流动;炽焰星域学员演示 “火焰阵法”,展现星域独特的能量运用方式;联盟学员则带来 “时光能量光影秀”,通过光影变化讲述平衡网建设的故事。文化节不仅增进了学员间的了解,更让大家在交流中找到技术与文化的共通点,为未来的星际协作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全域创新联盟牵头的 “星际能量传输技术研发” 项目,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研发团队由三域、联盟各星域及蔚蓝星域的 50 名顶尖科学家组成,经过两个月的联合攻关,成功研发出 “星际能量传输中继站”—— 中继站采用 “双能核心 空间锚点技术”,能在星际空间中建立稳定的能量传输通道,将联盟的能量精准输送到 1000 光年外的友好星域,传输效率保持在 90% 以上,远超传统星际传输 30% 的效率。

  “我们在中继站中加入了蔚蓝星域的‘水元素能量缓冲层’,这种缓冲层能吸收星际空间的干扰能量,保护传输通道的稳定。” 项目负责人、来自凡界的能量科学家介绍,“在最近的测试中,我们通过中继站,将晶核星域的紫晶能量成功传输到 1200 光年外的炽焰星域,传输过程中无任何能量中断,能量损耗仅 8%,完全满足星际能量共享的需求。”

  炽焰星域的科学家对中继站的效果赞不绝口:“炽焰星域长期缺乏稳定的能量来源,中继站的建成,让我们能通过星河能量共同体,获得联盟的能量支援。目前我们已在星域边缘选定 3 个中继站建设点,预计三个月后就能接入联盟的全域能量共享网络,彻底解决能量短缺问题。”

  随着星际能量传输技术的突破,星河能量共同体的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联盟先后与炽焰星域、岩晶星域等 5 个友好星域签订合作协议,帮助其建设节点站与中继站,接入全域能量共享网络;各友好星域也纷纷开放自身的特色资源 —— 岩晶星域提供 “高强度晶岩石材”,用于联盟节点站的防护升级;炽焰星域分享 “高温能量转化技术”,助力联盟优化能量利用效率。

  这日,楚然召集全域创新联盟、跨星域能量管理学院与各合作星域的代表,在凡界召开 “星河能量共同体发展复盘会”。会议上,各代表依次汇报合作成果:蔚蓝星域的 5 座节点站已全部建成,能量供应覆盖率提升至 85%;星际协作专业首批学员的实践成果转化率达到 60%;星际能量传输中继站已在 3 个友好星域落地,累计传输能量超过 1000 万单位。

  “星河能量共同体的成功,证明了‘开放协作、互利共赢’是星际发展的正确道路。” 楚然在复盘会上总结道,“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星际能量共享机制,建立‘星际能量分配委员会’,根据各星域的需求与资源贡献,制定公平合理的能量分配方案;同时深化星际人才联合培养,在跨星域能量管理学院设立‘星际导师制’,邀请友好星域的专家担任学员导师,培养更多具备星际协作能力的人才。”

  复盘会结束后,星际能量分配委员会正式成立,首批成员由联盟与 6 个友好星域的代表组成;跨星域能量管理学院的 “星际导师制” 也快速落地,来自蔚蓝星域的水元素能量专家、炽焰星域的高温能量工程师等 20 名导师,正式入驻学院,指导学员开展星际协作项目。

  深夜,楚然再次登上凡界中枢节点站的观测台。远处的宇宙中,星际能量传输中继站的光芒如同璀璨的灯塔,连接着联盟与友好星域;蔚蓝星域的节点站闪烁着淡蓝色的能量光,与联盟的金色能量光交织成一片;学院的灯光下,星际协作专业的学员们还在讨论星际能量实验的数据;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仍在优化星际传输技术 —— 一幅 “大星河共同体” 的生动图景,正在这片宇宙中徐徐展开。

  楚然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坚定。从三域融合到联盟协作,从全域能量共享到星际携手,他们走过了一条充满挑战却也满是收获的道路。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星际伙伴加入,或许还会面临星际空间的未知挑战,但只要坚守 “开放、协作、共赢” 的信念,就一定能让星河能量共同体的光芒,照亮更广阔的宇宙,让不同星域的生灵们,在和平与繁荣中共同发展,共同守护这片璀璨的星河。

  观测台的风带着星际的气息,拂过楚然的脸颊。她知道,属于 “大星河共同体” 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他们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 让宇宙中的每一个星域、每一位生灵都能享受到稳定的能量与和平的生活,也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